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發布會後,張文宏又做出這幾個判斷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11月21日上午9時,上海市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張文宏以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的身份介紹了疫情防控的相關情況。

21日下午,張文宏以視頻連線的形式參加了「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研討會。他如何看待全球疫情的發展趨勢?疫情的常態化防控有哪些重點?

一、全球疫情恐將繼續蔓延

世衛組織20日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新冠累計確診已超過5600萬例。「在可預期的一兩個星期內,全球範圍內的病例數會超出6000萬。」 張文宏對全球範圍內第二撥疫情的判斷是愈演愈烈,「按照目前的情況,如果不採取進一步措施,全球疫情將繼續蔓延。」

張文宏指出,隨著第二撥疫情上演,歐美進一步加強了防控措施,在全球範圍內,大家都統一了做法,不能任由疫情蔓延,哪怕是曾經做得比較松的國家,這一次也再度收緊了疫情防控策略。

二、新冠會越來越無害嗎?

張文宏介紹,新冠肺炎病毒的特點是從自然界出來,在人類中獲得常駐能力,可以稱為「常駐病毒」。常駐以後,新冠會越來越無害嗎?

相比於談之色變的SARS和MERS,新冠病毒的病死率不高。張文宏表示,「新冠的全球病死率在2.7%~3.0%。近一個月內,多數國家的病死率降到1%以下,中國有近2000例輸入病例,病死率卻低到0。」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可以對新冠掉以輕心。張文宏強調,新冠病毒對個體來說,毒力確實沒有SARS、MERS厲害,但在全球感染6000萬人的情況下,病死率乘以總感染人數,會得到龐大的死亡人數,這對群體的傷害非常大。

張文宏表示,醫療擠兌會影響病死率,如果可以給予病人充分的醫療資源,新冠的的病死率可以降至1%以下。「我們國家是降到0,因為中國對新冠的救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積極。我們國家提出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對新冠患者的治療不計成本,大多數病人通過早期介入和治療,可以將死亡率迅速下降至很低的水平。」

三、新常態下疾控單位如何防控?

在全中國緊張有序地針對可能到來的第二撥疫情進行防控措施的當下,張文宏表示,「中國抗擊新冠已經進入新常態,任何一個地方再出現單個的病例,或者二代傳播,都不必恐慌」。在經歷了第一撥新冠疫情的暴發以來,社會大眾對疫情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認知,並且給予高度重視;在某一地區發現病例後,當地疾控部門都能做出快速反應,「連夜核檢」的新聞多次出現,同時多數社會大眾也對此展現出理解與配合的態度,疫情防控已然常態化。

面對疫情新常態,張文宏對各級疾控單位和醫療工作者提出了三點應對措施:

1.快速反應和精準反應

快速反應,充分追蹤,以已發現病例為圓心,逐步向其密切接觸者,其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進行排查檢驗。只有快速做出反應,才能減少第二代傳播的病例,從而減少需要追蹤的密切接觸者。

例如,在上海浦東曾出現過的一個病例,基本上對整個城市沒有造成任何影響,

2.擴大發熱門診、哨點門診布局

「起跑速度要快」。張文宏表示,發熱門診的布局是另一關鍵。如何做到對疫情的快速反應、精準反應?發熱門診的早期發現,說是「生命線」也不為過。無論是北京的新發地,還是大連、雲南、新疆,包括此次上海的病例,無一例外都是在發熱門診發現的。

因此,要想跑到病毒的前面,發熱門診、哨點門診的布局還需進一步加強,以上海為例,目前整個上海有接近500個專業門診。

3.醫療機構「站好自己的崗」

此次疫情防控中,全社會各行各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醫療機構發揮的作用是非常獨特的。因此,在疫情防控新常態下,各個醫療機構要站好自己的崗,做好自己的工作,在整個疫情防控流程中,不留任何缺陷,為後續防控打下堅實基礎。

四、疫苗研發以及全球防控

目前全球從整體疫苗上市到整體推進,至少還有一年時間,「這還是比較快的估計。」張文宏說。因此,各地要做好一年的防守準備。針對抗疫後布局的探索,張文宏提出,如果能夠建立比較好的感染科的病房,培養比較好的感染科的救治能力,將會為接下來一到兩年的長線防控,作出重要貢獻。同時他也希望在抗疫過程中,能發揮多學科診斷作用,為全球的逐漸「打開」做好充足準備。

疫情防控已經進入常態化階段,張文宏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夠做好準備:「世界可能會和以前略有不同,但是相信我們整個醫療機構都能應付得過去」。

相關焦點

  • 張文宏對全球疫情做出新判斷,還提出兩個開空調的實用建議
    來源:中國財經報原來這是張文宏醫生在人民日報新媒體兩會5G雲連線時談及的判斷細細看下張醫生的解答所以,我們編織了一個強大的公共衛生體系,就是為了讓大家有安全感,但是這次疫情到現在為止沒有結束,全世界的疫情可能要連續一到兩年,也就是說在未來三個月以後或三個月當中都有可能整個世界會重啟,整個世界重啟的一個標誌,就是我們會有越來越多的輸入性偶發病例。
  • 歐洲已經出現第二波,對今冬的第二波疫情,張文宏給出了明確判斷
    來源:記者論壇「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解釋:第二波是必然的。「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有何挑戰與前景?」
  • 新冠疫情再傳壞消息,張文宏凌晨作出最新判斷
    對於疫情的走勢,鍾南山的預言已經成真,新冠疫情再次傳來壞消息,張文宏凌晨做出最新判斷。中國需要做的就是繼續保持防控力度,同時世界各國也應攜手共同應對疫情,只有最後一個國家的疫情也得到控制,抗疫之戰才能算勝利。
  • 上海新增2例本地確診病例,多地疾控緊急提醒!張文宏這個判斷令人安心
    北京: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今天下午,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78場新聞發布會上,龐星火提醒市民,如非十分必要,不要前往有疫情的國家和地區,以及中高風險地區。如無必須,近期最好不前往上海劃定的中高風險地區。張文宏發布最新判斷未來可能非常艱難,但充滿信心今天下午4時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 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他對於此次國內多地出現散發疫情的看法。
  • 面對「新冠」疫情,除了張文宏,這些上海人也很有腔調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讓這個春節註定不一樣。上海人在這場防控戰中,不僅展現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更體現出了對於社會的一種擔當。從復旦大學網站上的消息顯示,1月29日上午10點,作為感染科黨支部書記的張文宏組織全科黨員召開了一次攻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黨支部組織生活會。要知道,他當天凌晨,才從河南鄭州參加完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督導工作飛回上海。
  • 張文宏解讀上海新增病例:與此前病例沒有交叉點,仍為散發
    新華社上海11月21日電(記者袁全)上海新增本地病例與之前出現的病例是否有關?隨著氣溫變化,是否有可能再出現一波疫情?市民該如何做好防護?在21日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做出解答。
  • 張文宏:「上海方案」是中國防控戰的縮影
    不過張文宏強調:「現在聲稱疫情結束還為時過早,今天並非疫情的結束,當然也不是開始的結束,最理想的情況無非只是結束的開始。」他表示,第一階段的勝利成果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和鞏固!上海是一個最可能出現大面積暴發和蔓延的城市。上海的方案將對全球的城市輸入性傳染病防控提供可貴的「上海方案」。有哪些「上海方案」值得我們分享,並必須在未來的2個月收官期繼續得以鞏固呢?
  • 對疫情預測是否賭了一把?看完這本書就知道了!張爸宣布:下周開診
    「我宣布,下個禮拜二我開診了!」今天下午,由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主編的《2019冠狀病毒病——從基礎到臨床》海外版新書發布會暨捐贈儀式在復旦大學圖書館醫科館舉行。我在寫的時候就把它寫成歷史了,你會在書裡看到,除了專業以外,還有重要的一本在疾病的早期,上海怎麼防控的『上海經驗』寫成『上海方案』在這裡同時發表,這在很多年後就會成為一段歷史。」「我為什麼回過頭來說這本書將成為歷史?」
  • 上海出現復陽病人,張文宏:不要一驚一乍好不好?
    昨天下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走進上海工會「五一講堂」,分享2020年下半年疫情發展趨勢與個人防護要點。張文宏在講堂開篇又表揚了上海市民。在張文宏看來,抗擊疫情中,上海全民的一起付出是這次戰役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厲害的是我們上海的市民,我覺得這一點是非常明確的。」上海出現復陽病人?
  • 疫情將以何種形式結束?張文宏:「繡花針般的管理能力,比大無畏的...
    疫情延續到今天,我們一直在考慮疫情將以何種形式結束。事實上很多人不能給你一個非常明確的答覆,但是我相信,這一場疫情最終結束的方式,必須是依靠我們人類的管理能力和協作能力。」  今年2月,張文宏就曾在採訪中表示,不能忽視為抗疫辛勤付出的護理姐妹。
  • 張文宏在交大再發聲: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至少做一年的打算,毒力不...
    「今天英國首相也說了,英國已經出現了第二波;法國已經第二波半個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經半個多月了,」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對此張文宏解釋:第二波是必然的。「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有何挑戰與前景?」
  • 張文宏接種新冠疫苗,面對鏡頭還「皮」了一下!他預測疫情拐點了
    2021年疫情如何發展?滅活疫苗安全嗎?如何開啟中國的過年節奏?近日,張文宏給出自己的判斷,張文宏判斷疫情拐點2021年六七月份目前,被視為「解決之道」的疫苗已出現。縱觀世界疫情發展,我們的防控常態化還要堅持多久?
  • 《可凡傾聽》對話張文宏,聽聽上海人民心目中的「定海神針」怎麼說
    深度解讀 | 抗擊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面對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嚴峻的防疫局面一個自稱長年習慣性焦慮的男人站了出來他是張文宏,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實事求是的科普精神和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
  • 張文宏又上熱搜.這個男人象一道光,在溫暖這個時代!
    張文宏為老百姓說了句公道話,也給了某些地方官員當頭一棒:老百姓「回家過年」很正常,地方政府不要把懶政當勤政,要讓老百姓的返鄉之路更安全、更溫暖。老百姓選擇「就地過年」,是為抗疫做出的犧牲,是為「為全中國人民所作的一次貢獻和慈善」,不是天然覺得「理所當然」,「你就該留下」。在這個回家過年成為奢望的冬天,張文宏的這句話像一股暖流,迅速刷遍全網。1月31日,高層回應了民眾的期盼關切。
  • 《可凡傾聽》對話張文宏,聽上海人民心中「定海神針」怎麼說
    深度解讀 | 抗擊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面對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嚴峻的防疫局面一個自稱長年習慣性焦慮的男人站了出來前兩張為崔天凱手書,後兩張為張文宏手書近日,中國駐美大使館收到了一封漂洋過海而來的特殊回信張文宏邀請同為上海人的駐美大使崔天凱「待世界抗疫勝利之時,請您一定要
  • 歐洲疫情告急!這個國家又重啟局部「封鎖」,張文宏最新研判:疫情第...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文景抗疫曙光乍現之下,疫情防控的挑戰與前景如何?9月20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第二屆「安泰交響」論壇上,就此話題分享個人演講。張文宏:疫情第二波是必然,做一年打算應是最低限定在中國,老百姓一直問,今年冬天有沒有第二波疫情?
  • 上海全市均為低風險地區!張文宏凌晨提醒:全球疫情1-2年內不會結束...
    零時剛過,小區隔離護欄拆除首輛騎著電動車駛出的居民和外面的居民擊肘相慶小區居民終於可以出來遛狗了在上海這幾個小區封閉管理期間像馬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做出最新判斷▽▽▽全球逐漸開放但疫苗接種很難全面普及上海公布了在11月20至23日間報告的6例本土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
  • 張文宏:世界疫情沒結束,中國就始終會有輸入性的散發病例
    中新社北京11月16日消息,眼下,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蔓延,國內多地發現輸入性病例、局地發生小規模疫情。如何應對輸入性病例帶來的擴散風險,今年冬天中國會不會發生第二波疫情?針對這些問題,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中新社「中國焦點面對面」專訪,進行權威解讀。
  • 美國疫情拐點在哪,留學生要不要回國?張文宏對話在美華人華僑,還...
    更讓人感到擔憂的是,從3月23日開始,美國日新增病例均超過1萬,這意味著美國新冠肺炎仍處於爆發期,拐點還沒有到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累計確診人數還會上升。根據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一項數據分析顯示,未來4個月新冠病毒肺炎可能導致超8.1萬美國人死亡,疫情或將持續至六月。
  • 上海排查15416人確診1例新增,直擊疫情最前線!張文宏黑眼圈更深了...
    談上海病例  沒有對城市造成大影響  「大家最近看到,上海在浦東出現了病例,但對整個城市基本沒有造成大的影響,沒有對浦東地區封城,也沒有對浦東地區進行大面積的普遍檢測。」張文宏稱,這說明對這個病毒的第一個感染者發現得非常早,事實上需要追蹤的密切接觸者及密切接觸者的接觸者數量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