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之下 第五季》何以為家?生老病死,如此而已

2020-10-13 茶姐姐治癒花園

《6尺之下》是一部HBO家庭劇,從2001年開始播出,一共5季。雖然豆瓣評分平均在9分以上,但在國內的觀眾群體非常少,第一季標記「看過」的觀眾只有1萬人左右,堅持到第五季的只剩3000多人。

本劇不太受歡迎的原因可能是因為過於鄉土味,沒有時尚精英,演員幾乎個個素顏出鏡,服裝除了工作時的一套西服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各種松垮T恤和睡衣的輪換……

別看故事的發生地在洛杉磯,著名的掘金之地,移民之都,人人都夢想到這裡參與電影產業,賺大錢,當明星。很少有人想到在這個地方還有一批「原住民」,家族世代生長在此,過著普通小鎮的平靜生活。

故事的主人公Fisher一家就是如此,開篇父親Nathaniel意外去世,長兄Nate回來幫助弟弟David繼承父親的事業,經營一家家庭殯葬服務小店。這家的三兄妹從小在這個房子裡長大,樓上吃住,樓下開追悼會,地下室是停屍房。

第一季的故事主線非常明晰,Fisher&Sons家族企業外面面臨著大資本集團收購的壓力,內部人手不足和各種成本支出,捉襟見肘,時時處在倒閉邊緣。可惜這條主線在後面被棄掉,竟然是集團倒閉,反而是家族企業得以長存,過於美好了。

一家人的生活過於貼近現實,一地雞毛,難免讓觀眾產生厭煩,心想:「幹嘛要管別人家閒事,自己家的事還不夠煩嗎」……可不知為什麼,他們的故事彭讓人牽腸掛肚,仿佛是熟悉的某個鄰居,某個朋友。

《六尺之下》最吸引人的一點是,每集一個逝者的故事,Fisher一家在走進他們的世界的同時,啟發著思索著自己的人生。逝者們總是在與某位主角獨處時突然睜開眼睛,說些影響主角做決定的話。

逝者中最特殊的一位是父親Nathaniel。去世前他們缺乏交流,子女們對他很不了解。如今他時不時出現,架起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挖掘這一家人之所以變成現在這樣的原因。

第一季中這樣的互動很多,也很到位。可惜後面漸漸弱化,幾乎被編劇遺忘,劇情拍攝手法也逐漸淪為普通的家庭drama。

主角中有些人物過於前後矛盾,被編劇搞得嚴重out of character,難以評論。我在此只挑選幾個相對合理的人物分析一下。

導演選角的眼光真是毒辣,扮演弟弟David的這個演員第一眼看來不算帥哥,甚至有點難看。然而當他進入角色中,隨著角色的生活而作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竟然越發迷人,讓人不可自拔。

David和他的哥哥Nate,妹妹Claire最大的區別是,他一直以來是唯一一個下定決心要傳承家庭事業的人。在這一點上,他從未猶豫。他做事一心一意,追求完美,一旦認定就堅持到底,可以說這種品質不論在哪裡都是難能可貴的。(相反,哥哥妹妹因為沒有對家族事業的自我認同,所以一直迷茫,找不到人生目標。)

在家庭上,David一直關心,照顧著母親和妹妹,對哥哥不負責任的拋棄他們感到很生氣,如今哥哥回歸,還是心懷感激地接受了他,兩人相互扶持經營事業,在直到第五季哥哥發病,David是最後陪伴他直到生命的盡頭的人。

在愛情裡,David也很專一。一開始也曾為是否出櫃而發愁,正式出櫃後專注於愛人Keith,想盡辦法改進兩人的關係,最終收養了兩名孤兒,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幸福家庭。我認為這個角色的性格是統一的,表演也十分到位,真是本劇的頂梁柱。

另外一個比較討喜的角色是妹妹Claire,同樣也是那種一開始看起來並不亮眼,但越看越好看的演員。

Claire面臨最大的難題,和所有的青年人一樣,是尋找自我認同。因為是在殯葬家庭長大,她從小承受外人異樣的眼光,被當成怪物,沒有什麼朋友。她對未來的職業充滿迷惑,想要從事藝術事業,卻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在電視劇中她沒有找到完美的答案,正如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一樣,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嘗試。

她性格中閃光之處也非常明顯。所謂的渣男吸引體質,其實是因為她對外人充滿同情心,非常善良。所以每當她感覺自己能幫助到對方,對方需要自己的時候,她就會深深陷入這段感情當中不能自拔。她的前三個男友,Gabe,X 和Billy,一個比一個精神不正常。作為觀眾,我深深替她的成長擔憂,不禁帶入母親視角,想著如果自己的孩子遇到這種情況,可該怎麼辦。她的父母和兄長顯然是沒有給他過任何正面的引導。當然是給了他很多愛和支持,但是從來沒有給過他有建設性的意見。這也是蠻典型的,美國家庭成員之間保持獨立,互不幹預的文化特色吧。

最後再說下除了Fisher一家人以外最出彩的角色Rico。一個波多黎各移民小帥哥,本劇中真正有天賦的遺體修復師。相比之下,David畢竟是生於這樣的家庭,他的堅守更多出於責任感。而Rico是選擇從事這一行,是命中注定的熱愛。

第一季他一出場,就興奮地介紹自己曾經修復過的每一個人。他修復的不僅僅只是殘破的軀殼,更是對他們的尊敬,和對家屬的關懷。

Rico年幼喪父,Nathaniel Fisher對他來說既是師傅,也是父親。他其實是一家人中唯一和Nathaniel有精神上的共鳴的人,也是Nathaniel高超手藝的真正傳承人。他們都是出於對職業的熱情而創業的第一代。Rico一路走來,從一開始打工,到成為合伙人,到最後獨立門戶,一直堅持他熱愛的事業。

本劇編劇出於商業考慮刻意添加太多不必要的情節,為了創造衝突不惜讓人物形象不斷崩壞,真是令人惋惜痛心。

如此好的題材,又配合與往生者對話、每集一個去世者的故事和主人公一家的故事相輔相成的超棒敘事手法,再加上超吸引人的開頭和無比蒼涼悲壯的結局,本應是超級五星的劇如今只能打到3.5分。如果縮短成兩季,去掉那些水分,就完美了。

相關焦點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地表之上,六尺之下
        這兩天真的看了很多美劇跟電影,說實話大腦實在已經有點兒接受不能了,但是還是在上周內看完了五季的《六尺之下》。     六尺之下,那是西方葬禮時棺槨埋入地下的尺寸。six feet under,這就決定了這是一個關於死亡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家庭、掙扎與重生的故事。
  • 《六尺之下 第五季》請讓我躺在六尺之下
    一具停止呼吸的身體,一個無法思考的大腦,一副埋藏在六尺之下的棺材。死亡是什麼?失去一生摯愛的伴侶,情同手足的兄妹,無話不談的朋友。       美劇《六尺之下》第一季中,我看到的第一次死亡,是一家之主Fisher 先生在用殯葬車運送屍體時被公交車撞死。接著,這個濃墨重彩的黑色幽默鋪墊了整個劇集。
  • 《六尺之下 第五季》生亦何歡,死亦何戚
    追完《火線》之後,本打算追《黑道家族》的,但網絡上卻找不到未刪減版的資源,於是就看了《六尺之下》。        相較於《越獄》的緊促,《絕命毒師》的深刻以及《火線》的宏大,似乎很難找到一個恰如其分的詞來標記它,一番糾結之後,我想到了「平淡」和「荒涼」。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六尺之下,時光如梭。
    六尺之下中有不少關於性、毒品甚至亂倫的描寫,對於有些精神潔癖的我而言,有時會覺得天哪怎麼能這樣。但這不影響我對這部劇發自內心的喜歡和感謝。沒有看這部片前,我對死亡的想像停留在失去所有喜怒哀樂所有想法所有回憶的恐懼中。這部劇讓我看到劇中人物面對死亡的混亂無助,看到他們對已故之人的想像,看到劇中人物一生的終結。我們有一樣的畏懼,有一樣的掙扎。
  • 《六尺之下》之人物小傳
    HBO首部死亡主題驚悚大劇《六尺之下》正在熱播中!劇中另類的「八百萬種死法」令人咋舌,穿插的詭異殯葬用品廣告也顛覆想像!
  • 六尺之下 第一季 至第五季 豆瓣評分9.0+
    六尺之下 第一季的劇情簡介 · · · · · ·  在美國殯儀業大勢併購壟斷下,Fisher一家仍然努力堅持家族式服務為生。老大Nate(彼得·克勞斯Peter Krause 飾)一直在殯葬業務和初為人父的家庭角色中尋找平衡;老二David(麥可·霍爾Michael C.
  • 《六尺之下 第五季》its live
    我是在豆瓣上無意看到六尺之下的,剛開始看可能覺得情節很慢熱 ,很慢熱,就是挑選了部分生活的劇集一樣,只不過每一集都是選取了一個人死去的故事為開頭,然後講述他們一家的故事。這個劇和無恥之徒不一樣,沒有選擇極端的底層家庭為例子,而是普通的中產家庭。不是極端的惡劣的生活條件,而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讓我由衷的嘆息。
  • 《六尺之下 第五季》關於死亡,我們談論些什麼
    關於該劇的譯名,最常見到的是「六尺之下」、「六尺風雲」,必須要指出無論從字面還是從劇情內容,怎麼都不應譯作「六尺之下」,應該是「掘地六尺」才對啊!繼American Beauty的成功之後,Allan Ball擔任核心創作者、製作人、導演、編劇再次創造出AB的放大加強版——Six Feet Under。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從死亡駛向光明
        六尺風雲,美劇中的奇葩,亦是獨特的巔峰之作,將人物性格、情緒、想法表達的如此生動、真實、赤裸。幾度想要放棄這部作品,真的過於壓抑、糾結,但是又總想知道接下來會怎樣。
  • 《六尺之下 第五季》解脫
    對著個劇有一個複雜的感受,從第一季的非常喜愛,到第四季的受不了,幾乎要看不下去了,都是看在對第五季一致的好評的面子上,才看完的;最後幾分鐘的確是無可救藥的催淚,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誰也避免不了,對於無法逃避內心掙扎,在每一天平淡枯燥的痛苦裡糾結的人生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六尺之下:一場每個人的生死愛恨情慾之旅
    六尺之下:一場每個人的生死愛恨情慾之旅主角一家的職業是喪葬師,家族產業六十多年了。父親Nathaniel和母親Ruth年輕的時候就結婚了,第一個孩子Nate出生的時候老公在參戰。第二個孩子David出生的時候老公還是不在家。第三個孩子Claire後不久,大兒子李家出走。故事的開始是父親去接Nate回來過聖誕節,由於抽菸沒看路遇上車禍。
  • 《六尺之下 第五季》第五季宣傳短片
    SFU所述說的,亦只是一個殯葬業家庭Fisher family裡一些有各自生活煩惱的平常人的平常事以及悲歡離合生老病死,現實主義地描畫當代美國社會的樣態和各式各樣的人:吸毒,精神病,同性戀,妓女,亂倫,自殺……每集開頭都是一個凡人的或荒誕或慣常的死,然後他的形象出現在Fisher家人的視野引發他們對生和死的思考。
  • 《六尺之下 第五季》今天才看完,一切恰逢其時。
    這部劇是08年開始看的,一直看到了第五季05,當時由於電驢資源不再更新了,一氣之下就不看了。沒想到會在今年finish了它。有人說看到最後,不想看到劇集的結束,因為好像愛上了fisher一家。我想,其實我們是在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我們不過是在看著他人生活的時候再一次的複習了一遍自己的經歷。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只得堅持,別無他法
    "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煩惱熾盛,不知所求,所求不得,繼而又不知所求,這一切的一切,生而為人,我們都躲不掉的。所幸的是,我們不是被生活折磨的唯一一個。   只得堅持,別無他法。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六尺之上
    Ruth焦慮而神經質,在丈夫死前從未擁有過自我,開始學著為自己而活,卻無法派遣與自我相處的孤獨,將每一個情人當成自己的孩子。David無法接受自己,更無法接受別人眼中的自己,害怕與人產生矛盾,不惜一切討好別人。Claire從未擁有過自信,用毒品和酒精麻痺自己的感情,和每一個誇她漂亮有才華的男人上床。
  • 最受歡迎的十部美劇,《六尺之下》故事唯美而感傷,值得一看!
    10.六尺之下 第五季 Six Feet Under Season 5豆瓣評分:9.5分 導演:Rodrigo García
  • 第一集出軌,幾乎每集都死人,高能美劇《六尺之下》演員現狀盤點
    《六尺之下》(Six Feet Under)是一部高分且多次獲獎的美劇,第一季於2001年首播。可能是殯葬業加家庭劇,國內人氣普通,第一季豆瓣打分人數不足萬人。先透個底,這是HBO的劇。第一季全劇評分最低,就知道《六尺之下》持續高能。這劇看了一集就想棄劇,每個角色都非常奇怪。
  • 《六尺之下 第五季》命運的不公與饋贈?世界是公平的?
    連續好多天終於看完了《六尺之下》全五季。看的過程心情起起落落,掙扎憤懣,好像藉由此劇對自己的人生有了種粗糙的觸感,有種模模糊糊看清自己人生形象的慌亂、疑惑和震驚穿插在看劇過程中澎湃起伏。在看第二季David各種同性亂搞迷失的時候差點棄劇。看完後若尋珠覓寶般仔細搜尋著各種影評,卻發現無論如何也找不到想看到的可以指引自己的明燈。
  • 《六尺之下 第五季》關於nate
    在看過SFU不久,我去人藝看重排的話劇《家》。在厚重而陰沉的氛圍下,我看到一個個鮮活而年輕的生命在竭力的舞蹈,在掙扎,在逃離或是死亡。和SFU如此相像。我也有一個類似的家庭。我的父親——如果說他曾經有什麼理想的話,現在也一無所有了。每次回家看到他為那些雞毛蒜皮的事情煩惱,發著重複而單調的牢騷,腆著他那越來越大的肚子。
  • 《六尺之下 第五季》深刻
    除此之外這個劇每集開頭的精巧設計,不斷出現的死亡隱喻,通過與死人對話來展現的心理活動,對女權政治等話題若有若無的討論,還有無可挑剔的劇情走向以及為每個人設計的結局,壓抑凝重的氛圍還有永恆的主題——死亡與愛,這部劇實在討論了太多東西,也太引人深思,沒有理由不打滿分。有時間打算仔細分析一下我比較喜歡的幾個人物: david,brenda,rico和b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