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凡練九轉者多無練氣基礎不得入門難以寸進,現說明要決,心藏神,神即火,一轉降丹乃是子時通過封舌下兩竅和閉氣將膽中生氣逆行逼上與心神結合,心神得氣,育之以真火生其丹也。性光出丹種即產,然初練者精氣不足神氣不交,性光不凝,雖勤練一轉卻久不降丹,殊不知需每日子時凝神氣穴練習一個半月至三月左右,待祖竅性光出現。再以一轉之法修煉方得入門,一轉成功,煦養真火,則心火之光感於下,繼而丹從心絡流下(即降丹),丹之轉歸於腎,腎水之液交於上以養真水,水火既濟,心腎相交,陰陽大和。(後文提供性光練法)
2. 劇烈運動或體育鍛鍊後,心跳很快時不能練。發脾氣後情緒不穩不能練。
3. 抽菸喝酒的不能練。
4. 房事後不能練。
5. 電閃雷鳴天氣不穩定時不要練。
6 大小便急脹時,方便完再練。
7 太飽太飢時不能練。
8 心緒不寧狀態不佳時不練。
9 不能直接對著風口練,因為練功時毛孔張開,對著冷氣或風練寒氣易入毛孔導致風寒感冒。
10 每步一定要按要求的時間練,子時必須要按當地時間也就是太陽真時。
1. 如果打算修煉九轉內丹術,以後就需要停止練習其他的功法,因為不同的功法,真氣在經脈內運行的路線不同,易走入魔。不是真氣越多進度就越快,練其他功法會導致體內產生多餘的真氣使火候不對,內丹將無法練成。不可貪多否則將一事無成。切記!
2. 不管練功還是平時都不能控制和引導真氣的運行和走向,否則會出偏岔氣。真氣充足自然會遵循一定的路線運行。
3. 一轉每晚只需分別閉息三次並且一定要是子時練(建議當地23.20開始),其他時間不可再練,否則壞了火候丹種難成。初學者無氣感,不要追求氣感也不用管氣感,沒有氣感的不可擅自增加閉息次數背離功法要求。閉氣時口苦即進入一轉,(練習約一月左右口苦)口苦後意念放在眉心似守非守,一轉為築基,不同的人需時不一,平均百日左右至半年不等到達二轉,膽氣充盈自然降丹。
4. 呼吸要用腹式順式呼吸法,(但呼吸都用鼻子)不要用胸式呼吸法。(逆式不易掌握並且分神,不提倡)呼吸要深長細緩,用鼻子呼吸,第一轉閉息時,不要吸氣太滿閉息.
功法 時間選在每日當地時間子時初,先少量飲食,避免過飢、過飽;洗漱定神,調和心緒,排除雜念。然後盤膝而坐,閉目存神,候息出入調勻,先以舌倒卷定舌根兩竅(頜下腺導管)閉住呼吸,漸覺左右太陽經有兩道氣從大牙根衝上,貫兩太陽穴;次入頂門,感覺兩氣相交合,即為一次。每次畢,開目稍待,然後再閉目,復行法如前,候氣至頂部泥丸宮即止。如此,每夜行三次。
功效 行至數夜或數日之間,漸覺氣從泥丸宮流入腦,沿喉嚨透夾脊,串尾閭,貫膽臍衝心胸,覺胸中溫煦舒暢,是真氣下降的徵兆。再練數夜,感覺氣抵心中,心中溫煦微動,此溫氣又從心而上,過喉嚨,入舌下。口中微覺苦昧,就是膽氣生升,陰陽調和,內丹將降的徵象。此時應注意,練功之時切勿受人或動物驚擾,並應在坐前置一小桌,以備在出現突然氣行,感覺身形漸大、精神興奮,漸覺房舍人物山河在自己身中,手足不知所在之時,手有所按託。出現這種情況時,當以手扶桌,閉目。這時,可能覺得心頭一團光亮如日墜於下丹田之中,這就是內丹下降的體現。丹降之後,不可立即睜眼。先漸漸收拾意念,然後使四肢復舊、睜眼。有條件的內服人參湯,晨起飲熱粥;沒有條件的單飲熱粥亦可。將養一二天,就完成丁第一步降丹功法。降丹功法有消百病、增體力的效果。
第一轉 舌下四竅,兩竅通心兩竅通液 一轉之功似寶珠,山河宇宙透靈軀。
紅蓮葉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解曰 內丹之功,起於一、而成於九。一者,萬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於一。故內丹之功亦起於一,轉而成於九者,九為陽數之極。數至於九、則道果成矣。似寶珠者,言天一真水藏於膽,陰陽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狀如露一顆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且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腎水交媾而成,此氣交也。故曰:形交則生人,氣交則成丹。言其丹降之後,神遊方外,陰陽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萬物,皆在我身之內。我身在天地萬物之外,只覺心中一點光明。乃是丹降也。故曰:山河宇宙透靈軀,軀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內也。所謂紅蓮者,舌是也。自兩竅通心,兩竅通液。人有病者,則舌下津液幹而其真氣耗。一轉之首以舌閉其兩竅,使真氣不洩於外,以通其神水也。所謂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轉之首,每遇九日納息九次。每一次納息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臟,故曰九候珠也。
閉舌下巧,通膽氣
黃中寶,須向膽中求。春風令人生萬物,乾坤膝下與吾儔,百脈自通流。
施造化,左右火雙抽。浩浩騰騰光宇宙,苦煙煙上靄環樓,夫婦漸相謀。
解曰:天一生氣,名曰中黃。其氣藏之於膽,以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膽氣味亦苦。如草木之根華其味亦苦,乃知萬物非生氣不能生也。內丹之藥先閉舌下之竅,內通膽中生氣至喉舌之間,微覺味苦,是丹氣流通。然後汞水凝結而成丹種。天地生氣萌之於春,萬物得生氣,然後能生人之得生氣,藏之於膽。人能通膽之氣,然後內丹成就一轉之功,如四時之春也。生氣上行其中覺苦,陰陽太和,神居天外則天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氣塞乎天地,百脈通流萬竅施張。丹種降也。造化言者,其下手之初也。先閉舌下兩竅,不令氣洩於外。其左邊之氣貫於左太陽而入腦,右邊之氣貫於右太陰而入腦,左右俱過腦。而入頂泥丸宮合成一處,下重樓十二環,入心經、傳入膽衝開膽竅。使膽中生氣,上行隨心膽之脈,貫於舌竅、覺舌有苦味,乃是生氣注入欲降丹種也。然後閉定舌竅左右之氣上行,故有騰騰之狀也。膽竅即閉,則生氣嫋嫋,上重樓十二環,自舌下之竅而升,滿口覺苦乃是生氣流通也。夫婦者陰陽也,夫者陽也,婦者陰也,生氣流通則陰陽太和,心腎交媾故曰漸相謀也。
口訣 行持下手之初,先須飲食以和五臟,不可飢不可飽,心田安靜無憂無慮,乃可入道。凡於二更盡、三更初當洗漱,定神入室,燒香盤膝而坐,閉目存神,候息出入調勻,以舌先倒卷定舌根兩竅閉息。漸覺左右太陽經有兩道氣大牙根衝上,貫二太陽,次入頂門,覺二氣交合結為一次。卻閉眼良久,亦閉目依前捲舌,候至泥丸宮止,如此每夜行三次即止。行至數夜或數日之間,漸覺泥丸宮次流入腦,下重樓十二環,透夾脊串尾閭,往前衝心貫膽,漸覺胸中溫溫,微覺意思和暢,乃真降也。如此後則數夜漸覺氣到心,次微覺溫溫或心頭氣漸動,卻有溫氣從心而上,過重樓口覺微苦。是中黃氣自膽而出陰陽大和,將有降丹種之象。如此之後,每夜行持之初,令一人在門外,攔人進入及貓狗等,恐忽然相驚。至每夜行三兩次時,於坐前橫一幾,忽然氣衝,覺身體漸大,精神騰騰,漸見屋舍、人物、山河、皆在我身之內。手足皆不知所在,次急以手按茶几,閉目大覺,心頭微一塊光明,團圓如日,忽然墜下丹田,此乃降丹也,丹種降後,仍需繼續閉眼,且漸漸收拾精神歸定。四體復舊,或手足覺麻痺,次候定醒,然後開眼,次吃人參湯睡。至來早吃粥食將養一二日,如丹降也。丹降之後百病消除,更無疾苦之厄也。
練法 選初九、十九、二十九日正午時分,端坐在靜室之中,盤足瞑目,叩齒九遍。待神志安定、內氣調和,然後行閉息之法。以一呼一吸為一息,每一閉八、九息。一閉完畢。緩開雙目,恢復呼吸,再行閉息法如前。初閉時息數可少至一次二次,漸熟悉後五次,極熟練後九次。
效應與注意事項 依法行之,待閉息之法極熟練時,便是體內火候周足之時。此時,自覺心中溫熱,四體舒適,心神翕動,一道熱氣下流丹田,此是內丹入丹田的徵象。丹氣漸成,靜坐之際時有神光從眼而出,此乃丹光,體質進一步加強。
第二轉 二轉陽成始結陰,腎光心液合丁壬。
神珠奔電歸東海,時迸靈光照紫金。
解曰 二轉之初,如人懷胎兩月,胎之初降乃是真陽之精。神為丹心,屬火,為陰以配南方丁火,丁者火之陰也。腎屬水為陽,以配北方壬水,壬者水之陽也。呂曰:火取南方丹鳳髓,水求北海黑龜精。故於二轉則養陽,使心火之光感於下。三轉則養陰,使腎水之液交於上,真水真火上下以配,丁壬抱養真丹以成造化。凡丹之初降養於心,育之以真火生其丹也。一轉成功,則丹從心絡流下,藏於丹田育以真水,此二轉之功也。丹藏丹田之後,靜坐虛室中,忽然時有光明,從胎照見如金團,乃月光而也。
玄珠降,丹窟在中宮。九侯息調重九數,赤波或迸太陽東,心腎遂交通。
逢六變,重六息陰功。火自海門朝帝坐,水從蓮萼佐丁公,紫電透玲瓏。
解曰:玄珠真丹也。一轉之初,丹降於心絡中,故云丹窟在中宮,丹降為一轉。丹降之後,凡遇九日,則閉息九侯為一次,至九九八十一為九次。故曰重九數,九九功成,真陽丹足,自心絡流入丹田,丹藏於水府養其陰。太陽東者海水之府象,丹田腎水也。丹之神藏於心,以養真火。丹之轉歸於腎,次養真水,水火既濟,陰陽大和,故曰心腎交通。二轉之功成,其三轉之初也。逢六則閉息,六數為一次,六六三十六為一周。以養其陰,故曰重六息。陰功海門,是丹田腎府也。真丹藏於丹田,丹陽之數以足,每到日中,則神自丹田,熱氣達之於上,而朝於心。帝坐心也。蓮萼舌也,六六內陰數足,則下蓮池神水澆心絡,以養丹氣,故曰佐丁公。丁者,心之火也。此真水真火,以成既濟之功。陰陽既濟,真丹氣足時。有神光出於面目,夜半安坐內視臟腑,表裡分明,直見玄珠,養於丹田。故曰透玲瓏。
口訣 丹降之後,一轉了畢,凡遇初九、十九、二十九日,亭午時靜坐虛室中。盤足、瞑目、端坐、叩齒九通。神交氣通,然後閉息,每一閉入九息為一次。開眼良久再閉息,如前九息為一次。初閉時一次二次行之漸熱,閉五次又極熱,用之九次,一向行之直候內之火候,用足與天地相應,不以遠近,或前入息至九,心中溫熱,四神和暢,心神搖動,一道熱氣下丹田,為二轉功成。自此以後不行九息之數。
功法 選初六、十六、廿六日半夜,洗漱畢,入靜室端坐,盤膝,叩齒六遍,凝神瞑目入息。入息者,微吸不呼。每一入六息,如此六遍。待月盡之日半夜時分,依前法於靜室中閉目盤足而坐,先以左手按摩頂門,右手按摩尾骶,各四十九轉。按摩時,緊閉氣息,至次數完滿,稍事休息,再閉氣息,再按摩,如此三次。
功效 行功之後,覺五臟中其熱如火,乃火行之候。在二十六日或月盡之時,覺左脅內動搖,或微微有聲,一道熱氣橫過丹田,直入右脅之下,其熱如火,動搖許久方消失。若靜坐內觀,可見左脅下有"一顆明珠,如火輪之狀";還可聽到天地和諧之聲。此外,生理上也可會發生一些變化,如二便減少,一月僅十餘次,腸胃亦覺微縮。男性生殖器漸縮,(男子馬陰藏相)女性月經漸斷,乳房漸平。(女子斬赤龍)(男女逐漸形成漏盡通,)不達漏盡通男精女血每月遺漏不止。
第三轉 三轉行陽入左宮,玄珠胎色漸鮮紅。
神明育火分形象,天籟時催造化功。
解曰 丹成三轉,逢天行陽,以養真陽之氣,內陽數足,丹入丹田,流於左肋,四體汗流,以制屍氣。三轉功成,自此更無三屍魂也。靈珠、內丹也。此後陽氣充足,凡便及涕唾皆粉紅色以應純陽之質。及其丹光照見一顆明珠、如火輪之狀,在左肋之下,三轉數足。每遇月盡以左手摩頂,入息激動丹火至五臟熱為上,謂之育火以運其丹。此
後丹田中漸覺有物,遇入息則丹動,故云分象也。天地和則撼激有聲,是名天籟。人之九竅不通不聞其聲,三轉之後九竅聽明天籟之聲,晝夜常聞也。
毛髮薄,三轉運行陽。丹漸紅陰莖漸縮,推移歲運助陽剛,育火養中央。
成物象,五轉辯微茫。出入尚遲形尚小,晨昏時飲玉壺漿,天籟奏笙簧。
解曰:三轉陽數足,故陰龜漸縮,腸胃漸繖,一月之中,大小便共有十次,漸入地仙之位,將成無漏之體,乾卦全陽,象純陽也。摩頂入息,內育其火,丹抱聖胎,將成形象,五嶽未全,八轉動其形,如三四寸之小兒。見之未甚分明,也陽氣方足,而未嘗育陰。聖胎有魂,而未嘗有魄。故出入尚遲,形尚小也。聖胎成像,坐息之間,常見面目光彩。湧泉甘露之水常出飲之。七竅聰明,則聞仙樂也。
口訣: 丹入左肋之後,功成三轉,凡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三六之日,夜半子時,洗漱了入淨室中,端坐盤膝,叩齒六通,凝神定氣,閉口入息,六次為一候。如此六遍乃畢。其月內行至三、六日,則月中三遍,俱足至月盡,夜半子時,依前於淨室中,閉目盤足而坐。先以左手摩頂門,右手摩尾閭骨脊盡頭,隨月轉七七四十九轉。凡摩時緊閉定息至數足,微歇候氣定。再摩如此三次,自覺心腎之氣交於中膈,微動丹氣,塞於五臟。覺五臟中,其熱如火,乃行火之候也。或於三六及月盡之時,忽覺丹在左肋之下搖動,微有一道熱氣,過丹田直入肋下,其熱如火,搖動久而後定,乃成四轉之功。自此之後不行重天之數也。
功法 選初六、十六、二十六日半夜時分,洗漱畢、入靜室閉目盤坐,叩齒三十六遍,寧神閉息。這時期閉息,與前不同,直使鼻內無出入之息,直候體內真氣充滿,氣貫舌竅,口中津液滿溢,然後緩緩咽之,意念其歸心。歸心之津液激動心神之火,溫煦全身,五臟覺熱,遺體微汗,四肢舒適。如此為一遍。每至二十六日,如此行功三遍,止功。
功效 此功行後,可覺右脅有聲如雷鳴,一道熱氣流入丹田,鼻中火光迸出。此功練成後,於靜坐之時,能感覺內丹的神光從頂門放出,如一輪明月,罩籠身體;身體不畏寒暑風霜,四季如一。
第四轉 閉陽戶之氣,鼻天竅、口地竅
四轉行陰入右關,聖胎靈運發朱顏。
圓光滿室神無礙,鼓樂嬉遊去復還。
解曰:左屬陽、右屬陰、四轉之後,內丹在右。以應內陰之數,自此內之陰陽俱足。三轉養陽,聖胎生魂。四轉養陰,聖胎生魄。丹之四轉,內之聖胎,魂魄皆就。其五嶽精神,與我內貌則同,此出神之真身也。四轉之後,陰陽氣足,正坐閉息,內之神光,從頂門而出。如一輪明月,罩定身體,神遊方外。出入無礙,坐室見四海,而知吉兇。
丹已返,四轉運行陰。逢六閉藏陽戶氣,三關全透合丁壬,龜遊任浮沉。
時出入,無礙貫他心。遊戲神通常出面,圓光周匝繞千尋,寒暑不相侵。
解曰:四轉養內陰,丹藏於右肋,鼻為天竅,口為地竅。氣之鼻出屬陽,氣之口出屬陰。三六之夜,閉定鼻息,絕其來去之息,陽氣內降,充塞五臟,此乃以陽養陰也。閉住鼻竅,則華池水滿,下沃心絡。水火內交,心氣下降,腎氣上騰,丁壬配合,聖胎陰陽數足。丹在右肋,隨氣升降,如龜在水,任意浮沉。內丹光明,罩我之身,其狀如月,寒暑不侵。我心與他人心相通,知其善惡,嬰兒出入,遊戲四海,名登仙籍也。
口訣:
鼻竅、口竅、其丹入右肋之後,養成四轉之功,遇每月初六、十六、二十六、夜半子時,洗漱了入靜室,閉目盤足而坐,叩齒三十六通,集神定氣,閉定鼻息,湛然不動,直候真氣。內丹田氣貫舌竅者,華池津湧滿口將欲溢出,然後款款咽之歸心。其神水到心,則激神火,五臟覺熱,遍身汗出,四體蘇暢為一。至三元之夜如此行持三遍即止。此為神水神火抱育元精,抱育之後,或於行持三關,內丹自肋,其聲如雷。一道熱氣入於丹田,鼻中火光射出,於是內丹復歸丹田。以成五轉,自此不行閉陽戶之法也。
為了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準備了一份太極拳資料給您,關注後,請您回復2,會發送連結和密碼給您下載!太極拳內功修煉公眾號:taiji65,為感謝您的關注,我們會每天分享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