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銷煙」歷史再現 四方瓶記載廣州十三行繁榮

2021-01-17 鳳凰網

徵集的清代菸具一套。

記載了光緒時期廣州十三行繁榮的四方瓶。

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虎門銷煙》主館有望年底完成布展

一批描繪國人吸食鴉片的外銷畫作和瓷器將首次與遊客見面

昨日上午,記者從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了解到,備受市民關注的《虎門銷煙》主館有望在年底前完成布展,屆時,閉館已經2年多的主館將對民眾開放。

眾多真實、鮮為人知的林則徐虎門銷煙的史料和歷史場景將在《虎門銷煙》主館再現。

屆時,將有一批記錄當時國人吸食鴉片的慘狀的外銷畫作、外銷瓷器及精細的林則徐肖像油畫將首次與遊客見面。

文、圖/記者劉滿元

《虎門銷煙》展覽布置

首層:

序廳、鴉片由來、鴉片貿易

二層

禁菸歷程、虎門銷煙

三層

尾聲、觀眾互動區、影視廳

四層

臨時展廳

看《虎門銷煙》展覽至少要等5個月

據了解,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陳列大樓因年久失修,部分樓面出現裂縫,因此從2008年4月起開始對其進行全封閉維修升級工程。

當該陳列大樓的維修升級工程完工後,該館將對陳列大樓之前的陳列內容、形式進行升級。屆時,該大樓主要以林則徐銷煙這一主題,全面展示林則徐銷煙、禁毒的相關歷史。而原先展示的鴉片戰爭的相關內容將全部移到虎門海戰博物館進行展示。

昨日,記者從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了解到,該館陳列大樓的維修工程已於去年全部完成。目前,該館《虎門銷煙》展覽深化設計也已經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同時還經東莞市相關主管部門的審核,下一步將進入到《虎門銷煙》展覽實際製作布展階段。整體製作布展需要5個月時間,預計該展覽將有望於年底與市民及遊客見面。

徵集到百餘件罕見文物

為了讓《虎門銷煙》展覽內容更加豐富。該館的工作人員經過多年努力,一方面查閱了大量國內外關於林則徐虎門銷煙的歷史文獻檔案和史料,走訪大量的文物專家和收藏家,豐富《虎門銷煙》展覽的內容;另一方面,通過走訪國內外的文物收藏家、文物專家,通過他們的幫助,在英國、美國及我國的香港、澳門等地徵集到了百餘件鮮為人知的、反映林則徐銷煙及鴉片對國人產生危害的文物。

這些文物包括:反映鴉片戰爭前期的,從英國、美國等國輸入我國的一些銀器、漆器及象牙雕刻物;反映鴉片戰爭時,描繪大批國人吸食鴉片後、顯露慘狀的外銷畫卷及外銷瓷器;還有一大批材質各異的鴉片煙槍和吸食鴉片的菸具。

便民措施

設置殘疾人升降車

據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考慮到該館原館舍建築結構對展陳設計的空間及參觀流線構想有一定的局限性,該館要求設計單位通過對建築空間的有效整合和對序廳空間的深化創造,加深對序廳設計的主題意蘊和陳列展示的人性化理念。

同時,該館從人性化層面加以考慮,在建築右側加建步梯和購置殘疾人升降車,方便殘疾人士上樓參觀,凸顯現代博物館的人文關懷意識。

觀眾可體驗虎門銷煙

另外,該館還設置了觀眾互動區,即在該展廳的三樓,通過設置多臺多媒體互動設備,使觀眾可以在展館模擬銷煙全過程,通過稱體重遊戲可體驗人體在吸食鴉片前後體重的變化,加深觀眾對歷史知識的了解和感悟。

此外,該館在露臺空間進行巧妙整合和利用,通過設置弧形影院,將重要史實以影片的形式進行展示。

故事:四方瓶記載昔日廣州十三行的繁榮

據虎門鴉片戰爭博物館沈晨光老師介紹,《虎門銷煙》展覽中鴉片貿易展區中的正常貿易展示區中,廣州十三行是一個重點。因為廣州十三行是那時期洋人在廣州的「辦事處」,國內外大量進出口物品在此交易。是否能夠找到類似文物來展現當時外商與行商的交易盛舉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可以徵集到類似的文物,該館的工作人員四處查閱歷史資料,但是記載有鴉片戰爭時期十三行的文物作品非常少,其中有記載的僅為畫作。

經過多方努力,在寧波一名收藏家與一名國外收藏家的溝通、協調下,最後終於把四方瓶徵集了回來。據了解,這對四方瓶被外銷到國外後,一直被它的主人作檯燈使用。徵集回國後,國內眾多的專家對該對四方瓶評價均很高。

相關焦點

  • 「虎門銷煙」:林則徐如何用強硬手段收繳鴉片?鴉片怎麼處理呢?
    在到達廣州之前,林則徐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找各家煙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在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林則徐到了廣州,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則徐和他的好朋友鄧廷楨等一起召集了十三行洋商,向他們說明了皇帝的詔令,並命外國鴉片販子在規定的期限內把鴉片都交上來,並且要保證今後永遠不會帶鴉片到中國來,他還嚴正聲明:「鴉片一日不消滅,我就一日不回去,要和滅煙這件事相聯繫,絕不中止。」
  • 廣東遊記(十六)參觀林則徐虎門銷煙處
    12、10,參觀林則徐虎門銷煙處今天去參觀林則徐虎門銷煙處,這也是來東莞的主要目的。
  • 廣州南沙:傳承銷煙精神 奏響反邪之歌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朱子榮 通訊員 南沙政法宣):在「虎門銷煙」紀念日來臨之際,廣州市南沙區日前組織群眾緬懷民族英雄林則徐的歷史偉績,大力弘揚虎門銷煙精神,從「四個堅持」出發開展反邪宣傳活動,全力奏響反邪之歌。
  • 話劇《林則徐》明晚亮相南京,看濮存昕如何「虎門銷煙...
    2021年1月7日-9日,國家大劇院、廣州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林則徐》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屆時,著名演員濮存昕、徐帆、洪濤、郭達、關棟天將用富有張力的戲劇衝突和飽含深情的舞臺語言,帶領觀眾穿越歷史,回溯1840年那個風起雲湧的特殊年代、那個民族百年苦難與抗爭的始點。
  • 再現海上絲綢之路繁華勝景 八集紀錄片《十三行》廣州開機
    今日(6月18日)上午,廣州圖書館2號報告廳裝扮得古色古香,一幅再現清代廣州「十三行」舊貌的微縮長卷吸引著中外嘉賓的目光,而身著燕尾服的華商、手捧算盤的帳房先生的泥塑佇立一旁
  • 聊聊廣州舊西關以及十八甫十三行的歷史
    」的來歷十三行在當時廣州作為唯一的通商口岸也造就了西關的繁榮在講十三行之前我想先講一下十八甫(粵音:pou)為什麼要先講十八甫呢牙商的數量也大大增加於是就形成了一個專門的行當被稱之為「牙行」而廣東十三行就是指經營進出口貿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關於「十三行」這個名字的由來是這樣的
  • 廣州如何成為千年商都,十三行又是什麼,憑什麼就廣州一口通商?
    但是,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宣布,所有外國商船隻準在廣州停靠、交易,沿海的海關對西方國家一律關閉。當時,中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都集中在廣州。它是清代對外貿易歷史上劃時代的變革。這使得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和廣州十三行的對外貿易政策延續了一百多年,直到鴉片戰爭爆發。
  • 粵商文化與廣州十三行
    要說粵商歷史,必先談廣州十三行。竹枝詞洋船爭出是官商,十字門開向二洋。五絲八絲廣緞好,銀錢堆滿十三行。16世紀中葉,廣州有處有十三家商號壟斷經營,故稱廣州十三行。但清代廣州十三行地區的洋行數目時多時少,少則幾家,多則數十家,只是偶爾才正好有十三家。17世紀後半葉,清朝廷實施「海禁」,不僅商民船隻不準下海貿易,外國商船亦「片帆不許入口」,明朝以來繁盛的若干貿易口岸走向凋敝。
  • 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何不直接一把火燒光鴉片,還要用海水浸泡?
    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一八三九年三月十日),林則徐到粵,史稱虎門銷煙。3月19日(1839年5月12日),累計繳煙膏四十六萬一千五百二十六兩,煙槍四萬二千七百四十一桿,二百一十二口煙鍋,被捕的吸毒者、煙販子各一千六百人。原來林則徐想把鴉片運到京城銷毀,在可怕的道路上被人替換,於是就地銷毀。此地便選在靠近虎門的地方,也許人們認為直接燒就可以了,浸泡是多此一舉。
  • 無意走進一座公園,竟揭露廣州十三行驚人歷史,還誕生過世界首富
    當時,無意路過文化公園,看到牆上掛著「廣州歷史文化建築」的招牌,心裡很不以為然,一座公園能有什麼歷史?以前也來過文化公園幾次,幾乎每年公園裡都會舉辦菊展,但是,從來沒有注意到公園裡面有座「十三行博物館」。
  • 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十三行從事服裝批發的商戶們。  十三行服裝批發市場十分熱鬧  十三行上,拖車拉貨的人絡繹不絕。廣州十三行介紹今昔對比 十三行具體地址一覽(圖)  廣州地名系列之十三行路  說起「十三行」你會想到什麼?是馳名中外的服裝批發市場?還是那個曾經風光的對外窗口?
  • 十三行博物館:再現東方奢侈品中心
    呈現在公眾面前的這1600件(套)珍貴文物,讓世人意識到:十三行博物館不僅是廣州的,也是中國的、世界的;不僅是歷史的,也是現在的、未來的。廣州十三行博物館總建築面積6090平方米,以「文物 + 文獻史料」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常設展覽有「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和「十三行時期文物陳列展」。其中,「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包含「開海設關」「十三行風貌」「十三行行商」「十三行貿易」「中西匯流」「走向近代」等六大部分,豐富的文獻史料、文物,展示了十三行從輝煌到終結的歷史。
  • 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什麼不用火燒毀鴉片?
    接下來就是著名的「虎門銷煙」事件,但與人們印象中不同的是,當時林則徐銷煙的主要方式,並不是焚燒冒出隆隆煙火,而是用另外一種方法,令當時參觀銷煙的外國觀察員、傳教士大加讚賞。  5月18日煙販繳煙完畢,收英國商人鴉片19187箱又2119袋。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毀,但御史鄧瀛認為,路途遙遠,為了預防鴉片被偷偷換掉,還是就地銷毀為好。經道光帝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  林則徐開始使用傳統銷毀鴉片「煙土拌桐油焚毀法」,然而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  這件奇事是,官府白天燒煙,百姓夜間挖土。
  • 從澳門與十三行看近世中外交往
    從1557年他們正式定居澳門起,通過廣州交易會及後來的「十三行」與省城廣州發生了密切的接觸與貿易,留下了豐富史料。梁嘉彬先生(1910~1995年,十三行天寶行梁經國後人)在《廣東十三行考》(1937年出版)中曾指出:「十三行貿易與澳門貿易之關聯,學者往往忽視,而餘以十三行之興廢莫不與澳門貿易有涉。」
  • 揭開廣州十三行的神秘面紗
    說到中國近代經濟社會發展,往往繞不開廣州十三行。她是大清國門打開之前,與外國人做生意的窗口。對於多數人來講,也僅限於此,為什麼叫十三行,他到底是做什麼的?我們一般都一無所知。
  • 林則徐虎門銷煙,明明一把火就可全部燒光,為何費時費力用水浸泡
    林則徐虎門銷煙之決心讓煙商知難而退 怎麼說呢,當時的人們何嘗不知道吸食鴉片的危害,但奈何意志力太差了,實在受不了那種誘惑。當然,這也怪大清的皇帝道光無能,他自己就吸過鴉片,深知其中之厲害,可卻對此一點遠見都沒有。 還好,當時道光身邊有林則徐這樣的虎將,作為湖廣總督,林則徐深刻地意識到了國之將傾的現實。
  • 冷門題材創新玩法 || 中國首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
    「中國第一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由廣東廣播電視臺與澳門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北京文特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的中國第一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已於今日在優酷視頻上線。該片以廣東十三行歷史為藍本,追尋「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十三行(包含澳門)的對外貿易足跡,深度探尋十三行對今天的中西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起的重要歷史意義和影響。
  • 《十三行》帶你「穿」回兩百年前的「宇宙中心」!
    紀錄片以廣東十三行歷史為藍本,追尋「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十三行(包含澳門)的對外貿易足跡,深度探尋十三行對今天的中西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起的重要歷史意義和影響。紀錄片採取了「真人體驗式」方法,參考兩百年前歷史記載的實景,摒棄傳統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再現方式,邀請當今有較高知名度的年輕人(如蔡徐坤等)進行實景體驗,開啟全新的歷史體驗式紀錄片模式。
  • 虎門銷煙背後的真相,預埋鴉片戰爭的慘敗伏筆
    年的虎門銷煙。不到三個月時間,就叫英美煙販乖乖認輸,一口氣收繳二百多萬斤鴉片。然後從是年6月3日起,在東莞虎門海灘,上演震撼的「虎門銷煙」壯舉,歷經二十三天艱苦勞動,將這害人的鴉片銷毀殆盡。這一番禁菸大場面,不但是深遠影響中國近代史的大事,更是人類近代禁毒史上的空前範例。甚至比起近代以來,某些「精英」們對「虎門銷煙」乃至林則徐本人,各種尖酸的歪曲質疑。
  • 歷史商戰小說三部曲《十三行》書寫廣府文化
    本網訊(記者徐平 通訊員蔡宇 )9月20日下午,作家、歷史學者阿菩攜新書《十三行》(全三部)做客廣州購書中心,與廣東廣播電視臺導演、製片人關洪,花城出版社總編輯程士慶一起為讀者分享了新書創作歷程及十三行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