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一絲微光

2020-12-25 澎湃新聞

《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一絲微光

2020-08-30 19: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譯者序

文 | 緋華璃

身為一個翻譯,最開心的事莫過於能夠翻譯到自己喜歡的作者的作品吧!因此,身為橫山秀夫老師的忠實讀者,當我得知自己有機會可以翻譯他的大作時,興奮得簡直要飛上天了。更何況《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還是繼《震度0》以來,相隔七年的最新長篇力作,再也沒有比這更令人感到光榮的事了。

橫山老師的作品向來具有「一筆入魂」的美譽,因為他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直指人性最幽微的黑暗與醜惡,赤裸裸地寫出埋藏在衣冠楚楚的假面底下,不為人知、也實在是不能拿出來見人的那一面。

案件在橫山老師的作品中從來不是重點,只是用來推動書中各個派系的人馬進行心理角力的觸媒。本書名為《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指的是發生在昭和六十四年(公元一九八九年)的一樁女童綁架撕票命案。該案在書中雖然已經是過去式,卻猶如陰魂不散的亡靈般,深刻地影響著書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引發了各種蝴蝶效應。

橫山老師之所以能在後起之秀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掘起的日本推理小說文壇佔有誰都無法取代的一席之地,主要還是因為他對於人性的冷眼觀察、精準描寫至今尚無人能出其右。他不會為了增加戲劇性而去描寫走偏鋒的社會邊緣人格,他筆下的小人物永遠是那麼地有血有肉而真實,就像你性格中的自我,就像我性格中的私心、就像身邊路人甲乙丙丁的冷漠疏離、獨善其身。也因此他的作品中往往沒有大奸大惡的壞人,有的只是庸庸碌碌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掙扎著想要出人頭地,為了保護摯愛的家人、或者是保護自己得來不易的身分地位,人性中難以避免的自私、貪婪、狡詐、算計……

而這些自私、貪婪、狡詐、算計,本來就是潛藏在你我心靈最深處的弱點,會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因為不同的誘因而露出其殘忍的獠牙。但是當主角身為警察的時候,原本不具什麼殺傷力的獠牙,卻因為公權力的加持而變得威力強大且面目猙獰。沒有人是故意使壞的,因為人類的劣根性原本就深植於每個人心中。也因為沒有人故意使壞,而是人性原本就壞,所以也不會有任何罪惡感,自私得理所當然,常常讓擁有全知觀點的讀者看得咬牙切齒。

如同書中沒有絕對十惡不赦的壞人一般,同樣也沒有充滿主角威能的人物。本書的主角三上義信只是個渺小如你我的平常人,雖然他有他的信念,但也不得不向嚴苛的現實低頭、做出妥協。他心裡有一把尺,但是這把尺上的刻度卻是時常在變動著,就像道德良知永遠都在跟現實利益拔河一樣。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也被其浩大的篇幅給嚇了一跳,不過仔細看下來,橫山老師顯然是嘔心瀝血地在鋪陳,六百多頁的原文居然沒幾天就看完了。

《影子的季節》《動機》的豔驚四座奠定了橫山老師身為短篇小說家的地位,但是他的長篇同樣精彩。尤其本書增加了對夫妻之情、親子之愛、同僚之誼的描寫,讓作品具有更多面向的深度與張力。

然而,就如同橫山老師的書中從來沒有英雄一般,也不必期待能在他的作品裡看到酣暢淋漓、令人大呼過癮的痛快結局。雖然最後總算是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了一絲微光,但終究還是讓人掩卷長嘆,久久不能釋懷。

光明永遠伴隨著最深沉的黑暗——這就是橫山作品的醍醐味,願與你共享。

推薦閱讀

波濤洶湧,絲絲入扣,令人驚愕的推理小說傑作

警察職場小說巔峰之作

完美呈現「一筆入魂」寫作特質

原本坐刑事部搜查二課第二把交椅的三上,二○○三年春天明升暗降,突然被調派到警務部擔任廣報官。為了兩年後重回刑事部,三上決心要徹底改革廣報室,眼看三上的努力終於開始有了成效,事情卻在一夕之間改變了——獨生女亞由美的離家出走,使他在警局裡的地位變得十分尷尬。與此同時,統領全日本二十六萬名警察的警察廳長官,為了昭和六十四年發生的「翔子綁架撕票案」突然來到D縣視察,明裡是要激勵調查人員,暗地裡卻是因為高層人事爭鬥的問題,打算以此維護刑事警察的重要地位……面對如此內外交迫的情勢,三上該如何應對?十四年前發生的案件,距離公訴時效也只剩下一年零幾個月了,長官的視察就能讓案情有所突破嗎?這段時間裡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作者橫山秀夫,日本東京都出生,被譽為日本最有實力和最受歡迎的推理小說家,「平成時代的松本清張」。一九九一年以《羅蘋計劃》獲得第九屆三得利推理小說大獎,以此為契機專事寫作。一九九八年以《陰暗的季節》(一譯《影子的季節》)奪得第五屆松本清張獎,被視為日本文壇社會派推理大師松本清張的接班人。二○○○年再以《動機》一舉拿下第五十三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短篇類)。二○○二年以作品《半自白》同時獲得「這本推理小說了不起!」和「周刊文春推理小說BEST 10」兩大排行榜的第一名。二○○三年的寫實小說《登山者》於二○○五年被拍成同名電視劇,獲日本第三十二屆「放映文化基金獎」。其重要作品還有《顏》《第三時效》《真相》《踏影》《看守者之眼》《臨場》《沒有出口的海》《震度○》等。

原標題:《《昭和六十四年綁架案》:在人性的幽谷中看到一絲微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昭和64年》14年的懸案
    上半部分由昭和64年(即1989年)發生的少女誘拐殺人案件開始,因為與當年的昭和天皇駕崩時間恰好重合,公眾的注意力都被轉移了,從而掩蓋了64案件。64案件指的是受害人雨宮在綁架人的指引下開車到六個地方,最終在大橋邊將裝有贖金的旅行箱丟下江中。等到警察找到箱子的時候已經空空如也。
  • 《昭和64年》:一次失當的改編
    這種獨樹一幟的寫作能力,在《昭和64年》的原著小說更是體現得淋漓盡致。案件的發展與懸念的最終揭曉,顯然裝不下《64》的巨大野心:事件背後的人性,日本社會從昭和進入平成時代的社會眾生相隨著小說緩緩展開,評論界盛讚該作品把握了警察小說的真髓和人生的本質,是橫山秀夫的巔峰之作。遺憾的是,電影在對敘事的把握上,顯示出一種與電視劇類似的節奏。
  • 《昭和64年》:不是警察和罪犯對決 而是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改年號為平成,「翔子綁架事件」就發生在這短短七天裡。綁架案最終以警方的慘敗落幕,家人交出2000萬日元的贖金,7歲的女孩雨宮翔子還是被撕票了。此時媒體上都是昭和天皇駕崩的新聞特輯,綁架案悄無聲息地被掩埋起來。即使僅有七天,對於親歷案件的人來說,昭和64年卻始終沒有結束,就是題名想表達的意象。但《昭和64年》又遠遠超越了一個罪案故事。橫山秀夫最擅長寫警察,他的寫法不是講警察與罪犯的對決,而是從警察組織內部著眼,講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 《昭和64年》:不是警察和罪犯對決,而是組織與個人的矛盾
    《昭和64年》可以被視作一個罪案故事。案件發生在1989年,即昭和64年。1989年1月7日,昭和天皇去世,改年號為平成,「翔子綁架事件」就發生在這短短七天裡。綁架案最終以警方的慘敗落幕,家人交出2000萬日元的贖金,7歲的女孩雨宮翔子還是被撕票了。由於搜查人員的失誤,沒能錄下兇手的聲音,真兇逃逸,線索全無。
  • 《昭和64年》言語之刃殺人無形而冷漠更催人心智,願生活充滿正義
    影片《昭和64年》,改編自橫山先生於2013年推出的推理神作《64》當年順利拿下「這本推理真厲害!」的冠軍。先生用細膩的筆觸,絲絲入扣的敘事,錯綜複雜的線索,回味無窮的對白,給我們呈現出了一部震撼心靈的推理劇作。
  • 東野圭吾經典之作《綁架遊戲》鎖定中國市場 謎中謎案中案燒腦來襲
    東野圭吾作品《綁架遊戲》 片方供圖華龍網3月1日12時05訊(記者 董進)繼根據東野圭吾小說改編的電影《嫌疑人X的獻身》《解憂雜貨店》即將登陸中國大銀幕,東野圭吾經典作品中最罕見的題材《綁架遊戲》將拍成網劇,這在東野圭吾作品影視劇翻拍的史記中,將屬全球首次。
  • 《昭和64年》前篇後篇簡析
    12-21 20:02:17 來源: 14Newsldd 舉報    2016年東寶電影公司出品
  • 綁架案牽出「黑吃黑」!柳梧民警聯手破獲案中案
    然而,這樣的橋段現實中真有。在自治區公安廳禁毒總隊的協調下,最近,柳州和梧州禁毒民警聯手破獲了一起綁架案中案。其中,涉案一方竟然用冰糖冒充毒品「坑」了另一方。現實版的「黑吃黑」,我們先從綁架案開始說起。在屋內,民警一舉抓獲4名犯罪嫌疑人,他們在3天前曾參與策劃了一起綁架案。
  • 《明星大偵探》編劇新書:局中局、案中案,持續燒腦,解讀人性
    這個創意其實並不新鮮,電影《土拔鼠之日》《忌日快樂》都用過這個梗,但難得的是,編劇將創意恰到好處地融入綜藝節目中,在歡樂中破解謎題,傳達正能量。所以在看到編劇張小貓出版首部長篇輕科幻懸疑巨作《逆時偵查組》的時候,作為明偵老粉的我,一下子就心動了。現在,我們就翻開書一起探案,慢慢探索。
  • 香港綁架案終極回顧
    7月14日,更傳出驚人內幕:策劃綁架案的綁匪,竟有可能是OSCAR同父異母的哥哥。據說,這位同父異母的哥哥找來朋友綁架弟弟,向父親勒索贖金。80-90年代綁架案上世紀80、90年代被綁架的富豪名人不在少數,贖金隨隨便便都是過億。
  • 「吾先生」還原真實案件 綁架案電影花樣大不同
    ●《那傢伙的聲音》(2007年)●導演、編劇:樸鎮彪   電影改編自李亨浩1991年1月在家附近的公園內被拐的事件。故事在一次對綁架殺人案的新聞報導中開始,也在另一個綁架殺人案的新聞報導裡結束。電影的故事雖然存在一些問題,但當結尾時真實案件的罪犯錄音響起,謎案在真實與壓抑之間卻直抵人心。
  • 捕捉黑夜的每一絲微光!vivo X60系列超穩夜攝
    在這視頻講述的故事裡,是vivo X60系列在一直陪伴著女主,無論是一開始寂靜的黑夜、各自宅家的社區亮燈,還是後來面試成功的喜悅、新年的迎光夜,vivo X60系列都能夠為女主捕捉黑夜中、亦是生活中的那一絲微光,照亮每個平凡之夜!
  • 1700萬人看到了一絲「微光」
    命運從黑暗中走出來,蔡聰渠用了近30年。1991年,跟每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一樣,蔡聰渠的出生,給山東這個普通工人家庭帶來了歡樂。然而不久後這對夫妻發現,這個孩子只有微弱的視力,先天性白內障決定了他這一生只能靠著微光,去探索世界。從幼兒園起,他就是特殊的。「四眼」、「瞎子」。
  • 新書速遞 昭和時代最後一位文學巨擘,留給世人最後的迷案
    推理小說即偵探小說,由於一些作家建議加強偵探小說的邏輯推理,從而改稱推理小說,又兼日本文字改革後取消了「偵」字,所以便正式啟用推理小說一詞。該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節放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或揭露美帝國主義佔領下日本的黑暗,或反映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的心理,受到了廣大日本人民的喜愛。
  • 用「手電筒」點亮人性美好的微光
    用「手電筒」點亮人性美好的微光 時間:2020-11-09 11:56
  • 劉嘉玲遭綁架案真實照片
    劉嘉玲遭綁架案真實照片月24日,年僅25歲的劉嘉玲被三名大漢強行擄走.距劉嘉玲被綁架案十二年後,2002年底,香港《東周刊》刊登了一位不知名女星的裸照,掀起「裸照風波」.後來劉嘉玲公開承認,雜誌上的裸照女星就是她.這張裸照正是那時綁匪強行拍攝的.
  • 這真是對人性的巨大拷問:綁架犯竟逼迫受害人殺死無辜女工
    不久前上映的實力電影《拯救吾先生》講述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綁架案。
  • 上海灘一代富豪「麵粉大王」綁架案
    1946年4月,一輛豪華的福特汽車疾馳中,忽然被一輛雪佛蘭汽車攔住了去路。兩名身穿軍裝的男子拿著槍,打開福特汽車的車門,掏出逮捕令,要求車上一位70多歲的男子跟他們走一趟。看到「淞滬警備司令部特別通行證」的字樣, 70多歲的男子只好下車上了對方汽車。就這樣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
  • 香港十大奇案之三狼案 轟動香港的綁架案
    黃錫彬被擄1961年2月10日,黃鍚彬跟自己的長子黃應求一樣,也被人綁架了;更巧的是,綁架他的人,在向黃家寄去勒索信的時候,署名也是「野狼」。鄧天福的屍骨警方根據線人的線報,於1961年12月10日在香港島淺水灣道往跑馬地方向的一處山坡,挖出黃應求及鄧天福的骸骨。
  • 黑暗中猶如微光的「小小的家」
    在前幾天,我力薦的【後窗放映 079 | 在杭州,兩位日本電影大師陪你跨年】中,杭州,12月31日至2021年1月3日,精選了這兩位日本電影導演的六部作品:《小小的家》《東京家族》《如果和母親一起生活》《幻之光》《步履不停》《無人知曉》作為「跨年特展」呈現給杭州影迷們,如此陣容的日影盛宴準確的形容了歲末年初的飽滿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