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造就了陳光標?

2021-03-02 中國企業家雜誌



「如果是在一個民間本位的現代慈善制度下,陳光標絕不可能走那麼遠。」


文|田甜    編輯|蕭三匝

10月15日,在主題為「關於陳光標,還有哪些未見之事」的公益沙龍上,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希望工程發起人徐永光說,到目前為止媒體對陳光標的「慈善」行為做了集中揭露,公眾對於陳光標的形象也有了認知。當下我們更需要反思,是什麼樣的慈善土壤助長了陳光標式慈善?我們需要建立怎樣的慈善文化?

 

「 一、法律界無動於衷 」

 

2010年1月,陳光標高調募集4000多萬元向西部貧困地區發紅包。他將每10萬元捆為一塊「錢磚」,一共330塊錢磚共計人民幣3300萬元,此外還有一部分現金支票。陳光標在參加鳳凰衛視電視節目時承認,這些錢來自他本人和全國513名企業家和社會愛心人士,其中他本人捐贈了300萬元,「上千萬捐款直接打進了我的個人銀行卡。」

 

針對陳光標以個人身份公開募捐的行為,2010年春節過後,徐永光主動找到媒體接受訪談。他提出,此種行為是「不顧法律規範,撇開慈善組織,把公益募捐的社會公共行為誤導成個人隨意的慈善秀」。

 

如今《慈善法》已經明確規定個人發起公募必須通過慈善組織。當時還沒有《慈善法》,但從既有法規條例來看,陳光標的行為也屬於違法。自1999年就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第九條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選擇符合其捐贈意願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進行捐贈。」可見在公益捐贈活動中,個人不能作為捐款代理者。

 

但此事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反響,更別說陳受到法律制裁,陳光標式慈善越來越走向登峰造極。2013年年底,適逢全國經濟大普查,陳光標站在電視臺演播廳擺了重達16噸的「錢牆」,他以這種方式高調現身,並寫上標語「經濟普查利國利民,從標哥查起」。

 

按每張100元人民幣重量約為1.15克計算,16噸就大約有1400萬張百元大鈔,總額為14億元。按照《現金管理暫行條例》規定,開戶銀行只能根據實際需要,核定開戶單位3到5天的日常零星開支所需庫存現金,邊遠地區和交通不便地區庫存現金限額,最多不得超過15天日常零星開支。

 

「他不可能能從銀行取出那麼多錢,要麼是假幣,要麼是銀行違法,大家應該不難想到。」徐永光說。

 

「 二、慈善界不透明 」

 

2011年1月,陳光標去臺灣發放現金。他要求受助者必須面對面接收現金,同時對他本人鞠躬。當年3月,雲南盈江地震時他來到災區給受災群眾發放現金,他的隨行人員大喊:快來合影,給錢二百。很多公眾是在這些鏡頭中認識陳光標的。

 

慈善有一定的專業倫理,它應當建立在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陳光標強制要求他人收錢、合影的行為是以踐踏受助者的尊嚴來滿足本人的虛榮,被稱為「暴力慈善。」

 

面對質疑,陳光標回應,他認同」暴力慈善「的說法,目前慈善制度不健全,慈善信息不夠公開透明,因此需要用「大暴力」來推動中國的慈善事業。

 

毋庸置疑,陳光標的慈善行為是最不透明的。他承諾的多筆捐贈,比如去西部發紅包的「錢牆」等,都沒有下文。但慈善界同樣需要反思。

 

陳光標曾自稱通過紅十字會向臺灣受颱風災害地區和智利地震災區共捐款600萬元,前段時間媒體記者調查陳光標時曾向紅十字會核實,卻遭到拒絕。其工作人員稱「需要保護捐贈人隱私,得到捐贈人許可才能對外公開」。還有的基金會工作人員以「財務不在」或者「本人不便接受採訪」為由不配合記者調查。在這裡,陳光標既然已經公開捐款600萬元,也就意味著他放棄了此次行為的捐款人隱私,基金會理應公布善款的收支。

 

國內的大型國字頭基金會很多都帶有強烈的官辦色彩,透明度不高,這反倒成了陳光標暴力慈善的藉口,給了原本脆弱的慈善機制猛烈的一擊。卡耐基曾說,如果富人拿著錢到處撒給窮人,這不是慈善而是作惡,富人的錢應該提高窮人的能力,讓他們改變命運。徐永光對此表示,不能因為慈善有瑕疵,就以陳光標作為引導,倒退回傳統的慈善。

 

「 三、現代慈善文化的缺失

 

陳光標連續多年獲得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仝宗錦在沙龍上提出,為什麼陳光標做慈善就能拿到項目,給他商業上帶來便利?為什麼政府需要通過樹立道德楷模將道德發揚光大?

 

仝宗錦將矛頭指向現代慈善文化的缺失。慈善應當是民間本位,發自每個人內心的真善美。高調的捐錢得到擁戴,只會在無形中形成一種逆淘汰,真正應當鼓勵的善行反而得不到關注。

 

徐永光補充道,企業有很多基本的問題比慈善更應當具有強制性,比如生產安全的產品、依法納稅等,慈善恰恰是自願的。我們忽視了最基本的問題卻將目光聚焦於捐了多少錢,實在不應該。我們需要重建民本位的現代慈善文化。

 

有人提出,陳光標畢竟是捐了,難道做慈善的必須是完人嗎?徐永光對此回憶,他還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時,曾經收到一名死刑犯給希望工程的信和捐款。這名犯人在伏法前一天晚上給基金會寫了信,大意是,明天他就要伏法了,他想把身上留下的一點錢捐給失學的孩子讀書,自己就是因為讀不起書沒有文化才落到今天的地步,希望別的孩子不要再走他這條路。徐永光說:「慈善首先必須是真,這名死刑犯的慈善之舉留下了一段真善美的故事,這就是慈善的真諦。如果慈善伴隨著欺騙就觸碰了道德底線,如果造假就碰到了法律底線。」

  

針對近期媒體對陳光標的調查,9月21日,陳光標以侵害名譽權、榮譽權為由將財新傳媒公司告上法庭,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法院已立案。仝宗錦說,如果財新的調查基本屬實,勝訴可能性極大。

 

幾天後,陳光標在個人微博轉載了一篇支持他的文章《是媒體暴力還是陳光標失信》,此文現已刪除。文章最後寫道:「究竟是媒體無德還是首善失信,我們期待法律給予公允的答案。」

 

這也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結果。仝宗錦說,審判過程和結果如何,也是在政治、法律環境發生很大進步的環境下,對現代慈善的檢驗。

相關焦點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
    今天,隨著網易和財新的先後發稿,沉寂許久的陳光標被體量「起底」,再一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最主要的報導方向在陳光標與大多落馬高官的關係上,並描述了陳光標如何靠政商關係攫取第一桶金、發達,以及如何在輿論場中如何炒作注水慈善事業。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
    陳光標不急不慢地發表演講、表演漏洞明顯的魔術,最後和一個黑人歌手合唱了一首《we are the world》,「我把英文標成中文的諧音,練了兩天,」陳光標對記者說。他在表演的時候第一個音節沒跟上,慢了一拍。陳光標信誓旦旦地宣布:「我今天給流浪漢每人300美元。」話還沒說完,流浪漢們激動地吹著口哨、鼓掌,陳光標停下來享受掌聲,「為美國朋友不是送魚給他們,今天我是送釣魚竿給他們。」
  • 陳光標:韓紅會成為下一個陳光標嗎?
    曾經的首善陳光標在頭條發文:韓紅會是下一個陳光標嗎?你認為韓紅會步陳光標後塵嗎你認為韓紅會成為第二個陳光標嗎
  • 陳光標是做什麼的?靠什麼掙錢 陳光標發家致富史揭秘
    事後,陳光標曾向都市快報表示,「目前我在全國十多個城市有600多臺大型設備,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他固定資產和現金一起,大約有50多個億,這就是我全部家當。」而財富中文網根據2009年的數據估計,陳光標當時的財富總額為大約6.6億美元(合約41億元),與陳光標自稱的數據相差近9億元。  2013年12月24日,陳光標在南京曬出16噸百元人民幣。
  • 陳光標,一個騙子的誕生到垮掉全過程
    陳光標:一個騙子的誕生和垮掉圖為陳光標參與「冰桶挑戰」湖南性學泰鬥文德元通過動物冰水浸泡實驗,揭穿了其「冰水挑戰」的把戲,陳光標承認造假。陳光標接受媒體採訪,承認其在個人微博上放出的兩段冰桶挑戰視頻乃人為策劃的行為藝術,並非真實的冰水浸泡。
  • 精神分裂的陳光標,是一個方向標
    其實用不著一條條批駁,那個時代究竟如何,就算親歷者慘痛的活生生記憶全都不算數,權威文件所作出的認定,陳光標也推翻不得。 所以,只要精神正常,就沒有任何理由去虛構它的美好然後讚頌。 陳光標當然不是真的精神分裂,相反,他比誰都正常,因為這個「分裂」,不過是他精心構思的表演。
  • 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
    「但由於陳光標很久沒有攬到項目,看到張某拿到上海寶鋼一個工程,陳光標想收回權力把項目拿下來。」這位消息人士說。張某則指稱偽造公章、買刻章機是公司行為,該負責的是陳光標。「陳光標報警以後跟我說,『我陳光標想搞的人從來就沒有失過手,這次也不例外』。」張某告訴財新記者,「陳光標報警的時候只是想搞我,但他忘了公司裡還有那麼多製作榮譽證書的假章。」
  • 被陳光標玩壞的冰桶慈善秀
    有人不禁發出疑問了:陳光標呢?這等好事他怎麼能不現身?果然,他出現了。陳光標發微博說,得到點名參加冰桶慈善之後,他馬上決定接受挑戰。「作為中國首善、中國環保低碳第一人,幫助漸凍人,標哥義不容辭。」8月22日,陳光標把小冰桶換成大垃圾桶,生猛地扎入其中,結結實實地泡了30分鐘,再用胸口碎大冰,助手掄起大錘,砰然秒殺一切冰桶秀。
  • 陳光標首談「發家史」:賣醫療器械賺七千萬
    陳光標:第一,我從來沒有參與過政府的拆遷過。我只參與拆除,所謂的潛規則,我沒有過一次。如果誰發現,陳光標跟官員有潛規則,發現送過一萬塊錢的,我還承諾向他指定的地方捐100萬。主持人:有人統計過一些比較大的您拆的項目,比如國慶60周年長安街的拓寬工程,央視過火大樓幕牆的拆除,江蘇省電視臺大樓舊址拆除,國務院商務部大樓機械化拆除等等。
  • 「中國首善」陳光標,這次能挺過去嗎?
    來源:澎湃新聞  財新9月20日,有媒體發出題為《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的報導,對陳光標的多項捐贈行為真實性提出質疑。內容涵蓋陳光標在家鄉捐贈的老年活動中心,到向慈善組織的捐款,再到向地方直接捐贈等多個方面,同時還包括涉嫌偽造公章的問題。一時間,陳光標成為話題中心。
  • 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一個「神話」的終結.
    「但由於陳光標很久沒有攬到項目,看到張某拿到上海寶鋼一個工程,陳光標想收回權力把項目拿下來。」這位消息人士說。張某則指稱偽造公章、買刻章機是公司行為,該負責的是陳光標。「陳光標報警以後跟我說,『我陳光標想搞的人從來就沒有失過手,這次也不例外』。」張某告訴財新記者,「陳光標報警的時候只是想搞我,但他忘了公司裡還有那麼多製作榮譽證書的假章。」
  • 陳光標是我們時代的一塊心病
    陳光標喜歡張揚捐了多少款,得到了多少獎勵,又送羊又做空氣罐頭,還去大洋彼岸扶貧,但這位慈善家或許根本沒想過,無釐頭和滑稽,會給中國慈善帶來多少難以估量的壞影響?他就是陳光標,一個當今中國最複雜的標誌性符號。近日有媒體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指出,在文德元的連番炮轟、乃至實驗證偽之下,陳光標終於通過媒體首度承認自己冰桶挑戰造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陳光標不是迫於壓力承認造假的。在兩會期間,他在崔永元的《東方眼》,就已經自曝冰桶挑戰用熱水,毫無壓力。反而,這件事情恰恰表明,他早已把真假看得比鴻毛還輕,完全不懼輿論非議。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沒有他應付不了的問題
    就在本文刊發前不久,騰訊網焦點人物欄目推出了一個火爆的視頻,名為《十問陳光標》。與陳光標對話的記者譚人瑋在主持人手記中說,他們決定拋出陳光標遭受質疑最多的十個問題,來聽聽他自己的解釋。「陳光標究竟是個什麼人?令人充滿了好奇。他是個慈善家嗎?或者說,是個正經的、大家想像中的慈善家嗎?好像算不上。」
  • 從滿世界灑錢到銷聲匿跡,「中國首善」陳光標做錯了什麼?
    這年8月22日,陳光標在冰水裡浸泡至少30分鐘進行冰桶挑戰再次遭到公眾質疑,直到2015年3月,陳光標才向媒體承認冰以下是50度熱水。2016年3月30日,公安人員從陳光標公司搜出至少170枚偽造的公章,包括慈善機構、合作公司、機關單位等等,從此陳光標從公眾面前消聲匿跡。
  • 「首善」成「首騙」,消失的陳光標去哪兒了?
    2008年7月20日,陳光標應邀來到北京大學作報告。臺下近千名學子,主邀方給陳光標的要求是煽情、豐富、動人,希望他現身說法,給這群具有傳統批判精神的精英們「上一課」。原本一個小時的演講時間最終縮水成了半個小時,面對依舊還有些傷感的學子,陳光標決定跟他們做一個遊戲。他伸出一個指頭:「這是幾?」臺下異口同聲:「一!」他攤開手指:「這是幾?」「五!」
  • 陳光標獻聲公益事業 演唱原創歌曲《一家人》
    捐款捐物幾十億,承諾捐盡身後財富的中國首善陳光標先生,已經有好長時間淡出公眾視野,不時有人問:標哥去哪兒了?直到今年7月,記者驚喜的發現,數十家主流新聞、視頻網站不約而同轉發了由陳光標參與作詞的《到明光來》,一下子將名不見經傳的安徽明光市帶入全國公眾的眼帘,陳光標先生也再度成為各大搜尋引擎的搜索熱詞!
  • 切胃減肥背後的陳光標:業務癱瘓債務纏身
    病歷顯示,陳光標身高170釐米,體重87千克,進行的手術是「單切口袖狀胃手術」,該領域人士解釋稱,這項手術,是治療病態肥胖的方法之一,術後一年內,平均可減去超重體重的70%。陳光標在手術後,有3個階段的恢復調養期。之後,依舊要堅持少食多餐,多類刺激性食物不可吃。一位在2016年6月見過陳光標並陪同他進餐的知情者稱,「他特別容易餓、也很容易累,一會兒都要吃一些東西」。
  • 陳光標發「雷鋒」神經:商人輕利重別離?
    聯商網特約評論: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首善」陳光標,頭戴雷鋒帽、身穿軍大衣、手握鋼槍,一身標準「雷鋒」妝亮相湖南衛視某節目;3月1日,在北京月壇體育場派發2000輛自行車和10000個環保袋,倡導低碳生活(去年9月22
  • 陳光標北京開賣新鮮空氣 買賣引爭議(組圖)
    昨日,號稱「中國首善」的陳光標在北京開始叫賣罐裝「新鮮空氣」,從昨日上午10點到下午6點,陳光標的兩輛流動大貨車在北京通州開了30多公裡,沿途賣出了1000多罐「新鮮空氣」。這一新鮮事吸引了不少路人駐足觀看,陳光標也趁機在現場叫賣:「這些空氣從寶島臺灣、革命老區井岡山、邊疆地區香格裡拉等21個地區採集過來,我們將無汙染的新鮮空氣拿到北京這樣充斥著汽車尾氣的地方,效果特別好,有利於大家身體健康,每罐只賣四、五元錢。」這些新鮮空氣分裝到黃、綠兩種顏色的易拉罐中,上面印有「陳光標好人系列」的商標。
  • 陳光標「冰桶挑戰」被質疑造假:浮冰之下是50度熱水
    《三湘都市報》今日刊發報導稱,湖南性學泰鬥文德元通過動物冰水浸泡實驗,最終揭穿了陳光標「冰水挑戰」的把戲,陳光標近日首度承認造假。在天涯、貓撲、凱迪等論壇上,陳光標的粉絲甚至聯合發布了聲討文德元的聲明。  為了對自己的言論負責,阻止公眾盲目模仿陳光標這一有損生殖健康的冒險行為,湖南性保健研究所所長、附屬醫院院長文德元以一場動物冰桶浸泡實驗為自己正名——實驗用的3隻小白鼠在0℃的冰水中都沒能堅持過5分鐘,均出現了精囊凍結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