說起宋詞豪放派的代表,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蘇軾蘇東坡,他既是一位詩人,同時也是一個文學家,更是一個哲人。在他的詩句中,我們總是能讀出許多人生哲理。
蘇軾的詩詞,大氣磅礴,境界廣闊,借懷古之情,寫今日之景,抒曠達之心。東坡筆下的詩詞,集灑脫、曠達、超脫於一體,雖寥寥數語,卻千古傳誦。
在詩詞的世界,有不少佳句展現詩人灑脫的一面。灑脫是陶淵明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淡泊;是王維詩中「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豁然;是劉禹錫詩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樂觀。
但我認為,用「灑脫」二字形容蘇軾的一生是最佳貼切的,他的一生中起起伏伏,曾獲得過至高的榮耀,也當過被貶的囚犯,但是無論面對何種境遇,他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
「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在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下,蘇軾才得以保住性命,最終被貶到黃州。在黃州,蘇軾在東邊開墾出一塊土地,並且自號「東坡居士」,在耕種中,蘇軾變得更加灑脫。
蘇軾一生創作了300多首詩詞,其中也出現了很多千古名句,但是最能體現出他的灑脫的,還要數這首《臨江仙·送錢穆父》: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尊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顧名思義,這是一首送別老友的詩詞,公元1091年,蘇軾的好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臨別前,蘇軾通過這首詞贈別。
「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這句說的是兩人一別有三年之久,而這次又要奔赴瀛洲,既表明了兩人離別之久,又暗示了好友仕途的坎坷。
「依然一笑作春溫」,描繪的是兩人相見時心中的那份開心,雖然離別很久,但是友誼並沒有因此疏遠。
而整首詞中,最被大家所流傳的,還是最後的那兩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也是整首詞的點睛之筆,展現出蘇軾曠達灑脫的人生境界,兩句話就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在他的詞作中,我們不難發現,蘇軾仿佛是打不倒的不倒翁,不管在什麼環境中,都積極創造美好的生活。
東坡肉、東坡羮、東坡豆腐、羊蠍子、烤生蠔、東坡蜜酒使蘇軾成為美食大家,東坡帽、東坡巾可謂設計大師,蘇堤春曉、三潭印月可謂建築大家。
除此之外,他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四家」之首,是北宋書法第一人,而且像胸有成竹、河東獅吼等成語,都是蘇東坡發明的。
之前網上有一句話非常流行: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而蘇軾,卻在這個問題上找到了答案。
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的開篇序言裡寫道:
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我認為林語堂先生的評價非常的到位,蘇東坡正是這樣一個集大成者,在他身上,無論是人品、才華還是態度,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這本《蘇軾詞傳》,其中不但收錄了蘇軾的詩詞,而且還記錄了他的一生。這本書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除了《蘇軾詞傳》,這套書中還有一本《辛棄疾詞傳》。古人云:「東坡仙才,史無二例;稼軒雄才,如鯨吞海。」
辛棄疾本是亂世中的一位英雄,後來棄武從文,與蘇軾並稱為「蘇辛」,這本書也以同樣的手筆,在參考大量史料的基礎上,再現了辛棄疾傳奇的一生。
除了這兩本以外,這套書還包含了《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和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紙質也很精良,閱讀起來絕對是一種享受。
讀書節活動期間,這套原價220元的精裝典藏圖書,現在只需要79元,平均一本才10多塊錢,一包煙錢,你就能讀懂6位名傳千古的大文豪,並且從中感悟出人生的真諦,機會實在難得!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