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又到大閘蟹食季。在此前的陽澄湖開湖儀式上,幾大電商成為絕對的主角,包括京東、天貓、1號店、順豐、蘇寧易購全都在現場搭起了臺子,京東、天貓、順豐甚至把運貨車都直接開到了開湖現場,互相比著造聲勢。
文/電子商務研究中心(i100ec)
今年的大閘蟹市場與往年大有不同,那就是在各個直營店外,以天貓為首的電商勢力的崛起。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數據顯示,生鮮電商領域近些年來有眾多玩家入局,包括:
1)超市電商:大潤發(飛牛網)、e萬家、物美(多點)、網上麥德龍、家樂福、永輝生活、i百聯、天貓超市、京東商城等;
2)綜合平臺:天貓、京東、一號店、蘇寧、亞馬遜中國等;
3)垂直電商:易果生鮮、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盒馬鮮生、天天果園、中糧我買網、順豐優選、沱沱工社、菜管家、光明都市菜園、Fields甫田網、優菜網、雲之鮮生、EMS極速鮮、蘇寧「蘇鮮生」、U掌柜、滋農春天、飯心、兩鮮網、鮮動生活、農家兄弟、鮮直達、俺的農場、正善鮮生、味道網等;
4)O2O:愛鮮蜂、一米鮮、京東到家、許鮮、妙生活、CeCeLife、Dmall、樂生活、樂純、水果1號、我廚、鮮碼頭、萬味林、人人菜場、HeyJuice、快健康、優果倉、奇怪果園、一品一家等;
5)B2B:有菜、小農女、鏈菜、美菜網、宋小菜、優配良品、菜點點、雨潤果蔬網、鏈農、小農女、一畝田、海上鮮、全球優凍品、花樣菜場、錦繡生鮮、良田、送菜哥、鮮易網、菜嘟美、凍品互聯、農廠匯、微農互聯、菜庫、分分鐘食材、比菜價、食務鏈、果酷網、豐收俠等。
對於倍具吸引力的大閘蟹市場而言,必不會少了生鮮玩家的加入。而最近的一個標誌就是一項中國生鮮行業新記錄的誕生:9月21日上午10:00點,距離陽澄湖開湖還有兩天,天貓開啟大閘蟹預售活動,居然在1分鐘內賣出14萬隻大閘蟹。天貓並宣稱,消費者最快6小時就可以收到陽澄湖撈起的新鮮大閘蟹。
一分鐘14萬隻的銷量在高度發達的中國電商業看起來沒什麼大不了,但具體到大閘蟹就不同了,因為大閘蟹的特點是需要「鮮活」,把14萬雙鞋配送到家和把14萬隻活的大閘蟹送到家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大閘蟹市場多年來一直被實體商家控制,因為生鮮配送、冷鏈供應向來是物流業最高端的一塊,更追求效率和數量的電商們在沒有準備好之前是不敢涉足的。
直到今年,生鮮電商和生鮮物流成為電商巨頭們的發展重點,如天貓8月初D輪投資生鮮電商平臺易果後,將天貓、菜鳥與易果、安鮮達的生鮮平臺和物流平臺進行整合,實力大漲後.電商勢力才敢於大舉染指大閘蟹生意,並喊出「最快6小時」這樣在過去看來很誇張的配送速度。
電商巨頭這一染指,其影響就是全局性的,對行業的改變直達京城千裡之外大閘蟹之鄉的湖畔水岸,在陽澄湖,「圍剿」當地大閘蟹的勢力格局變換,已經是波譎雲詭。
從一家獨秀到三國殺,陽澄湖上演「新沙家浜」
大閘蟹並不只生長在陽澄湖,但最正宗的大閘蟹只屬於陽澄湖,陽澄湖因為大閘蟹揚名四海,而在大閘蟹出名之前,陽澄湖被中國人最熟知渠道是京劇《沙家浜》,新四軍某部指導員郭建光,帶領18名傷員,來到沙家浜養傷,日偽軍大掃蕩,傷員們躲進了陽澄湖的蘆葦蕩,於是展開了國、共、日偽多方勢力角逐的劇情。
今天陽澄湖周邊各商業勢力對大閘蟹的爭奪,就像一幕新「沙家浜」。
2017年大閘蟹市場之所以產生巨大變化,主要有兩個原因,首先是需求依舊旺盛,作為傳統高端佳節禮品,茅臺市場都復甦了,大閘蟹可想而知,而且今年還有一個因素加劇了供需失衡:大閘蟹減產。陽澄湖成為水源地之後,陽澄湖圍網養殖大閘蟹的面積比去年下降了一半,從3.2萬畝直降至1.6萬畝,總體產量下降,去年陽澄湖大閘蟹的總產量約2100噸,今年預估只有1300-1500噸。
其次是在戰略上,阿里等電商巨頭在瓜分完既有市場之後,開始把目標盯準商超領域,而商超領域的重點又是生鮮電商,而大閘蟹銷售又是生鮮電商每年的熱點,其勝負體現的是平臺的運營能力高低,是話語權之爭,從這個角度講,贏取大閘蟹戰爭,已經不是賺多少錢的問題。
老玩家順豐裝備齊全 「陸空」+冷鏈物流
今年,針對陽澄湖大閘蟹產區出動7架全貨機,保證大閘蟹出水後第一時間從周邊的八個機場直接裝載,可支持日處理量170餘噸;在陸路運輸方面,其亮點是首次投入高鐵資源配合大閘蟹寄遞工作,日處理量可達20噸以上。
此外,今年大閘蟹寄遞還新增100多條專項線路,保障大閘蟹寄遞工作可做到「專貨、專線、專運」標準。目前,順豐可實現在全國大閘蟹主產區近百城始發,開通了超過22000個寄遞流向。
天貓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入局
作為2017中國蘇州陽澄湖大閘蟹開捕節的首席合作夥伴,天貓與陽澄湖眾多商家開啟新零售合作,不僅與商家早早籤下5萬畝專屬水域,輸出「天貓標準」;還從21日就啟動預售,讓蟹農「帶著訂單下簍」;更創新了「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和「大閘蟹抓娃娃機」,用技術和數據重構大閘蟹的銷售場景。
天貓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尚未上市,就已有諜照洩出。據悉,這款自動販賣機是天貓生鮮、易果與阿里巴巴雲零售事業部共同打造的,將於十一黃金周前亮相。與普通的自動販賣機不同,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內應用了天貓與易果共同打造的智能控溫技術,對溫度和溼度進行調控,來滿足大閘蟹的生存條件。
更重要的是,大閘蟹自動販賣機實現了與淘寶天貓的完全打通。消費者點擊屏幕立即購買後,屏幕上會自動生成一個二維碼,消費者打開手機淘寶或天貓App掃碼確認訂單並支付後,就可以開閘取蟹了。蟹的價格也十分感人,一隻2.5兩的公蟹只要15元。
如果說自動販賣機是打開了新的銷售場景和方式,那麼從7月起的天貓「包湖」則是從產品層面的新零售升級。天貓生鮮商品總監鄭紅梅在開湖節上表示,在此前推出「死蟹包賠「,天貓今年創新性地推出」缺重包退「,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
早在今年7月23日,蘇州市陽澄湖三家村蟹業有限公司、蘇州市相城區陽澄湖大閘蟹集團公司等20餘家主營陽澄湖大閘蟹的水產公司,與天貓籤署了戰略合作,為天貓提供專屬的優質大閘蟹養殖水域,並籤署質量承諾書。
無齡表示,天貓包下陽澄湖專屬水域,讓蟹農根據天貓的標準來養殖,可以保障天貓大閘蟹的標準化、管控螃蟹質量,同時以更加科學的養殖方式,助力大閘蟹的產業升級。
京東在陽澄湖設大閘蟹分揀中心
作為劉強東的家鄉,京東也開始與陽澄湖方面建立合作關係,並拿到了2016年的陽澄湖大閘蟹開湖「第一撈」。
劉強東23日晚間在頭條號中表示:「大閘蟹開始發全國,京東特意在陽澄湖設立了分揀中心!全國6小時送達,大城市最快30分鐘!京東物流,一路陪伴!」
據了解,京東生鮮今年建立的專屬於陽澄湖大閘蟹的產地直發協同倉,單獨設立了入庫區、生產區、抽檢區、辦公區及冷鏈中轉區。由於倉儲、分揀也在協同倉內同步進行,因此今年也大大提高了運轉效率。利用航空+冷藏車的運輸矩陣,全國有近300個城市可以做到48小時內鮮活送達,近150個城市實現了24小時送達,上海、蘇州等城市可以實現6小時極速送達。
「這次我們來了,就不走了」
為了小小的大閘蟹,易果生鮮和安鮮達在陽澄湖的布局可謂投入巨大,這使人想起《沙家浜》裡的一句臺詞,「這次我們來了,就不走了,要在沙家浜紮下去了」。
但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安鮮達這樣的企業為什麼要不懼投資巨大而紮根「沙家浜」。電商企業們能從大閘蟹裡賺多少暴利嗎?
作為企業,安鮮達們大舉屯兵陽澄湖肯定是為了賺錢,但參與大閘蟹爭奪戰的各方,尤其是易果生鮮、天貓等電商平臺,其最主要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賺錢。
對於這場大閘蟹戰爭,可以將之理解為生鮮電商的雙11。就像雙11之夜一樣,大閘蟹也凝聚了太多中國人的關注力,能否最專業、最快速地把最多的大閘蟹送到消費者手中,這是對一家生鮮電商平臺實力的考驗,同時也是其自身的壓力測試。
論市場總量,整個陽澄湖去年1000萬單大閘蟹加起來也不過20億元,但大閘蟹背後卻是生鮮電商數千億的市場規模,誰打好了最難打的大閘蟹戰爭,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的生鮮電商總決戰中處於優勢地位。
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億歐對觀點讚同或支持;轉載請註明作者姓名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