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零點起
上海祝橋鎮航城七路450弄小區
調整為低風險地區
這也意味著
上海全市全部為低風險地區!
浦東航城七路450弄小區凌晨解封
對於馬傑來說
這也是感慨萬千的一天
他是浦東新區祝橋鎮營前村黨總支書記
家住航城七路450弄小區
工作地點和居住小區先後封閉
被網友戲稱為最「倒黴」的基層幹部
「一個月沒回家了,盼著能早點見到家人。」昨天晚上11時左右,航城七路450弄門口,手捧紅玫瑰的馬傑顯得格外醒目。
「我記得很清楚,那天突然接到電話,營前村出現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我不敢耽擱片刻,披了件衣服就趕緊出門了。」連續兩天幾乎沒合眼,路口封閉、排查人口、核酸檢測……按照規定,他需要在營前村封閉14天。
在村裡忙著防疫了14天後,眼看快到了解封的時候,妻子的一通電話讓他難以置信,「我們家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封閉管理了!」想到家裡還有80多歲的兩位老人,馬傑有點擔心,卻也勸慰妻子,「別慌,照顧好家人,14天很快就過去了。」
終於熬到了快解封的時候,昨天晚上11時,馬傑提前來到了小區門口。「我提前把核酸檢測報告發給家人,讓他們交給居委,順利領到了出入證。」記者看到,馬傑的手上抱著一束鮮豔的紅玫瑰,「這段時間,妻子照顧老人很辛苦,所以特地提早買好了一束花。」他坦言,婚前曾經送過妻子花,但結婚32年再也沒有送過。
解封了!馬傑終於在小區門口如願見到了妻子,送上了鮮花,給了妻子一個熱烈的擁抱;周圍「長槍短炮」,響起一片掌聲、歡呼聲,熱鬧場景堪比求婚。
零時剛過,小區隔離護欄拆除
首輛騎著電動車駛出的居民和外面的居民擊肘相慶
小區居民終於可以出來遛狗了
在上海這幾個小區封閉管理期間
像馬傑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
小區大門封閉的那一刻,上百名社區工作人員義無反顧返回工作崗位,與居民一同隔離,他們是小區裡的居委幹部、保安、保潔、維修工人、客服專員等等。
祝橋鎮「機關青年防疫衝鋒隊」志願者杜春華在營前村奮戰了兩周時間後,自己住的新生小區又被列為中風險地區。回家睡上一覺後,他又穿上衝鋒隊員馬甲,投入新的防疫戰鬥。
不少封閉小區門口的超市都為居家隔離的老人開通了「購物熱線」,只要一個電話,不管是大米油鹽,還是蔬菜水果,都能馬上送到小區,然後由志願者送貨上門。老人不會用手機支付,錢怎麼結算?「先記帳欠著,等以後再說,現在這個時候,不在乎這些。」這是許多超市經營者不約而同的回答。
大城有大愛,正是無數可愛的身影
支持著封閉小區的居民
一起度過了特殊的日子
迎來了「清零時刻」
張文宏今天凌晨發文
做出最新判斷
▽▽▽
全球逐漸開放
但疫苗接種很難全面普及
上海公布了在11月20至23日間報告的6例本土確診病例的溯源結果。中風險區域經過兩周關閉已經全部開放。仍處於封閉的世界對於各種消息逐漸變得麻木,關於防疫前景也似乎波瀾不驚。但數個事件卻已經透露出明年全球交流的可能場景。上海進博會和日本奧運會防疫策略的共通之處。首先是11月10日,上海進博會在閉環管理下順利閉幕,入境人士實施了閉環管理,會議結束後離境。參觀人員均做核酸檢測,不做其他行動限制。它的成功開展算是對於國際大型互動活動做了一個探索,雖然規模不大。上周我與日本重要的國家級防疫專家做了交流,兩個信息值得關注。一是日本會如期召開奧運會,二是日本已經訂購了明年的全年疫苗,但是民意調查提示只有15%的人有強烈意願接種,60%左右比較猶豫,剩餘的25%明確表示不會接種。而奧運會在這種情況下將如何開呢?這不禁令人深思。日本奧委會公布的防疫措施,與上海進博會的有諸多共通之處,可見這些措施可能會是未來世界開啟交流的參考模板。對於那些來自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抵達日本機場時就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在檢測結果出來之前,運動員只能待在規定區域,實施閉環管理。對照日本奧運會的防疫策略,日本奧運會擬對境外入境觀看比賽者進行核酸檢測,而入境後不做行動限制,不做入境隔離,但是需要安裝入境後軌跡APP,一旦發生病例,需要按照精準防控策略,對所有密切接觸者進行追蹤並採取相應的防疫措施。這和上海進博會以及本次本土病例疫情的防控策略也比較相似。
全球疫情1-2年內不會結束
「精準防控」很重要
近日,上海多個中風險地區解封。這次上海的防疫要訣主要依靠精準追蹤和部分中風險地區的全員檢測,這也為超大型城市提供了一種通過精準防控,降低對經濟活動產生潛在巨大影響的防疫選項。
隨著疫苗的普及,全球會逐漸開放。但由於疫苗接種很難全面普及(無論從已有的個人接種意願調查結果還是全球產量難以一步到位的現實情況),全球疫情在1-2年內不會結束。但在世界的重新開放和防疫常態化的背景下,精準防疫在未來可能會逐漸成為全球的共同選項。
新冠可能逐漸演變成為
季節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在全球逐漸開放的大背景下,在疫苗逐漸普及到位的情況下,中國的醫療體系必須做好應對。在高危人群做好疫苗接種後,將來新冠的風險度會逐漸降低,可能會逐漸演變成為一個和流感接近的季節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但其危害性要大於流感。
對此,各大醫院必須要有一個常態化的防疫應對科室,也就是感染性疾病科。對此,周末上海市衛生系統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召開了會議,來自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部分醫院院長參會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為未來的新冠防控策略做了充分的討論。
本文綜合自:上觀新聞、@張文宏醫生 、新民晚報、網友評論等
相關作者:王志彥 孟雨涵 王清彬 宋寧華等
微信編輯:皮小姐
校對:曉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