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世界似乎按下了暫停鍵,但對於備戰高考的學子而言,他們卻在努力地加速向前跑。「我們清醒地知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就可能錯過那個可以展翅飛翔的夢想平臺。」3月26日,記者採訪到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時慧芳,請她談談復學前如何做好地理學習規劃,她精心地為備考學子制定了一份二輪複習提分攻略。
時慧芳(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地理備課組長)
時慧芳介紹,學生可參考二輪複習資料的《核心知識回扣》,回顧複習過的十二個專題,重構知識樹,形成個人專屬的專業智慧塔。在知識重構的過程中,可採取兩種方式,一種是「回憶+構建」,即在一張紙上或你的頭腦裡完成你對一個學科的架構,明確每一專題的專業概念、原理、規律。
「另一種是『查漏+彌補』,即在每個核心知識裡,查找弱點,通過查讀課本、請教老師,查詢網絡及時彌補。」時慧芳舉例道,比如《自然地理》中關於極晝極夜區太陽高度、太陽方位的判斷;關於河床寬度、深度的河流作用的分析;關於河口處河海共同作用的分析;關於地質構造的判定、應用等。
有了知識基礎,就該談技能提升了,想在短期內獲得好的學習效果可以採取三個方法,首先,收納二輪複習資料習題裡的易錯點、漏點、妙點,建議分自然和人文各至少2次來做,收納近一個月裡文綜測試題裡的閃光點;其次,選擇性總結在筆記本裡,選擇用彩筆註解勾圈;最後,關注其中一些好的話題與意義,延伸與思考。
「後期的三輪複習中,我們要繼續吸納,反芻,提升。我們密集收下二輪複習的戰果,才能迎接三輪複習的練兵和挑戰。」時慧芳建議,學生要積極主動思考,有效提高與題目的溝通力,細心圈點、劃線圖文關鍵信息。明晰綜合題類型,通過背誦積累,儲備邏輯清晰的專業答題語言。也要關注時事,有區域的視野和準度,有時代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