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莎•葛蘭姆是一種精神」——獨舞演員辛穎眼中的瑪莎·葛蘭姆

2021-02-08 吳氏策劃

辛穎,圖片:Hibbard Nash Photography

  引領世界現代舞潮流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的中國獨舞辛穎是個快言快語的姑娘,提起她深愛的舞蹈和瑪莎,更是有說不盡的話題。她與瑪莎·葛蘭姆的結緣如勵志片般,是一個關於夢想、熱愛和堅持的美麗故事。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這位曾經只存在於傳說中的前輩,已經和她的人生緊密聯繫在一起。這次瑪莎·葛蘭姆舞團來華演出的《二十世紀三大藝術巨匠》,辛穎將會參演其中所有的劇目,並表演唯一的獨舞作品《深沉的樂曲》。

瑪莎·葛蘭姆舞團《20世紀三大藝術巨匠》演出預告


圖片由舞者本人提供

  辛穎6歲習舞,從舞蹈專業畢業後,她走進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成為了舞蹈系的一名老師。任教的日子平穩安逸,然而辛穎心中的夢想一直讓她不安。直到2008年發生在身邊的那場地震驚醒了她:人生短暫而脆弱,不能再蹉跎時光。

  就這樣,辛穎決定出國深造,去追尋一個從6歲起埋藏在心底的「舞蹈家」的夢想。從學生時代起她就得知了瑪莎·葛蘭姆,在確定自己要學習現代舞之後,她報考了葛蘭姆舞蹈學校,並且只報考了這一所。「我那時沒有多想,只覺得要學就學最源頭的東西,也算是無知者無畏」,提起當初的舉動,辛穎略帶調侃的說。

圖片:Kah Poon

  在葛蘭姆舞蹈學校,和辛穎有著類似經歷的學員很多,他們在各自的文化體系中接受了舞蹈訓練,然後帶著對瑪莎的敬意來到這裡。而讓辛穎覺得十分神奇的是,儘管大家的文化背景迥異,接受的舞蹈教育也千差萬別,接觸到瑪莎卻能完全進入到她的世界,仿佛自己是為她而生一般。這個在現代舞歷史上有著奠基人地位的名字,像磁石一樣吸引著世界各地對舞蹈的熱愛,也融合著各國文化的精髓,辛穎來自的亞洲地區,正是瑪莎廣為人知的靈感來源之一。

圖片:Lena Shkoda

  憑藉著聰慧和勤奮,辛穎迅速找到了進入葛蘭姆體系的那把鑰匙,短短一年多後,她從一個在舞蹈學校學習獨立課程的編外學員,變為了瑪莎·葛蘭姆舞團的正式成員。


圖片:Yousuf Karsh

  在辛穎看來,瑪莎·葛蘭姆和中國文化的相通性,莫過於情感表達的張力和厚度葛蘭姆技術體系注重人體中段的訓練,認為一切情感來源於此,這和「氣沉丹田」的說法完美契合在一起。

  丹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氣之所,葛蘭姆舞者的情感由此而生,是源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情感。演繹瑪莎的作品不依賴於表情——誇張的表情會被認為是浮誇的——而是依靠肢體作為媒介,把融化在舞蹈中的情緒表達出來。學生時代的辛穎跟隨著老師的指導亦步亦趨,而葛蘭姆舞團推崇舞臺上情感和動作的雙重爆發,對於這一點,辛穎深有感觸:「在舞臺上突然就有那麼一刻,你的情感衝上來了,你的動作超過了既定的那個點。

圖片:Cris Alexandre

  瑪莎·葛蘭姆說過:身體永遠不會撒謊

  與真實的表達方式相對應的,是瑪莎在創作時融入的人生閱歷,她的很多作品都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編年史》講經濟蕭條,講戰爭,講飢餓和屈辱,也講女性的堅韌和強大。《深沉的樂曲》是對西班牙內戰的深沉回應,表達對殘忍的悲傷和恐懼。瑪莎也熱衷於演繹希臘神話,側重於其間的人性與欲望。她把自己的經歷與思考編入作品,幾十年後,後輩的舞者跳她的作品,像是和她隔著時空對話。

  也許,這是瑪莎·葛蘭姆成為經典的原因。


圖片:Marion Valentine

  關於《悲悼》(Lamentation),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如今成為經典的瑪莎在她生活的時代,是一個時尚而前衛的存在。對於藝術家來說,前衛意味著挑戰世俗的審美,意味著面臨質疑。自始至終只有一個舞者在管狀的衣物中掙扎的《悲悼》,在它誕生的時候,就遭遇了這樣的不認可,人們嫌它怪異,難以理解。

  然而在一次演出結束後,一位女觀眾去後臺找到瑪莎,對她說:「你不知道你為我做出了什麼。」在追問之中瑪莎得知:這位女觀眾剛剛目睹了自己九歲兒子的死亡,周圍人想盡辦法讓她哭出來都沒有成功,而在觀看《悲悼》的時候,她流淚了。她說她終於明白,悲傷不是一種令人羞恥的情感

  這個故事,瑪莎在她的採訪中講過,現在辛穎也講給我們聽。


圖片: Barbara Morgan

  20世紀是一個開始浮躁的世紀,生產力的劇變改變了生活的節奏,也衝擊著整個社會的價值觀。但怎樣的時代都會產生大師,他們堅持著自己執著的事。瑪莎·葛蘭姆從不刻意取悅觀眾,不迎合大眾審美,她堅信觀眾席上會有一個人懂她。瑪莎的堅持使她成為20世紀最時尚的人之一,麥當娜奉她為女神,伍迪·艾倫稱她為繆斯,時至今日,紐約時裝周上依然有來自於她的靈感。


圖片來自瑪莎·葛蘭姆舞團Facebook

  大師故去後,葛蘭姆舞團面臨重要選擇。作為由她創立的舞團,保護經典義不容辭。然而在時代的發展中,創新是必需的生存之道。如何平衡經典和創新的關係,是葛蘭姆舞團需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的葛蘭姆舞團,既演出瑪莎的經典劇目,也誠邀新編導進行創作。這種模式可以保證舞團在根基不受傷害的前提下不斷補充新鮮血液。辛穎這一代舞者正是這一思路的受益者:「在新編導的作品裡,年輕的舞者會獲得很多機會,更容易脫穎而出。」悲悼變奏曲(Lamentation Variations)是經典與創新的完美結合,9·11事件後,舞團每年都會請編導以悲傷為主題創作作品,悲慟亡靈,向前輩致敬。

  而對於舞者們來說,瑪莎留下的不只是180餘部作品,更是一種精神。在這種精神裡,有對藝術的堅持,對夢想的付出,還有開放和無私的分享。「瑪莎不藏著掖著,現在團裡的關係也是一樣,動作怎麼做,服裝和道具怎麼用,大家的竅門都願意分享。」瑪莎的音容笑貌,舞蹈動作的韻味,也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

  辛穎現在幾乎每年都會回中國,給舞校的學生上課。在美國,舞團和學校有很多合作項目,給小孩子講瑪莎,和大學生一起演出。辛穎希望葛蘭姆體系也可以在中國傳承下去。她的另一個願望,是在悲悼變奏曲裡,看到中國編導的身影。


圖片:Sinru Ku

《深沉的樂曲》:這部作品創作於西班牙內戰爆發後,是一個女生的獨舞,和白色長椅的對話。它沒有什麼劇情,表現的是內心深處的哀怨。這是本次演出裡唯一一個獨舞劇目,我有幸將跳這支獨舞。


圖片: John Deane


《編年史》: 這是一部非常有瑪莎· 葛蘭姆劇目特點的作品——飽滿的情感和抽象的意味。這部作品以二戰為背景,由女生表演。《紐約時報》每次談到這部作品總會提到所有女生光著腳從舞臺兩邊走出來這一幕,認為這最能體現瑪莎· 葛蘭姆的精神。而這一幕《走上街頭》,正是受畢卡索名作《格爾尼卡》啟發。


圖片:Antoni Bofill

《悲悼變奏曲》:這是21世紀的編舞家對葛蘭姆經典作品《悲悼》的感受和再發展。整個《悲悼變奏曲》是從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開始的。舞團每年都會邀請世界各地的優秀編導,讓他們先看《悲悼》原版,再進行編舞。每個作品都要短於5分鐘,編導只能用最簡潔的舞美、服裝,不能用道具,排練時間不能超過30小時。


圖片:COSTAS

《春之祭》:這是瑪莎·葛蘭姆最晚創作的作品。她曾在1930年前後表演過《春之祭》中的獻祭少女,與斯特拉文斯基結緣。而她直到80年代,自己的舞蹈技術最終成熟後才編排了個人的《春之祭》。這也表達了她對斯特拉文斯基很深的情感和尊重。葛蘭姆並沒有用80年代的舞蹈風格編排這部作品,而是保留了和斯特拉文斯基當初合作時的時代特徵。


圖片:Andrea Mohin

演出信息


10月28日(周三)19:15

上海大劇院
10月29日(周四)19:15

上海大劇院
11月01日(周日)19:30

天津大劇院
11月04日(周三)19:00

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

11月06日(周五)19:30

國家大劇院
11月07日(周六)19:30

國家大劇院

(購票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文章作者:萬天佳

相關焦點

  • 瑪莎·葛蘭姆: 舞蹈是神做事的方式
    這番描述和葛蘭姆的藝術觀是同質的,她始終堅持,舞蹈的意義在於揭示人的內在風景。終其一生,葛蘭姆致力於探索純淨有力的表達方式,她對美國文化有一番透徹的認識:「不是象徵主義,不是華麗繁複的表達,而是旺盛的精神和活力。」
  • 瑪莎·葛蘭姆 經典的,現代的
    舞蹈不是只有美和歡樂,它應該具有更高層次的精神指向。」  瑪莎·葛蘭姆位居始祖之列,絕不僅僅是提出了某種理念,更在於她所研發的一套技術體系(Graham Technique),被後來者視為基礎款,直到今天還是現代舞訓練的重要理論,依然不過時。其中的兩個關鍵詞是收縮與放鬆。她的技巧體系以呼吸為基礎,在吸氣和吐氣的過程中,身體隨之伸展和收縮,重心轉換。
  • 舞蹈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 神的孩子全跳舞
    瑪莎·葛蘭姆是與畫家畢卡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並駕齊驅的二十世紀藝術巨匠。這位現代舞「宗師」的藝術生命長達97年,她創作了180部作品,並開創了「收緊——放鬆」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舞完整體系,她創辦的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成為了美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國寶」,就連美國的兒童漫畫書中都以她舞姿作為現代舞的「代名詞」。
  • 瑪莎·葛蘭姆 | 獨一無二的存在
    1910年,瑪莎·葛蘭姆受到露斯聖丹尼斯的表演啟發了對舞蹈的興趣,隨後前往蕭恩舞團正式學習舞蹈,並成立了自己的"瑪莎葛蘭姆"舞團。瑪莎·葛蘭姆被稱為現代舞之母,她還獨創了葛蘭姆式舞蹈技法,對後來的現代舞發展影響深遠。生前瑪莎·葛蘭姆被稱為美國"國寶"。 靠著自己獨特的收縮與放鬆技術,瑪莎·葛蘭姆和她的舞蹈團風靡整個美國,甚至是歐洲的許多國家。
  • 她改變了二十世紀的舞蹈形式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
    她為20世紀的美國創造著精神與物質的雙重財富,她不僅改變了舞蹈世界,她的藝術理念也滲透到當代文化的方方面面。,一種能夠真正表達人類情感和憂慮的特別的藝術形式。在她眼裡,葛蘭姆大師是個天才,能從舞者們的肢體動作中,讀到他們想傳達的東西,在表演中,葛蘭姆一直尋求的都是人文情感。她覺得自己最受益的人生課是,她從葛蘭姆大師身上學到了如何真實有力地表現自己,不僅僅是在身體語彙上,做人方面也是如此。她說瑪莎·葛蘭姆希望每一位舞者,都是獨特的個體,在舞臺上發揮他們自己的長處。
  • 致敬大師 舞壇神話瑪莎·葛蘭姆
    我相信宿命,有些人就是上天派來世間傳遞精神文化的使者。命運會引領他/她走向使命!初識瑪莎·葛蘭姆就有這種感覺。舞蹈絕不是她的一部分,舞蹈就是她本身。用善於思考的大腦,通過心靈的內省,將無聲的語言一段段流傳在這個時代!用智慧發現的眼睛,透過廣袤的空間,將藝術的嘆息一聲聲烙印在這個世界!
  • 「美國文化國寶」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來京演出
    瑪莎·葛蘭姆是與畫家畢卡索、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並駕齊驅的二十世紀藝術巨匠。這位現代舞「宗師」的藝術生命長達97年,她創作了180部作品,並開創了「收緊——放鬆」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舞完整體系,她創辦的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成為了美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國寶」,就連美國的兒童漫畫書中都以她舞姿作為現代舞的「代名詞」。
  • 瑪莎葛蘭姆線上工作坊 | 專為中國定製!
    contraction,release,spiral,breathing,pleading葛蘭姆技術基礎葛蘭姆一級內容和少量的二級內容,幫助學員更好的使用基礎元素在日常的訓練中當代葛蘭姆當代舞和葛蘭姆技術的結合訓練
  • 瑪莎·葛蘭姆的名字永遠是鑲著金邊
    即便是頂著「瑪莎·葛蘭姆亞洲傳人」名號的許芳宜,也只是在1990年瑪莎·葛蘭姆舞團去往臺灣演出時,瞥見過在舞臺上謝幕的96歲高齡的老太太。那次巡演後不滿一年,瑪莎·葛蘭姆便告仙逝。不幸的是,在葛蘭姆家庭,跳舞並不被認作一個體面的職業,父母的阻攔使得瑪莎很晚才正式入門。但仍有些蛛絲馬跡可以在傳記中書寫一筆。在瑪莎·葛蘭姆很小的時候,她在父親面前撒了謊。沒有指責和懲罰,父親只是告訴她:「你的動作永遠不會撒謊。」後來在回憶錄中,瑪莎·葛蘭姆試圖回憶這一童年瞬間,卻無論如何想不起來當初撒謊的緣由,但她永遠記得那個尷尬的時刻以及父親的話。
  •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步入國家大劇院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步入國家大劇院 2018-10-29 21:31:0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左盛丹
  • 瑪莎·葛蘭姆&芭芭拉·摩根兩個女藝術家的合作故事
    在二戰後風靡的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敘事中,瑪莎·葛蘭姆用舞蹈書寫了屬於自己的篇章。她以女性視角掌控舞臺,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強有力的女性形象。包括《希羅底》、《夜晚之路》在內的代表作雖取材於神話故事,但舞蹈中的敘事被極度簡化,身體和情感成為表現的中心。在評論家看來,這些表達手段,是瑪莎·葛蘭姆真正脫離古典舞蹈、體現「現代性」的表徵。
  • 【大師班】辛穎-瑪莎葛蘭姆 圓滿落幕
    生前瑪莎·葛蘭姆被稱為美國「國寶」。 靠著自己獨特的收縮與放鬆技術,瑪莎·葛蘭姆和她的舞蹈團風靡整個美國,甚至是歐洲的許多國家。葛蘭姆隨後的演出奠定了她在現代舞蹈中的地位,並發展出葛蘭姆式的舞蹈技法(Graham Technique)——(Contraction & Release),收主要是利用腹部收縮的力量,放則強調更為有力的延展。
  • 現代舞大師班 | 辛穎 — 瑪莎·葛蘭姆技術
    她獨創的瑪莎·葛蘭姆技術不僅為現代舞提供了一條獨一無二的全新道路,更是幫助很多藝術工作者走向職業巔峰,並且,她所影響的領域更是橫跨行業,音樂家藝術家麥當娜,演員格裡高利·派克,總統夫人貝蒂·福特等等也都曾是她的學生,著名的導演伍迪艾倫更是讚譽她為自己的「繆斯女神」。
  • 瑪莎葛蘭姆和她的學生們@麥當娜
    麥當娜·西科尼在參加過一些低薪工作後,轉而進入阿文·艾利和瑪莎·葛蘭姆舞蹈團(百度文字為臺譯:馬薩·格雷厄姆)。另外,她也想從舞蹈轉向音樂,並參加了一連串的小規模樂隊。1980年,麥當娜·西科尼嘗試著寫歌詞,慢慢地又學會了彈吉它和鋼琴,開始在舞蹈俱樂部中作爵士樂歌手。
  • 瑪莎·葛蘭姆的舞團又來了!經典的,也是現代的
    《狂喜》創作於1933年,年代久遠,沒有影像記錄,只有一些照片和瑪莎對於動作語彙的回憶記錄。上世紀30年代,瑪莎•葛蘭姆的作品還沒有太多的戲劇性,更因為預算窘迫,舞美從簡,她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肢體上。在這部作品中,她突然發現了自己腹部的力量,引導著探索出了標誌性的收縮放鬆的身體技法。而在此之前,她一直認為人的身體應該向上伸展去接近上帝。
  • 瑪莎葛蘭姆舞團團長Janet直播摘要·【一】
    Janet Eilber瑪莎葛蘭姆舞團團長瑪莎葛蘭姆舞團藝術總監瑪莎葛蘭姆舞團的教師、講師和國際導演在白宮擔任獨舞四次獲得萊斯特為什麼瑪莎葛蘭姆如此的成功?可以持續那麼久?在很多人都關注形式、表現、裝飾性的東西時,瑪莎葛蘭姆把這些拿掉了,開始尋找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真理。
  • 瑪莎·葛蘭姆,與畢卡索齊名的「現代舞之母」(組圖)
    瑪莎·葛蘭姆早年在名作《春之祭》中瑪莎·葛蘭姆堅守「以身體形象客觀地表現我的信念」  「瑪莎·葛蘭姆是為舞臺和劇院而生的人,是她將現代舞帶入了20世紀  11月6日、7日,被譽為「藝術領域七大奇蹟之一」的瑪莎·葛蘭姆舞團將登上國家大劇院,舞團獻演的作品中,就有首次到訪中國的名作《春之祭》。這部由斯特拉文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被葛蘭姆以原始的肢體語言重新詮釋,折射出畢卡索早期畫作的痕跡,成為舞團最為知名也最具代表性舞作。  「我們一直用葛蘭姆留下的精神在帶領舞團往前走。」
  • 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在國家大劇院演繹葛蘭姆經典舞蹈體系
    10月2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的舞蹈課堂活動上,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的巡演經理費伊·羅森巴姆(中)和首席舞者辛穎(下)展示瑪莎·葛蘭姆舞蹈技法。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10月30日至31日,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將攜舞蹈合輯《寂靜悲喜》亮相國家大劇院,為觀眾展現現代舞藝術的迷人魅力。10月29日,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的舞蹈課堂活動上,美國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首席舞者勞埃德·奈特(左)介紹瑪莎·葛蘭姆舞蹈技法。
  • 瑪莎·葛蘭姆:開疆拓土、披荊斬棘,如是方為真女神!
    此次受國家大劇院、上海大劇院、天津大劇院以及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邀請,在吳氏策劃的組織下,瑪莎·葛蘭姆舞團將繼2008年後再次訪華,為中國觀眾帶來獨家定製的呈現20世紀三位藝術巨匠世紀風採的演出劇目。瑪莎·葛蘭姆現代舞團《二十世紀三大藝術巨匠》
  • 「舞蹈說」專為中國定製瑪莎葛蘭姆舞團線上課
    ,release,spiral,breathing,pleading葛蘭姆技術基礎葛蘭姆一級內容和少量的二級內容,幫助學員更好的使用基礎元素在日常的訓練中當代葛蘭姆當代舞和葛蘭姆技術的結合訓練開放課程>由淺入深,動作內容集中在一級和二級,會有少量的三級出現,和四級動作的體驗和感受葛蘭姆技術+普拉提顧名思義,瑪莎技術加上普拉提技術的融合,一個強力的核心鍛鍊葛蘭姆塑身塑身的內容中包含了增強肌肉線條感的訓練,和素質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