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訊 昭君出塞,是因為她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李時珍嘗遍百草編著《本草綱目》,是因為他明白自己是被患者所需要;戰疫中,無數白衣戰士、人民警察、武警官兵、黨員幹部逆向而行,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被人民所需要。自古至今,無數英雄的存在是因為他們「被需要」,他們因「被需要」而綻放人生光彩。
「給予比拿來快樂,被社會需要,被家人需要,甚至被陌生人需要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這是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副所長甘姣龍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從警8年來,無論是在交通路口站崗執勤,還是在車管業務窗口為民服務,她始終堅持用心辦事,用情服務,以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超強的業務技能出色地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她真誠暖心的服務態度和精細周到的服務方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她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服務之星」,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最美交警」等榮譽稱號。
她是「被需要」的愛心志願者
大學期間,甘姣龍常常參加校團委組織的各項活動,看望照顧孤寡老人、為孤殘兒童輔導功課等公益愛心服務活動,她總搶在隊伍最前列。
甘姣龍出生於安慶市皖河農場一戶普通的工人家庭,2010年大學本科畢業後,她成功入選西部計劃災後重建志願者行列,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從事志願服務工作。
「松潘縣是藏民聚居地,藏語對我來說甚是陌生,為了方便溝通工作,我喜歡跟身邊的藏民交朋友,向她們學習藏語;原以為藏民有些原始,有些野蠻,後來的志願服務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記得那次,我和志願同事一起邀約看望山裡的孩子,路遇一些藏民,因為陌生我們只是微笑示意,但她們卻親切地迎上來,並憋著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問我們哪裡去。那種感覺就像是遇上了故友,真親切!知道我們的行程目的後,她們熱情地請我們回家並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我們向她們介紹大山以外的世界、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後來我們成了像親人一樣的朋友。」甘姣龍幸福地回憶著、陶醉著。
「感謝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感謝參加援建的所有工作者」「你們是我們的恩人!」甘姣龍說,這是她們從藏民嘴裡聽到次數最多的話語!在所有災後重建的房子上,都插著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甘姣龍說這是她看到的最激動最幸福的畫面。
「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神,我就覺得爬再多的山路都值得。」在松潘縣從事志願服務期間,甘姣龍和志願者一起多次赴當地中小學校開展送文藝進課堂活動。一次,她和志願者為了去一所山區學校開展活動,徒步爬了六七公裡山路,雖然腳板磨出了泡,但她依然堅持走到學校。
嚴重缺氧的高原反應,稀奇陌生的藏族語言,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閉塞簡陋的居住環境,高端繁重的接待任務……兩年的志願服務練就了甘姣龍堅強、果敢、不嬌氣的「女漢子」作風,並成為她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
她是「被需要」的路面交警
2013年11月,剛參加公安工作不久的甘姣龍,調入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安排在105國道疏導交通秩序。
「警察同志,我的車爆胎了,車子開不動怎麼辦?」「美女警察,去孚玉路怎麼走?」「我的摩託車被前面一輛轎車撞壞了,麻煩處理一下。」 ……春運期間,各種警情交織在一起,把在路面疏導交通秩序的甘姣龍忙壞了。
「大爺,車壞了嗎?來!我幫您一起把車推到那邊去!」「小朋友,過馬路要注意安全!」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每當看到推著三輪車的老人艱難地行進,她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幫老人推車;看到學生、兒童過馬路,她就會上前攙扶幫助安全通過……春運期間,因執勤的點多、面廣、線長,導致警力不足,所以每天在路面執勤的交警都是超負荷工作,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且要連續執勤十多天。這樣超負荷的連軸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同志都會疲憊不堪,更何況是她一位20來歲的姑娘呢?所以在那年除夕早晨,她暈倒了,在醫院稍作休息後她又回到路面執勤。
「如果我請了假,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就會增加,我的身體不礙事!」事後,隊領導勸她好好休息幾天,而她執意堅守在維護春運道路交通安全的崗位上。
她是「被需要」的窗口暖警
2017年2月,甘姣龍被提拔為交警二中隊副中隊長,分管違法處理和案件辦理。在處理非現場違章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違法行為人情緒激動,不理解的情況。
「請坐下來喝杯水,不要激動!我們一起來看看您的違章視頻,看看是什麼情況。」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用暖心的話語和誠懇的態度來化解對方的怨懟。
「您看,直行綠燈了,而您在直行道上等左轉彎綠燈,您這麼做,讓後面直行的車輛怎麼走?再看這一起……」甘姣龍耐心細緻地講解,使違法行為人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方還會由衷地稱讚一句:「您做事真認真負責!」
甘姣龍說,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不僅要有一個好的服務態度,還有一顆公正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廣大群眾從交警部門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8年1月,甘姣龍被調至車輛管理所任副所長,分管業務受理及車輛查驗。任職兩年來,她堅持在窗口推行「微笑」服務,把公安機關的暖心舉措惠及前來辦事的每一位群眾。
據了解,去年6月,車輛管理所為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進一步滿足服務群眾需要,實行車駕管業務快捷辦、網上辦。從此,甘姣龍比以前更忙了,每天一上班,她就忙著給不會使用交管12123APP的辦事群眾,下載、註冊APP;對不會通過自助機查詢處理違章的群眾,她就主動幫他們查詢。在車管所服務大廳,到處活躍著她忙碌的身影,她忙碌到哪裡,哪裡就有她如沐春風的笑容。
甘姣龍認為,把每一個上門辦事的群眾服務周到了,群眾就會對車管工作更滿意了,警民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和諧了。
她是「被需要」的孩子媽媽
「媽,晚上有事,我就不回家吃飯了!」這是甘姣龍每到加班時,都會提前通過手機向婆婆「匯報」的一句話。
「我是個曬娃狂魔!我的微信好友都知道!」談起家庭的事情,甘姣龍一臉幸福。她說,整個懷孕期間,她依然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處理違章駕駛、辦理酒駕案件、整理卷宗材料,忙完一件又一件!在隊裡,她總是最後一個收工。她覺得自己這輩子最欣慰的是遇到了一個好丈夫,丈夫擔心她夜裡回家不安全,不是陪加班,就是包接送。說著說著,甘姣龍眼裡噙著淚花。
甘姣龍說,孩子出生後,她被調整到交警二中隊四牌樓勤務組。四牌樓是城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遇上節假日,其工作任務和壓力就更大了,每天勤務組所有警員都在路口緊張地忙碌著!那時,她還是一位十個月大孩子的媽媽。有次,孩子生病了,高燒到39度,家裡人擔心她著急,沒心思工作,瞞著她一個上午。還有一次,孩子在中醫院排隊抽血,哭著要她去,而她正在路面執勤,她咬咬牙,還是沒向領導請假,直到下午六點,同事換班,她才去中醫院,當聽到孩子哭啞的嗓音,她一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抱著孩子哭了。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從到西部做志願者那天起,甘姣龍就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實,「被需要」不僅是一種責任、擔當和奉獻的內在表現,更是一種價值的具體體現。當一個人的「被需要」能夠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認可,那這個人身上折射出來的社會價值就更大了,甘姣龍無疑就是這樣的人。(通訊員 孫春旺 石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