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LAOUT
看到陸龜當地的動物保護組織,就非常感慨,什麼時候中國本土也有類似的動物保護組織呢?又有誰來保護我們中國本土的龜種呢?可能你還沒發現,現在國內野生的龜已經非常的少,需要大家行動起來,一起保護世界的物種延續。
TEXT LAOUT
我們在談野生蘇卡達象龜幼體的習性一文中提到了長年在野外觀察蘇卡達象龜的非洲龜類協會會長Tomas Diagne 先生,他在2014 年時於德國專業的烏龜雜誌~聚焦烏龜( Schildkröten im Fokus)的冬季號發表了「非洲龜類協會:以保育非洲大陸的各種龜類為目標」一文。非洲的烏龜對於遠在亞洲的我們而言,總是充滿著謎樣的吸引力。為了讓華語圈的陸龜愛好者也能了解非洲烏龜目前所受到的威脅與保育現況,站長特別與Tomas Diagne 先生聯繫並且取得了該文的國際中文版授權,將此文翻譯且刊登在本網站上。也歡迎網友們捐款贊助非洲龜類協會,以助非洲烏龜保育工作的一己綿薄之力。
過去二十年以來,我透過拯救塞內加爾(Senegal)瀕危和瀕臨滅絕烏龜品種的工作,從而變成了一個非洲的水龜和陸龜專家,我從十幾歲開始就在拯救瀕的蘇卡達象龜(盾臂龜)(Geochelone sulcata),在1992 年時創立了SOS(Save Our Sulcatas;拯救我們的蘇卡達),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我在塞內加爾的呂菲斯克(Rufisque)共同成立並且建造了烏龜之村(Village des Tortus),這是一個專為蘇卡達象龜設置的避難所與人工養殖機構,裡面現在有超過 300 只個體,也曾再野放過許多個體。我同時也積極參與整個非洲的淡水和海水龜類之研究。身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之龜類專家小組成員以及龜生存聯盟(TSA)非洲小組的主席,我在2009 年決定創立非洲龜類協會(ACI; African Chelonian Institute),以便擴展龜類的研究、人工養殖並再野放所有的非洲品種。
我想透過本文向讀者報告到目前為止非洲龜類協會(ACI)對於瀕危烏龜保護的進展和成果。
非洲龜類協會(ACI)的創始人Tomas Diagne(圖右抱著烏龜者),深入參與全非洲烏龜保育的推廣和教育。
問題與威脅非洲大陸的46 種水龜和陸龜之現況與分布,大多數是不明的。烏龜所生活的偏遠地點,使得研究的進行非常困難,況且烏龜在整個非洲大陸都被當成一種食物來源遭人獵捕。針對非洲水龜和陸龜品種以及其原棲地的整體知識、處置和保護,遠遠落後世界各地對於烏龜的保育成效。大部分的焦點都放在亞洲的烏龜危機上,然而非洲的許多烏龜品種也同樣身陷危險。
然而,目前幾乎沒有任何關於大部分品種的資料和紀錄,以便了解或確認。在許多品種永久消失之前,我們極需要增進我們對於整個非洲大陸的淡水烏龜陸龜之族群現況與分布的了解,並且在許多國家儘可能建立起研究和處置的能力。我們相信非洲龜類協會能夠應付這個需求。非洲龜類協會是非洲大陸此類型的第一個中心,而且包括了人工養殖設備、野生族群的原野調查,以及針對整個非洲大陸保育和人工養殖烏龜再野放的草根計畫。
非洲龜類協會(ACI)在地圖上的相關位置。
至今的活動與成就非洲龜類協會執行了非洲烏龜品種的田野調查,以便增加知識與保育成果。目前這個計畫的田野努力,集中在塞內加爾北部的Tocc-Tocc 保留區,這是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保留區,為的是要保護當地的安氏非洲泥龜(Pelusios adansonii)以及其他品種。我和當地的社區在吉耶爾湖(Lac de Guiers)合作,並且與塞內加爾政府共同把Tocc Tocc 界定為一個自然保留區,而且是從1996 年三月22 日開始就生效了。這個自然保留區覆蓋了273 公頃的區域,包含了多樣的棲地(湖泊、溼地和陸地區域)。當地有個委員會負責保留區的管理和保育,這個委員會的志工成員來自由保留區周圍的四個村莊,目前有Toleu 村的村長Ndiaga Boh 所領導。在2013 年時Tocc-Tocc 保留被塞內加爾宣布成為第五座國際溼地公約(Ramsar)的地點,我們收到了基金以僱用並訓練22 位生態警衛,這些生態警衛如今巡邏著保留區,強制執行各種法規(包括禁止捕魚、狩獵或在保留區內放牧牲畜),並且收集在保留區內所發現的資料。除此以外,非洲龜類協會也和美國加州的洛杉磯大學合作,進行了非洲淡水龜類的基因研究,這個研究也已經在進行當中。
雖然受到了法律上完全的保護,但烏龜在許多非洲國家內,大都被當地人當作便宜的蛋白質來源。
非洲龜類協會的願景是多面向的:一方面當作繁殖非洲大陸瀕危與瀕臨滅絕陸龜和淡水烏龜的設施;另一方面正在建立草根計畫以減少威脅,並且將烏龜再野放回自然的棲地;協會也將安置全非洲最大的參考標本之搜集,並建立起烏龜的多媒體圖書館以供研究;協會也將當作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訓練中心,同時也是對民眾開放的教育中心。非洲龜類協會正同時在施工當中,且從繁殖設施開始,這是從 2013 年就開始進行的。非洲龜類協會是由四個主要功能所組成的:
由於塞內加爾吉耶爾湖當地人的消耗,對於安氏非洲泥龜(Pelusios adansonii)的生存現況造成重大影響。每一年我們都能在漁村垃圾堆裡找到數以百計的空龜殼。
烏龜與漁具之間的互動,在非洲是造成大量遭到誤捕的原因,圖中有幾隻死龜在一張漁網內被人發現,地點是在塞內加爾的吉耶爾湖(Lac de Guiers) 。
1. 活體搜集(羅丹中心)
我們正在建造非洲大陸之陸龜和淡水龜類的繁殖和展示設施,主要的焦點是瀕臨絕種的品種。繁殖中心將展開計劃以減少烏龜自然棲地所受的威脅,而且與從事相關品種工作的合作夥伴,將人工繁殖的烏龜再野放至原棲地範圍,同也帶有強烈的教育擴展使命。非洲龜類協會的另一個重要附加功能是,接受官方在履行CITES 規章時所沒收的非洲烏龜品種。這個行動是和CITES 大會的秘書處緊密合作的,參與的機構還有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委員會(Traffic International)非洲區辦公室的大會,以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非洲龜類協會承擔了這個活動,一方面拯救沒收的烏龜免於安樂死(這通常是被沒收個體的規定),同時試圖將烏龜遣返回其來源國,或者在無其他選項時,將這些烏龜納入非洲龜類協會的繁殖設施。
烏龜的龜殼何身體部位經常被看到拿來販賣。非洲人將烏龜的身體部位使用於傳統醫療的目的。
2. 標本參考搜集
廣泛搜集而來的非洲龜類之頭骨、龜殼、骨骼、保存之標本和龜卵,也會存放於非洲龜類協會,提供學生和學者作為分類、型態、基因和其他研究之用途。自從非洲龜類協會展開這項搜集以來,我自己至今已經搜集了超過400 個標本。
塞內加爾Tocc-Tocc 野生動物保護區入口處的招牌,我們正在實施以社區為基礎的計畫,與當地社區在現地保護安氏非洲泥龜(Pelusiosadansonii)。
3. 多媒體圖書館
圖書館收藏了關於非洲大陸之淡水烏龜、海龜和陸龜之書籍、報告、研究論文、畢業論文、電影和影片以及照片,可供學生、烏龜學者和有興趣的大眾當作一種參考搜集。
安氏非洲泥龜(白胸側頸龜)(Pelusiosadansonii)頭部的特寫照(上圖)。在Tocc-Tocc保留區吉耶爾湖(Lac de Guiers)的保護監控區內有一隻母龜正在產卵(下圖)。本種每一窩卵的數量可多達20 顆(中圖)。
4. 民族動物學與古生物學之搜集
在非洲的許多文化之中,烏龜是一種權勢的象徵,這在許多人民的儀式當中廣為人知。本機構將搜藏並展示非洲烏龜藝術和烏龜化石方面的重要物件,也將成為一個非洲人民與烏龜關係之資料庫(民族學、故事、諺語、傳統知識)。許多教育圖表將用於解釋搜藏的重要性和歷史。在 2002 年時,我開始搜集非洲的烏龜藝術古董(主要是木雕面具、家具、雕像、雕刻的容器和陶器),如今非洲龜類協會擁有超過40 件代表非洲中部和西部16 個部落的作品。非洲龜類協會也試圖取得來自非洲和世界各地的重要烏龜化石複製品,以作為教學的用途。
兩位在諾佛萊耶(Noflaye)繁殖中心的工作人員,正在丈量一隻大型的雄性蘇卡達象龜(Geochelone sulcata)之體重。
這個建造計畫都還在初始階段。非洲龜類協會的土地已經購得,下一個步驟是圍起產業,引入水源和電纜,安設繁殖池,建造一個小房子以作為儲藏、食物準備,還有一間辦公室。
被拯救的荷葉折背龜(Kinixyshomeana),正在非洲龜類協會的設施內進食。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色列表,本種陸龜屬於全球性的頻臨滅絕物種,但依舊出口至國際的寵物貿易。在非洲龜類協會內的存續種群(assurance colonies),將有助於在當地處置以及品種的復育計畫。
非洲龜類協會將提供越來越多的好處給當地的居民。這裡將會是一個教育資源,不但提供塞內加爾的學校和學生利用,同時也提供其他非洲大陸國家對於烏龜有興趣之學生和生物學家。這裡也將會作為大眾學習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重要性的一個中心,也將創造許多的工作機會,而隨著協會的成長,工作機會也將增多。
圖文均來源於網絡
古語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所以,關注我們吧~把你看到的分享出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