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光標發「雷鋒」神經:商人輕利重別離?

2021-02-08 聯商網linkshop

  
  聯商網特約評論: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首善」陳光標,頭戴雷鋒帽、身穿軍大衣、手握鋼槍,一身標準「雷鋒」妝亮相湖南衛視某節目;3月1日,在北京月壇體育場派發2000輛自行車和10000個環保袋,倡導低碳生活(去年9月22日曾砸奔馳車)。3月5日全國學雷鋒日前夕,自稱雷鋒粉絲,近年因高調慈善而備受爭議的陳光標,近期捐車、發微博、上節目,各種「雷鋒」神經。

  網絡上又是罵聲、調侃聲一片,「這死胖子和雷鋒一樣,雷鋒做好事是不留名,但是他寫日記,你(陳)做好事總上新聞」等評論廣受歡迎;而類似「張揚也好,作秀也罷!永遠支陳光標!」這樣維護、中性或真實表達個人看法的留言則氣勢偏弱,甚至被視做五毛。

  略顯悲哀的是:凡陳光標聲名所累,無不已是中國特色重症,慈善捐贈、貧富差距、無車日、學雷鋒日等。而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近年公眾形象的執著、向善及病態,其實也是網民和媒體輿論狂歡的副產品。

  中國商人歷來「藏富」,陳的高調有些「犯忌」,但恰恰如此,也不排除他同時以此對抗外界幹擾如腐敗官員索賄的一種特殊策略,像公司海外上市或官商勾結一樣取得某種保護。零售業界曾經最接近陳光標慈善義舉聲望的人,是河南胖東來集團董事長於東來。東來2008年馳援汶川,親自在現場近月,捐款送物達數千萬元,轟動一時,隨後業內贊聲如潮,紛紛以與東來哥淵源為榮,後光環慢慢退去,東來為人低調,就有人私下猜測他恐怕已涉資金鍊問題而被限制出境等,好在他的核心本質是企業發展,財富與幸福追求與員工分享。

  陳有今日榮辱和踐行,也有你我滑鼠點擊之功。任何媒體一家之言,記者一己之力,目前都無法真正看清和梳理陳光標高調慈善的價值,只有留給時間。

  值得思考的是:我們是否願意認真聽取「作秀嫌疑人」信息,在尊重陳的性格、時代烙印和個人喜好的前提下,細看現象?

  網友不忘嘲弄陳光標的個人微博。陳從2月8日到3月5日期間,每天在微博發布多張雷鋒照片,「我小時候看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雷鋒》……現在每天上下班都是騎自行車。」很多人不以為然,在大部分人騎自行車代步只為經濟條件受限、以奔馳車為財富象徵的時代,下意識地覺得陳在作秀。

  我願意相信他完全有可能真的喜歡雷鋒,他也有權利表達個人主張。而他的高調慈善,或可用劫富濟貧或標榜去看,也尚利大於弊,至少比這個社會上許多人的清高或吝嗇、冷漠更值得肯定。

  發小Z在她的婚宴上感謝母親「我最早學會的第一首歌是『世上只有媽媽好』」,在場的小半賓客都笑了,覺得假;但我知道這是真的。我甚至看到過小區裡兩位小孩的外婆,在教孩子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因為她們只會唱這個,而且喜歡。

  為什麼許多人幾乎不相信陳光標的任何話?何嘗不是暴力評論一種,以及更深層次的偏見:我不是陳光標,我才不會那麼幹呢……

  1940年出生,1962年去世的「年輕人」雷鋒,在近年解密的資料中發現他的愛美和擁有時尚手錶等,對比44歲的「慈善帝」陳光標——我們越冷靜、全面地看待,中國社會與商業文明就越成熟。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 林尚玉/文)

相關焦點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
    但高潮很快褪去,紐約贊助會的代表突然告訴流浪漢們:「現場不會發錢。」會場立刻亂成一鍋粥,幸虧陳光標和流浪漢之間隔著一層保安,流浪漢們揮舞手掌幾乎要撲到陳光標身上:「把錢拿出來!」陳光標說:「大家先去救援會,在那兒把錢給大家。」流浪漢們又折回到紐約救援會門口,排起了長龍。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
    但高潮很快褪去,紐約贊助會的代表突然告訴流浪漢們:「現場不會發錢。」會場立刻亂成一鍋粥,幸虧陳光標和流浪漢之間隔著一層保安,流浪漢們揮舞手掌幾乎要撲到陳光標身上:「把錢拿出來!」陳光標說:「大家先去救援會,在那兒把錢給大家。」流浪漢們又折回到紐約救援會門口,排起了長龍。
  • 「中國首善」陳光標,是如何淡出公眾視野的?
    於是,陳光標便決定靠自己改變命運,脫貧致富的想法異常堅定,而且心想有錢了一定要幫助那些生活艱難的人。這便是陳光標做慈善的初衷,純粹是為了幫助別人,令人感到非常暖心。2011年,為了響應「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陳光標在公司內砸掉奔馳車,新購自行車發給員工,率百名員工騎自行車上路,並承諾給騎單車上班的員工發放補貼;去美國送錢給當地街道的流浪漢;還花錢買了一張稱號為「世界首善」的假證書。2014年,陳光標發微博稱參加了「冰桶挑戰」,他坐在充滿冰水的垃圾桶內被潑冰水,稱若有人能超越他就捐款100萬,有效期6天。
  • 陳光標,一個騙子的誕生到垮掉全過程
    陳光標:一個騙子的誕生和垮掉對於這樣公然的作假行為,陳光標泰然解釋為——「帶有誇張成分的行為藝術」。隨後,陳光標發表了兩篇微博陳光標來到新北市憑弔已故巨星鄧麗君,現場獻唱鄧麗君名曲。2011年3月 「雷鋒」裝扮亮相
  • 精神分裂的陳光標,是一個方向標
    在剛剛過去的九月份的某一天,出生於1968年的陳光標,發了一條微博,說他童年的那個時代,「雖然貧困,然而人人平等;雖然生活艱難,然而每天快樂;雖然物質短缺,然而精神富有」。 如今,陳光標也旗幟鮮明地加入到這個群體,表明他已經精神分裂。 說他精神分裂的證據,十分充足。 此前,他發過這樣一條微博:標哥出生的老房子還在,那裡有我們家悲痛的記憶,一間茅草房一家幾口人住,哥哥姐姐餓死在這裡。 他自己出生於1968年,所以他的哥哥姐姐,應該是餓死在上世紀60年代前後。
  • 被陳光標玩壞的冰桶慈善秀
    有人不禁發出疑問了:陳光標呢?這等好事他怎麼能不現身?果然,他出現了。陳光標發微博說,得到點名參加冰桶慈善之後,他馬上決定接受挑戰。「作為中國首善、中國環保低碳第一人,幫助漸凍人,標哥義不容辭。」8月22日,陳光標把小冰桶換成大垃圾桶,生猛地扎入其中,結結實實地泡了30分鐘,再用胸口碎大冰,助手掄起大錘,砰然秒殺一切冰桶秀。
  • 慈善表演家陳光標:沒有他應付不了的問題
    就在本文刊發前不久,騰訊網焦點人物欄目推出了一個火爆的視頻,名為《十問陳光標》。與陳光標對話的記者譚人瑋在主持人手記中說,他們決定拋出陳光標遭受質疑最多的十個問題,來聽聽他自己的解釋。「陳光標究竟是個什麼人?令人充滿了好奇。他是個慈善家嗎?或者說,是個正經的、大家想像中的慈善家嗎?好像算不上。」
  • 「首善」成「首騙」,消失的陳光標去哪兒了?
    掌聲頓然響起,不過陳光標似乎對答案並不滿意:「還能想到什麼呢?」一片啞然。「我們為什麼不能認為這是一塊錢?五塊錢?」學子們愕然。「其實我的道理再簡單不過,作為商人,要想到錢,要把一塊錢變成五塊錢。而在這個過程中,你又需明白,有了錢的時候,就要去幫助別人,每個指頭捐一點錢出來,聯合起來,這又是另一股強大的力量,當然,你還應看到,其實這都是在一隻手上緊緊相連的事情。」掌聲響起,經久不息。
  • 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
    該消息人士告訴財新記者,2015年是陳光標請張某「幫忙」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因是因牽扯進令計劃案和丁書苗案,陳光標一直在配合調查,需要隨叫隨到;陳光標「好人涼茶」、暖茶遭遇大量訴訟,法人代表要應訴。張某和陳光標籤下代持協議,規定其擔任法人代表期間,負責給員工發工資等一切開支,張某以江蘇黃埔名義拿到的拆除項目向陳光標交12%的利潤。
  • 陳光標是我們時代的一塊心病
    陳光標喜歡張揚捐了多少款,得到了多少獎勵,又送羊又做空氣罐頭,還去大洋彼岸扶貧,但這位慈善家或許根本沒想過,無釐頭和滑稽,會給中國慈善帶來多少難以估量的壞影響?他就是陳光標,一個當今中國最複雜的標誌性符號。近日有媒體以一種勝利者的姿態指出,在文德元的連番炮轟、乃至實驗證偽之下,陳光標終於通過媒體首度承認自己冰桶挑戰造假。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陳光標不是迫於壓力承認造假的。在兩會期間,他在崔永元的《東方眼》,就已經自曝冰桶挑戰用熱水,毫無壓力。反而,這件事情恰恰表明,他早已把真假看得比鴻毛還輕,完全不懼輿論非議。
  • 誰造就了陳光標?
    ,到目前為止媒體對陳光標的「慈善」行為做了集中揭露,公眾對於陳光標的形象也有了認知。當下我們更需要反思,是什麼樣的慈善土壤助長了陳光標式慈善?我們需要建立怎樣的慈善文化?2013年年底,適逢全國經濟大普查,陳光標站在電視臺演播廳擺了重達16噸的「錢牆」,他以這種方式高調現身,並寫上標語「經濟普查利國利民,從標哥查起」。 按每張100元人民幣重量約為1.15克計算,16噸就大約有1400萬張百元大鈔,總額為14億元。
  • 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一個「神話」的終結.
    該消息人士告訴財新記者,2015年是陳光標請張某「幫忙」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原因是因牽扯進令計劃案和丁書苗案,陳光標一直在配合調查,需要隨叫隨到;陳光標「好人涼茶」、暖茶遭遇大量訴訟,法人代表要應訴。張某和陳光標籤下代持協議,規定其擔任法人代表期間,負責給員工發工資等一切開支,張某以江蘇黃埔名義拿到的拆除項目向陳光標交12%的利潤。
  • 切胃減肥背後的陳光標:業務癱瘓債務纏身
    病歷顯示,陳光標身高170釐米,體重87千克,進行的手術是「單切口袖狀胃手術」,該領域人士解釋稱,這項手術,是治療病態肥胖的方法之一,術後一年內,平均可減去超重體重的70%。陳光標在手術後,有3個階段的恢復調養期。之後,依舊要堅持少食多餐,多類刺激性食物不可吃。一位在2016年6月見過陳光標並陪同他進餐的知情者稱,「他特別容易餓、也很容易累,一會兒都要吃一些東西」。
  • 原罪陳光標:靠欺騙與忽悠賺取第一桶金
    沒錯,這位如今熱衷於將鈔票擺出各種造型的企業家、慈善家,其自稱的「第一桶金」,便是筆徹徹底底的不義之財。此原罪非彼原罪,不是「體制改革下的創富爭議」,而是一次標準的忽悠與欺詐。陳光標多次向媒體講述自己貧苦的童年:出身低微、家有餓殍。
  • 陳光標:韓紅會成為下一個陳光標嗎?
    曾經的首善陳光標在頭條發文:韓紅會是下一個陳光標嗎?你認為韓紅會步陳光標後塵嗎你認為韓紅會成為第二個陳光標嗎
  • 陳光標是做什麼的?靠什麼掙錢 陳光標發家致富史揭秘
    事後,陳光標曾向都市快報表示,「目前我在全國十多個城市有600多臺大型設備,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他固定資產和現金一起,大約有50多個億,這就是我全部家當。」而財富中文網根據2009年的數據估計,陳光標當時的財富總額為大約6.6億美元(合約41億元),與陳光標自稱的數據相差近9億元。  2013年12月24日,陳光標在南京曬出16噸百元人民幣。
  •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詩句的出處!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後六么。
  • 還記得當年高調行善陳光標嗎?捐20億被罵炒作,一氣之下回家務農
    說到陳光標這個名字,相信很多老網民對他應該不陌生,從上世紀1998年起,陳光標就致力於慈善事業,至今已行善捐款已超過20億元。但他和其他人做慈善不同的是,陳光標先次做慈善的時候都直接把錢送到有需要的窮人手上,都會公開對宣傳,對自己的慈善行為從不隱藏,對此當時有很多人認為他的行為是一種炒作,但火山不覺得這是一種炒作,只有那些借慈善最後把錢進了自己口袋的人才會認為是陳光標在炒作,因為他們認為陳光標的所作所為可能會損害到自己的利益。這些到底是些什麼人火山就不明說了。
  • 陳光標首談「發家史」:賣醫療器械賺七千萬
    冤家聚頭,近日陳光標做客騰訊《焦點人物》,親自闢謠。在節目現場,陳光標攜帶了翔實的證明材料,對自己的第一桶金、泗洪農貿市場是否暴力強拆、是否借慈善名義包攬工程、到底有多少資產、到底捐了多少錢等焦點問題一一作答。觀察者網根據騰訊8月7日刊登的現場視頻,將陳光標口述整理成文字版以饗讀者。1.陳光標的第一桶金?
  • 「中國首善」陳光標,這次能挺過去嗎?
    來源:澎湃新聞  財新9月20日,有媒體發出題為《陳光標:「首善」還是「首騙」?》的報導,對陳光標的多項捐贈行為真實性提出質疑。內容涵蓋陳光標在家鄉捐贈的老年活動中心,到向慈善組織的捐款,再到向地方直接捐贈等多個方面,同時還包括涉嫌偽造公章的問題。一時間,陳光標成為話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