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蘇軾的忘年交,他的一首流傳千古詩詞,其中有五個字成為神來之筆,被世人常常掛嘴邊,就連最挑剔的文人都讚不絕口
在中國古代詩詞文化歷史長河中,像李白、王維、杜甫、白居易等人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不過說到宋詞,很多人對蘇東坡的曠世奇才和樂觀豁達處世態度無不讚嘆。
蘇東坡創作出的佳作,每一部都是非常經典。而作為他最賞識的一位學子秦觀,也是北宋著名詞人。
或許很多人對他不是很了解,但是只要提到「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甚至也成為了很多朋友抒寫情書的佳話了;而這首詩的創作者就是秦觀。
01成為蘇軾的忘年交,他的苦楚與悲痛只有蘇軾最懂
蘇軾和秦觀都是宋代著名的詞人、詩人,蘇軾比秦觀大了整整一輪,蘇軾是豪放派,而秦觀是婉約派,在宋代文學家中,蘇軾與秦觀是忘年之交,當年秦觀特意拜蘇軾為師。
那個時候的蘇軾早已名聞天下,是詩詞文學論壇中泰鬥級風雲人物,而秦觀還只是一個沒有任何功名的寒門弟子。當年秦觀與蘇軾在游離湖州、吳江等地,兩個人的感情逐漸升溫結下深厚友誼。
不過秦觀一直都運氣不佳,多次科考都是名落孫山,當時蘇軾還特意為他寫詩安慰他。
也正是因為跟蘇軾是忘年交,所以後來的秦觀也遭到連累被貶。相關史料記載當年宋哲宗親政後,宋哲宗重新起用「新黨」人,「舊黨」被打壓遭貶謫。
蘇東坡屬於「舊黨」人,不斷遭遇迫害,身為門生的秦觀也不能倖免,46歲的秦觀先是被貶為杭州通判。
02被貶後創作《好事近.夢中作》,煙雨濛濛的景色,體現了境界寬、格局大
兩個人同樣都是才華橫溢,最終卻落魄被貶,無法再施展自己的雄心壯志,報效國家,這樣的心情蘇軾最理解秦觀的苦楚。與蘇軾的作品相比,秦觀是婉約派,他把所有的美好都留給世人。
而所有的悲痛都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尤其是在他創作的《好事近.夢中作》這首詩詞中,達到了無一愁字,卻借景抒情放下愁苦灑脫釋然的境界。
秦觀在創作《好事近.夢中作》時,正是他被貶後遠離朝廷不久,在偶然一次外出遊玩,秦觀被盎然的大自然美景所吸引,於是貪了幾杯酒,在夢裡他夢到了天高雲淡,春雨山花,小橋流水,美不可言,醒來之後的秦觀便創作出了這首經典名篇。
開篇前四句對春天景色進行了描寫:「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在夢裡秦觀眼前是美景確實淅淅瀝瀝下著春雨,被春雨洗刷的綠草紅花正春意盎然的開著,秦觀繼續冒雨在山中小道上漫步而行。
走著走著忽然望見了一條小溪,正當興奮之時,一串串黃鸝清脆的啼叫聲飄入耳中,這突如其來的美妙之音又是讓秦觀一驚!
雖然眼前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秦觀內心深處所嚮往的這種美好生活,描寫煙雨濛濛中的山景,為我們呈現了美好的景象。
03最後五個字成為詩詞中神來之筆,常常被世人掛在嘴邊
秦觀沉浸在美景中,於是他拿出酒壺在山谷中席地而坐,不斷暢飲起來,此時的他臥在古藤樹下酣然入睡,分不清南北,置一切於不顧。
從整首詩來看,秦觀是在句句寫景,但是唯獨最後兩句「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卻是借景抒情,這種看透人生,樂觀豁達灑脫的心態,讓很多人都羨慕。
尤其是是「了不知南北」這五個字可以說是整首詩的神來之筆,被後人經常掛在嘴邊,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但秦觀卻是用這五個字表達了物我兩忘,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蘇軾對秦觀這首詩讚嘆不絕,就連其他最挑剔的文人也對這首詩給予了高度的好評,誇他寫得有水平。
雖然這首詩大部分都在描寫景色,但字裡行間中卻流露出秦觀境界之大,格局之大,他嚮往美好生活,雖然他的人生曲折不斷,但是借著夢境中的鳥語花香得到了完全的解脫,無憂無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