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談新冠病毒:脾氣搞清楚了,就不會覺得Ta是 「非常妖」

2020-12-19 基督教資訊平臺

圖源:Pixabay

雅億在醫學界發現了一位情感大師。本文資料來自於《中國新聞周刊》,如有侵權,請後臺聯繫刪除。

張文宏最近談新冠病毒說:「脾氣搞清楚了就不會覺得它是非常妖。」

這話,一語道破百分之九十,中國老百姓的感情苦惱啊!男人覺得女人妖,女人覺得婆婆妖,年輕人覺得上司脾氣妖,大家覺得病毒妖……張文宏一語道破:脾氣搞清楚了就不會覺得它是非常妖。

1. 原文出處:2月28日,上海華山醫院,中新社、《中國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

問:很多人說這次的新冠病毒「比較妖」,關於潛伏期長短、傳播力大小、傳播途徑的確認等有很多說法,還存在潛伏期能傳播、愈後復陽等現象,到目前為止,三個多月了解一種新的傳染病是不是時間太短?

張文宏:很多人現在都喜歡用「非常妖」這個詞來描述新冠病毒。你們很長一段時間希望能夠採訪我,我其實一直躲在一個地方,就是上海的治療救治點。

我躲在那裡幹什麼呢?就是看上海的300多個病人,每天都要查房。今天這裡採訪結束以後,我馬上得趕過去。我們一直在看這個病,一直在摸索新冠病毒的脾氣,脾氣搞清楚了以後,你就不會覺得它是非常妖的一個病毒。事實上它就是冠狀病毒家族的一個病毒,只不過脾氣跟別的冠狀病毒略有不同。

我們預測到了開始,卻沒有預測到結果。一開始以為中國控制住,世界會沒事,現在發現中國控制住了,世界出事了。

現在全世界第一次出現全球新增的病例超過中國新增的病例,所以這就告訴我們,在全球出現了一些不好的苗頭。我們也非常擔心,現在中國控制了,世界出現了蔓延,這是非常令人憂慮的一件事情。開始以為2到4個月控制住,這個事情就結束了,世界會因此變得美好,但現在看起來情況不是這樣,後面留給中國和世界許多問題,都需要回答,還有很多工作是非常艱苦的。

2. 回歸情感。張文宏洞悉人心,他搞懂了很多的病毒規律,也搞懂廣大觀眾的痛點與癢點

張文宏天生網紅體質。一開口就吸引人。

他談論的明明是醫學領域啊,但是人們卻從他的話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們可能沒生過大病,但我們每個人都會被身邊的「非常妖」搞得痛苦不堪。

啥是「非常妖」?妖人妖事妖貨,讓你受欺負又叫不出痛來的人事物。

我舉個例子,他說過三個金句:

第一句:我也是一直被人欺負的。(作為一個外地鄉下人到上海體制內來打拼,白手起家,他應該受了不少欺負吧?)
第二句:你被人欺負慣了,你就知道欺負人的嘴臉是怎樣的,你就要善待比你年紀小的、權力沒你大的人。
第三句:不讀書,就是人家怎麼欺負你,你怎麼欺負回去。但如果你書讀多了,你會選擇不再跟這些人有關係。

2月5日,他對新聞媒體說了以下這段話:從年底到現在的一線醫生,對疫情的風險性、傳播性、致病性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們就把自己這樣暴露在這個疾病面前。他們都是了不起的醫生,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在2月22日的採訪中,他重提不能欺負人,他說:「我們在社會上,大家經常的一種感覺就是老是被人欺負。我也是一路被人欺負過來的,理解什麼叫被人欺負。

張文宏告訴我們面對「非常妖」的時候,該怎麼辦?不停往高處走,讀書長知識,修心養性情,苦練長本事,這是首要的。等你本事大了,有出息了,欺負人的人差你太遠,你就可以不睬它,這感覺真是爽。

聰明人,一定可以觸類旁通——情感世界絕大多數的痛苦,本質都是在吃啞巴虧。被甩了、被騙了、被拋棄了,被公婆歧視了,你又不能滿大街去說。

我們的痛苦,本質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被丈夫、婆婆、孩子欺負,本質都是我們不夠強大。就像抵抗力不行的時候,病毒就會狠狠欺負你一樣。張文宏告訴你:不讀書,就是人家怎麼欺負你,你怎麼欺負回去。但如果你書讀多了,你會選擇不再跟這些人有關係。

雅億不是說當你有本事的時候,你就可以離婚(不孝順公婆)。雅億的意思是說,當你自己書讀多了,心胸開闊又頗具資源的時候,你可以張弛有度、收放自如地去對待生活中的「非常妖」。第一,聰慧的你已經知道對方作妖的規律與節奏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二,你有能力與資源去避開對方作妖,就像戴口罩與隔離一樣。

3  作妖者,最怕「界限」。界限感強的人,掌握主動權,學習去欣賞跟你不一樣的優秀者,可以專一而認真,但要永遠保持一種「我可以不跟你玩了」的能力

前兩天,張文宏的另一個採訪視頻又走紅了。採訪中他的手機響起來,是他母親的來電。

「媽媽給您打電話 您接一下吧」

然後張醫生收好手機 「懟」鏡頭:「採訪的時候 你們就想探討別人的隱私」

對此 張文宏醫生言簡意賅地表示:偏不接!

記者一個勁兒催他接聽。也許他把電話一接說上幾句漂亮話,妥妥讓媒體賺足流量也妥妥滿屏正能量。他偏偏不配合,「你們這些人就愛探討別人的隱私,偏不接,偏不接。」

無奈的記者繼續走自己的劇本:「那,你想你母親嗎?」

張文宏憋不住樂了,出口就是驚人之語:「對我們這樣一個理性的醫生,你們是這麼感性,感性得讓人受不了。我就想問問你,哪個正常人他不想念自己的母親。」

幸虧我不是記者,否則不知去哪兒找一個地洞鑽。

這是他的一個特點: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脾氣搞清楚了,就不會跟著記者的思路走。按理說,採訪醫生您為什麼從事某某領域研究時,期待得到的答案都是:「因為我熱愛啊,因為百姓需要啊」之類。

同樣的問題,張文宏三言兩語表達出自己的界限:「對我個人你不要採訪,我覺得沒什麼意思。我就一個鄉下人跑到上海,讀完書留下來工作而已,你講到感染科我給你多講一點。」

太樸實了,但是太出戲了。

張文宏在演示給我們什麼叫界限:我的私人領域,不管是我媽媽打電話還是我為什麼選擇自己的專業,我都不給你談,也不按你的劇本走。我只跟你談感染科,談病毒,請你尊重我。

作為情感寫作者,雅億不得不說,張文宏,I服了U,你的所作所為、所有的思維模式就是「中國家庭式漿糊思維」的剋星啊!你讓常識和人性回歸得如此個性鮮明,你讓有意和無意的騙子無處遁形,你逼著新聞人和其他專業人士回歸專業性,你逼著媚上欺下者回歸人性。

舉更令人叫絕的一個例子。最近很多人在貶損其他國家的防疫不如我們做得好。張文宏卻對新加坡大加讚賞,言語間,既有中國人的自信力,又有對優秀者發自內心的欣賞。原文如下:

問:您還提到一個「佛系管控」概念,我們應該如何在「強勢管控」和「佛系管控」間尋找平衡?

張文宏:很多人認為新加坡是佛系管控,什麼叫佛系管控?新加坡現在是橙色等級,其實它並沒有叫每個人都戴口罩,也沒有限制社區的活動,而且還告訴你,我現在就是這麼防控,防的住就防,防不住我們就把它當流感來處理,重的病人我給你治療,輕的病人你就居家隔離。大家看新加坡,感覺不是很積極,事實上新加坡可積極了,你如果從武功上面來講,上海現在的防控體系很好,我們是屬於什麼派門的,我們屬於少林派,非常乾淨有力,社區防護強大無比。新加坡屬於武當派的,你表面上看不出來,而且是非常佛系,但它內部是非常厲害的。

仔細去琢磨上面這段話,我覺得裡面有很多做人的道理、獨立思考、處理感情問題的秘訣——首先,我們接納自己,肯定自己,要有自信力。其次,我們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同行、同類。再次,當別人與我們不一樣的時候,我們要理性地去分析結果、取長補短。

雅億經常遇到抓狂的媳婦吐槽,我都問:「你婆婆有哪3個跟你完全不同的地方?」,媳婦可以談三天三夜。再問:「你婆婆有哪3個比你優秀的地方?」,媳婦憤怒取關。

同樣的問題,如果是第三方分別去問原配夫人與小三。通常情況是大多數的小三,早已理智地進行過分析、歸納、總結,知己知彼;而某些原配夫人卻憤怒取關。

當然,雅億的對比,有不恰當之處。但是我真是欣賞一位優秀醫生的辯證思維。這個思維,往往是在感情中受傷的人最缺乏的。

別人作妖,為什麼我們搞不定?或許用情太深,鬍子眉毛一把抓;或許思維走了極端系,覺得天下男人(女人、某國人)沒好東西;或許悲觀過度,以受害者自居……情深不壽,慧極必傷,說的就是這個。

智慧的人會怎麼做?會先去揣摩智者們怎麼思考、怎麼立界限、怎麼處理問題。Ta一定會找到平衡點——不管是兩性關係、婆媳關係、還是職場關係,有界限的人,才能掌握主動權。Ta永遠對真、善、美充滿期待,欣賞跟自己不一樣的優秀者,也可以容納不同的三觀。Ta可以很忠誠、很痴情,但保持著一種「我可以不跟你玩了」的能力。

我建議大家看一看原視頻與文章原文。不要當一篇醫學科普的採訪去看,而是當成給痴男怨女的情感指南書去看。張文宏傳遞的不僅是病毒研究,更是一種性感的思維方式與獨立人格的魅力。他不紅,說不過去啊,竊以為他做哪一個行業都會紅。

雅億的後臺經常有體制內讀者的吐槽。資歷老的同事與某領導如何作妖,欺負老實人。如果,職場年輕人可以像張文宏這樣去思考、去立界限、去發展自我、用專業知識去賺取一份體面的尊嚴與權威,那些欺負你的「非常妖」,又會再猖狂幾年呢?

再扯回咱們信仰的層面。病毒跟原罪,很類似。都是無形無狀,趁虛而入,而且人傳人、害死人。「非常妖」,會讓我想到整天令我們痛苦無處訴說的那些人、事、物,《馬太福音》裡,主耶穌統稱為「你們的仇敵」。

怎麼辦?

熬著,附上代價,先把對方的脾氣給搞清楚了。然後,你就不會完全按著Ta的套路與節奏走。你可以守住自己的底線,含怒不到日落,心存恩慈與良善,感覺苦毒的根生在心底的時候就用「為仇敵祝福」一一拔出來。

實在做不到,可以求助。不要諱疾忌醫,靈命就會健康。

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以吞吃的人。但是《聖經》就像是一個誨人不倦的老師,用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歷史、詩歌等各種題材的課文,跟你講魔鬼的套路、詭計、脾氣、作妖的規律,幫助你搞清楚他的陰謀詭計,自己就可以遠離試探與誘惑。不是嗎?

我們並非不曉得他的詭計。任何人事物,脾氣搞清楚了,就不會覺得Ta是非常妖。反而可以靠著真理剖析出這複雜的綜合體中,哪部分是我要接納並欣賞的,哪部分是我要為其禱告改變的,哪部分是我要恆久忍耐的。靠著恩典,一次次地回歸十字架的救恩與大能,我也不覺得生命中的「非常妖」能耐我何?大不了,就當做十字架背起來,有一天,可以成為生命璀璨的冠冕也說不準呢。

最後送大家我最喜歡的禱告文: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
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
給予我勇氣,
去改變我能改變的。
賜予我智慧,
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尼布爾的祈禱文》


原文刊載於「耶雅億的後花園」微信公眾號,本平臺蒙允轉載,不擁有版權。

相關焦點

  • 流感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否出行?張文宏最新釋疑
    新京報快訊 據上海市浦東新區委員會宣傳部微信公眾號消息,11月28日上午,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在上海科技館舉行,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來到現場,就當前大家關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動態與趨勢開展講座。「今年大講壇舉辦地在科技館,科技館在哪?在浦東。來聽講壇的人數也超過了我的想像,但我並不反對。」
  • 張文宏浦東開講:流感和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還能出行嗎?
    張文宏一上臺就表示,這一點說明了上海人民對抗擊疫情都非常有信心,「浦東局部有零星疫情,但溯源搞清楚了,對付新冠病毒,我們已經有了一套科學規律防控去對付它們,所以要生活,但不要生活在恐懼中。」當前包括上海精準防控經驗在內的全國各地防疫經驗正越來越成熟,張文宏說,將來我們都要習慣新常態下的防疫,抗疫防護要做好,日子也要過好。
  • 新冠病毒物傳人,張文宏發聲
    」@央視新聞12月21日消息,張文宏談新冠病毒物傳人:新冠病毒的物傳人現象不會改變國家對疫情總體的把控能力。目前有冷鏈傳人情況,但基本都是市場、物流等第一接觸點的人員感染,沒有因吃凍肉、海鮮而感染的病例,不必過於恐慌。我們應保持警惕,注意人群聚集時的傳染病防控。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戴口罩還有用嗎?張文宏這樣說→
    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變異病毒致病性更強了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俄羅斯衛星網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的新冠病毒對死亡率產生不良影響。
  • 香港發現新冠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張文宏最新回應來了!
    港大團隊: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中新社香港8月24日消息,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患者為二次感染,而非「復陽」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 新冠肺炎病毒會變異嗎?(附張文宏醫生看法)
    今天(7月6日)中午12時06分,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通過微博談「29%新冠病毒樣本現D614G變異」一事。詳情張文宏表示,最近大家都在關注新冠病毒是否發生變異,引起了更大範圍的傳播,還沒有上市的疫苗是不是也面臨無效的威脅。
  • 張文宏談新冠「復陽」病例:大家不要一驚一乍
    8月17日下午,張文宏走進上海工會「五一講堂」,為大家分析下半年疫情發展趨勢並給出個人防護要點。上海前幾天發現一例吉林來滬就醫的新冠肺炎復陽病例。消息一出,就有市民擔心新冠復陽會引起疫情傳播。對此,張文宏表示,復陽是非常常見的,核酸檢測再次出現陽性的情況,和不同時間的採樣有關係,關鍵是隔離的時間是否夠長「有時候再出來一個復陽的病人,大家不要一驚一乍好不好?不要緊的!」張文宏還特別指出,這個病毒隔離4個星期以上,如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哪怕核酸檢測是陽性,他的傳染性幾乎微乎其微。張文宏判斷了2020年下半年中國以及全球疫情發展趨勢。
  • 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怎麼辦?張文宏給出最新回應
    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張文宏介紹,今年1月底2月初的時候國際上已經發表論文,合併感染在自然界和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張文宏談上海為何沒有全員篩檢,還帶來一個好消息→
    13日凌晨,經拆封逐件檢測,發現4份冷凍貨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甘肅蘭州:1份冷鏈蝦內包裝標本陽性蘭州市衛健委消息,蘭州市城關區於11月13日對焦家灣冷凍廠進行定期採樣抽檢過程中,發現1份來源於天津港冷鏈蝦的蝦內包裝樣品核酸檢測陽性,其他樣品為陰性。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戴口罩還有用嗎?需要立刻打疫苗嗎?張文宏...
    這一系列問題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變異病毒致病性更強了嗎?英國首相詹森19日宣布,一種變異新冠病毒正在倫敦和英格蘭東南部地區蔓延,傳播速度比原先發現的病毒快70%。俄羅斯衛星網消息,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暫無證據表明變異的新冠病毒對死亡率產生不良影響。
  • 張文宏打完新冠疫苗第二針!他說……
    11下午4時45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結束特需門診,送走今天下午最後一位加號的病人後,步履匆匆來到華山醫院的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接受第二劑的注射。在他之前,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教授也打完了第二針,已結束留觀。
  • 新冠病毒如何變異?面對變異毒株該怎麼做?張文宏解答
    來源:央視網12月21日晚,央視新聞《相對論》在2020年最長的夜裡,陪你回望難忘瞬間,邀請張文宏和你一起說說話,談談冷鏈海鮮可不可以吃、疫情最新狀況和冬季如何防疫。問:英國首相詹森19日說,早期證據顯示新冠病毒變異後的傳播性,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高出70%,面對變異毒株我們應該怎麼做?答:所有的快速傳播的病毒經過一撥一撥的選擇,它都會變得傳播得更快。然後接下去我們人類勢必會採取更為果斷的阻斷的措施,迅速地把它R0值打下來。
  • 張文宏談乘飛機回國注意事項:上飛機就戴口罩睡覺
    張文宏對此一一作答。5月28日下午,中國駐貝爾法斯特總領館與上海市外辦、上海市衛健委聯合組織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視頻講座,邀請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與在英國北愛爾蘭的中資企業、華人華僑、留學生等進行交流,答疑釋惑。
  • 新冠合併流感怎麼辦?張文宏:常見情況不必恐懼
    冬季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如何防護?假期將至,人們出行應如何保護自己?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這一消息引發了大家對於新冠+流感合併感染的擔憂。
  • 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說。 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回答了聽眾提問。
  • 關注|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出去玩嗎?……張文宏...
    合併感染:很常見,不必恐懼針對近日出現了新冠和流感一起得的病例,張文宏表示並不奇怪。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肺炎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
  • 張文宏稱:艾 滋病病毒比新冠病毒更狡猾
    2020年,新冠病毒以其超高的傳染性,迅速席捲全球,令全球都對此談之色變。不過,另一個世界性的傳染病——艾 滋病更讓人驚恐。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艾 滋病日。大家都共同見證了中國對新冠疫情的控制力度,但沒曾想,艾 滋病卻是中國的死亡數常居第一的傳染病。
  • 新冠病毒變異意味著什麼?院士專家及新冠疫苗企業這麼說
    最近,英國發現變異新冠病毒的消息在全世界引發恐慌,據外媒報導,新病毒的傳播速度增加70%,不僅英國,多個國家出現相關病例。變異病毒是否意味著更高的傳染性?目前推出的新冠疫苗是否對其依然有效?圍繞新冠病毒變異背後的諸多問題,中國工程院鍾南山院士鍾南山、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知名專家,拜恩泰科、莫德納等新冠疫苗研發企業以及世界衛生組織都作了回應。
  • 今夏還不能跟新冠病毒說拜拜?張文宏:下一波疫情或11月到來
    今夏還不能跟新冠病毒說拜拜?張文宏:下一波疫情或11月到來  Winnie Lee • 2020-04-13 09:16:32 來源:前瞻網 E
  • 抵抗病毒最關鍵食物是什麼、吵架要相隔多少米……張文宏金句又來了
    新冠病毒在這個方面沒有任何區別,不論是母親還是老婆,沒有任何區別。」 「大蒜、洋蔥比較好,我覺得洋蔥炒雞蛋這個菜特別好,洋蔥維生素比較高。但是洋蔥是不是能預防新冠肺炎現在說不清,營養均衡很重要,其他的蔬菜同樣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