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意的並不是價格,而是「得到了便宜」的感受。免稅店正是為消費力充足的中國人提供這種感受,從而推動中產群體的消費升級。
順利通過安檢,真正抵達美蘭機場候機樓時,眼前的景象讓人震驚。16號登機口附近的隊伍長的嚇人,不,他們不是在等待登機,而是在等待結帳,從護膚品美妝區域的收銀臺一路排出店門。
這是一家綜合護膚品免稅店,佔據了出安檢後最顯眼的位置,門頭上閃著大大的BEAUTY,不同的品牌在這裡集結,赫蓮娜、海藍之謎、SK-II、雅詩蘭黛、蘭蔻、倩碧、科顏氏、悅木之源等商場常駐護膚品牌各居其位。
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正式實施,免稅額度每人每年提升至10萬元,不僅不限次,種類也增加許多,甚至包括電子產品,因此海南的吸引力迅速攀升,再加上自貿港的建設,海南成為一片熱土。
熱土自然吸引遊客,我也不例外。旅行結束後,我從三亞返回海口美蘭機場,直觀地體驗了一把免稅新政帶來的紅火。走過排長隊的免稅商店後是提貨點,除了現場購買之外,還可以提前在網上或三亞免稅城買好,到達機場後直接提貨。提貨點約開放了10個窗口,可依然需要排隊。為了減輕排隊壓力,入口豎著一塊提示板,提醒乘客航班登機前一小時才允許取貨,超過一小時暫緩排隊。
眼看登機時間越來越近,我立刻加入搶購大潮。原本打算買一瓶護膚水,剛在櫃檯前站定,導購說,現在滿三件打85折哦,而且可以跨品牌,任意三件都可以……85折?!還跨品牌?!買還是不買,真的很便宜!我在腦中迅速計算著,原價400塊,打完折就是340塊!我要湊齊三件!迅速拿了兩瓶護膚水,聽到旁邊的顧客也在湊數,靈機一動,邀請對方一起買單,剛好三件,各自打折,兩方盡歡。
登機時我前後看了看,幾乎沒有誰空著手,所有人都提著免稅店的購物袋,上面大大的四個字「海南免稅」很是醒目。
離島免稅其實並不算新鮮事,在亞洲,韓國的濟州島和日本衝繩都擁有成熟的免稅購物店,免稅購物甚至成為這兩個地區的旅遊吸引力之一。尤其是韓國濟州島,近幾年接待了大批中國遊客,他們逐漸成為濟州島免稅店的主要客源。
而其他國際機場的免稅店就更紅火了,越是品牌種類齊全、熱銷品庫存足的免稅店,就越不乏中國人的身影。韓國本土的樂天免稅店,曼谷王權免稅店,香港DFS免稅店,上海浦東的日上免稅行無論何時都擠滿了購物的中國遊客。
不要驚訝,連遠在中東的杜拜也滿是中國消費者。為了吸引更多中國遊客消費,杜拜機場使用中文標註打折信息,甚至僱傭中國導購來實現購物流程無障礙。
瘋狂買買買的進程在今年春節突然被打斷了,因為一場席捲全球的疫情。邊境關閉,旅遊籤停辦,直到現在,絕大部分熱門旅遊國家依然尚未開放,於是國際機場免稅店就去不了了。沒有中國遊客的供養,免稅店失去了營養來源,有人形容關門的機場免稅店如同「三線城市爛尾樓下的商鋪」。
海南離島免稅的鬆綁拯救了中國人無處釋放的購物慾,帶來了如潮水般洶湧的反流,在全球免稅店一片蕭瑟的背景下,海南免稅購物金額兩個月突破了55億,同比增長竟超過200%!這樣亮眼的成績單簡直讓樂天、王權、DFS這些免稅店眼紅到哭出聲來……
我們買的都一樣
海南免稅店的紅火併不是偶然,它與中國遊客的購物特點和消費行為聯繫緊密。你觀察過免稅店裡中國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嗎?
出國旅行時,有沒有親友請你幫忙在機場代購護膚品?「幫我帶一隻迪奧999色號的口紅,還有一瓶SK-II的神仙水吧」,他們通常會在微信上這樣告訴你。於是,當你走到候機樓免稅店的時候,會毫不猶豫走向迪奧專櫃,向櫃姐詢問999的下落。沒錯,目標明確是中國人在免稅店購物的最大特點。我無數次在海口美蘭機場聽到遊客詢問櫃姐,資生堂專櫃在哪裡啊?至於像海藍之謎這樣紅到發紫的品牌櫃檯,你都不需要詢問,徑直走向排隊最多的地方就對了。
機場免稅店並不是市區的商場,它不具備「閒逛」的屬性,在這個安檢和登機之間的窗口期,人們往往希望壓縮等待時間,所以要預先列好購物清單,迅速買齊。你甚至可以說,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理性消費。
也正因為消費者很清楚自己要買什麼,所以針對國內最火熱的產品、小紅書種草最多的產品和網紅款,免稅店從不打無準備之仗,它們準備了一系列熱銷網紅套裝、明星組合,還推出兩件85折,三件75折,滿減等各種折扣,並把它們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你總能迅速找到所需物品,拿起它,付款,離開。
消費目標明確促使免稅店熱衷於售賣迎合中國人的明星產品,而明星產品種類多庫存足又反過來加深中國人消費的意願,這樣一種相輔相成緊密咬合的模式牢牢吸住了中國人的錢包,相信我,沒有人可以逃脫這個循環。
可這樣的循環會導致消費的同質化,簡單說,所有人買的商品都差不多。你買迪奧999,我也買999;你在找YSL小金條,我也在找YSL小金條;你要雅詩蘭黛小棕瓶,我也要小棕瓶,不僅我要小棕瓶,我還要給表姐、三嬸、媽媽的同學的女兒的同桌都帶一件小棕瓶。
消費同質化的極端案例比比皆是。前兩年流行雅詩蘭黛420豆沙色,人稱大表姐色,黃皮友好,極適合中國人,既然如此,這隻口紅就無法逃脫被命運扼住喉嚨的「悲劇」。中國人買空了世界幾大機場免稅店,在日本、韓國、泰國,420全體斷貨,亞洲的購物天堂通通折戟。如果,你能在歐洲某小國的免稅店買到這隻口紅,大概會成為姐妹們羨慕的對象。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星你色」「斬男色」等口紅的身上。其實不止口紅,香水、美妝、巧克力都經歷過類似的故事。
如果你熱愛旅行,或供職於跨國公司經常出差,恰巧又是個觀察力敏銳的人,你多半會發現,全球免稅店裡賣的東西都差不多,品牌也雷同,也就是說,沒有那麼多選擇。你以為的全球化,其實買來買去都是差不多的東西,沒有特色也不彰顯個性,這樣的消費同質化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沮喪?
理性的衝動
海南免稅店的紅火固然與疫情這場全球「黑天鵝」事件有關,經濟政策重新布局,加速改變免稅市場,將以往外流的客源拉了回來,但它的紅火也必然印證著中國中產階層的消費升級。有數據表明,中國人在免稅店的消費額已經超越日韓和其他發達國家遊客,即使是在人均收入並不高於後者的情況下。
這樣的消費升級是由衝動帶來的。作為免稅業的先驅,日韓兩國研究旅遊業的學者曾對免稅店衝動消費做過深入探討。他們認為正是時間緊迫感和消費參與感促使人們在免稅店衝動消費。
想想吧,候機樓裡的廣播已經在呼喚你的名字,飛機還有10分鐘就要起飛,你還能糾結到底是該買套裝還是單瓶嗎?不如心一橫,拿起套裝就走。消費參與感就更容易理解了。旅客穿過璀璨亮麗的廣告燈箱,撥開重重疊疊的結帳人群,再看看還要暴走500米才能抵達的登機口,就算是毫無購物慾的鋼鐵直男,恐怕也想停下腳步轉轉看看,或者問問母親老婆要不要代購護膚品或奶粉吧。
但這種衝動並不是完全非理性的,相反,它可能正是基於理性的衝動。理性,衝動,這兩個完全矛盾的詞怎麼能夠放在一起呢?
讓我們想像一下,你拿著親友代購的購物清單,直奔品牌專櫃,這時櫃姐告訴你,一支口紅252塊,兩支套裝430塊,折算下來一支只要215塊,一支足足便宜了接近40塊錢,你會買哪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小人在腦海中跳出來告訴你,快買套裝,很便宜,剩下一支回去在朋友圈上賣掉……
你看吧,正如前文所說,帶著購物清單去消費是理性的,計算利益最大化是理性的,可指導出的結果——購買用不完也賣不掉的套裝卻是衝動的。為了湊齊更多的打折,獲得更便宜的單價,從而購買更多的物品。
可便宜並不代表不要錢,免稅不意味著免費。免稅店裡的國際大牌護膚品即便免除關稅,也依然價格不菲,絕算不上白菜價。但就是那免除關稅後便宜的上百塊甚至幾十塊錢,卻成為驅動中國消費者下單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們以熱賣品SK-II神仙水為例,同樣容量在官網價格是1540元一瓶,在海口免稅店的價格在1200元左右,免除了300多元的關稅。如果你已經常備千元以上的護膚品,你還會在意兩三百塊嗎?但就是這兩三百塊讓商場專櫃人煙稀少,免稅窗口人頭攢動。
人們在意的並不是價格,而是「得到了便宜」的感受。免稅店正是為消費力充足的中國人提供這種感受,從而推動中產群體的消費升級。
活力充沛的城市
無論是同質化的消費,還是升級了的消費,這在當下都是一粒速效救心丸,它不僅僅只對海南這一個小小的島嶼有重要意義,更提振了經濟與市場繁榮,讓人們在低迷後對城市活力重新充滿信心。美國城市問題研究權威喬爾·柯特金(Joel Kotkin)在他的著作《全球城市史》(The City: A Global History)裡說,一座活力充沛的城市,需要具備三個特性,除了安全之外,還必須繁榮且富有神韻。
顯然,現在的海南,就是這樣一處活力充沛的所在,它組合出了新的旅遊經濟三板斧——陽光、海灘、免稅。
圖片來源於網絡
撰文:觀復泥螺君
監製:觀復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