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文和林夕填詞方面有哪些同與不同?(上)

2021-02-07 上和弦

作者:九時用茶

來源:知乎

連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300066/answer/21002284




香港三大填詞人裡面,用韻各有特色,不過林夕無疑是用得最好的一個。林夕用韻真可以說是用得出神入化,雖然還是明顯可以看出他比較偏好oi(愛)這個韻,但縱觀他二十多年的填詞生涯裡面,對不同韻腳的使用都非常均勻,而且能在最合理的地方換韻,對假韻的運用也十分合理。而最重要的是,林夕在所有能夠用入聲韻的地方,都會最大限度使用入聲韻。對於入聲韻的使用,無論從數量還是比例上,林夕應該都是香港詞壇裡面最高的一個。這個敏感度在香港詞壇裡面,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如果對粵語填詞沒有十年以上的經驗,恐怕也不可能有這個觸覺。陳奕迅的《一絲不掛》:

分手時內疚的你一轉臉
為日後不想有什麼牽連
當我工作睡覺禱告娛樂那麼刻意過好每天
誰料你見鬆綁了又願見面


誰當初想擺脫被圍繞左右
過後誰人被遙控於世界盡頭
勒到呼吸困難才知變扯線木偶
這根線其實說到底 誰拿捏在手


不聚不散 只等你給另一對手擒
那時青絲 不會用上餘生來量
但我拖著軀 發現沿途尋找的快
仍繫於你肩 或是其實在等我舍
然後斷線風箏會直飛天

這些年望你緊抱他出現
還憑何擔心再互相糾纏
給我找個伴侶找到留下你的足印也可發展
全為你背影逼我步步向前

如一根絲牽引著拾荒之路
結在喉嚨內痕癢得似有還無
為你安心我在微笑中想吐未吐
只想你和伴侶要好才頑強病好

一直不 捆綁我的未可扣緊承
滿頭青絲 想到白了仍懶得脫
被你牽動思 最後誰願纏繞到天
然後撕裂軀 欲斷難斷在 不甘心去舍
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
無奈你我牽過手 沒繩




簡單分析一下林夕近年寫的一首大熱作品《一絲不掛》的用韻。


首先這是一首典型的三段式流行曲,六個小段裡面,林夕一個用了四個韻,分別是「in」、「au」、「ok」和「ou」,其中兩段間奏部分分別用了不同的韻腳,這種粵語流行曲裡面最標準和韻腳使用法,非常工整。


其中第一句,「分手時內疚的你一轉臉」的「臉」字,是「im」韻,就是說這個韻和後面的「in」韻是不一樣的。不同於漢語裡的前鼻音後鼻音,「im」和「in」在口語裡面是能夠非常明顯聽得出差異的,但在演唱這歌時,一般人基本聽不出這是兩個不同的韻,這種技巧稱為押假韻。這是粵語填詞詞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因為有很多非粵語區生活的朋友想學填粵語詞,大多都會拿著一本韻書來對照,因此他們完全不會使用假韻。


最後在副歌部分,林夕清一色用了「ok」這個入聲韻。由於現代國語入聲系統已經消失,所以很多北方的朋友可能很難體會到——由於入聲發音的漢字相對比較少,而且粵語9個聲調(口語為10-11個)裡面,是沒有「陽平入」這一調的,因此流行曲裡面,能夠用入聲來押韻的機會很少。而像《一絲不掛》裡面,對同一個「入聲韻」連續使用這麼長,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不是一流的填詞人,一般不會這麼冒險選擇用這個韻。


而用韻方面,wyman的問題是,他實在太喜歡用「aa」這個韻了。


閱覽他近三年以來的作品,在對於這個問題已經有所收斂,而且已經大幅減產的這三年裡面,他居然還有:
《苦瓜》、《未日》、《除下吊帶前》、《春去也》、《另眼相看》、《荒漠甘泉》、《情人甲》、《正氣歌》、《髒話阿七》、《爛命鴛鴦》



這10首歌用了「aa」這個韻,而且大部分是作主韻。需知阿Y近三年表發的作品也就40首左右,而"aa」佔了幾乎四分之一。


本來喜歡用哪個韻腳只是個人偏好,沒必要追究太多。但問題是,wyman在使用「aa」時,經常使用「吧」、「嗎」這兩個字來結尾(而且粵語裡面這兩個字都有好幾個聲調,可以用在所有的音調上,而不受粵語特有的音階問題所限制)。我曾和朋友討論過,這樣的押韻方式到底算不算是取巧,甚至算不算是押韻?




作為生活在這個前英殖民地,號稱全球最自由城市的香港,兩個偉文的理所當然都屬於自由派份子,這從他們的專欄和所參與的社會運動都能夠輕易體現出來。雖然信佛的林夕,比較困難去標註他的政治坐標,不過從觀感來講,林夕應該會相對靠左一點,而黃偉文靠右。但是,在詞作方面,呈現出來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境況。



經歷過羅大佑音樂工廠的林夕,從其職業生涯的早期到近期,一直都有很多表達其政治立場的作品。比如那首被唱爛了的《皇后大道東》,還有《飛車》,《首都》這些肯定就不需要刻意翻閱資料都能立場條件反射出來的歌詞。97後,相當一段時間這類詞作沉寂了下來,但依然能找到如黃耀明的《四大皆空》、伍樂城的《只談風月》、陳奕迅的《六月飛霜》、梁漢文的《使徒行傳》,而今年新鮮出爐,麥浚龍的《逆蒼生》以及黃耀明的《太平山下》 ,甚至有回歸當年音樂工廠那種赤裸的趨勢。



但黃偉文卻極少極少會直接或者間接會在歌詞裡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甚至連隱喻也難覓。除了出道第一年和軟硬天師合寫的《中國製造》以外,真的完全想不出wyman寫過哪些政治性歌詞。


在哲學上,wyman對自由的思辨也明顯比林夕來得少。Y更喜歡從人的命運、物質的意義、社會的剪影這些角度入題,比較少去解構,更多是對生命的讚美和鼓勵,推送正能量,當然也有不少反諷。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wyman比林夕更適合北上發展。當然,與國內那些假大空有著本質的區別,wyman的勵志歌都寫得非常真摯動人,能使人從中獲得真正的營養。


而林夕的哲學思辨則要複雜得多,他對自由有很多維度的思考,對欲望也有很多不同層次的討論,他經常會將自己某一個階段的結論推倒重來,解構再解構。但是,也可能是因為林夕能隨時切換他自己的世界觀,因此他在不同的文化圈都能玩得開。他既能寫出《太平山下》這種根本進不了大陸的歌,也能寫出收到朝廷喜愛的《北京歡迎你》。


另一方面,香港三大詞人——林夕、黃偉文、周耀輝,作為眾多周知的三個同性戀者,同性戀題材在他們的詞作也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差異。



周耀輝在達明一派時代一直都有非常經典的《忘記他是她》,前幾年他寫給麥浚龍的《酷兒》也清晰地表達了他自己的立場。
而wyman更不用說,他筆下的同性戀題材一直以來都是香港同性戀群體的重要精神支柱,比如:


何韻詩《露絲瑪莉》
何韻詩《再見露絲瑪莉》 
何韻詩《勞斯萊斯》
何韻詩《汽水樽裡的咖啡》
何韻詩《願我可以學會放低你》 
何韻詩《光明會》
何韻詩《紅屋頂》Crossover容祖兒《黃色大門》
側田《命硬》
薛凱琪《男孩像你》
C AllStar《少數》


甚至可以說,wyman關於同性戀題材的歌就是他最具政治性的作品,他對自由的吶喊基本上都在這一類歌裡面體現。



而林夕,另一個著名的同性戀者,在這個題材上接近禁筆。像他寫給張國榮的《我》也是非常蜻蜓點水的作品,甚至如果單從文字,根本就沒有那個意思。聯想到他曾經在《志雲飯局》上說的那句「真話很重要,但也要顧及別人感受」,不知道是否他想得太多,反而導致其在這個問題上的保守。



(PS:香港流行曲的MTV的內容很多都是和歌詞毫不相關的,所以完全不需要憑此去猜度歌詞的意思。可能會有朋友看得懂我這句話)



黃偉文和林夕填詞方面有哪些同與不同?(下)

敬請期待



*經原著九時用茶授權轉載

因版權限制,請移步到蝦米音樂收聽九時用茶的作品



你已獲知科學的藝能增築途徑

歡迎加入UPCHORD®️音樂人養成計劃

掃描二維碼深入了解我們☟

您的每一次轉發和點讚

都會為弦姐的晚餐添加一杯咖啡


相關焦點

  • 黃偉文和林夕填詞方面有哪些同與不同?(下)
    如果你開頭看不太懂,建議先去回顧上篇再接著看哈~☟☟☟☟黃偉文和林夕填詞方面有哪些同與不同?(上)林奕華曾這樣評價過林夕:他寫了一輩子的詞,其實主要就是寫我愛的人不愛我。聯想到,即使到今天,還是有不少人評價香港流行音樂——只有情歌。
  • 他和林夕並成為香港優異的填詞人,黃偉文與林夕填詞有哪些不同?
    一直以來,林夕和黃偉文都是港樂裡面優異的填詞人,他們不分先後,各有各的長處,那麼黃偉文和林夕之間有什麼關聯,他們的作詞風格上面有什麼同或者不同?一、韻腳的使用,香港三大填詞人裡面,用韻各有特色,不過林夕無疑是用得最好的一個。
  • 楊千嬅因林夕和黃偉文決裂,最佳損友冰釋前嫌用了十年
    首先和大家科普下林夕和黃偉文。這兩個人是香港樂壇填詞界的半壁江山,王菲、張國榮、梅豔芳、容祖兒、鄭秀文、林憶蓮、楊千嬅…只要你叫得出的有名氣的香港歌手,幾乎都和他倆有過合作。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林夕和黃偉文的港樂,一定是黯淡和孤獨的。
  • 林夕和黃偉文給很多人寫過詞,只有陳奕迅演繹出了獨一無二的深刻味道.
    原名梁偉文的林夕,和鬼馬的黃偉文,都擅長情歌,擅長將粵語一字一句,釀成毒藥般的酒。兩位偉文聯手統治香港歌壇二十多年,寫了將近5千首粵語歌詞。只要你聽過流行歌曲,渴望唱出無法道明的心境,就一定會與這兩位填詞人不期而遇,心甘情願交付。林夕與黃偉文之於如今的香港流行樂壇,如柳永之於宋代文壇。
  • 他憑什麼能讓林夕和黃偉文念念不忘?
    直到90年代中期,一位熱心朋友推薦他去給一位歌手當錄音技師。這位歌手叫王靖雯,現在叫王菲。走進王菲錄音室的那一刻,陳輝陽與音樂的因緣徹底打上了一個結,再也解不開了。幸好高層決定以兩張EP的體式拆分這張專輯,《暗湧》很幸運地被保留在了這兩張EP的上半集裡。不然陳輝陽嶄露頭角恐怕又要等上多年,又或者被悄無聲息地扼殺在這場音樂之戰中,難有出頭之日。陳輝陽才氣暗湧,在後來的一次又一次創作機會中傾瀉而出,一發不可收拾。這段時期,他總能接到為一線歌手寫歌的工作。他也為三、四線歌手寫歌,但只要是他寫的歌,幾乎都是金曲榜上的冠軍歌曲。
  • 黃偉文與林夕,透徹分析香港兩大金牌作詞人
    香港有兩大金牌作詞人,一個是黃偉文,一個是林夕。黃偉文筆下的同性戀題材一直以來都是香港同性戀群體的重要精神支柱,林夕寫了一輩子的詞,其實主要就是寫我愛的人不愛我。他們有什麼不同,或許值得深入了解一下。而最重要的是,林夕在所有能夠用入聲韻的地方,都會最大限度使用入聲韻。對於入聲韻的使用,無論從數量還是比例上,林夕應該都是香港詞壇裡面最高的一個。這個敏感度在香港詞壇裡面,是絕無僅有的。而且如果對粵語填詞沒有十年以上的經驗,恐怕也不可能有這個觸覺。
  • 填詞作品過千,被林夕和黃偉文視為偶像,他的歌詞到底好在哪兒?
    跟詩歌之美類似,好歌詞會給人破天窗的感覺,眼前一亮意境雋永,不僅高度契合旋律的情愫,還能給聽者留下思考和意象。香港詞壇歷來都有「二林一黃」的說法,不過這一說法有兩個版本,一說是林振強、林敏聰和黃霑,另一說是林振強、林夕和黃偉文。不管你採用哪個版本,總之林振強是不會被拋下的。1949年,林振強生於香港,從小就對文字極有感情。
  • 聽了太多林夕與黃偉文?這些寶藏詞作人也值得你細品傾聽!
    01林夕與黃偉文說起粵語歌壇,人們首先想起的作詞人,必定是林夕與黃偉文。林夕原名梁偉文,與黃偉文也被樂壇合稱為「兩個偉文」。林夕與黃偉文留下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作品,其詞作之高產、質量之高,讓人嘆服。然而近年來,林夕與黃偉文創作數量逐漸減少,許多其他作詞人也逐漸走到大眾面前,被大眾接洽。本文就來介紹三位或許你未曾注意與發現的寶藏詞作人。
  • 黃偉文:林夕是神,我只是凡人
    香港樂壇素有「兩林一黃」的說法,其中一林為林夕,一黃為黃偉文。林夕可說是當今歌壇怎麼也繞不開的一個名字,名氣自不待言,而與之齊名的黃偉文,影響力則似乎大為減弱。作為一名粵語歌曲愛好者,我覺得有必要在粵語歌範疇內嘮叨一下這個穿金戴銀、通身珠光寶氣的黃胖子,因為他的歌真的曾經無數次炸裂我。
  • 陳奕迅「封神」不能沒有林夕和黃偉文?十首粵語經典走進EASON千面
    羅列幾首供大家賞析:《約定》、《遙遠的她》、《喜帖街》、《海闊天空》、《等你愛我》(這首歌是內地著名歌手陳明的成名曲,陳奕迅重新對詞曲做了新的編排)EASON的情歌不論是詞、曲、唱在深度和廣度上可以說是既「歌神」之後。開啟了「張氏情歌」的新紀元。
  • 林夕、黃偉文把自己最好的作品都給了誰
    黃偉文篇上帝如果是一個編劇,那麼一定是一個非常喜歡熱鬧的編劇。可能是覺得一個梁偉文(林夕叫梁偉文) 不夠, 還送來了一位黃偉文。這兩位偉文作為香港作詞界的兩大高峰,不分高低卻又各有所長。更奇怪的是,黃偉文仿佛是林夕的一個反面。與林夕為人謙和低調不同, 黃偉文為人張揚,鬼馬。
  • 助攻王頒獎禮上打敗林夕黃偉文的他 叫陳詠謙
    用頹廢的男低音,翻唱吳雨霏主唱,自己填詞的《告白》,唱出一種無助同時只有逃避現實的無力感。在商臺的2013年度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禮上,打敗林夕黃偉文,陳詠謙獲得「叱吒樂壇填詞人大獎」,有說,這是意味香港詞壇林夕、黃偉文時代的終結。
  • 經歷過最溫柔共震 | 談談林夕與黃偉文
    而林夕早已打通國、粵語的任督二脈,影響力覆蓋整個華人地區,可謂「有華語歌的地方就有林夕」。比林夕稍晚出道的黃偉文,從第一首作品——軟硬天師的《愛式》開始便奠定了其不走尋常路的做派。曾有一次去往張亞東的「東樂」工作室對他進行採訪,聊及當年他與林夕、王菲組成的鐵三角,包括《只愛陌生人》《寓言》這些傳世之作,張亞東非常謙虛地說,其實這些作品的成功很大部分要歸功於林夕。因為對於中文歌曲來說,你想被廣泛傳唱,必須要有能觸動人心的歌詞。否則,再好的旋律和編曲也派不上用場。
  • 林夕黃偉文迄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正面交鋒,陳奕迅卻成了亮點
    陳奕迅有兩首歌《Last Order》和《New Order》就是同一個曲子,由林夕和黃偉文分別填詞,一首國語,一首粵語,這也是兩位高手截止到今天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交鋒,所以很多人便將這兩首歌拿來比較。
  • 兩個偉文之香港填詞大師黃偉文經典作品背後的那些故事
    香港填詞事業有兩個代名詞,這兩個姓名你必定認識。A君林夕,B君黃偉文(特此聲明:A、B只是一個符號,並無暗示地位有高低之分)。廣東歌詞,估計接近一半出自這二人手筆,佔有率極高,而且經手的歌曲往往獲獎,無數當紅歌手唱出的「心聲」,往往就是黃偉文和林夕的肺腑、狂想、宣言、夢話、低語、態度。
  • 林夕和黃偉文的43萬字歌詞,到底唱了什麼?
    在我十幾年的聽歌生涯裡,熟悉的歌曲可以說有80%以上的作詞,都是出自香港兩大金牌詞人——林夕和黃偉文之手,粉絲界也出了不少文章從二人的韻腳使用
  • 林夕-楊千嬅-黃偉文:她是他的一塊肉 ,她是他的《最佳損友》
    從《野孩子》《勇》《可惜我是水瓶座》到《友誼萬歲》《可人兒》《自由行》《鍊金術》,黃偉文寫給楊千嬅的好歌竟一點也不比林夕的少,特別是《可惜我是水瓶座》和《野孩子》這兩首歌,似乎黃偉文就是楊千嬅,寫得入肉入骨。
  • 黃偉文和楊千嬅的恩怨情仇(一)
    其實不止一首,還有另外兩首,組成「十年三部曲」之前的文章也提到過,林夕當楊千嬅是自己身上的一塊肉,做唱片楊千嬅只認林夕,可是黃偉文對楊千嬅的喜愛不比林夕少。2001年楊千嬅的專輯《miriam》是她從華星進入新藝寶之後的第一張大碟,也是她監製生涯的開始。林夕填詞的《姊妹》比wyman的《野孩子》先派臺,造成那年《姊妹》拿了三個臺的十大金曲,而《野孩子》只有一個。
  • 陳奕迅:把深情給了林夕,把怪誕給了黃偉文
    陳奕迅是華語樂壇著名的歌手,相信不少人也聽過他的歌,陳奕迅以其動人的嗓音將每一首歌曲都唱出了一個故事,當然除了優美動聽的旋律以外,一首好的歌曲也離不開有一個好的歌詞。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明年今日》愛情不停站,想開往地老天荒,需要多勇敢。—《愛情轉移》當然,林夕的好歌詞還絕對不止這些,當然也可一說,一定程度上,林夕成就了陳奕迅,成就了不少人。當然, 為陳奕迅作出經典歌詞的作詞人,除了林夕,還有一位也是十分了不起,那便是黃偉文。
  • 香港最出名的「兩個偉文」之一的黃偉文,他填詞最經典的5首歌曲
    那我們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香港著名填詞家黃偉文。他與林夕(梁偉文)並稱為香港填詞界的「兩個偉文」。 1995年,憑藉為李蕙敏填詞的《好結果》開始嶄露頭角。黃偉文的時裝觸覺敏銳,有著其獨特的著裝品味和對時尚的精妙見解,被譽為香港「潮流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