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比你強的人
你渴望跟他建立人脈
那些比你弱的人
希望跟你建立人脈
所謂的人脈
從來都是一種等價交換
01.
上周末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個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設計師發了很多他參加某個活動的照片,都是跟一些知名企業的設計師的合照。其實我和他以前也是在某個業界交流活動上認識的,當時我是演講嘉賓,散場的時候他非要跟我合照和加我微信,我盛情難卻所以沒有拒絕。當天晚上就看到他發了朋友圈,貼了我和他的合照,寫了諸如「參加了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榮幸的和誰誰誰成為了朋友……」之類的文字。
很顯然在他看來他跟我們合照了,也加了微信,自然就是朋友了,我們就是他的人脈了。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甚至都不會在他的這個朋友圈帖子下點讚,更別提會轉發了。他合照的那些設計師我也認識,但是同樣也沒有一個給他點讚。因為對我們來說這樣的人脈似乎價值不大,這樣說或許有些虛榮,但是現實就是這樣。
大家一定還記得央視名嘴芮成鋼吧?曾經的他年少得志,才華橫溢,甚至跟柯林頓也稱兄道弟。在他看來採訪了柯林頓,吃了飯,所以就成了兄弟,彼此有了人脈關係。但是從柯林頓的角度來看呢?其實這根本就是不對等的人脈關係,所以你出了事,也跟我沒什麼關係。
我們再看看趙薇和馬雲,在我看來他們之間就是一種對等的人脈關係。阿里巴巴做來往的時候,趙薇給拍廣告代言,做釘釘的時候,趙薇也是給拍海報站臺。馬雲是首富、大亨,有著各種資源和商界人脈,而趙薇是明星、導演,有著大量的粉絲和娛樂圈人脈,他們即使在不同領域也是可以建立起等價交換關係。如果趙薇是一個三線小明星,那馬雲就不會認為這是人脈了;同樣的,如果馬雲只是一個拿到幾輪投資的創業者,在趙薇眼裡可能也不會認為是人脈。
所以,如果你要跟某人建立人脈關係,就算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格,那麼也要有別人需要的資源,否則所謂的「抱大腿」根本沒有意義。
02.
我老家有一個同學,他的父親曾經在我們的那個縣城當高官,家中經常人來人往絡繹不絕。有不少人都是請客送禮,託關係走後門的。他父親拿人錢財與人方便,同時也會託別人辦事。比如那個同學高考考得不怎麼樣,但是還是可以被重點大學降分錄取。
後來他父親被撤職了,手上沒有了任何權利,很多人都跟他家劃清了界線,從此他家門可羅雀。那個同學因為學業不精,大學基本上是荒廢,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回老家也找不到關係解決就業問題了。
這個例子可以看得出來所謂的人脈有時候很脆弱,一旦等價交換的平衡被打破,可能人脈就斷了。
03.
有時候因為偶然的關係建立起的不平等的人脈可能會給你帶來一次兩次的幫助,但是如果你不能給予回報,這種人脈就會變成了一種施捨,終究會斷掉。
請不要把友情、親情和人脈混為一團,有時候可能會有重合,或許有那些無條件給予你幫助的朋友、親戚,即便是這樣你也不能透支這些關係。
其實你是什麼樣子,你擁有的人脈就是什麼樣子。或許你的微信好友裡有那麼一兩個值得炫耀的人,但是在他們眼裡你可能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他們不是你的人脈。
你渴望跟比你強的人建立人脈,那些比你弱的人希望跟你建立人脈,但是如果等價交換的機制無法建立,這樣的人脈就很難建立。「求」來的人脈不會長久。
記住,抱別人大腿的人永遠都是弱者,打鐵還需自身硬。你強了,環繞在你身邊的人自然也會強,因為只有能跟別人等價交換才會有更可靠的人脈。
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
所以說,往往只有優秀的人才擁有有效的人脈。並且正因為這些人隨時隨地都可能要迴避「不公平交換」的企圖,他們才更加注重自身的質量,知道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獨善其身是美德。常言說,「事多故人離」,是非常準確的觀察。
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的話。事實上,我總覺得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
這實在是一個大到寫兩本書都可以的話題。以下是我的幾個簡單的,但實踐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建議:
1、專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
2、學習並擁有更多更好的技能;
3、成為一個值得交往的人;
4、學會獨善其身,以不給他人製造麻煩為美德;用你的獨立贏得尊重;
5、除非有特殊原因,應該儘量迴避那些連在物質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人;
6、那些精神生活上都不能獨善其身的,就更應該迴避了—儘管甄別起來比較困難;
7、真正關心一個朋友的意思是說,你情願在他身上花費甚至浪費更多的時間;
記住,一個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決於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脫離對外部世界的依附。
贊是一種鼓勵|分享是最好支持
一個聚百萬人脈的老闆交流圈子
ID;jyjy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