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目前沒發現新冠特異性後遺症,發熱即去門診救人救己

2020-12-24 環球網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11月28日,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 澎湃新聞記者 朱奕奕 圖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說。

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並回答了聽眾提問。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講座上,一名自我介紹此前是非典病毒感染治癒的女士舉手提問:目前新冠和非典相比,是否有一些後遺症上的差異?

「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

張文宏說,目前新冠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很多病毒性疾病都是全身感染,很長一段時間裡會對神經系統有一些損害,肺的纖維化恢復需要一段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到現在也就是幾個月的時間,沒辦法說幾年後的事情。」

「但至少上海的病人,目前恢復得都很好。」張文宏說,他一直記得,一個重症呼吸道插管的病人出院兩個星期,剛解除隔離就來送錦旗了,「還和我們照相,他如果有很嚴重的後遺症,根本不可能跑過來。」

張文宏表示,個別的病人出現後遺症在科學上是不成立的,6000萬病人裡出現了1、2例有後遺症的,這只能是特例,而要在科學上成立一定是具有普遍性的。

互動環節,也有聽眾對於目前新冠病毒的變異情況提出疑問。

對此張文宏表示,對於病毒的測序一直在監控,病毒變異是病毒的特性,隨機變異是一直發生的,哪些隨機變異會被留下來取決於外面的環境。

「直到疫苗出來以後,病毒的隨機變異才有意義。」張文宏也透露,目前,新冠病毒變異沒有引發更高的致死性和傳播力,這是世衛組織認可的。

「一發燒就去看病,會救很多人」

講座中,張文宏肯定了上海發熱門診網絡的重要作用。

張文宏介紹,上海從今年2月份開始建設發熱門診和哨點門診,整個上海大概有500多個,「這是一個非常豐富的網絡,所有市民從家門出來1-2公裡就有一個門診。」

「所以當你發熱後,立刻走到隔壁的門診,這個舉動太重要了。」張文宏強調,如果晚去一天,就會傳給周邊的人,再追蹤就非常困難。

張文宏表示,門診網絡這次在浦東的確診病例中就發揮了作用,第一第二例病例均是在發熱後自行前往門診就診的。

「(確診)病例居住的地方是一個村,如果看病很麻煩,決定自己去藥店買藥吃,過幾天再說?那不行的,今天在這裡我再一次強調,如果你發燒了立刻去看病,就會救了很多人。」張文宏表示,發熱門診網絡就是一個預警的機制,「你發燒了就去碰它,警鈴響起後才能及時處置,切斷社區傳播。」

相關焦點

  • 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怎麼辦?張文宏給出最新回應
    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張文宏介紹,今年1月底2月初的時候國際上已經發表論文,合併感染在自然界和呼吸道疾病中本來就很常見。 「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
  • 關注|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出去玩嗎?……張文宏...
    合併感染:很常見,不必恐懼針對近日出現了新冠和流感一起得的病例,張文宏表示並不奇怪。張文宏稱,「合併感染在冬季非常常見,只不過大家以前沒有去測試,所以也不要為此感到恐懼。」「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新冠特異性的後遺症。」張文宏介紹,如果非典患者年輕且沒用過大劑量激素,恢復起來會比較良好,而新冠病毒治療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和新冠有特異性的不良反應。張文宏說,目前新冠肺炎的一些後遺症還是病毒性疾病常見的後遺症。
  • 流感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能否出行?張文宏最新釋疑
    張文宏一上臺就表示,這一點說明了上海人民對抗擊疫情都非常有信心,「浦東局部有零星疫情,但溯源搞清楚了,對付新冠病毒,我們已經有了一套科學規律防控去對付它們,所以要生活,但不要生活在恐懼中。」當前包括上海精準防控經驗在內的全國各地防疫經驗正越來越成熟,張文宏說,將來我們都要習慣新常態下的防疫,抗疫防護要做好,日子也要過好。
  • 張文宏浦東開講:流感和新冠合併感染怎麼辦?元旦寒假還能出行嗎?
    張文宏一上臺就表示,這一點說明了上海人民對抗擊疫情都非常有信心,「浦東局部有零星疫情,但溯源搞清楚了,對付新冠病毒,我們已經有了一套科學規律防控去對付它們,所以要生活,但不要生活在恐懼中。」當前包括上海精準防控經驗在內的全國各地防疫經驗正越來越成熟,張文宏說,將來我們都要習慣新常態下的防疫,抗疫防護要做好,日子也要過好。
  • 走訪上海長海醫院:全天門診陸續恢復,防控依舊嚴格
    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年齡基本是五十歲左右,屬於社會活動比較頻繁的群體,老年人病情較重。就目前數據,死亡率最高的人群是90歲以上的,90%病死人群分布在75歲以上。「年紀大的人尤其不要到處走,現在還是有風險。等一兩個月之後,如果全國疫情控制得好的話,風險會小一點。」張文宏強調。
  • 上海疫情發布會後,張文宏又做出這幾個判斷
    一、全球疫情恐將繼續蔓延世衛組織20日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累計確診已超過5600萬例。「在可預期的一兩個星期內,全球範圍內的病例數會超出6000萬。」 張文宏對全球範圍內第二撥疫情的判斷是愈演愈烈,「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不採取進一步措施,全球疫情將繼續蔓延。」
  • 張文宏:發燒後這個舉動能...
    2張文宏:發燒立刻看病會救了很多人11月28日上午,在上海科普大講壇2020年度特別活動暨第154講「人類如何才能打敗新冠病毒」活動中,張文宏進行了專題講座。張文宏表示門診網絡這次在浦東的確診病例中就發揮了作用,第一第二例病例均是在發熱後自行前往門診就診的。「所以當你發熱後,立刻走到隔壁的門診,這個舉動太重要了。」
  • 張文宏:世界疫情沒結束,中國就始終會有輸入性的散發病例
    對於第一例這樣的指示病例,如何發現?為此,上海在今年上半年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擴大了上海市的發熱門診和發熱哨點門診的布局,我們的發熱門診和哨點門診多達400多個。一個城市有這樣網格化的發熱門診,建立一個敏感的發熱門診體系,總是讓你能夠及時找到第一次發病的病人。很多人會問,無症狀感染者怎麼辦?
  • 張文宏:不要見到大美女就把口罩摘了
    在此次抗疫中,上海發熱門診接診近28萬人次,留觀隔離17500例。一邊是龐大的發熱接診與隔離人數,一邊是少數量的確診病例,上海是如何做到的?張文宏表示,多學科合作是上海此次抗疫成功的一大亮點,並被全國關注與學習。這是一場非常複雜的戰役。
  • 記者實地探訪瀋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
    患者單間隔離等檢查結果 排除新冠方可就診  發燒了還能不能去醫院看病?會不會直接被隔離治療?發熱門診環境安不安全,有沒有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出現哪些症狀應該去發熱門診就診?近期,有一部分市民發燒後不敢就醫,怕被隔離或怕被感染新冠病毒。
  • 記者親歷張文宏門診,內心何其震撼!感覺人生洗禮!
    張文宏在看門診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左妍 攝(下同)慢性B肝病人,病情不複雜,但夫妻倆很焦慮。「指標輕度升高很正常,年齡上去了,功能沒以前好了。就像你老婆,肯定沒有年輕時美麗了吧?」感染性疾病,難的不是治療,是診斷華山醫院感染科,聚集著全國各地的病人,肝病病人數量大,還有不明原因的發熱,以及兜兜轉轉好多科室都「治不好」的疑難雜症。找不到病因的,就推薦去感染科看看。「感染性疾病,難的不是治療,是診斷。」張文宏說。
  • 新冠治癒者血漿可救人!這場疫情的結局,還要等多久?
    官宣新冠治癒者血漿可救人!會是這場「戰爭」的轉折點嗎?或許有人要問:疫情已經出現一個多月了,為什麼直到今天,都還沒研發出特效藥物?或者說甚至沒能發現對病情有明顯改善功能的藥物?是啊,若是特效藥、疫苗出現,會幫助我們更快地達成最好的結局嗎?當然能,但問題在於,科學急不來。
  • 張文宏...
    11月21日上午9點,上海市舉行第87場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系列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主任鄔驚雷,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尹欣介紹本市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 《加油,李先生》救人=救己
    拋開所有劇情的感動和搞笑不說,我只想說救人=救己如果爸爸不去救地鐵內的人,他就救不到自己的媳婦,自然也見不到自己的金星,救不到老大叔,無法在救護車無法通行時通行,救不到那麼多人,不會又人來獻血,為人善良,救人救己。所以希望所有人,無論現在境遇好壞,不要怨天尤人,做好眼前的善良,就等於救了你不知道潛在的風險。
  • 新冠病人出院後,真的有後遺症嗎?
    新冠病人出院後,留下「後遺症」了嗎? 2020年7月16日下午4點半,曾經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萬春暉準時下樓開車,接妻子下班。他邊走邊打著電話,嗓門挺大,說話抑揚頓挫,偶爾哈哈大笑。對那些有關「後遺症」的傳聞,他多數不信,「『後遺症』不能說沒有,但不像有些人說的那麼多、那麼嚴重」。 《財經》記者採訪的醫生們也多持類似看法。
  • 張文宏打完新冠疫苗第二針!他說……
    11下午4時45分,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結束特需門診,送走今天下午最後一位加號的病人後,步履匆匆來到華山醫院的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接受第二劑的注射。在他之前,華山醫院副院長馬昕教授也打完了第二針,已結束留觀。
  • 新冠疫情下的發熱門診汙水處理
    作者:吳懷英(聊城市第三人民醫院 )責編:秦海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很多人糾結髮熱門診是不是需要單獨的汙水處理系統?很多醫院的發熱門診沒有設置單獨的汙水處理系統,怎麼辦?不急,我們先捋一捋國家法規文件要求,再做對策。
  • 張文宏作出最新研判
    兩例確診病例系夫妻1例在浦東機場工作,1例在浦東醫院工作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介紹,11月20日,浦東新區周浦醫院、上海市浦東醫院發熱門診各報告一例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兩例病例系夫妻關係。20日晚,經市、區疾控中心覆核,兩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 新冠合併流感怎麼辦?張文宏:常見情況不必恐懼
    冬季新冠+流感合併感染如何防護?假期將至,人們出行應如何保護自己?11月27日,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在深圳召開,鍾南山在演講中透露,新冠病毒在短期內並不會被徹底消滅:「在疫情防控中,我們發現了流感與新冠共同感染。」這一消息引發了大家對於新冠+流感合併感染的擔憂。
  • 張文宏:「上海方案」是中國防控戰的縮影
    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25日表示,「『上海方案』是中國防控戰的縮影」。「中國在至暗時刻的努力,國際社會已經看到。」張文宏說,「中國的方法是目前我們唯一知道的、被事實證明成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