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老師筆下的往昔歲月

2021-02-13 美珀一路走來

    

       1979年,阿勒泰師範在紅墩的校園,與搬到城區後的沒有辦法比,但是比起當年周圍低矮、簡陋、粗獷的各族百姓們的土打牆民居,那已經算高大上了。我在關於師範紅墩時代的文章裡,看到當時的圍牆不太攢勁,牛羊隨便出入,甚至成了教室或者宿舍的不速之客。但是,我們的儒俠馬忠老師,何許人也,他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他手中畫筆記錄了往昔歲月中的美好風光,這和紅墩照相館裡的黑白照片,可絕對是兩個領域的藝術表現形式,請各位師範新老校友細細觀賞,90師範音樂班學姐吳津荷給我推薦的一首曲子《風中的蒲公英》,請您打開音樂,邊聽邊看,記得右下方點在看,右上方點分享和轉發。這篇閱讀量怎樣,就看咱們師範新老校友的凝聚力如何了,是一次大大的檢驗!大家手指動起來!

馬忠老師1979年水彩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馬忠老師1979年水彩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畢業35年了,太久了,記憶早已變成了一種情懷,點點的可憶起的瑣事也都布滿了情感,凝成了畫面。而凝聚在血液裡的是我們在校園裡、課堂上汲取的知識與教育。

                    ——阿勒泰師範85普通班  張豔菊

     馬忠老師1979年水彩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在殘缺不全的夯打的校園圍牆裡,在土木結構高低不平的宿舍裡,在傳統的教室裡,在細沙土的操場上,處處是原生態的模樣。我們蓬勃的青春朝氣揮灑在了那裡……

                 ——阿勒泰師範85普通班  張豔菊

      這裡是阿勒泰市區紅墩路偏南的一處風景寫生稿(1979年,未完成)。馬老師做師範學生時騎自行車去紅墩的路上畫下了它。具體位置在哪裡呢?如果你乘坐101路公交車,往紅墩方向走,倒數第三個站,生化製藥廠站下車,這裡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有個生化製藥廠,現在只剩下這個站臺名字了,廠已關閉多年。這風光,你無法想像後來會有什麼廠區的存在……

      馬忠老師1979年水彩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從靜謐的校園走向豐富的社會;從青澀年華走向燦爛的歲月。再度回望,那三年好像一直在春天裡……

                        ——阿勒泰師範85普通班  張豔菊

    學生宿舍從外面看,白牆木稜窗,綠樹成蔭,不過裡面是大通鋪,男生宿舍最盛大時二十個人一個宿舍,兩面兩條大通鋪,每個通鋪上睡十個人,這是午睡時壯觀的景象。感謝馬老師,他犧牲了自己的午睡,速寫留下了我們「八零後」、「九零後」所不知道的精彩。

      馬老師1979年水彩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校園寫生(圖書館,大通鋪宿舍,教室,餐廳……)

拐過這個刺絲柵欄,看到那排高大的平房,那是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時代的宿舍區,裡面是大通鋪。

在新疆我們一生都荒涼了雙眼!但人心是怎樣的豐富?——姜麗勤

    曾經,明知「西北有流沙」,還是有數不清的內地人不管前程不計後果地奔赴新疆。早先有「闖關東」一詞,實際上也早已有「闖關西」之實。一個「闖」字,飽含著多少勇氣和膽量!這是釜底抽薪的斬絕和背水一戰的果敢。不管他們是為生活所迫還是懷揣夢想而來,能夠去到新疆並為建設新疆奉獻出自己力量的人都是勇敢者!死都不怕,又何懼流沙?

                                 ——姜麗勤

    

     1978年底,校領導交給了很有藝術才能、當時還是學生的林勇剛老師一項政治任務,讓其組織和參與在校的學生排演傷痕話劇《於無聲處》。

      林老師既做導演,又擔當主演。同學馬忠老師負責布景製作。馬老師白天上課,課餘時間在一個空教室畫布景,晚上支了200w的大燈泡畫。學校讓木工王師傅製作了大木框,木框上繃了粗白布,有三米高,摺疊式,最後好幾塊曲曲折折連起來,大約20米長的舞臺布景,想想也算大工程了。

    《於無聲處》講述了1976年四月清明,人民群眾在天安門廣場以朗誦詩詞來悼念周恩來總理和控訴「四人幫」的倒行逆施為起因,表現了人民群眾在那個被扭曲的年代的心聲和同四人幫英勇鬥爭的精神。該劇公演了三場,轟動一時。人們聞訊奔走相告,前來觀看,劇情讓人淚目。

紅墩師範家屬區和沈志華老師給師生放電影的高架放映棚。你問哪個是放映棚?就是那個高大的像「碉堡」一樣的建築啊……

    1979年4月,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時代),辦公室前第五屆球類運動會開幕。彩旗飄飄,鑼鼓喧天,馬老師畫得太好了,畫面裡鬧騰得厲害,我都聽到了……

閆進平老師首次主持運動會,馬忠老師設計的秩序冊封面封底。

我們在師範的青春,沒有手機,沒有網遊。可是學校豐富的文化生活,讓青春更昂揚和充滿活力。田徑運動會上,風沙陪伴大家跑起來,反正不用上課了,天天在操場上灰頭土臉也樂意!夏夜、籃球場上,篝火晚會加上演講比賽;冬季、食堂的大廳裡迎新年文藝匯演;一個錄音機和幾盤磁帶就足以讓你跳到半夜的舞會;學校文藝宣傳隊還去阿勒泰市區的工廠、解放軍駐地等慰問演出……

             ——阿勒泰師範85普通班  段鳳娥

 馬老師1979年夏日寫生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公社的校園。

阿勒泰地區師範紅墩時代的菜地。這幅畫很有年代感,尤其是右上角的「滄桑」。

馬忠老師高中時代就很愛繪畫,據他說這個進師範之前的寫生,181團打井隊。屯墾戍邊,灌溉農田,當時打井隊的工作,也是科技含量很高的……

1975年春,馬老師還是一位15歲的少年,上初三。他畫阿勒泰城最繁華的街區,此畫參加了當年秋全國少兒美術展覽。我們的山城阿勒泰是1982年通公交車的,畫中的公交車是一個渴盼新生活,渴盼家鄉發展變化的少年做的藝術處理。那手扶拖拉機是比東方紅小四輪更老的款式,那老解放卡車很威風的樣子,那吉普車在當時多麼吸引眼球。而那些騎馬的行人,肯定羨慕坐車的人吧?可是,如今,我們很多人都是那個羨慕騎馬的人……年少的時候,你總是喜歡憧憬未來,盼著發展再發展,歲月沉澱後,卻喜歡像牛羊反芻一樣,回憶走過的路,那些曾經墊過腳的石子,那些曬黑了臉龐的日光,那些淋溼了頭髮的雨絲……很多時候,我們的思緒找不到回去的路口,而馬老師的畫,為我們打開了懷念的那扇窗,真誠的感謝馬忠老師!
馬忠老師簡介:馬忠,男,回族,祖籍青海大通。阿勒泰地區師範學校語文高級講師。1980年秋阿勒泰地區師範畢業,留校工作,主要從事語文類課程教學,兼職書法等科目老師。2009年秋退休。



 

相關焦點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斬殺關羽,另一個則鮮為人知!
    其中,就馬忠這一姓名,馬這個姓氏,無疑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常見姓氏,比如馬騰、馬超、馬岱等,而忠也是比較常見的名字,比如黃忠等。在此基礎上,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有兩個得到史料記載的歷史人物,都名為馬忠。其中,就東吳一方的馬忠,因為斬殺關羽而婦孺皆知,並被劉備所痛恨。至於另外一位馬忠,無疑就鮮為人知。不過,就另一個馬忠來說,卻讓劉備感到歡喜。
  • 三國時期兩個馬忠:一個俘虜關羽名傳後世,一個則是蜀漢名將
    我們比較熟悉的重名大概要數"馬忠"了,一個是東吳,或者叫江東集團的馬忠,一個是蜀漢的馬忠。其實,這兩個馬忠在各自政權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蜀漢馬忠要比東吳馬忠高得多,但東吳馬忠做了一件大事,對歷史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蜀漢馬忠的熱度。下面小編要說的這兩個人物,當然主要是蜀漢的馬。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至於蜀漢的馬忠,很多人則比較陌生了。以下,筆者就來說一說這兩位三國時期的馬忠。馬忠(東吳)一方面,就東吳的馬忠來說。
  • 《我們的純真年代》寫實手法追溯「往昔歲月稠」
    此次,年代情感勵志劇《我們的純真年代》融合愛情、創業、勵志等元素,用寫實手法高度還原八十年代的懷舊情愫,引發觀眾齊齊追憶往昔歲月,掀起一股「情懷流」。觀眾表示:「除了當時的服裝、道具和場景,這部劇更將70到80年代人們的文化、習慣和思想都展現了出來,讓人倍感親切,不得不追。」
  • 三國時期有兩位叫馬忠的將軍,一位被劉備所器重,另一位恨之入骨
    說起來,同名同姓的人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有很多了,因為人口眾多,所以名字難免有一樣的,三國之中,人才輩出,也是有同名同姓的人才,有的字都是孔明的,也有叫馬忠的將軍,但是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可能大家知道得多的還是吳國的馬忠,殺了關羽,被劉備恨之入骨,但是蜀國也有一位馬忠,卻格外受器重。
  • 第五人格:「往昔」你好!「往昔」再見,再也不見!
    而如果這款時裝的外形足夠驚豔,時裝的專屬者也深受玩家喜愛,在莊園的人氣也特別的高,那麼這款時裝的返場機率就十足的高了,詳情可以參考醫生艾米麗的「往昔」。儘管自身強度並不高,不過憑藉著時裝超高的顏值以及艾米麗在莊園裡強大的人氣號召力,玩家的呼聲越高那麼時裝返場的希望就越大。
  • 書畫名家愛新覺羅金子老師筆下的馬
    書畫名家愛新覺羅金子老師筆下的馬在天津的書畫界,活躍著這樣一位女性名家——愛新覺羅金子,金子老師被中國現代畫壇稱為「女秀才」,「女進士」,還有皇室畫家的美譽。金子老師出生於書畫之鄉的天津,祖籍北京鐵帽子王府,滿族鑲黃旗,自幼十分喜愛丹青刺繡繪畫,曾經幾度邁進全國著名的高等藝術學府進行進修,藝術造詣頗高,藝術創作用筆大膽潑辣,豪放大氣,金子老師十分擅長巨幅寫意花卉禽鳥畫,除此之外還經常畫鳥,雞,蝦等小動物,在宮廷馬德繪畫造詣上金子老師的手法也是日漸成熟。
  • 20首經典電視劇主題曲,重溫往昔歲月,聽醉了!
    大辮子,小細眉比現在的美千百倍青青河邊草青青和小草曲折的身世纏綿的愛情故事當時看哭了多少人那些時光,從指縫中溜走那些人,在記憶中模糊燕去有來時,花敗會再開不如靜下心來,聽一首首老歌回憶往昔年少歲月
  • 盤點三國野史中那些奇葩說法:「一半名將死於馬忠?趙雲竟是女兒身?……」
    這是一個知名度較高的野史,在《三國志》中,馬忠是東吳名將。公元219年,關羽在襄樊之戰中水淹七軍,威震華夏,然而呂蒙白衣渡江突襲關羽後方南郡,關羽被迫敗走麥城,後被潘璋部下馬忠擒獲。在正史中,東吳馬忠沒有傳記,但關羽確實是被馬忠捉拿,記錄在《三國志潘璋傳》裡。
  • 30首經典電視劇主題曲,重溫往昔美好歲月!
    一起來聽著這些熟悉的旋律,重溫往昔歲月吧!
  • 20首經典電視劇主題曲,重溫往昔歲月!聽醉了!
    一起來聽著熟悉的旋律,重溫往昔歲月吧!四大名著系列80年代末期,古典四大名著陸續被搬上螢屏,那個時候雖然拍攝設備簡陋,但是演員導演都十分用心,雖然以後翻拍了那麼多遍,依然是老版最深入人心。
  • 少年·往昔與遠方「原創第683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文韻未央,ID:wenyunweiyang】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少年呵,憶往昔,你總是不斷地感傷別離。殊不知,望遠方,亦可不斷邂逅相逢。我喜歡自然,但我更熱愛文學,我喜歡用文字來傳遞真心,來抒發情懷,要讓自然萬物在我筆下都具有非凡的意義與價值——這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仍記得兒時的啟蒙老師——一位名副其實的文學愛好者。我曾和她攜手共行於天地間,齊肩並行於山川也。
  • 「詩歌·詞曲」往昔淡然
    《往昔淡然如今,季節依舊在轉換,只是,歲月帶走的,是挽不回的憂愁。誰向誰揮別了雙手,任淚浸眸?回首,卻也找不到往昔的溫柔。該告別的,終究敵不過再見。至少,我們還有回憶,那年年都必經歷的四季。
  • 茨威格:在第二故鄉巴黎尋覓往昔
    「從前」,那過去的歲月,總是夾在兩人中間。突然間他豁然開朗,他聽到了夫人的聲音,是十幾年前的,在朗誦魏爾倫的詩句:「古老的公園冰冷孤寂/兩個幽靈在尋覓往昔。」他剛念出這兩句詩,就立刻明白了含義,渾身顫慄,感到詩句宛如寓言:無論是她還是他,都早已不是同一個人了,卻還在徒勞地尋覓往昔!
  • 索內斯憶利物浦往昔光輝歲月並解析如今面臨挑戰
    索內斯憶利物浦往昔光輝歲月並解析如今面臨挑戰
  • 乘著那歌聲的翅膀,一起去到那由往昔記憶編織的溫馨夢境
    今天瑞鳴音樂為您推薦專輯《乘著那歌聲的翅膀》一起去到那由往昔記憶編織的溫馨夢境~國際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姜芳濤 天籟歌聲非凡樂感 純青技巧費城交響樂團大提琴首席倪海葉 紐約愛樂樂團豎琴首席南希大都會歌劇院鋼琴家布萊恩 享譽世界的阿塔卡弦樂四重奏前索尼唱片資深錄音師 模擬設備混錄 格萊美獲獎功力原聲呈現紐約百年傳奇大廳 世界最佳錄音場地 見證古典樂史輝煌瞬間帶來懷舊溫暖聽感 以玲瓏音符與動人詩韻回望往昔的美好歲月
  • 憶往昔
    憶往昔 2020-12-21 17: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憶往昔魂夢嘆,情何以堪,滄桑歲月知音斷,一世寂寞誰人憐?
    周二|追憶往昔魂夢嘆,情何以堪,滄桑歲月知音斷,一世寂寞誰人憐?文章 |李軍懷/簡/紫魚兒/周廣亮手寫 |左翼圖 | 網絡編輯 |╭~謝謝你的閱讀,愛你們。比心╭~
  • 諸葛村夫║做古龍筆下的浪子,做金庸筆下的聖人
    而於我而言,人生存在著雙重境界,一做古龍筆下的浪子,二做金庸筆下的聖人。江湖上一直盛傳著這樣一句名言「武俠是成人的童話」,年少不知武俠世界之魅力所在,初聞此言只轉瞬便忘。唯如今開始邁向社會,方知沉醉於武俠的世界實在太過美妙。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顛覆歷史,學者:不是馬忠殺的,原本可以不死
    有關關羽之死,通常有兩點認識:關羽是被馬忠殺的,以及,關羽當時必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