髒話與xxx與嗶嗶嗶藝術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前一陣子看《十三邀》,許知遠採訪俞飛鴻,俞飛鴻講到的一件小事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她說自己在美國,有天過斑馬線的時候,一輛車在快要撞到她的時候緊急剎車。她氣壞了,衝過去踢著車輪胎,把她知道的所有英語裡的髒話都用了一遍。

發洩完之後,她非常興奮,心裡有個聲音在跟自己說: 我學成了。 這是她從來做不到的事: 罵人,用髒話表達自己的憤怒

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我跟她的感受太相似了:

從小就被教育說髒話是不好的 ,不體面,不優雅。幼兒園跟小朋友學了一句髒話,當時還不知道意思,回家跟媽媽炫耀我學的新詞,被打了。

髒話成了我自身的禁忌。很長時間裡,我都是別人眼裡「不會罵人」的人,哪怕當時我真的很不滿、很憤怒。

很長時間裡,我很羨慕那些能把髒話說出口的同伴們。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到那麼自由的表達。我甚至嘗試過讓他們教我。

也許是被壓抑太久,現在,遇到讓人很生氣的事情,哪怕說一句簡單的「靠」,我都會在心裡沾沾自喜一下:哎呀,我會罵人啦。 那種爽感,好像很難被替代。

我不怪我媽。她希望我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我也懷疑, 髒話真就那麼「不好」嗎? 至少在上面這個例子裡,它幫助我們表達,用我們最需要的形式。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為什麼我們需要說髒話?

我們需要說髒話,是因為我們需要有一種方式表達自己的痛苦。

之前我們發過一篇關於自殘的文章,一個讀者留言說,不喜歡自己這樣的行為被叫做自殘,他/她覺得 這是一種發洩方式 ,在情緒到達頂點的時候,這種方式能讓自己快速平靜下來。那是那個時候能想到的最好的方式了。

我相信他/她說的。

我們會用一些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比如「焦慮」、「憤怒」、「不安」,當你能把它說出來的時候,它對你的傷害就已經減弱了。 而當這個痛苦超過了正常的承受範圍,沒有辦法用日常的語言表達的時候,髒話,就發生了。

很多時候,我們抗拒過激的行為和語言,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它的激烈,它的破壞性,忽視了它的用途:

激烈的表達本身,是對更激烈和有害的發洩方式的緩衝。

髒話也有這樣的用途。它聽上去粗魯,野蠻,不理性,但你沒看到的是:很有可能,說髒話的那個人 用這種方式避免了更大的傷害發生: 比如毆打和其他的身體暴力。

麻薩諸塞州文學院名譽教授蒂莫西·傑伊(Timothy Jay)說,不良語言的在進化上一個主要的好處就是: 在不發動危險或潛在代價高昂的身體衝突的情況下攻擊某人的能力。

比痛苦本身更痛苦的,是痛苦沒有辦法表達。這種負面的情緒允許被表達和接受,本身,就是對痛苦的治療。在極度痛苦的時候,髒話,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途徑:不完美,但有用。

我們需要髒話,是因為我們要藉此抵禦人生的荒謬感和無秩序。

很多時候,說髒話讓我們感知到自己的存在。

行為心理學家理察·史蒂芬斯(Richard Stephens)很多年致力於髒話的研究,他說自己經常在講座的最後播放重大空難中飛行員的話語,它們被黑匣子飛行記錄器拍攝下來:其中很多都是髒話。

在這種自我的存在感遭到巨大挑戰的時候,說髒話,是我們確認自己存在、表達自己力量的方式。

髒話也不僅僅在痛苦和災難的情境下被使用,但它 總是跟極致的情感體驗相關這也包括極致的快樂 ,比如:性愛。

英文裡的各種 dirty word 就是 髒話的升級版用法在特定的情境下,它會非常性感

但也有例外。有時,某些髒話會因為太普遍,融化成日常的口頭禪,魯迅就在雜文《論「他媽的!」》裡講過一個例子:

我曾在家鄉看見鄉農父子一同午飯,兒子指一碗菜向他父親說:」這不壞,媽的你嘗嘗看!「那父親回答道:」我不要吃。媽的你吃去罷!「(髒話)則簡直已經孵化為現在時行的」我的親愛的「的意思了。

說髒話的積極作用

除了上面講的髒話的必要性,很多研究都表明,適當地說髒話,還會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下面是被研究者發現的,髒話的積極作用:

1.緩解疼痛

研究證明, 髒話可以有效地緩解疼痛

2009年,上面提到的那個史蒂芬斯教授在英國基爾大學做了一項實驗,研究罵人對疼痛耐受性的影響。參與者被要求把手放進冰桶裡,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持續說髒話,研究人員會記錄下他們的心率。

實驗結果表明,相比於那些不說髒話的人,那些說髒話的人可以讓手多在冰水裡待40秒。 他們的心率更高,感知到的疼痛也更少 。這項研究的結果被多次複製,也被證明被推廣到其他文化群體,比如日本。

2.人際粘合劑

當你不再對一個人「彬彬有禮」的時候,就是你們的關係走向更親密階段的時候。

能夠在某個人或者群體面前說髒話,說明我們在這個環境裡感到完全舒適和安全,能夠做「最真實的自己」。如果表達得當,它也可以表明我們是開放的、誠實的、自嘲的、隨和的。

原因可能是,相比於其他語言,髒話跟我們的情緒密切相關。英國的一位精神科醫生尼爾·伯頓在臨床實踐中注意到, 當人們因腦損傷 (比如痴呆症、中風) 而失去語言能力時罵人和唱歌的能力往往得到保留 ,它們都跟情緒聯繫緊密。

3.在重大挑戰上表現更佳

在面臨重大挑戰時,說髒話能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可以掌控局面,而不是讓局面掌控我。

克里斯多福·伯格蘭是世界級的耐力運動員,吉尼斯記錄保持者。分享自己的比賽經驗時,他說到從父親身上學到的一個技巧給他 很多幫助,他叫 他 「F炸彈」

父親是一個外科醫生,平時很少罵人,但他每次手術之前都會用第三人稱跟自己說: Don’t f*ck up

這句話效果出奇的好,每次都能讓他高水平發揮。他在比賽裡也沿用了父親的方法,給自己投「F炸彈」:

在幾十年的體育競賽中,我可以證實,放下F炸彈肯定會提高我的身體表現、耐力和耐痛性,它創造了一種最佳的情緒覺醒狀態。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看世界盃比賽,你總能看到球員在中場休息時爆粗口,往草地上吐痰。

4.情緒喚起

髒話會幫助我們喚起平時很難感受到的強烈情緒,也能幫助我們表達:

這件事真的對我很重要&這真的難以置信的好。

朋友跟你推薦部新上映的電影, 「這太好了」「這太他 X 的棒了」 ,哪個會讓你對這電影更好奇呢?

很多創意工作者會在說髒話的過程中產出精彩的想法和詞句。想想讓設計師抓狂的賈伯斯吧。

如何正確地使用髒話?

除了語言本身,影響髒話使用效果的因素還有很多。昨天跟實習生殷殷聊選題,我問她:為什麼有的人說髒話很可愛,有的人說髒話確實讓人討厭?

她想到這兩個情境:

平時很乖的人,在真的很生氣的時候說髒話,會很可愛。

而後者讓她想起學生時代那些以爆粗口為榮的男生,他們頻繁地說髒話,把它當成炫耀自己力量的方式。

你會發現,髒話最終會達到怎樣的效果,跟這三個要素緊密相關:

你的動機你說髒話的頻率你使用它的場景

先來說動機。除了發洩情緒,表達憤怒,我們必須承認,很多時候,髒話被使用是出於一些並不體面的目的: 人身攻擊,製造恐懼,控制他人。

在這種情況下,髒話是一種 語言暴力 。它跟身體暴力一樣,會給人帶來真實的心理傷害。

俞飛鴻說髒話讓人覺得勇敢,是因為她是那個差點被撞的人;但如果是車上的人說髒話,想讓這個異國女孩不敢報警,我們只會覺得她是在欺負人。

頻率。 也是在上面那個「冰桶實驗」中,研究者發現:使用髒話頻率過高會讓它對疼痛的抑制作用下降。

不僅如此,在社交場合,頻繁地使用髒話會真的讓你看上去粗俗無禮,而不是真實有趣。

髒話是對你有用的,但前提是你只是偶爾使用它,而不是把它當作日常的語言習慣。

場景。 同樣的一句話,在第一次約會見面的時候說,和跟相處了一段時間的女朋友吃飯時說,帶來的效果是不同的;同樣的一句話,在好朋友的飯局上會讓氣氛馬上熱絡起來,也可能讓你失去一個工作機會,或在音樂會上被其他人嫌棄。

髒話更適合跟親密的、了解你的人說,在更輕鬆、風險更低的環境裡。 在使用它之前,你要了解你想向別人塑造一個什麼樣的形象,說髒話能幫助你達到目的嗎?

所以,這是一篇為髒話正名的文章嗎?

是,也不是。

是。是因為我們發現,髒話本身也是一種語言工具,它跟粗魯不直接相關,在一些特定時刻 (被威脅侵犯、極度痛苦、想要表達劇烈情緒) ,它會幫助你。

不是。是因為 使用髒話有一些前提 :你不是要借用它控制和威脅別人,控制頻率,找合適的場景。

髒話更像是你語言庫裡的一個「特種兵」,我們不建議你時時刻刻調用它。但在需要的時候,你可以調用這種能力。

相關焦點

  • 嗶嗶嗶!嗶嗶嗶!交警緊急吹哨,從死神手中搶下一對母女!
    「嗶嗶嗶……」「嗶嗶嗶……」一陣急促的吹哨聲海寧漕河涇路湖鹽線路口
  • 南方公園 | 夠髒夠暴力,美式髒話正版卡通教科書!
    接下來我們講講為什麼說這部劇是「髒話教科書」,其中有一集據說總共20多分鐘有600次髒話,當時在電視上放出來的還是消音版本,效果差不多像這樣:你好,>嗶歡迎嗶這裡嗶看嗶喜嗶的嗶嗶可以嗶嗶嗶在看,嗶謝嗶家。
  • 抖音bibibi背景音樂是什麼歌 蹦迪嗶嗶嗶當bgm歌名
    那究竟抖音上的bibibi嗶嗶嗶是什麼歌?這段音樂怎樣才能添加為視頻背景音樂呢?  抖音bibibi嗶嗶嗶是什麼歌  這段bgm有兩個不同的版本,一個版本名叫《小黃人愛上EA7 (DJ版)》,另一個版本叫《我想和你結婚 (PPAP版)》。
  • 髒話不都要人命——亦褒亦貶說髒話
    (2)進入藝術領域的罵,是高境界。比如,毛澤東的《念奴嬌•鳥兒問答》有詞句「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再比如,《紅樓夢》中,柳湘蓮譏評寧國府:「除了那兩個石頭獅子乾淨,只怕連貓兒狗兒都不乾淨。」(魯迅在一篇文章曾誤引,以為此罵出自焦大之口。)皆是高境界。(3)轉著彎說的髒話,視情況可入高級境界,至少在高低境界之間。
  • 為什麼全世界都會說髒話?該如何正確面對與使用髒話?
    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講髒話的書,而是用嚴謹專業的語言和一本正經的態度來分析人為什麼會講髒話,以及髒話有哪些基本分類的學術型著作。在重視血緣關係的中國,攻擊親人的髒話都顯得冒犯性十足,比如「草泥馬」也是一石三鳥的經典國罵。七、髒話應該明令禁止嗎?相比於其他語言,日語裡的髒話要少的多。這是因為對於日本人而言,無禮和侮辱本身就是禁忌。前文談到用於拉近距離的社交髒話。如果要深入了解社交髒話可以從它的反面著眼。
  • 尼古拉斯凱奇主持《髒話史》:講髒話浪費了他的才華
    》:講髒話浪費了他的才華!  2020年終於接近尾聲,這意味著我們即將觀看尼古拉斯凱奇在新的一年裡的佳作《髒話史》。    尼古拉斯凱奇釋放了一個強大的,長時間的吼叫來慶祝這個流行的髒話,證明了他令人羨慕的肺活量。
  • 你生氣只能罵髒話,作家是真的口吐芬芳,這就是文化人的高級藝術
    魯迅的金句特別多,而且每每讀來都振聾發聵,他可以說是現代人最喜歡的文人之一了,網絡上各種關於他的段子和表情包層出不窮,他說過的什麼「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等名句,都是懟人不帶髒話的代表。
  • 這是一篇全是嗶嗶嗶的推送
    網飛在不久前發布的新紀錄片《髒話史》裡,介紹了6句常見的髒話,其中就有兩集,專門介紹了浦西和碧池。網飛請來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當串講人,看凱叔口吐芬芳,精彩極了在你脫口而出這兩個詞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它們的進化史吧。碧池和浦西背後的厭女《髒話史》首先對碧池和浦西的來源探究了一番。
  • 髒話說不說得?為髒話正名
    ——傑弗裡·休斯人為什麼罵,怎麼罵,以及罵髒話揭示了人的哪些本質。髒話帶有負面形象,但也並非全無益處。罵髒話在減輕工作壓力甚至身體痛感上的效用,勝於任何所謂「團隊建設」的活動。全憑酣暢淋漓的一句——「我日!」
  • 孩子學會說髒話了!聽說你已經開始聯想他未來作奸犯科了
    講髒話很刺激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注意孩子面前的語言表達,孩子缺乏髒話的習得環境,偶爾在外界環境中聽到這些不常聽到的、新奇的詞語,會覺得很有趣,很刺激;從髒話的語速語調等語言特徵來看,髒話說起來也很刺激、很夠勁、有力量,
  • 韓國電視臺可以播「19禁」韓劇,打好馬賽克配上嗶嗶嗶
    那些馬賽克和黃段子的事兒        懲罰男友抓蛋蛋、道歉也要嗶嗶嗶、停電了用夜光保險套找耳環、xxoo時要求男友罵髒話……這些以搞笑方式呈現的馬賽克和黃段子,在《情侶》中層出不窮,讓人笑到臉抽筋。        韓劇、韓綜如何分級?什麼能播什麼不能播什麼幾點能播?
  • REPO | 我愛XXX | Linnkid
    和大多數的戲劇不一樣的是,《我愛xxx》做的僅僅是把議題拋給觀眾,而沒有自己在議題上的立場。《我愛xxx》就像一面鏡子一樣,只負責提出問題,而觀眾是否思考,進行什麼樣的思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全依賴觀眾自己了。舞臺設計相對簡陋,光影效果依舊維持孟氏戲劇的高標準。開頭念書時女人被投射放大在後方白牆上的背影,不斷開關燈打造的剪影,以及透過射在牆上的反光映出的演員的背影,不得不感嘆孟氏戲劇光影的美妙。
  • 蔡康永:髒話到底髒在哪兒?
    雖然英文髒話,很遺憾的,和中文髒話一樣,也沒有放過我們大家的母親,但當英文罵說「你這個搞你母親的人」時,可能是上承希臘悲劇裡「與自己母親上床」的亂倫詛咒,是在說「你是個被詛咒的混蛋」的意思。比較起來,英文這種直接攻擊對手的髒話,我比較容易接受。而中文這樣連累對手的母親和祖宗,只是為了變成對方的長輩,我覺得很「原始部落」,很無視「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人」的原則。
  • 謝金燕每場都在「嗶嗶嗶」 邰正宵1首歌唱了18年(圖)
    謝金燕開創臺語電音新局面,過去各場子都要她唱「含淚跳恰恰」、「練舞功」,去年開始,合約上指定曲目是「嗶嗶嗶」,指名要謝金燕戴上MV裡的手套,她為此預備了各色手套,年前唱了50、60場尾牙,每一場都在嗶嗶嗶。經紀人球球說:「謝金燕不會膩,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舞蹈,或改編曲、或歌曲長短,有變化。」
  • 世界各地的髒話,笑死我了
    口若懸河,死人罵活有人很反感髒話,覺得髒話很髒,說髒話的人更髒!真是這樣嗎?殊不知,自古至今,古今中外,很多影響世界格局走向、文化傳承、科學進步的那些人,都說過髒話!比如孔子老先生那句:爛泥扶不上牆,和夏蟲不可語冰。都是罵人極狠的髒話。當然還有某周姓文人,不管是作人還是樹人,反正他哥倆沒少說髒話。
  • 色情網站域名.xxx全球正式開放 供成人網站專用
    近日,據外電報導,新一代網絡色情網站域名.xxx已經正式推出,並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註冊。早在今年3月,網際網路地址分配機構ICANN已經批准設立極具爭議性的「.xxx」域名,該域名作為成人網站專用。據了解,「.xxx」域名推出的初衷是希望將把成人網站與其他網站區分開,使網際網路過濾軟體能夠更方便地過濾成人網站,以幫助父母保護兒童。
  • 網飛節目《髒話史》預告 尼古拉斯凱奇探索髒話起源
    網飛節目《髒話史》預告 尼古拉斯凱奇探索髒話起源 2020-12-10 10
  • 髒話是如何貶值的?
    有報導說臺灣一名男子因搭乘計程車拒絕付款,被司機直接拉至派出所,而後生氣破口大罵「幹」等髒話,最後以「妨害名譽」罪被罰3000新臺幣。有網友依據法院判例總結出了臺灣髒話價目表,都罵一遍得罰200萬新臺幣(45萬人民幣)。
  • 髒話的脫敏:TMD趕緊點開看
    研究顯示,多數人平均一天會冒出80-90次髒話,佔一天話語總量的0.5%-0.7%左右。講話特別豪放的甚至可以達到3.4%,差不多說三十個詞就得帶個髒話出來——真正做到傳說中每句話都「屌開頭」「屄結尾」的境界。 大多數人都有四周充斥著髒話與髒字的印象,這在大城市尤其顯眼,如南北兩京分別流行「傻屄」和「呆屄」,可謂遙相呼應。
  • 南方朔:髒話簡史
    我們為什麼愛說髒話?因為髒話才能抒情。我們為什麼愛說髒話?因為髒話才能表達親密。我們為什麼愛說髒話?女性只要去偷用他們的工具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打破它,或先驗地想要去創造一種完全不同的髒話系統。女人只能而且只有去竊取男人的髒話,最關鍵的原因,或許乃在於女人還沒有足夠的權力去掌控並發展女性的髒話,也可能女性不認為有必要去建造另一種女性的髒話體系。但縱使女性有意借著講髒話來反擊男性的髒話,但當女人講出髒話時,仍會遭到異樣的眼神或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