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步知公考行測風暴公眾號,關注獲取更多資訊。
很多時候,大家反饋自己資料分析的計算不夠快,其實並不一定是計算能力不行,很可能是因為方向搞錯了,該用一些小技巧時沒用上。
原因也很簡單:平時缺乏梳理總結,導致遇到考題時,常常會自己「加戲」:出題人不會考這麼簡單吧?這個題我做這麼快是不是算錯了,等等。
其實,有些題,本來就是讓你用最短的時間快速做出的簡單題。尤其是一些常規考點的題,考點本身其實並不簡單,但理解到位後,做對這樣的題是很簡單。
而這些題的作用就是出題人拿來篩選人才的。只有先學、先懂,才能做得快;沒學,沒懂,又談何簡單、談什麼快速解題呢。
為什麼要系統地學習各個考點、各個速算思路,就為了你在考場上能夠有底氣地用下面10條技巧來更快拿到這些分。
1、兩期比重的比較題目中,先根據「b%-a%的正負」判定選擇「上升還是下降」,若時間不夠精確計算,一般來說,可以先優選「上升或下降中數值最小的選項」。
2、兩期平均數的增長率的題目中,正確答案一般出現在與「b%-a%的值」最接近的那個選項中。
3、增長量的計算,在運用n+1法則時,優先選與計算結果最接近的;如果選項差距比較小,需要結合放大取小,縮小取大的放縮原則進行判定。
4、分數比較的方法中,優先採用分數特性法觀察判定,其次可用直除法、化同法、插值法進行判定。當兩個分數分子分母出現同大同小、且分子分母相差比較小的情況下,優先選用差分法進行判定。
5、資料分析解題過程比較複雜的,需要多步計算才能得到答案的,可先不著急計算每一步的結果,一般可以「整體約分」簡化計算過程。
6、資料分析列出相應計算式後,除非有明顯的速算技巧以外,可先不著急計算,「結合選項數值」進行大致的估算,可能會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7、綜合分析的四個選項的判定順序,可以結合前面四道非綜合分析的題目來確定。前面四個題目中,答案未出現的選項優先判定;如果四個選項均出現在前面的四道非綜合分析的題的答案中,綜合分析題目建議按照D、B、C、A的順序進行判定。
8、綜合分析幾個選項中,表述過於絕對的一般會有問題;混合增速、兩期比重的比較、增長量的比較三個知識點涉及到的選項,一般可以直接判斷,可重點觀察。
9、綜合分析解題過程中,三個優先:
(1)直接讀數查找的優先於計算比較的;
(2)口訣比較的優先於計算比較的;
(3)簡單計算的優先於複雜計算的。
10、綜合分析中「比較類題目」的做題順序,口訣比較類題目優先於計算比較類。
常見的口訣比較類有:增長量的比較、基期量的比較、兩期比重的比較;
常見的計算比較類有:增長率的比較、比重的比較、混合增速的比較。
以上10條技巧並不複雜,如果還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回顧一下課程所學,通過學習和練習,吃透這些,就能夠更快地用上它們來解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