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低調做慈善的公眾人物,很多人都會首先想到古天樂。多年以來,古天樂一直在默默無聞的做好事,行善不張揚的個性深得人心,乃明星中的明星,偶像中的榜樣,得到了廣大網友的一致肯定。
與「慈善超人」古天樂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曾被稱為「中國首善」的陳光標了。陳光標的高調慈善曾經引起網絡熱討,「高調行善」這個新的網絡用語因此而生,主要是指在行善後主動對外宣揚的行為以及在行善活動開始前提前通知媒體公布於眾的行為。
以前,高調做慈善的陳光標可謂是各類媒體的寵兒,動不動就登上微博熱搜榜,在大眾面前十分活躍。然而近兩年來,我們卻慢慢的看不到關於陳光標的消息了,時至今日,他已完全淡出公眾的視野。那麼,陳光標是如何一步一步淡出公眾視野的呢?
陳光標出生於一個極度貧困的農村家庭,父母靠種地生養了5個孩子。在他四歲的時候,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先後餓死。他深刻體驗到了窮人生活的艱辛,也體會到了絕望來臨時的心酸和無奈。於是,陳光標便決定靠自己改變命運,脫貧致富的想法異常堅定,而且心想有錢了一定要幫助那些生活艱難的人。這便是陳光標做慈善的初衷,純粹是為了幫助別人,令人感到非常暖心。
1996年創業之初,陳光標就開始投身於慈善捐助活動之中,他當年的收入不到20萬元,就拿出了3萬元救助一個白血病患者;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陳光標帶領120名操作手和60臺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隊千裡救災,救回131個生命,其中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還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
後來,陳光標高調捐款,高調行善的事跡日漸頻繁,來自社會各界的讚揚和各種榮譽稱號使他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做慈善的初衷,被指其高調行善近乎作秀,似有「老母雞下蛋後叫個不停」的味道。
2011年,為了響應「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陳光標在公司內砸掉奔馳車,新購自行車發給員工,率百名員工騎自行車上路,並承諾給騎單車上班的員工發放補貼;去美國送錢給當地街道的流浪漢;還花錢買了一張稱號為「世界首善」的假證書。
2014年,陳光標發微博稱參加了「冰桶挑戰」,他坐在充滿冰水的垃圾桶內被潑冰水,稱若有人能超越他就捐款100萬,有效期6天。然而,他的記錄卻被指認作假,2015年他自己也承認了造假,其實浮冰之下是50度熱水。隨後,陳光標高調售賣涼茶和新鮮空氣,也被指認造假。
就這樣,層出不窮的欺詐事件將他推向了深淵。最後在2016年,陳光標的公司被搜查出了170枚假公章,由此從「首善」變成了「首騙」,也從此徹底淡出了公眾視野。可以說,陳光標20多年來有良心有善心的商人形象,完全被自己的虛榮心給毀了。
陳光標的事跡,是否證明了高調行善不可取呢?對此,有網友表示:不管怎樣,人家是真金白銀捐出去的,這點必須值得肯定,希望社會多一些像標哥這樣的商人。也有人說,高調行善應以「帶動他人行善」為基本點和出發點,同時以「以身作則、嚴格律己、不圖名利」為準則,影響和帶動他人一心向善、回報社會,以做好人、行好事的心態來幫助他人,而不應帶有絲毫目的。
至於陳光標高調創新的慈善活動,我是持有與眾不同的觀點的,我支持他的高調創新式的慈善活動。為什麼?正氣是需要弘揚的,這就是為什麼黨中央經常宣傳雷鋒、焦裕祿等英雄事跡的原因了,因為只有宣傳了,大家知道了,才能夠弘揚嘛!對吧?
而今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很多媒體的導嚮往往是不健康的,以至於那些正能量的東西往往埋沒於虛假廣告的網海之中,而聰明睿智的陳光標以他高調創新式慈善活動以及他獨有的娛樂精神滿足了媒體和人們的好奇心,從而衝破網海,如日東升,達到了積極宣傳和弘揚的目的,真可謂是「光彌四海,標高五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