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

2021-01-17 美食拿捏了

蘇軾寫給弟弟的一首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後面還被選入小學課本

詩人筆下的悲歡離合總是能撥動人們的心弦,情感是互通的,那些讓你難忘的詩句,當再一次讀起時,是否還有著情感的波動呢?

詩人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為官多年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不盲目順從他人,他才華橫溢,內心寬廣,精神高遠,他也遭受過別人不理解的坎坷痛苦和失意潦倒。

一首《水調歌頭》,百般坎坷人生事,讓我們走進蘇軾,感受寄於天地間的壯哉豪情。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歷來詩家詞家都對這首《水調歌頭》推崇備至。南宋胡仔的《苕溪漁隱叢話》將它推為中秋詞的絕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宋胡寅在《酒邊集序》中說蘇詞「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脫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而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稱道他創造了一種新的美學風範。

宋神宗時期,蘇軾因為與王安石等人的政見不同,自己要求去京城以外的地方做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比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會。

公元1074年蘇軾差知密州。到密州後,這一願望仍無法實現。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當空,銀輝遍地,蘇軾與弟弟蘇轍分別之後,已七年未得團聚。此刻,詞人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下了這首名篇。

丙辰年的中秋節,高興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寫了這首詞,同時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才開始出現的?我端起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宮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風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樓宇,受不住高聳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賞著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雕花的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離別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來難以周全。只希望這世上所有人的親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這首詞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著人生的意義。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尋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闊大,情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以健康的美學享受。

如果你還想了解蘇軾更多的詩詞,感受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情,不妨看一看《蘇軾詞傳》。

《蘇軾詞傳》收集了蘇軾的各種詩詞,一本《蘇軾詞傳》寫盡他一生沉浮,一路坎坷,然而蘇軾卻說「一蓑煙雨任平生」。翻一翻陳年舊詩,了解他的人生,明白他的豁達。

提到蘇軾怎能不說辛棄疾呢?「蘇辛」可不是白來的,《辛棄疾詞傳》再現了辛棄疾的傳奇一生。

除此之外,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

這套書不僅包裝精美,更是根據人物的不同背景形象設計了優美的封面,閱讀起來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六本書,僅需79元,就能讀懂6位詩人的名作,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何樂而不為?

相關焦點

  • 蘇軾膾炙人口的一首詩,全是千古名句,值得一讀再讀
    作為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蘇軾不僅詞開豪放一派,在詞的創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還與王安石、黃庭堅等人將宋詩推向了高峰。並且一生宦海沉浮,生活閱歷極為豐富的蘇軾,還將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毫無掩飾地融入到了詩的創作中。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暮歸詩,開篇便是千古名句,被選入唐詩三百首
    王維晚年居住在藍田輞川,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他的詩,前期以邊塞題材為主,後期便以山水田園為主,與山水詩人孟浩然齊名,王維的山水田園詩,可以說是詩中有畫,描寫的景象極美,當然,其中也有一些通過山水田園宣揚佛理的詩作,這就要辯證來看了。
  • 蘇軾的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創造了兩個常用成語
    北宋文壇盟主蘇軾,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經典名篇,我們現在許多俗語成語,都是從蘇軾的詩詞文章中來。今天推薦一首蘇軾的詩《和子由澠池懷舊》,這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詩中還創造了兩個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公元1061年(嘉祐六年)冬,蘇軾赴陝西鳳翔做官,蘇轍送蘇軾至鄭州,分手回京,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詩云:「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歸騎還尋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為縣吏民知否?舊宿僧房壁共題。遙想獨遊佳味少,無言騅馬但鳴嘶。」蘇軾依韻和了此詩。
  • 蘇軾的一首詩,短短4句話卻成千古名句,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和畫家。蘇軾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大多數詩詞,都偏向於豪放派,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之作,對後世影響巨大,不過蘇軾最絕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卻被後人誤讀了幾百年。
  •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
    蘇軾25歲寫給弟弟,最富哲理的一首詩,開篇便驚 豔世人800年人生短暫,四處奔忙,或為了生計或為了事業,東奔西走,聚散匆匆。這到底像什麼呢?蘇轍十九歲時曾被任職為澠池縣的主簿,但因為考中進士並未到任,心中留有遺憾。
  • 李商隱寫的千古名句,納入小學課本,老師卻不知道如何給學生講解
    李商隱寫的千古名句,納入小學課本,老師卻不知道如何給學生講解李商隱作為情詩大王,單憑16首《無題》便足以徵服芳心,從「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到「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期間又有多少個字眼驚豔了歷史眼皮
  • 蘇轍寫詩給向哥哥訴苦,蘇軾隨手寫首詩安慰,一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作為宋代詞壇的「扛把子」,蘇軾在詞這一領域可謂是一路扶搖直上達至巔峰。不過在仕途上蘇軾卻是一波三折,因為「烏臺詩案」,半生遭遇數不清的貶謫,讓人唏噓。這樣的蘇軾難免對於家庭疏於照顧,索性蘇軾有個好弟弟蘇轍,不僅幫著他撐起了老蘇家,更是在他仕途蒙難之時為他東奔西走。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抬手寫下一首詞給蘇轍,開頭7字就是千古名句
    他讀完蘇軾的考卷後,讚嘆不已,以至於後來還特意向蘇軾要了以前的文章來看,這一看倒是驚訝到了歐陽修:「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他的弟弟蘇轍就想盡各種辦法來營救蘇軾,在獄中的蘇軾以為自己必死無疑,就給家人和弟弟寫了首絕筆詩:柏臺霜氣夜悽悽,風動琅璫月向低。夢繞雲山心似鹿,魂飛湯火命如雞。
  • 一首杜甫都仿不來的詩,有水平有千古名句,家長卻不願它入選課本
    有這麼一首唐詩,全詩短短四句,有水平也有千古名句。這樣的詩,作者本應被我們大家記住。但是很多人在讀此詩時,都不願意提及作者。這是為何?在解開這個謎團之前,讓我們先品一品這首詩:《渡漢江》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 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讀起來讓人唇齒留香
    說起唐詩宋詞,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無非是一些文學大咖,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賀、蘇軾、李清照等人,他們的詩詞藝術成就光耀千古,被後人永遠的銘記。但是要說起杜牧最經典的一首詩,非《秋夕》莫屬,這首詩文藝氣息十分的濃厚,又彰顯了杜牧「哀而不怨」的寫作精髓,開篇就是千古佳句,讀後讓人唇齒留香,其詩文也是驚豔千古,堪稱是七言絕句中最美的一首詩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 詩佛王維最美一首詩,全篇都是千古名句,驚豔千年,成就千古名篇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因懷念某人而作的相思詩詞數不勝數,其中不乏有流傳千古的名作。最能代表相思的意象,恐怕非紅豆莫屬了。
  • 蘇軾顛覆形象的一首詩,獄中寫給弟弟,悽惶不已,自比小鹿和小雞
    譬如蘇軾之有朝雲,司馬相如之有卓文君,都是千古流傳的佳話。古代的悼亡詩也是愛情詩的一大類,抒發古人們對於逝去妻子的悼念。然而,這三種不同的關係之間,也是可以相互組合的,比如蘇軾。蘇軾父親為蘇洵,弟弟為蘇轍,三人都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中,可謂一家之盛世。蘇軾與弟弟年紀相差本不大,進入仕途的時間也相同,所以面對人生中的一切事情都可以相互照應著。
  • 蘇軾的《水調歌頭》,皆是千古名句,說盡人生悲歡離合!
    身處異鄉的蘇軾有時候也會很想回家,特別是在思念那個陪伴自己多年的亡妻王弗,遂寫出了《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當然,針對家中兄弟手足,蘇軾一樣飽受思念之苦,於是在一個月圓之夜,蘇軾飲下思鄉酒,傾灑了這一首千載名詞。《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 蘇軾是有名的情種,洞房之夜的一首詩,如今竟成了男追女的名句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這兩個正妻,蘇軾的小妾更是多的很,王朝雲便是他最心愛的小妾。當年蘇軾因為政治鬥爭被貶杭州,在那裡整整居住了五年。在即將還朝之際,杭州的大小官員們和有名的歌姬們都去為蘇軾擺宴踐行。她便是當時才只有12歲的王朝雲,正好在這個時候這個歌姬走來向蘇軾來敬酒,蘇軾目不轉睛地看著她,真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啊,蘇軾更是為了博取她的歡心,一首求愛詩當場寫就:《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
  • 80歲朋友娶18歲小妾,蘇軾忍不住寫首詩調侃,不料尾句成千古名句
    他便是蘇軾。蘇軾九百多年過去了,再也找不到一個人,如蘇軾這般,當我們想起他時,嘴角都是會露出微笑。林語堂說:蘇軾是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智能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錢穆先生說: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讀一讀他的詩,因為每首詩背後都是有1個有趣的故事。
  • 壯志難酬的蘇軾,寫下千古佳作,化用杜甫名句,狂得無法無天
    雖然滿腹經綸,但蘇軾卻因為剛直敢言,不隨時仰俯,而仕途坎坷,一生屢遭貶謫。這一年,壯志難酬的蘇軾,寫下了一首千古佳作,詞中有對自己坎坷經歷的不滿,也有對自己滿腹才華,而不能得以施展的悲嘆。那麼,蘇軾在這首詞中,究竟是怎麼宣揚自己的滿腹才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蘇軾的這首《沁園春》——孤館燈青,野店雞號,旅枕夢殘。
  • 很能體現蘇軾精神的一首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他們雖然文壇得意,仕途卻不甚順暢,尤其是蘇軾,經歷了烏臺詩案,後半生幾乎是在貶謫中度過。常年的宦遊生活,讓他們分隔天涯,聚少離多,也因此催生了很多千古名作。例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恨此生、長向別離中,添華發」等等,都是蘇軾懷念蘇轍時所寫,語出肺腑,情真意切,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今天要講的這首詩是蘇軾早年寫給弟弟的一首和詩,開頭便是千古名句,讀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 蘇軾一首千古絕唱,開頭美到尾,開篇小序驚豔絕倫,結尾催人淚下
    蘇軾一首千古絕唱,開頭美到尾,開篇小序驚豔絕倫,結尾催人淚下蘇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全能天才。「大江東去,浪陶盡,千古風流人物」,他開了豪放詞先河,大手筆大寫意,一瀉千裡。「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婉約詞也直抵人心,閱後潸然淚下。
  • 曹操為求得賢才,寫下一首表明心志的詩,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但其實在曹操心中,他始終是一個忠於漢室的臣子,這從他的經典代表作《短歌行》中就可見一斑,這首詩是他為求得賢才,也為表明自己心志而寫下的,開篇就是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
  • 這首千古名詩被選入小學課本後,只讓背不讓講,老師都難以啟齒
    而那些感人至深的名句背後,很可能隱藏著極大的罪惡。今天這首被選入小學課本裡的千古名作便是如此。 小解沒記錯的話,這首詩應該是三年級小學課本的課外古詩必背。也就是說,只讓學生背,沒讓老師講,只要背會就行,不必知道什麼意思。至於原因,並非因為這首詩不出彩,恰恰相反,這首五絕可以稱得上是歷代思鄉詩中的精品。既然內容上沒毛病,那問題必然出在背景故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