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受住時光考驗的經典影片不少,我也看過許多,源於對音樂的發燒之情,我對擁有出色配樂的電影喜愛有加。1996年的《勇闖奪命島》(《The Rock》也被譯作《石破天驚》、《絕地任務》)便是其中之一。這部集一流劇情、演技、配樂的電影,打開了我音樂欣賞的另一扇門,使我對電影配樂產生了興趣。
《勇闖奪命島》海報
電影是一門兼備視覺與聽覺美學的藝術,電影配樂是電影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影片中渲染氣氛和深化影片藝術構思,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深刻性、戲劇性。倘若在看電影時藉助好的音響器材欣賞其中的畫面和音樂,讓觀眾更深刻地了解影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那將是一次極美好的藝術享受。
通常電影中的配樂形式有兩種:一是盡力溶入電影的結構中,如配音般地令人不易察覺;二是儘量突出,令人強烈地感受到。其實,電影配樂的真正意義在於「配」和「襯」,當這兩種觀念能夠與整部電影的結構巧妙結合,那必定能夠產生強大的震撼力量。
《爵士歌手》海報
早在1927年,標誌有聲電影誕生的第一部影片《爵士歌手》問世後,負責電影配樂的作曲家就開始研究和探索如何使音樂更適合電影。至20年代末期,音樂被當作電影的一個重要因素,已經不僅僅是畫面的陪襯。當時的配樂是以純音樂的形態來構思,因此,那時的電影配樂大多具有古典音樂氣息。
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
到了50年代,電影配樂有了更完善的發展,不僅對影片起說明、解釋、加強氣氛、烘託情緒的作用,在刻畫人物、劇作結構以及蒙太奇運用等方面也參與了整部影片的創作。如今,隨著錄音器材的靈敏度、精密度的提高及環繞聲的運用,電影配樂越來越美妙動聽。此時的電影配樂也已經發展成為音樂藝術成熟的體裁。約翰·威廉士、漢斯·季默、埃裡奧·莫利康內、詹姆斯·霍納都是當代公認的配樂大師。
家中的9.2聲道ATC影院
在家中的9.2聲道家庭影院,我再次欣賞了由漢斯·季默配樂的《勇闖奪命島》。在ATC 200前置左右音箱、ATC C60中置音箱、Klein+Hummel環繞音箱、丹拿低音炮、奇力KRS 200低音炮、Lexicom BD 30藍光播放機、馬克列文森NO.502前級、Crystalio.Ⅱ VXP後級、JBL 4500P/4500X均衡器、索尼VPH-G90投影機以及投影幕的良好配合下,這部老影片的聲音和畫面效果依然令人讚嘆。
ATC音箱和馬克列文森NO.502前級
在我看來,這部影片於近來說,講的有愛國情、戰友情、愛情;向遠來講,包含有政治、人性、信仰。雖然呈現方式還是美國式大片的套路,但的確是一部難得的披著商業電影外表,擁有深刻文藝內涵的電影。三個男人的精彩對戲,再加上漢斯·季默的震撼配樂,自然會被人們念念叨叨近二十年。
索尼VPH-G90三槍投影機
在品味麥可·貝的導演才能,肖恩·康納利、尼古拉斯·凱奇、艾德·哈裡斯的演技的同時,我最關注的還是影片的配樂。漢斯·季默與夥伴為這部影片配了8首樂曲,將電子合成器加管弦樂團的音樂手法發揮到了極至,打擊樂的表現尤其突出,緊張激烈之餘不乏悲壯豪邁之情。激昂、婉轉、狂野與喜悅,在整個樂曲中交替出現,隨著影片的展開一步步呈現出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Hummell Gets The Rockets》《rock house jail》。
被陰謀籠罩的奪命島
《Hummell Gets The Rockets》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用管弦樂表現了將軍矛盾複雜的心情:他在對愛妻極度的懷念下做出了艱難的抉擇,配樂以悲壯為基調,從一開始低沉的前奏到激昂的曲調,將將軍的複雜心理表現地淋漓盡致;後一部分是將軍率領海軍陸戰隊盜取毒氣飛彈的配樂,配合盜取飛彈的動作鏡頭,音樂迅猛地爆發出了強烈的節奏感,十分震撼,而在樂曲的末尾則運用柔調,表達了將軍對手下被困的無奈心情。
被轟炸的奪命島
《Rock House Jail》在影片運用了兩次,分別是將軍捧著鮮花走進墓地,夾道的憲兵敬禮時,以及影片結尾處前特工和化學專家邁著矯健的步子出現時。整支樂曲的節奏十分鏗鏘磅礴,曲調跌宕起伏。閉上眼睛傾聽,大號低沉的聲音響起,大提琴沉悶地奏著序曲,鋼琴有力地跳動著單音節,一排排架子鼓山呼海嘯般的一起敲響……整曲時而細膩舒緩,時而激躍高昂,令我沉醉不已。
《勇闖奪命島》經典畫面
其實,令我深深迷戀的不單單是影片的配樂,還有一段對白,在此處且做全文結尾,與大家分享一下。
當特遣隊與海軍陸戰隊相遇時:
「我是漢默將軍,放下武器!」
「我是安德森中校,將軍,我是特遣隊隊長。我們知道你的動機,上帝在上,我完全贊同你,但是我也曾像你一樣發誓捍衛祖國和消滅敵人,不論他是外國人還是本國人!將軍,我們都曾把熱血灑在了同一片土地上.」
「我們居高臨下,你們已經四面受圍。中校,如果你愛惜你的弟兄們生命,那麼,放下武器!」
「我決不會下達這個命令的!跟隨將軍的將士們,你們曾在海軍陸戰隊不都宣誓效忠祖國嗎?我們都有情同手足的弟兄們血灑疆場而他們的心靈卻被五角大樓視為糞土,但這並不能賦予你們背叛的權力.」
註:本文作者李積回先生是「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創始人、陽江十八子集團總經理,同時也被譽為「世界第一音響發燒友」。中國音響界的泰鬥、著名的電聲專家王以真先生曾以「積回」兩字作藏頭詩:「積天下之大成,回人生之百味」,以稱讚李積回先生對音樂和音響的熱愛與執著,也讚嘆了「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的豐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