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酒宴作詞一首,即興寫出兩句,引滿堂叫好,難得一見

2021-01-17 一盞茶吧

有的人有種與生俱來的魔力,在哪都能成為別人眼中的焦點,被他所吸引。 毫無疑問,蘇東坡就是這樣一個人!蘇東坡的詞作能力十分出色,每每受到百姓的追捧。他在宋代的人氣一度使皇帝感到受到威脅,並下令不得印製他的作品,但這根本無法禁止世人對他嚮往的心。

據史料記載,東坡每次參加各種宴會,上到官吏,親屬下到各種宮女都會請他作詩。 宋代民風一向開放,就像現在很多追星女孩,當時達官貴眷常常登門拜訪東坡請其在扇子上題作,甚至衣物等,也可以說很有趣。

能得到美女的親睞,東坡倒也來者不拒,每每揮灑筆墨,都能引來了大眾的好評,成就了不少文壇美譽。

今日與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段宴會上發生的事情,記錄在《春渚紀聞》。因「烏臺詩案」,蘇軾貶至黃州。這是他一生中的最低谷,也是他人生的轉折點,許多佳作便是在這個時候作出的,「東坡」的稱號也是取在這個時候。直到哲宗登基,蘇軾才再次被啟用,此時他已經在黃州居住了五年。

這年,蘇軾就要離開黃州了。在一場告別宴會上,有一個叫李淇的女孩,是一個歌姬,她一直欽佩東坡的才華,她是蘇東坡的超級粉絲,從小便唱蘇詞,這些年來一直為蘇軾演出很多次,但之前從來不敢上前求詩。

想到以後可能再也見不到對方了,終於李淇鼓起勇氣,希望東坡可以在她披肩上題一首詩。 東坡其實對李淇印象深刻,但從之前來沒有見過她來找自己作詩,於是放下酒杯,在她的披肩上寫下了這麼兩句:

東坡五載黃州住,何事無言及李淇

這兩首詩起初看是平淡無味,但細品卻很耐人尋味,意思是:我已住在黃州已經五年了,但在任何一首詩中都從來沒有提到過你李淇。 李淇看了,心中瞭然,不是東坡沒有提到過自己,而是她從來沒有去向他求過詩歌,是對方責怪自己嗎? 這兩首詩一出,宴會上眾人有些大失所望,只有李淇自己並不這麼認為,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在別人的鼓動下,李淇趁著蘇軾喝酒在興頭上的機會,去請對方完成這首詩。 蘇軾看了看,笑了笑,原來自己還沒寫完這首詩。於是揮揮衣袖,在後面又添上兩句:

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雖好不留詩。

這14個字真是令人讚嘆,博得滿堂喝彩! 史書就是這樣記載的:「於是一座擊節,盡醉而散」。這兩句詩為何會被眾人稱讚呢? 其一,東坡自比杜甫,認為自己和詩聖一般,而海棠花,便是對李淇的描繪。

海棠花出名,為世人所喜愛,也有著胭脂雪的美名,同時也是蘇軾最喜愛的花之一,他在之後的幾首詩中都有提到過海棠。並且,海棠花也是蜀國的名花。

杜甫在蜀國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但從來沒有在詩歌中寫過海棠花,有人說這是因為海棠太美了,所以即便是詩聖的詩歌不能描繪出它嬌美的姿態。而生長在「海棠香國」的蘇軾,早年也沒有一首關於海棠的詩作。

而在蘇軾的筆下,雖然沒有出現任何讚美誇獎的語言,但無疑把李淇誇得比海棠還嬌豔地多,這明顯提高了李小姐的地位,稱讚它的美麗,就像海棠一樣,甚至超過海棠。 這首詩是音韻協和的,就像一顆小小的寶石,有著大自然輕靈的美。

對李淇的讚美恰到好處,正因為這首詩,使得黃州歌姬李淇小姐的芳名也隨之流傳千古,瞬間她就成了在場的女人們羨慕的對象。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一盞茶吧總結:蘇軾沒有給出這首詩的標題,所以在後人整合的詩集中將其命名為「贈李淇」。

全詩是一首七言絕句,全詩讚人不著痕跡,看似輕描淡寫,但方式新穎,是一部難得的傑作。 如果回到一千年前,也可以去找東坡求一首詩,那將多美啊!

相關焦點

  • 蘇軾的這一首詩,寫出了意境,寫出了傲骨,寫出了惺惺相惜的情義
    蘇軾樂觀的一生,是與人交往的一生,他的詩,總是讓人感覺到生命向上的東西,是那種草木生長,欣欣向榮的感覺。對待困難與挫折,他總是笑著面對。與智者交,聽君一席話,勝讀三年書。與情者交,便是三冬熱酒,暖透四肢。
  • 蘇軾臨死前,給兒子留下一首詩,首尾兩句相同,卻被後世奉為經典
    作為宋代文壇最負盛名的大文豪,蘇軾不僅在作詞方面有很深的造詣,還精通儒、釋、道,創作了很多帶有深刻哲理的禪意詩。蘇軾臨死前,曾經就給兒子留下了一首充滿禪意的詩作,它就是《廬山煙雨》: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失意之人
    蘇軾最灑脫的一首詞,百讀不厭,最後兩句安慰無數失意之人「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他淪為階下囚,當時蘇軾都認為自己必死,開始寫信交代後事,但由於「太祖誓碑」中有「不殺士大夫」這一條,加上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蘇軾免於一死,被貶黃州團練副使。
  • 和尚赴蘇軾酒宴,席間被年輕貌美藝姬百般糾纏,一首妙詩化解尷尬
    話說蘇軾才高八鬥,才情貫穿古今,而他身邊的朋友也是學識淵博。真可謂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相傳,蘇軾好友和尚道潛去參加蘇軾的酒宴。沒想到卻被一位藝姬不斷騷擾,百般糾纏道潛讓他為自己做首詩。道潛無奈,只好做了下面這首妙詩,化解了這場尷尬。
  • 蘇軾即興而作的一首宋詞,第1句7字中有3個「多」,詩詞中少見!
    因為這不但需要豐富的知識積累,還需要敏捷的才智,更需要即興發揮的平穩心態。    蘇軾作為古典詩詞史上最偉大的詞人,他的才華和知識儲備毋庸置疑的,但即便如此,他也很少有即興創作的作品。因為即興創作的詩詞不但要符合場景,勾勒具體的氛圍,而且在鍊字造句還必須要達到一定的水準,要求非常之高。  今天我們談到的這首詞,就是蘇軾的一首即興創作的作品。第一句宋詞當中,七個字竟然有三個「多」,這在詩詞史上可並不多見。我們且看這首宋詞的全文。
  • 秦觀在旅館寫了一首詞,最後兩句最經典,蘇軾愛不釋手寫在扇子上
    「三絕碑」所謂「三絕」即秦觀的作詞、蘇東坡的跋、米芾的書法。眾所周知,秦觀,字少遊 ,他是蘇軾的門生,相當於蘇軾的學生。秦觀寫了一首詞,老師蘇軾非常喜歡,在秦觀去世後,蘇軾將其中的句子寫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 蘇軾贈友人小妾一首詞,今刷屏朋友圈成「網紅句」,原句更有水平
    蘇軾贈友人小妾一首詞,今刷屏朋友圈成「網紅句」,原句更有水平假如僅僅是用「有趣」來形容蘇軾,那毫無疑問是不是很全面的。林語堂先生就曾用:1個詩人、1個小丑、1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1個美食家、1個釀酒師等詞來形容他。
  • 好友喜得貴子,蘇軾送上一首詞,祝福中透著調皮,被後世津津樂道
    蘇軾非常喜歡拿詩詞尋開心,比如他的好友陳季常非常怕老婆,蘇軾知道後,便寫了一首《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來「取笑」他,其中寫道「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這也是「河東獅吼」這個成語的來歷。
  • 蘇軾用一首詞,寫儘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讓人無不動容
    不過,也正是因為他這樣不羈的性格,蘇軾的仕途之路十分坎坷,可以說累及半生,年老之際依然漂泊不定。因為自己長年的漂泊,被迫遠離家鄉和親人們。在有些時刻,即使是豪放不羈的大文豪,也有難耐思鄉之情的時候。在一次酒醉醒來之後,蘇軾寫下了一首描寫思鄉情緒的詞作《醉落魄.訴情》。在這首詞中,蘇軾毫不掩飾自己對於家鄉的濃濃思念,以及自己現下的孤獨寂寞之感。
  • 秦觀在旅館隨手寫下一首詞,不想師傅蘇軾愛不釋手,還寫在扇子上
    秦少遊不僅寫的一首讓蘇軾讚嘆不已的詩文,還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所以兩人很快便墜入了愛河,準備起了婚事。可誰料,蘇小妹在洞房時偏要考一考自己的丈夫。於是她準備了三個對子,秦少遊對自己的才華也是非常自信,輕輕鬆鬆的答上了前兩道題。
  • 蘇軾贈別好友的一首詞,豪邁抒懷,短短六句寫出自己豁達的人生觀
    我們都知道蘇軾是一位偉大的文學家,他留下的作品到現在依然被廣為傳頌,通過蘇軾的作品我們不難知道,他是一個無比熱愛生活並且很用心生活的人。蘇軾的一生其實過得十分坎坷,他的一生就是被貶的一生,艱難困苦不斷,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生活待他如此不溫柔就討厭生活,縱然前一秒水深火熱,下一秒他卻依然能夠談笑風生,蘇軾一直用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一切。
  • 入冬之時,蘇軾送給友人一首詩,短短四句,便寫出了濃濃的友情
    所以,有了後來李白的「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了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有了王勃的「天涯若比鄰」,每一首,每一詞都是心中最真摯的感情,最深切的思念。當然,在寄相思於朋友,於知己的名列中,一定少不了宋詞天花板——蘇軾。他的一生顛沛流離,我們對他的了解也只有隻言片語。
  • 蘇軾一首詠梅詞,通篇沒有「梅」字,卻寫出梅花的神韻
    而蘇軾也曾經寫過一首詠梅詞,在這首詠梅詞中,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梅花那特有的魅力。而且還能感受到詞中那位如梅花一樣高潔的女子。因此,這首詩不僅僅詠梅,而且也是詠人,是蘇軾用來悼念自己的侍妾朝雲所做的一首到悼亡詞。西江月·梅花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
  • 慶賀友人生子,蘇軾寫了一首非常幽默的詞,讀之令人解頤
    ——宋代: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作詞背景一次,蘇軾路過吳興,適逢其友人李公擇得了一個兒子,到了第三天,開始宴請親友以慶賀。李公擇請求蘇軾為自己得子的喜事作一首歌辭。蘇軾想到《笑林》上的一個笑話,說的是晉元帝得了一個兒子,大宴百官,給每個官員賞賜一束帛。其中一個叫殷羨的臣子向元帝謝恩說:「臣等無功受賞。」元帝回道:「生孩子的事豈能讓你有功勞?」
  • 蘇軾半夜睡不著,於月光下寫出經典之作,值得你一讀再讀!
    蘇軾是非常豪爽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也是很深情的「明月夜,短松岡。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蘇軾也是很柔情,「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那麼究竟哪一面,才算是最真實的蘇軾?又或者,深情、柔情、瀟灑、曠逸,諸多合在一起,才算是蘇軾?這天,蘇軾晚上睡不著,自斟自酌,自飲幾杯以後,開始思考問題。
  • 一天一首古詩詞 | 蘇軾《題西林壁》
    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遊山所見。廬山是座丘壑縱橫、峰巒起伏的大山,遊人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這兩句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景。結尾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
  • 蘇軾半夜被雨驚醒,寫下一首思念之詞,開篇14個字,足以讓人淚目
    從古至今,為思念作詞,為親人作曲的文人墨客數不勝數,有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寫出離鄉異客的孤獨,有李白的「低頭思故鄉」,寫出觸景生情的難過,有杜甫的「月是故鄉明」,寫出抵達心底的迫切……所有的詞句讓人不禁潸然淚下,如今的人們也有很多背井離鄉的北漂、深漂,都讓思念在每一個深夜顯得巨大無比。
  • 蘇軾灑脫的一首詞,最後兩句成千古名篇,林語堂稱讚不已
    「烏臺詩案」是蘇軾人生中最大的一次打擊,在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勸諫下,蘇軾才得以保住性命,最終被貶到黃州。在黃州,蘇軾在東邊開墾出一塊土地,並且自號「東坡居士」,在耕種中,蘇軾變得更加灑脫。顧名思義,這是一首送別老友的詩詞,公元1091年,蘇軾的好友錢勰要赴瀛洲上任,臨別前,蘇軾通過這首詞贈別。「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這句說的是兩人一別有三年之久,而這次又要奔赴瀛洲,既表明了兩人離別之久,又暗示了好友仕途的坎坷。
  • 蘇軾一首驚豔了時光的詩,你知道嗎
    東坡先生(蘇軾)一生寫出了無數驚豔眾生的詩詞,有豪放不羈的,有深情婉約的,有富於哲理的,也有詼諧幽默的。讓大家耳熟能詳,出口成誦的就有好多首。他曾任杭州通判,住到了西湖邊,西湖這樣鍾靈毓秀的地方,怎麼能少了東坡先生的筆墨呢。
  • 蘇軾慫恿歌女向高僧表白,高僧回敬一首詩,短短28字卻驚豔了千年
    中學時,我們曾學過一篇《核舟記》,雕刻的是蘇軾、黃庭堅、佛印遊赤壁的場景。黃庭堅我們都知道,是蘇軾的大弟子,也是他一生的摯友。而佛印是北宋高僧,與蘇軾私交甚密。至今坊間還流傳著很多關於兩人的趣事。有一次蘇軾進廟找佛印,剛進門就見到一個小沙彌,起了逗弄之心,道「禿驢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