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星際2社區的玩家們大體圍繞著WCS改制展開了許多討論:日益減少的韓國天才選手池,以及其統治力的下降。今天我想在文章中闡述的有關這些話題討論的本質,我認為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理解參與討論的人的來自哪個群體和他們的爭論暗示了什麼。
我嘗試把SC2社區的人們分成2個群體:為了娛樂的群體和為了欣賞高水平競賽的群體。
從這個論點出發的話,從極端上來看這2個群體實際是互相對立排斥的,需要讀者注意的是在此片文章中我不會和站在其中任何一個群體的對立面。這個論點可以放在任意一個傳統運動和電競裡,就像Richard Lewis最近在一篇文章裡說過,但今天我們說的,僅限於SC2社區。
我也不會去考慮比如:市場化和金錢化SC2,哪種不一樣的系統會更加有可持續性發展前景這種問題。因為這些都是另外的相關話題,並不是影響今天我要闡述問題的必要因素,我今天只是純粹來討論劃分出的這2個群體的爭論。在開頭,我會闡述我如何定義這2個群體。
1、娛樂向的觀眾
從個人的觀察來看,主流的觀眾都屬於這個群體。
我把那些主要被炫酷的場面、有趣的採訪評論、本國選手的勝利、垃圾話等諸如此類的事物 所取悅的觀眾都歸納到這個群體裡。我想你應該能跟上我的思路,這個群體是最普遍的群體,如果說的的不公平一點的話,他們是休閒玩家。
2、競技向的觀眾
這一分類,對於我本人來說也是屬於這個群體,我們從觀看高手間最高水平的對決中享受快樂,完全不考慮這個選手在遊戲外是否值得喜愛。
這個群體僅對絕對公平的比賽、純粹的技藝、最高水平的操作 和針對高水平有意義的比賽解說分析感興趣,通常我們稱之為「硬核」玩家。
再次重申,這只是我從社區觀察到的大致的2種玩家群體分類。不要把這些作為正式書面的定義,我只是為了帶給你們一個模糊的2個玩家群體的一些基本感覺,這也是我進行後面論述的基礎。
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每一個參與到我在前文提到的話題討論並給出論點的玩家都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分類:「你為什麼喜歡SC2?」
你得到的回答無非倆種:娛樂和競技。
所以我們社區中的爭論可以縮小到一個問題上,那就是兩種不同玩家群體之間的爭吵。
我並不是這個領域的專業,所以如果我說錯了,請糾正我,但是後面我將說明我個人是如何感受到這兩種不同群體間的對立是如何出現的。
從SC2的歷史來看甚至是之前的BW,一大批的社區玩家,特別是在TeamLiquid上的玩家,都是看著韓國聯賽成長的。喜愛著韓國聯賽的選手們,並且變成不同風格的高水平的玩法的粉絲。這樣一來,他們也成為了不同選手的粉絲,突破了語言和文化的隔閡去喜愛這些選手,但是不是因為這些選手的個性,而是他們的高水平的操作和打法風格。但是從那時起,電子競技和SC2都遇到了一個瓶頸,不斷增加的主流觀眾群體(娛樂向觀眾)。這在一些國際巡迴賽上已經有所展現,韓國選手作為外來者參加這些比賽。
除去文化的隔閡,那些不是看著韓國聯賽長大的社區玩家們,他們沒有時間去走近了解韓國聯賽和其中的選手們。自然的,這些休閒玩家們越來越多對本國選手,也就是哪些他們很快能夠識別的並且說著和他們一樣語言的選手們變得更感興趣。不止如此,有些很有趣的選手如MC和PatinG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去和外國的觀眾互動,這也為他們在外國觀眾中贏得了許多的人氣。
這也就是倆個玩家群體矛盾的開端。
現在,請記住我在上文所說的東西,在我們的社區中為了不同的觀賞追求有2個不同的導向。這些激烈的討論在那一天變得非常的明顯:WCS 2016 賽事的引進了一些變化,而變化帶來的是讓2個玩家群體完全對立起來。
這個變化就是取消了韓國選手參加國際巡迴賽事的資格,暴雪迎合了2個玩家群體的前者,也就是那些主流娛樂玩家。
注意:我在這裡並不是反對這些主流娛樂玩家。
但是在韓國本土,他們只有2個小型賽事,這讓暴雪現在的做法變得無法諒解。兩 個艱苦的比賽日的比賽後,選手就面臨半年沒有比賽可打的窘境,這個糟糕的情況已經出現在了暴雪風暴英雄這個項目中。
這會真實的發生在MARU或者ZEST這2個選手身上,他們在CODE A遭遇然後一方從SSL中被擊敗。從國際範圍上來講,沒有一個地方的選手過的如此艱難,國際性的比賽相比以前時間間隔越來越大,比賽獎金越來越平均化。這同樣發生在韓國,但是韓國聯賽的比賽要更少,卻有著那麼多的頂尖選手的一起競爭。
現在你可以很清楚的明白為什麼競技向的觀眾變得很失望了吧,不管你是否同意。
兩個玩家群體的分歧同樣導致了對於解說們風格的看法和頻繁爭執。
有些玩家要求只需要參與比賽的2個選手來說一下分析就好; 而另一些玩家則更喜歡自由流暢,逗趣的解說再搭上一些笑話,謎語,和一些更加趣味性的解說技巧。
這2種需求都很好而且各有千秋,導致了社區裡發生爭論的是這次WCS比賽上籠統的解說,過分展示遊戲單位。
所有這些,讓解說看來是越來越迎合休閒玩家們,那就是娛樂向的玩家群。許多人喜歡這場比賽的解說,也有許多人十分厭惡。一部分人認為這場比賽解說,很有趣,節奏很快,激動人心,但是沒有提供足夠的比賽信息。
而在我為這篇文章做研究的時候很多人告訴我,在這樣一個BO5的決勝局裡,特別這樣一場獨一無二價值無限的比賽中,解說應該做的更嚴肅,專業,然後充分理解這場瘋狂比賽裡發生的局面。
雙方的論點都很好,而我寫這篇文章絕對不是為了告訴誰你應該為什麼而感到開心愉悅。但是這個例子再次展現了同時滿足娛樂向和競技向的玩家群體有多難。
我想考慮的更深一點的話,有一個問題必須為賽事的組織者、解說們還有各位說出來。那就是同時考慮倆種對立玩家群體情況下,遊戲的粉絲們到底想要什麼?你應該去迎合誰?我們的賽事要成為什麼樣?
我們不可能去指責暴雪嘉年華給最好的選手到戴上王冠,因為我們知道如果世界上所有的選手都被賦予了相同的參與權利和機會的時候,選手池將大有不同。
暴雪這樣把兩類玩家合起來做推廣的手法,會讓這2個不同類型的群體的玩家中的其中一個覺得失望。這不能作為暴雪嘉年華以星際II作為一個縮影推廣電子競技的解決方案
這就如同躺在沙發上的「專家」一樣無法去發現選手上一年的成績——而現在僅僅從他們是否有資格晉級暴雪嘉年華中判定。我本人是十分的失望,當被告知Classic不是最頂尖的神族玩家,或者是解說們在暴雪嘉年華上說著他表現的不如他人。而我所能做的反駁就是看一眼他在Liquipedia 上的頁面然後說出來:這完全是可以忽視的情況,在一個不夠職業化的設定下。但這如果是在一個可能是匯聚了所有精英和最高水平競賽的舞臺上呢?
我對於這種情況很不開心,如果你把暴雪嘉聯華設定為一個SC2的世界盃的話,就像傳統體育那樣,也就是我們感覺暴雪正在建立和推進的那樣,那就這麼做吧。但是我想說的是在真的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裡,差勁的分析不會被容忍哪怕一秒。他們的工作的不容許他們這麼做,他們的工作是傳遞有效的比賽信息。
現在,不要把這當做我是在灌輸一個人的意見到你的肚子裡,我可沒有想那麼做,如果你有這種感覺的話,我提出道歉。我曾直言不諱的說我不喜歡WCS現在的形式,還有你們也清楚的知道我是屬於那種享受高度競技水平比賽的群體。我只不過是想要把目前社區的爭論從一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然後希望所有的遊戲粉絲們還有賽事組織者們,以及解說們在他們參與討論的時候把我提出的觀點放在心上。這是我這一篇文章的來源,以及所以來的基礎。
無論屬於哪個群體的玩家都沒有對和錯,但是去理解了這些爭論的核心,會讓我們知道解決途徑在哪。目前比較理想的目標是選擇一個好的平衡點讓2類玩家群體都能感覺到開心。
這是為什麼HomestoryCup這麼棒的原因,因為它是個休閒,友好,極度趣味性的大賽,同時又給了「硬核」玩家們選擇。但是想像一下,如果每個大賽的都辦的像HSC一樣,許多人又會覺得比賽不夠激烈,不像職業化的大賽。
我們的社區應該為2個玩家群體都提供空間,最重要的是我們沒有要單純迎合一個群體,如果我們偏向一個方向的話,我們許多社區裡的玩家都會感覺被排斥了。
所以解決方案很困難,但是我們應該滿足雙方。
我不是一個解決此類問題的專家,但是對於這個領域很有興趣,雖然這不是我的工作。這需要組織們,解說們,還有社區自身一起去主動的發現解決這個矛盾的一致方案。
但是有一點很明確,我們目前做的不夠好。
(文章來源:Teamliquid,譯者:NGA|月神之韌)
微信ID:play163
喜歡我 就關注我吧~網易愛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