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7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起點高、投入大、產出慢的製藥業,從1988年創建生化粗品廠發展到如今產品涉足生化藥、化學藥、生物藥三大領域,集醫藥中間體、原料藥、製劑生產於一體的綜合性製藥企業,寧波人健藥業憑藉完善的科技自主創新體系,做得有聲有色,走在行業前列。
近年來,人健開啟了從仿製藥到創新藥的新徵程,兩個突破令岑堅倍感自豪:
寧波首個國家一類新藥小分子抗難治多發性骨髓瘤藥,系人健牽手5名美籍華裔博士團隊合作研發,歷時8年,2019年完成I期臨床試驗,療效優於同類產品。目前,已申報國內及歐、美、日、韓國專利保護,贏得了各類基金和合作夥伴的青睞。計劃還將投資1億元,在國內完成二期臨床試驗。用基因重組方法製備絨促性素,列入寧波推進「中國製造2025」製藥項目。6年前,人健引進美國技術,投入2000多萬元,從小試成功擴大到商業化生產規模,解決了未來絨促性素天然來源枯竭而造成產業鏈斷裂問題,生物活性較傳統產品高5倍,成為新增長點。
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岑堅如此表達牽手「海歸」邁向醫藥高端領域的初衷:「一方面,國際醫藥巨頭擁有資本、技術、品牌、管理等優勢,我們與之差距巨大。與『海歸』合作,帶來視野、理念、技術等國際化,實現從追趕式到部分領域並行式跨越夢;另一方面,美、歐、日三個地區藥品消費目前佔了全球市場80%以上,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醫藥消費市場會越來越大,服務於中國患者是我們藥企的使命。」
其實,岑堅早在2000年5月就成功引進法籍化學博士成立研發中心,為醫藥中間體創新研發奠定了堅實基礎,開我市「海歸」人才合作先河。 研發的咪噠唑侖中間體系列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獲得國家創新基金立項資助,並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進而研發的新型頭孢中間體GCLE,使人健成為國內最大GCLE生產商,搶佔了國內外市場。
岑堅充分發揮「海歸」團隊的智慧和力量,提升了質量管理體系,使人健的絨促性素成為國內唯一通過歐盟、美國認證的原料藥,打開高端市場大門,大大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隨著「海歸」等高端人才的持續引進,人健創新起點更高、能力更強、節奏更快。近五年來,每年投入5—6千萬元用於創新項目,年均開發幾十個新產品滿足國內外市場所需,並形成產品梯隊。國內擁有幾十億市場,用於精神分裂症、鬱抑症的奧氮平片,經過多年努力,今年5月通過國家藥監局核查,上市在即。日本客戶的抗流感病毒新藥,人健在3—6月內完成了關鍵中間體研發,目前已在日本上市。由人健提供關鍵中間體的另一款抗流感新藥也已在歐洲做到三期臨床。面對去年下半年抗病毒、抗糖尿病、抗高血壓等新藥醫藥中間體國內外訂單大增,今年春節疫情期間,人健60%—70%員工仍加班不停產,終於如期交付訂單。「醫藥行業,一定要有3-5年甚至10年的戰略眼光,才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岑堅始終牢記業內一位著名企業家的忠告。
來源|慈谿統一戰線
編輯|芝麻
原標題:《後浪崛起,澎湃前灣 | 人健藥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岑堅:牽手「海歸」,執掌醫藥高端領域金鑰匙》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