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特約評論: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首善」陳光標,頭戴雷鋒帽、身穿軍大衣、手握鋼槍,一身標準「雷鋒」妝亮相湖南衛視某節目;3月1日,在北京月壇體育場派發2000輛自行車和10000個環保袋,倡導低碳生活(去年9月22日曾砸奔馳車)。3月5日全國學雷鋒日前夕,自稱雷鋒粉絲,近年因高調慈善而備受爭議的陳光標,近期捐車、發微博、上節目,各種「雷鋒」神經。
網絡上又是罵聲、調侃聲一片,「這死胖子和雷鋒一樣,雷鋒做好事是不留名,但是他寫日記,你(陳)做好事總上新聞」等評論廣受歡迎;而類似「張揚也好,作秀也罷!永遠支陳光標!」這樣維護、中性或真實表達個人看法的留言則氣勢偏弱,甚至被視做五毛。
略顯悲哀的是:凡陳光標聲名所累,無不已是中國特色重症,慈善捐贈、貧富差距、無車日、學雷鋒日等。而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近年公眾形象的執著、向善及病態,其實也是網民和媒體輿論狂歡的副產品。
中國商人歷來「藏富」,陳的高調有些「犯忌」,但恰恰如此,也不排除他同時以此對抗外界幹擾如腐敗官員索賄的一種特殊策略,像公司海外上市或官商勾結一樣取得某種保護。零售業界曾經最接近陳光標慈善義舉聲望的人,是河南胖東來集團董事長於東來。東來2008年馳援汶川,親自在現場近月,捐款送物達數千萬元,轟動一時,隨後業內贊聲如潮,紛紛以與東來哥淵源為榮,後光環慢慢退去,東來為人低調,就有人私下猜測他恐怕已涉資金鍊問題而被限制出境等,好在他的核心本質是企業發展,財富與幸福追求與員工分享。
陳有今日榮辱和踐行,也有你我滑鼠點擊之功。任何媒體一家之言,記者一己之力,目前都無法真正看清和梳理陳光標高調慈善的價值,只有留給時間。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是否願意認真聽取「作秀嫌疑人」信息,在尊重陳的性格、時代烙印和個人喜好的前提下,細看現象?
網友不忘嘲弄陳光標的個人微博。陳從2月8日到3月5日期間,每天在微博發布多張雷鋒照片,「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雷鋒》……現在每天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很多人不以為然,在大部分人騎自行車代步只為經濟條件受限、以奔馳車為財富象徵的時代,下意識地覺得陳在作秀。
我願意相信他完全有可能真的喜歡雷鋒,他也有權利表達個人主張。而他的高調慈善,或可用劫富濟貧或標榜去看,也尚利大於弊,至少比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的清高或吝嗇、冷漠更值得肯定。
發小Z在她的婚宴上感謝母親「我最早學會的第一首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場的小半賓客都笑了,覺得假;但我知道這是真的。我甚至看到過小區裡兩位小孩的外婆,在教孩子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她們只會唱這個,而且喜歡。
為什麼許多人幾乎不相信陳光標的任何話?何嘗不是暴力評論一種,以及更深層次的偏見:我不是陳光標,我才不會那麼幹呢……
1940年出生,1962年去世的「年輕人」雷鋒,在近年解密的資料中發現他的愛美和擁有時尚手錶等,對比44歲的「慈善帝」陳光標——我們越冷靜、全面地看待,中國社會與商業文明就越成熟。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 林尚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