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姣龍:「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2020-12-24 宿松新聞網

  融媒體訊   昭君出塞,是因為她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李時珍嘗遍百草編著《本草綱目》,是因為他明白自己是被患者所需要;戰疫中,無數白衣戰士、人民警察、武警官兵、黨員幹部逆向而行,是因為他們明白自己是被人民所需要。自古至今,無數英雄的存在是因為他們「被需要」,他們因「被需要」而綻放人生光彩。

  「給予比拿來快樂,被社會需要,被家人需要,甚至被陌生人需要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這是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車輛管理所副所長甘姣龍常掛在嘴邊的話語。從警8年來,無論是在交通路口站崗執勤,還是在車管業務窗口為民服務,她始終堅持用心辦事,用情服務,以較高的政治覺悟和超強的業務技能出色地完成上級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她真誠暖心的服務態度和精細周到的服務方式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她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文明服務之星」,多次獲得「優秀共產黨員」「最美交警」等榮譽稱號。

  她是「被需要」的愛心志願者

  大學期間,甘姣龍常常參加校團委組織的各項活動,看望照顧孤寡老人、為孤殘兒童輔導功課等公益愛心服務活動,她總搶在隊伍最前列。

  甘姣龍出生於安慶市皖河農場一戶普通的工人家庭,2010年大學本科畢業後,她成功入選西部計劃災後重建志願者行列,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縣從事志願服務工作。

  「松潘縣是藏民聚居地,藏語對我來說甚是陌生,為了方便溝通工作,我喜歡跟身邊的藏民交朋友,向她們學習藏語;原以為藏民有些原始,有些野蠻,後來的志願服務經歷改變了我的想法。記得那次,我和志願同事一起邀約看望山裡的孩子,路遇一些藏民,因為陌生我們只是微笑示意,但她們卻親切地迎上來,並憋著一口並不標準的普通話問我們哪裡去。那種感覺就像是遇上了故友,真親切!知道我們的行程目的後,她們熱情地請我們回家並把家裡最好的東西拿出來招待。我們向她們介紹大山以外的世界、給孩子們輔導功課……後來我們成了像親人一樣的朋友。」甘姣龍幸福地回憶著、陶醉著。

  「感謝偉大的祖國、偉大的黨!」「感謝參加援建的所有工作者」「你們是我們的恩人!」甘姣龍說,這是她們從藏民嘴裡聽到次數最多的話語!在所有災後重建的房子上,都插著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甘姣龍說這是她看到的最激動最幸福的畫面。

  「望著孩子們一雙雙渴望知識的眼神,我就覺得爬再多的山路都值得。」在松潘縣從事志願服務期間,甘姣龍和志願者一起多次赴當地中小學校開展送文藝進課堂活動。一次,她和志願者為了去一所山區學校開展活動,徒步爬了六七公裡山路,雖然腳板磨出了泡,但她依然堅持走到學校。

  嚴重缺氧的高原反應,稀奇陌生的藏族語言,截然不同的飲食習慣,閉塞簡陋的居住環境,高端繁重的接待任務……兩年的志願服務練就了甘姣龍堅強、果敢、不嬌氣的「女漢子」作風,並成為她人生路上的寶貴「財富」。

  她是「被需要」的路面交警

  2013年11月,剛參加公安工作不久的甘姣龍,調入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安排在105國道疏導交通秩序。

  「警察同志,我的車爆胎了,車子開不動怎麼辦?」「美女警察,去孚玉路怎麼走?」「我的摩託車被前面一輛轎車撞壞了,麻煩處理一下。」 ……春運期間,各種警情交織在一起,把在路面疏導交通秩序的甘姣龍忙壞了。

  「大爺,車壞了嗎?來!我幫您一起把車推到那邊去!」「小朋友,過馬路要注意安全!」在川流不息的車流中,每當看到推著三輪車的老人艱難地行進,她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幫老人推車;看到學生、兒童過馬路,她就會上前攙扶幫助安全通過……春運期間,因執勤的點多、面廣、線長,導致警力不足,所以每天在路面執勤的交警都是超負荷工作,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以上,且要連續執勤十多天。這樣超負荷的連軸轉,一個身強力壯的男同志都會疲憊不堪,更何況是她一位20來歲的姑娘呢?所以在那年除夕早晨,她暈倒了,在醫院稍作休息後她又回到路面執勤。

  「如果我請了假,其他同志的工作量就會增加,我的身體不礙事!」事後,隊領導勸她好好休息幾天,而她執意堅守在維護春運道路交通安全的崗位上。

  她是「被需要」的窗口暖警

  2017年2月,甘姣龍被提拔為交警二中隊副中隊長,分管違法處理和案件辦理。在處理非現場違章工作中,經常會遇到違法行為人情緒激動,不理解的情況。

  「請坐下來喝杯水,不要激動!我們一起來看看您的違章視頻,看看是什麼情況。」每當這個時候,她就會用暖心的話語和誠懇的態度來化解對方的怨懟。

  「您看,直行綠燈了,而您在直行道上等左轉彎綠燈,您這麼做,讓後面直行的車輛怎麼走?再看這一起……」甘姣龍耐心細緻地講解,使違法行為人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方還會由衷地稱讚一句:「您做事真認真負責!」

  甘姣龍說,做好交通管理工作,不僅要有一個好的服務態度,還有一顆公正的心,只有這樣,才能讓廣大群眾從交警部門辦理的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8年1月,甘姣龍被調至車輛管理所任副所長,分管業務受理及車輛查驗。任職兩年來,她堅持在窗口推行「微笑」服務,把公安機關的暖心舉措惠及前來辦事的每一位群眾。

  據了解,去年6月,車輛管理所為落實「放管服」改革措施,進一步滿足服務群眾需要,實行車駕管業務快捷辦、網上辦。從此,甘姣龍比以前更忙了,每天一上班,她就忙著給不會使用交管12123APP的辦事群眾,下載、註冊APP;對不會通過自助機查詢處理違章的群眾,她就主動幫他們查詢。在車管所服務大廳,到處活躍著她忙碌的身影,她忙碌到哪裡,哪裡就有她如沐春風的笑容。

  甘姣龍認為,把每一個上門辦事的群眾服務周到了,群眾就會對車管工作更滿意了,警民之間的關係也就更和諧了。

  她是「被需要」的孩子媽媽

  「媽,晚上有事,我就不回家吃飯了!」這是甘姣龍每到加班時,都會提前通過手機向婆婆「匯報」的一句話。

  「我是個曬娃狂魔!我的微信好友都知道!」談起家庭的事情,甘姣龍一臉幸福。她說,整個懷孕期間,她依然把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處理違章駕駛、辦理酒駕案件、整理卷宗材料,忙完一件又一件!在隊裡,她總是最後一個收工。她覺得自己這輩子最欣慰的是遇到了一個好丈夫,丈夫擔心她夜裡回家不安全,不是陪加班,就是包接送。說著說著,甘姣龍眼裡噙著淚花。

  甘姣龍說,孩子出生後,她被調整到交警二中隊四牌樓勤務組。四牌樓是城區主要交通樞紐之一,遇上節假日,其工作任務和壓力就更大了,每天勤務組所有警員都在路口緊張地忙碌著!那時,她還是一位十個月大孩子的媽媽。有次,孩子生病了,高燒到39度,家裡人擔心她著急,沒心思工作,瞞著她一個上午。還有一次,孩子在中醫院排隊抽血,哭著要她去,而她正在路面執勤,她咬咬牙,還是沒向領導請假,直到下午六點,同事換班,她才去中醫院,當聽到孩子哭啞的嗓音,她一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抱著孩子哭了。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從到西部做志願者那天起,甘姣龍就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實,「被需要」不僅是一種責任、擔當和奉獻的內在表現,更是一種價值的具體體現。當一個人的「被需要」能夠被更多人所接受和認可,那這個人身上折射出來的社會價值就更大了,甘姣龍無疑就是這樣的人。(通訊員 孫春旺 石玉琴)

相關焦點

  • 渴望被需要,不是一種自卑的表現,而是一種肯定自我價值的幸福!
    接下裡,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了——被需要,其實是一種幸福!只有被需要的人,才會明白自己真正的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定位。因為被需要,所以一切才有了價值!有人說,「被需要」是一種很幸福的感覺,只要不斷地滿足對方被需要的感覺,彼此的關係才能更和諧,更長久。也有人說,「被需要」是一種自卑的軟弱,強烈地渴望被別人需要,是內心缺乏自信,甚至沒有安全感的變現。
  • 衛詩X王梓軒:被需要著是一種幸福
    而王梓軒和衛詩的這首Medley有點不同,在金曲中插入了一些新歌,讓樂迷在重溫經典的時候,同時認識並愛上新港樂,如《一》、《矛盾一生》、《感情需要》、《平常心》等,這也是我超愛這首歌的原因。Medley《平常需要》取名於王梓軒的《平常心》和衛詩《感情需要》(點擊查看當天推文)。沒有這首Medley,我真的不會發現這兩首歌是如此的搭。
  • 能夠被需要就是一種幸福——市級先進工作者董慧軍
    能夠被需要就是一種幸福——市級先進工作者董慧軍 2021-01-01 21: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冀」錄(2) | 流動黨員的抗疫心聲:被需要是一種幸福!
    戰疫「冀」錄(2) | 流動黨員的抗疫心聲: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只有經歷過才能懂得,被黨、被國家、被群眾需要,是一種光榮、更是一種幸福!我自己僅僅是無數社區志願者的縮影,相信在全市1100萬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用不了多久,我們的城市就會重啟,而我們每一個人,在共克時艱的這段日子裡,都是自己的英雄!」
  • 老年父母的心聲:不想等著老,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老奶奶用行動證明了兒孫們還需要她,她還能用自己的能力為家庭服務,她感到由衷的欣慰和心安。無論年齡大小被人需要,也是一種幸福。-02-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身體日漸衰老,他們從叱吒風雲的職場退回家庭,但回歸家庭的他們看到子女已經長大,不再需要自己為他們遮風避雨,他們會感到迷茫、困惑、無力,一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油然而生,他們怕在人生餘下的歲月裡成為廢人、成為負擔,他們怕今後餘生苟且偷生、活得毫無價值,他們更怕過一眼望到頭的晚年生活。
  • 忙碌是一種幸福,奔波是一種快樂
    後悔是一種耗費精神的情緒後悔是比損失更大的損失,比錯誤更大的錯誤所以不要後悔。但要記得反省。隨著時間環境的變化,好多事情已經不那麼留戀和執著了。生活的瑣碎讓這份執著和守侯變了味道,而這就是生活。人活在世上總是有太多的牽絆,太多的不舍,因為那些舊東西烙上了昨日的歡痕,所以總是狠不下心來。
  • 楊瀾: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很簡單,就是一種狀態
    楊瀾:幸福是什麼?其實幸福很簡單,就是一種狀態幸福這個話題,貌似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很多人都想追求幸福,想把幸福緊緊的握在手中,不去放手,但是幸福是能夠抓得住的麼?其實幸福很簡單,就是一種狀態,就像我們小時候的時候,我覺得幸福就是一件東西,我們得到了,那麼這就是一種幸福;長大了的時候,幸福便成了一個目標,達到了這個目標之後便是幸福;慢慢的我們成熟了,終於明白了什麼是幸福,原來幸福就是一種心態,因為我在這裡,我生活著,所以我就會覺得很幸福,無關有沒有錢,有沒有地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幸福。如何讓自己幸福那?
  • 幸福是一種態度,需要自我約束,做好這幾點,愛情長久更美好
    戀愛與婚姻都是以彼此相愛為前提基礎,而戀愛的感情更多帶著甜蜜與憧憬,婚姻的感情更多帶著信任與忠誠,幸福,是一種態度,也需要自我約束。在十多年的感情相處中,對彼此的付出和遷就,讓我們彼此更加珍惜對方,雖不像別人那樣高調地相愛著,婚姻生活過得充滿浪漫的情調;但我們也能低調地擁抱,彼此相互的牽掛,不論是哪一種愛情的表現方式,其實都是各自幸福的表現。信任感和忠誠度是經營感情的奠石每一種感情都需要彼此的相互信任和忠誠,這樣才會使關係變得更穩定和更深厚,不論親情,友情,或愛情如是!
  • 囿一種蒙福叫「被需要」
    作為媽媽,孩子需要你的呵護!作為老師,學生需要你的教誨。世間世人多如螞蟻,你在,無非一顆漂浮的塵埃;你不在,就如塵埃落地無痕。只有被需要的存在,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存在。小孩被大人需要,因為給家人帶來歡樂,帶來希望;成年人被家庭需要,因為上孝親,下撫幼,是不可缺失的頂梁柱。可以說,每個人生都是在需要與被需要中體現存在與價值、滿足幸福和喜樂。
  •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記河北石家莊抗擊疫情中的戶外勞動者
    新華社石家莊1月7日電題:被需要是一種幸福——記河北石家莊抗擊疫情中的戶外勞動者新華社記者張濤、趙鴻宇、劉桃熊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河北省石家莊市從6日開始對社區、農村實行閉環管控,並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
  •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被需要也是一種需要
    被需要也是一種需要當我們認真思考我們之所以活著的時候,最大的問題應該就是活著有什麼用處,我們在世界上有什麼用。讀書上學,是為了讓自己成為有用的人,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而如何去衡量有用,就是看自己是不是被需要,是不是可以創造價值。
  • 畢淑敏:幸福是一種內心的穩定
    我到40多歲的時候才覺得幸福是那麼重要,此前我一直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幸福的人。後來我才知道,是我錯了,幸福不是那麼驚天動地的,不是那麼大張旗鼓的,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需要很多的金錢、需要那種萬丈光芒的時刻。只要我們每一個人努力去爭取、去奮鬥,我們就會享有自己的幸福。
  • 有一種婚姻叫「卒婚」,有一種幸福叫「尋找各自的幸福」
    白巖松曾這樣評價他,「不管是他襯衣的顏色,還是生活中的細節,你都能看到他對生活保有的一種興趣,和一種生命的活力。當然也包括他自己說的,擁有愛的能力。或許他正在通過寫愛情,來提醒我們每一個人,怎麼樣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活力。」「擁有愛的能力」,這是一句能讓人感受到幸福的話。
  • 愛是一種需要,卻不一定得到
    太多的人無法從愛的悲傷中解脫出來,無法自拔,以至於忘記了生命的本來面目,他們把自己的快樂、憤怒和幸福都寄托在別人身上,當他們看到他們喜歡的人微笑時,他們會跟著高興,當他們看到他們喜歡的人哭泣時,他們會感到悲傷。
  • 愛情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考驗
    愛情是一種情感,愛情是一種理想,愛情也是一面旗幟。古往今來,在愛情上獲得幸福和快樂的人,不勝枚舉。在愛情中飽受痛苦和煎熬的人,也是不計其數。但不管怎樣,人們對愛情的嚮往和追求,始終都在繼續。而我,也曾經歷過幸福甜蜜的愛情,也曾有過熱烈的嚮往和追求。
  • 讀書是一種幸福!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於是我捧著小人書讀呀找呀一次次追逐著童年的夢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懂得讀書是一種幸福有人說喜閱者日積言有物喜閱者月累筆生花喜閱者年貯智慧庫我想說閱讀能讓心靈與神經一起觸動心弦催人奮進讀書真的是一種幸福
  • 愛,是一種責任;牽掛,是一種暖暖的幸福
    愛,是一種責任;牽掛,是一種暖暖的幸福一個人的在乎在哪裡,心就在哪裡,無論是天涯還是海角、都是如此。在乎一個人,你會關注他的所有,牽掛他的三餐四季。無論曾經發生了什麼,無論他現在在何處,你都會因為牽掛心裡有一種暖暖的幸福。
  • 聽友作品丨我生活在被需要的幸福中
    《我生活在被需要的幸福中》聽友丨尹希東我從記事起,就生活在一個被需要的氛圍中。爹娘雖然沒有文化,但卻心地善良,平時誰家有需要幫助,爹娘都盡力而為。參加工作後,我經歷的被需要的事情更多了,每當完成了一件件被需要的事情,雖然身體勞累、疲憊,但心不累,心情是愉悅的、快樂的,並從一個個細節的回憶中回味著被需要的幸福。從一件件事中,我進一步體會到,我們的社會是一個大家庭,人正是融入了這種大家庭裡被需要的氛圍,被同事、朋友或是陌生人所需要,才能活出價值,才能感受快樂,才能體會幸福。
  • 有一種真愛,叫「祝你幸福」
    但是有一種真愛,叫「祝你幸福」。人們總是歌頌愛情的偉大,並且嚮往它的美好,愛情,是一件說不清道不明的事情,是每個人都會經歷,每個人的愛情就如同正在經歷它的男男女女,各不相同,但是都有一樣的期盼—希望愛情美好甜蜜幸福。但也不是每一對相愛的人都能有幸福甜蜜的結局。如果必須要分開,如果註定沒有結局。那就祝對方幸福吧,即使沒有你,希望他也是幸福的。
  • 等待,到底是一種煎熬還是一種幸福?
    我們憑藉著智慧、耐心和執著,去與未來做的一種交換。等待的不可知性,讓我們焦急又無奈,同時又是一種對我們的考驗。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希望或者失望。未知地等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看不到時間,看不清即將到來的,是我們一直期盼的希望,還是不願面對的失望。等著,一直默默地守候著。等到焦灼,等到心慌,等到我們甚至連自己的心裡最後的期盼光芒都變得越來越微弱。等待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