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為蜀漢效力,另一個斬殺關羽!

2020-12-22 情懷與歷史

在漢末三國時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單字,比如劉備、張飛、趙雲、關羽、馬超、黃忠等。在此基礎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況,自然是難以避免了。比如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三個名為「李豐」的歷史人物。其中,第一位李豐袁術的部將,在東漢末年被曹操擊殺;第二位李豐是魏國大臣,在高平陵之變後,李豐參與了廢黜司馬師的謀劃,因為事情敗露,所以被司馬師除掉;第三位李豐是蜀漢大臣李嚴的兒子,也即為蜀漢效力。

同時,就筆者今天要說的馬忠,也出現了重名的情況。在漢末三國時期,存在兩個名為馬忠的將領。其中,東吳的馬忠大家應該比較熟悉,因為他俘獲並斬殺了關羽、關平父子。至於蜀漢的馬忠,很多人則比較陌生了。以下,筆者就來說一說這兩位三國時期的馬忠。

馬忠(東吳)

一方面,就東吳的馬忠來說。馬忠,生卒年不詳,三國時期吳國將領,任潘璋部下司馬。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不是後來參加了偷襲荊州的戰役,馬忠很可能不會在《三國志》等史料中留下記載。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鎮守荊州的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此戰,關羽率軍進攻曹仁鎮守的襄樊等地,並取得了水淹七軍的戰績。對於關羽來說,也因為俘獲于禁,斬殺龐德,所以迎來自己武將生涯的巔峰。不過,讓關羽想不到的是,自己還沒有好好享受巔峰,就遭遇了人生的滑鐵盧。在關羽主力出動之後,孫權派遣呂蒙、潘璋等人襲擊關羽。

其中,馬忠作為潘璋的麾下,自然也來到了荊州。因為糜芳、傅士仁等人的背叛,荊州三郡被呂蒙率領的大軍攻佔。在此背景下,關羽退守麥城,而孫權則潘璋與朱然截斷守將關羽後路,潘璋率軍到達臨沮後,住在夾石間,遇上關羽軍隊。同年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獲關羽、關平及都督趙累等。關羽、關平在臨沮地區被就地斬殺。因此,對於馬忠來說,不僅俘獲了關羽父子,還斬殺了這位三國名將。不過,在這場戰役後,《三國志》等正史中就沒有馬忠相關的史料記載了。

與此相對應的是,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則虛構了這樣的情節,也即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潘璋為關興所殺,馬忠領兵圍擊,擊退張苞援軍。後馬忠收拾敗軍,引降將糜芳、傅士仁屯於江渚,欲為潘璋復仇。糜、傅二將發現軍士不滿,欲兵變,於是趁馬忠熟睡之時刺殺了馬忠,將首級獻於劉備。當然,這畢竟是《三國演義》的說法,沒有得到相關正史的佐證,所以不足為信。

馬忠(蜀漢)

另一方面,就蜀漢的馬忠來說。馬忠(?-249年),本名狐篤,字德信。巴西郡閬中縣(今四川閬中)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對於馬忠來說,小時候寄養在外祖父家,姓狐名篤,後來才恢復馬姓,改名為忠。在劉璋佔據益州的時候,馬忠出仕巴西郡為郡吏,建安末年被推舉為孝廉,擔任巴西郡下漢昌縣的縣令。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敗給了陸遜。得知這一消息後,巴西郡太守閻芝徵發各縣士兵來補充蜀漢大軍的損失,派遣馬忠統領士兵前往送達。

當時劉備已經撤退回到永安,見到馬忠並與他交談一番後,對尚書令劉巴說道:「我雖然失去了黃權(當時黃權被迫投降了曹魏),但又得到了狐篤,這是世上不缺乏賢才啊!」對此,在筆者看來,劉備的稱讚和肯定,無疑成為馬忠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一年後,劉備就病逝於白帝城了,但是,對於馬忠來說,卻從此平步青雲,成為蜀漢的重臣。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逝世。五月,太子劉禪繼位,改元建興。同年,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任命馬忠為門下督。對於馬忠這樣的人才,諸葛亮選擇將其納入到自己的丞相府。建興三年(225年)三月,諸葛亮出兵南中,授任馬忠為牂牁郡太守。建興八年(230年),丞相諸葛亮駐屯漢中,蜀漢朝廷徵召馬忠為丞相參軍,輔助長史蔣琬處理留守相府的事務,又兼任益州治中從事。由此,非常明顯的是,馬忠一定獲得了諸葛亮的其中,所以後者多次對其委以重任。

建興十一年(233年),由於庲降都督張翼太過嚴厲,導致南中地區出現了劉胄等人為首的叛亂。於是,蜀漢丞相諸葛亮以馬忠代張翼為庲降都督,前往南中平定叛亂。對此,馬忠不負使命,擊殺劉胄,平定叛亂。蜀漢朝廷加封馬忠為監軍奮威將軍,並封為博陽亭侯。延熙五年(242年),馬忠回到成都朝廷,當時大司馬蔣琬駐紮漢中,欲順沔水東下襲擊魏國魏興郡和上庸郡,但朝中大臣都不贊同。朝廷於是派馬忠北上漢中,向蔣琬宣布朝廷的旨意,加上當時蔣琬病重,從水路進攻曹魏的計劃最終沒有實施。

延熙七年(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率領大軍進攻漢中,大將軍費禕北上禦敵,留下馬忠在成都,平尚書事,參與朝廷事務的處理。費禕退敵歸還後,馬忠亦回到南中。從這一情況來看,馬忠的地位已經非常接近費禕了。在費禕需要前往漢中抵擋曹魏大軍的時候,馬忠成為費禕心目中的替代人選,得以幫助其留守蜀漢都城成都。延熙十二年(249年),馬忠在任上去世,其子馬修繼承爵位。在馬忠擔任庲降都督期間,蜀漢南中地區雖然偶有叛亂,不過都沒有愈演愈烈,也即迅速得到了平定。在此基礎上,南中地區的平穩,無疑為諸葛亮、姜維北伐中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也是馬忠對於蜀漢的重要貢獻。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三國有兩個「馬忠」:一個斬殺關羽,另一個則鮮為人知!
    其中,就馬忠這一姓名,馬這個姓氏,無疑是漢末三國時期的常見姓氏,比如馬騰、馬超、馬岱等,而忠也是比較常見的名字,比如黃忠等。在此基礎上,在漢末三國時期,就有兩個得到史料記載的歷史人物,都名為馬忠。其中,就東吳一方的馬忠,因為斬殺關羽而婦孺皆知,並被劉備所痛恨。至於另外一位馬忠,無疑就鮮為人知。不過,就另一個馬忠來說,卻讓劉備感到歡喜。
  • 三國時期兩個馬忠:一個俘虜關羽名傳後世,一個則是蜀漢名將
    歷史不僅是知識中很有價值的一部分,而且還打開了通向其他許多部分的門徑,並為許多科學領域提供了材料——休謨(英)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471字,閱讀約5分鐘三國時期的名字大多是一個字的名字我們比較熟悉的重名大概要數"馬忠"了,一個是東吳,或者叫江東集團的馬忠,一個是蜀漢的馬忠。其實,這兩個馬忠在各自政權中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蜀漢馬忠要比東吳馬忠高得多,但東吳馬忠做了一件大事,對歷史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蜀漢馬忠的熱度。下面小編要說的這兩個人物,當然主要是蜀漢的馬。
  • 三國有三個「李豐」:一個為曹魏效力,一個是李嚴之子!
    在漢末三國時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單字,比如劉備、張飛、趙雲、關羽、馬超、黃忠等。在此基礎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況,自然是難以避免了。比如當時的東吳和蜀漢,各有一位名為馬忠的武將。對於東吳的馬忠來說,大家都很熟悉,因為不管是在正史中還是在演義中,都是他俘獲了關羽父子。
  • 三國時期有兩位叫馬忠的將軍,一位被劉備所器重,另一位恨之入骨
    說起來,同名同姓的人在我們國家可以說是有很多了,因為人口眾多,所以名字難免有一樣的,三國之中,人才輩出,也是有同名同姓的人才,有的字都是孔明的,也有叫馬忠的將軍,但是兩人分屬不同的陣營,可能大家知道得多的還是吳國的馬忠,殺了關羽,被劉備恨之入骨,但是蜀國也有一位馬忠,卻格外受器重。
  • 關羽黃忠都奈何不了潘璋,為何關興輕而易舉將其斬殺
    ,屬於三國超一流武將,並非「徒有其名」之倍。他們曾是三國戰場上的主角,叱吒風雲,殺了不少名將,如關羽曾斬殺顏良、文丑,黃忠曾斬殺夏侯淵,至於無名鼠輩,如過江之鯽。然而,他們兩個人有兩個剋星,即潘璋及其部將馬忠。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於臨沮被潘璋部將馬忠生擒活捉,最後身首異處。而黃忠於夷陵之戰中,戰敗潘璋,追趕過程中,中了馬忠暗箭,被救回營後不治身亡。
  • 關羽不過是三國時期的二流名將,為何能被國人信奉為神
    一提三國,相信很多朋友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等家喻戶曉的典故,今天懟懟想要聊的就是桃園三結義裡的其中一個主人公—關羽。關羽,字雲長,東漢末年蜀國名將。建安24年,曹操派曹仁進攻鎮守關羽,最後被關羽圍困數月,于禁前來救援,被關羽設計降服,後來進攻龐德,龐德的兄弟在蜀漢為官,便想勸降龐德,龐德破口大罵,不得已斬殺龐德,並以厚葬。關羽性情剛直自傲,是一個合格的將領卻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 三國時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麼吳國呢?
    兄弟們你們知道三國時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麼吳國呢?下面就由歷史隨心看小編為您講解一二。
  • 三國四男一女五位小人物: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還差點打死馬超
    咱們今天要聊的,就是正史和傳說中的三國四男一女五個小人物:四人殺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一人差點打死馬超——殺了四位五虎上將,還差點打死一個,是什麼人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和巨大的破壞力?    在三國正史中,關羽並不是被擒而是被潘璋的部下馬忠當場斬殺了——很多人以為「禽羽」就是生擒關羽,這就是古文與現代漢語的區別。  劉邦曾說:「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禽也。」
  • 龐德寧願死,為何都不效力劉備?關羽心中最明白
    按理說,三國亂世裡大家各奔東西,靠著的樹倒了就選下家也再平常不過。為了一展才能奪取功名的武將無可奈何下換個君主也在常理之內。更何況劉備忠義仁厚不比昏君,是個正直有能力的主。有個好領導何樂而不為?在一邊是死亡一邊是換主的選項裡,大部分將帥選的都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 江東十三虎與蜀漢五虎打架:兩人敢打黃忠關羽,誰去打張飛趙雲?
    《三國演義》尊劉貶曹,《三國志》作者本是蜀人,卻以曹魏為正統。這兩本書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對曹劉兩家描述很多,而對東吳描述較少,於是曹魏五子良將和蜀漢五虎上將都戰功赫赫彪炳千秋,而江東十三虎將,都成了打醬油的路人甲乙。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內容顛覆歷史:不是馬忠殺的,原本可以不死
    有關關羽之死,通常有兩點認識:關羽是被馬忠殺的,以及,關羽當時必須死。
  • 三國時期劉備帳下的十大猛將,關羽僅排第二,第一專克呂布
    例如,曹操戰營的夏侯惇、夏侯淵等,東吳陣營的黃蓋、甘寧等,還有蜀漢的五虎上將,這些都是在當時頗受好評的武將,那麼除了這些名氣大的,三國還有哪些低調卻武力值爆高的英雄呢?TOP10榜單和你分享。首先,第一名非張飛莫屬,一個讓呂布怕的要死的男人究竟厲害在哪裡呢?呂布都這麼怕他,可見張飛並非一般將士勇猛,「勇冠三國猛張飛」,這是世人對他的評價。
  • 關羽之死真相大白,顛覆歷史,學者:不是馬忠殺的,原本可以不死
    有關關羽之死,通常有兩點認識:關羽是被馬忠殺的,以及,關羽當時必須死
  • 關羽死後,他的兒子有多厲害?斬將記錄比呂布還猛!都只用一回合
    然而最終關羽卻丟失了荊州,落得了被俘身亡的下場,令人遺憾。但是,關羽雖死,他的兒子卻也繼承了父親的強悍基因,打出了一個令人驕傲的戰績!關興到了成都見到劉備後,關羽已經在荊州兵敗身亡了,可悲可嘆。不過他的兒子關興,子承父業,繼續替蜀漢作戰,絲毫沒有給關羽丟臉。關羽死後,劉備興兵伐吳,發誓要為二弟報仇,關興作為關羽之子當然也參與了其中。關興和張苞一同進兵,攻打孫桓,兩軍對陣,張苞上前挑戰,孫桓派出謝旌接戰,結果三十回合後,謝旌敗走。吳將李異又出馬響應,和張苞戰鬥二十回合不分勝負。
  • 無名之輩居然斬殺七員三國名將!劉備也險些栽在他手裡
    兩個孔明——孔明害死了另一個孔明諸葛亮,字孔明,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臥龍先生,這些我們大家都知道。然而三國時期還有另一位「孔明」,胡昭。這位胡昭也是字孔明,東漢末年著名的隱士、書法家,與鍾繇合稱「鍾胡」,曹操曾數次徵他做官均被拒絕,歷來對士族階層傲慢無禮的關羽對胡昭也是敬仰有加。
  • 蜀漢滅亡後,劉禪做了安樂公,那麼關羽、張飛的後人下場如何?
    桃園三結義最初是小說《三國演義》裡記載的故事,述說當年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位仁人志士,為了共同幹一番大事業的目標,意氣相投,言行相依,選在一個桃花盛開的季節、選在一個桃花絢爛的園林,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共同實現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 三國有哪些籍籍無名卻堪比呂布、關羽的神奇特種兵?
    這個隊伍雖然是楊過臨時組建的,有些像烏合之眾,但戰鬥力卻十分牛氣,不但包圓了蒙古兩個先鋒千人隊,還奇襲「白虎團」,燒了蒙古大軍的屯糧之所,顯然具備了特種作戰的某些特點。就《三國演義》來說,也有不少曾笑傲江湖卻不為人知的特種兵,他們儘管曇花一現,但表現出的詭秘、神奇的殺傷力,比關羽、張飛、呂布等「萬人敵」有過之而無不及,是三國江湖中難得一見的異類,令人拍案驚奇。
  • 蜀漢人物籍貫大全:來自十一個省和一個自治區,遍布五十個市縣區
    據不完全統計,三國時期的蜀漢集團中,有名有姓的文臣武將共計一百七十多人,分別來自於如今的甘肅、江蘇、雲南、山西、陝西、山東、湖南、河北、河南、湖北、四川等十一個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中的五十個市、縣、區。本文結合史料記載,對蜀漢集團文武籍貫做一個大盤點。
  • 三國兩大最厲害殺手級武將,一個斬殺名將最多,一個斬殺將領最多
    武藝高並不代表戰績突出,比如說關羽, 關羽不是三國中武藝最高的人,但他卻是三國中斬殺名將最多的人 ,這裡說的名將是三國演義中名氣較大的武將,比如位列河北四庭柱的顏良和文丑。 一、三國名將剋星--關羽關雲長
  • 三國群英傳2,鬼神關羽,蜀漢集團的最強者
    三國群英傳2是很多喜歡三國群英系列玩家心中最經典的一代,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蜀漢的巔峰武將,四鬼之一的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