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名師趙嘉:索尼A7R Mark II的秘密還有很多!

2021-02-24 華南索粉匯


前兩天,我(作者,下同)和索尼A7R Mark II的設計團隊見了面,聊了聊關於全畫幅微單林林總總的事情。

今天索尼正式開了發布會,屆時會有很多攝影媒體發出很多資訊,所以對於大家都會了解的我就不廢話了。最近確實超級忙,所以這回只說重要的事兒。機身更多細節的照片我也不插了,直接給大家乾貨吧。


背照CMOS無疑是最重要的亮點

電路層挪光電二極體後面,一方面提高了開口率,可以更好的接受光線,提高了高ISO下的畫質。另一方面,電路層挪光電二極體後面,實際上電路層的空間也得到了解放,設計更從容了。所以,從大的結果上看,背照CMOS可以帶來更好的低ISO畫質,可以有更快的讀取速度(要不這次A7R MarkII的視頻怎麼提高這麼快?)。

那背照CMOS那麼有不足嗎?目前看來只有「成本」這一項。索尼的工程師解釋目前的技術看,控制光電二極體層上移之後,再要做大面積還是有些難度,所以成本更高。不過,我相信這個未來會很好的解決,不是大事兒。

有人擔心低ISO不如傳統的CMOS好。現在看來這個擔心是多餘的,這塊背照CMOS在低ISO下畫質比原來A7R的那塊「傳統」CMOS更好。常識上講,像素密度越高,高ISO和動態範圍就越差(指同樣畫幅,大體同一代的產品)。目前無論是索尼還是佳能,在全畫幅上做到五六千萬,甚至更高像素都不是問題。

不久前,佳能5000萬像素的5Ds/5Dsr出來之後,我的擔憂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過去同樣技術的7D2的高ISO畫質很差(其實色深和動態也不太理想),5Ds/5Dsr能有多少改善?另一個是關於鏡頭的問題(這個後面還要再講到)。目前看來5Ds/5Dsr的高ISO依然不是太理想,有人抨擊它的高ISO回到了5D2水平(當然,5D2的高ISO也不是不能用),反正這麼說……確實有點刻薄了。我只能說,我們再繼續等待測試結果吧。

索尼工程師的理念是,A7R MarkII要做到解析度、高ISO和動態範圍的統一。而如果出一臺接近6000萬像素的機器,想同時在高ISO畫質上也超越原來的A7R就不可能了。他們覺得目前索尼已經是全球相機CMOS第一廠家了,所以不需要做數據上看起來很眩的CMOS。A7系列不會追求變態的極致,目標還是更小更輕巧的高素質相機。(So,難道真有A9這事兒???????)

多說一句,為什麼索尼覺得自己是全球第一的相機感光元件廠家呢?因為目前他們的相機CMOS銷量排全球第一,其實佳能尼康的大多數小機器都用索尼的CMOS,索尼還生產33X44mm的CMOS給哈蘇、利圖、飛思、賓得的中畫幅用……所以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第一了,這個說法倒也沒錯。

說回到解析度、高ISO和動態範圍的3個統一,事實上,這塊背照CMOS的動態範圍比之前的更好,所以才有S-LOG2,在iso800下哦,比A7S又有進步!

至於未來A7系列會不會都變成背照CMOS?索尼工程師回答說:背照CMOS的優點很多,但是比較貴,是不是其他機型都要用,要看市場的需要……我感覺這純粹是打太極拳,其實主要還是看競爭對手給索尼的壓力大不大!

我還和索尼的工程師比較深入的討論了RAW文件的另外一些麻煩……恩,你們懂的,我指的是有損壓縮的問題。搞笑的是,這事兒我和索尼的高級產品經理討論了很久,後來發現我們幾個人根本就沒說到一塊兒去。簡單的講,我的意見是,壓縮文件不一定是有損的,但目前看來A7R的RAW採用了有損的(lossless)壓縮存儲方式,這個問題到底是怎麼回事,以及怎麼解決。

冗長的技術討論之後,最終他們給我的回覆是:目前A7R MarkII的RAW文件壓縮方式和A7R是一樣的,但是不能確認我說的有損壓縮方式的具體問題。但是確實有用戶反應這個問題,目前開始著手解決……至於是否可以通過固件升級方式解決,還要詢問日本的專業技術人員。

不過,這次他們還糾正了我原來一個錯誤的信息,我原來一直以為D800/D800E/D810用的和A7R是同一塊CMOS,這次他們詳細給我講了兩者有哪些不同,確實之前沒想到。

說回到有損壓縮這事情,其實我個人的拍攝沒有覺得那是個困擾,畢竟A7R的畫質已經很好了,我只是想知道他們有沒有更好的技術可以再進步。然後,我們就CMOS的處理方式包括未來CMOS研發的方向展開了討論……確實是大開眼界啊,太嗨了(下次再有這種事兒,我覺得應該讓索尼安排些旁聽席,然後賣門票)!

A7R MarkII是索尼第一次由CMOS部門和機身部門一起協調設計研發新微單(之前都是CMOS部門大體做好規格,再上機身),所以算是有不少技術突破。

當然,我們也討論到了轉接鏡頭中常出現的「紅移」的問題。色彩偏移主要其實還是和斜射(主要受鏡頭光學設計決定,紅色波長長嘛……)最相關,所以多發生在廣角鏡頭上。當然,和色差、鏡頭材料、CMOS技術和軟體都有關係。目前看來,好消息是,隨著背照CMOS提高了開口率,A7RMark II轉接可以非常大的緩解紅移。具體好到什麼程度,我們還要用更多鏡頭測試。

不過,多說一句。我個人對於轉接鏡頭不是太熱衷。不少膠片時代的老鏡頭在超過2000萬像素的全畫幅機身上問題很多,有不少根本就是二手器材廠商忽悠出來的。隨著蔡司的FE16-35/4和Batis25/2之類的鏡頭上市(可以預期索尼和Batis系列未來還會發新鏡頭……不要問我細節,謝謝),我還是覺得能AF的廣角鏡頭要好用的多。矯正變形之類的也容易的多。

另一個問題就是高像素到一定程度會出現衍射極限光圈的問題。

數碼時代的衍射極限光圈(Diffraction LimitedAperture,簡稱DLA),不懂的同學可以去看我博客早年的文章,大體上解釋一下,就是隨著像素密度的提高,導致小光圈下畫質的降低更嚴重,可以用的優秀光圈越來越少。

我問了索尼目前覺得理想的平衡是多少?2年後、5年後會不會有改變之類的問題。即關心他們目前利用算法所做的解決方案,也關心他們未來的解決方案。目前索尼的算法解決方案可以應用於JPG,佳能5DS類似的技術的可以用於RAW,但基於算法的技術目前看起來都還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下一個問題,我非常關心的,索尼什麼情況下會做更大畫幅?3344的大微單是不是有可能。

前面說過,索尼生產33X44mm的CMOS賣給哈蘇、利圖、飛思、賓得做中畫幅數位相機。不過,討論的結果看來索尼短期內不會自己做更大畫幅的無反相機。索尼的工程師已經夠忙的了,要做的新東西太多,不太顧得上這麼小眾的產品。愁啊,這事兒靠其他廠家不一定有指望啊……

等A7R MarkII正式上市之後,大家會立刻發現它的對焦速度對於A7R、A7S甚至A7II都有巨大的提高!!這是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在愛攝影團隊內部,我們大家對於器材有一個共識是,在不會太遠的未來,無反相機一定會取代單眼相機成為主流。說得更難聽點,叫「單眼相機沒有未來」 ,恭喜,大家不用擔心還有窮三代這件事兒了。

對於微單相機來說,目前普遍呼聲最大的短板其實還是AF速度(其他EVF的滯後、操控、電池……之類的麻煩其實最終都好解決)。所以短期內,新聞報導、體育和野生動物攝影這幾個領域會成為單眼相機最後的堡壘,無反相機還取代不了單反。

微單AF的突破其實大體出現於A6000,A6000的AF速度已經可以和佳能/尼康的頂級APS-C機器有一拼了。從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低光照下,單眼相機(包括索尼自己的單電相機)的對焦還是有優勢。而這次A7R MarkII的AF速度提高當然主要還是得益於新的背照CMOS。當然,具體快到什麼程度(特別是暗光下),精確性提高了多少,我們還要經過更多測試,但一拿上手,你可以明顯感覺比之前的A7系列真是的快多了。

說個花絮,我們愛攝影的吳穹同學特地讓我問了工程師,未來未來是否可能推出具有更強防塵,防水耐用程度的機型,進而替代現在尺寸太大的D4、1DX這樣一些廣泛用於職業拍攝市場的專業單反機型。其實他就是想知道索尼下一代機器啥樣,人家索尼工程師又不傻,當然猛打太極拳,說,阿諾,這個完全要看市場需求、攝影師的需要等等等等……

我說,得,得,我就直接問吧,微單對焦速度未來2-3年,通過相位對焦技術或者混合其他對焦技術是否能達到目前佳能尼康單反頂級機的水平。索尼工程師們猛點頭:這個沒問題!!

如果真的能做到,無反相機很可能就要攻下最後的堡壘了。當然,索尼最好還是把它A7系列的操控做得再好點,這次主撥盤上突然增加了一個鎖定,我真心覺得多餘!

關於轉接,多說兩句。索尼自己有兩個可以用的轉接環接原來的A卡口鏡頭,不帶半透反光鏡的LA-EA3和帶半透反光鏡的EA4。給大家的指導性建議,理論上用EA3的畫質更好;但在拍運動和暗光下,EA4的AF速度還是會更快。

另外,獨家揭秘,這次索尼A7R Mark II用轉接環接佳能鏡頭AF速度非常快!推薦大家用METABONES的4代EF轉索尼E口轉接環。METABONES的3代EF轉接環原來用在7S上會時不時出現死機的事兒。在A7RMark II上3代環會不會出現這事情,希望有心人能試試,把結果告訴我們。


關於大家關心的FE系列新鏡頭問題,出於保密的原因,我現在還不能告訴大家有幾支鏡頭將要發布,不過我可以確定索尼在這個財年(截止到明年4月)內將要發布的7支新鏡頭鏡頭看起來是很給力的。

之前發布的90mm微距相當不錯,在戶外攝影中和FE 35/1.4ZA是絕配,可惜我同樣期待的24毫米移軸還遙遙無期。如大家所知,我是一個非常痴迷的光學發燒友,所以我對索尼A7系列未來的鏡頭設計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討論光學設計問題,從光學機構設計、驅動方式、代工、加工、檢測、未來長鏡頭和增距鏡的協同設計之類的聊了不少,以後等我們寫索尼新書的時候再詳細講,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插個花絮,索尼FE系列的鏡頭的解析度遠遠不止4200萬,其實這裡也能看出來索尼在CMOS上的某些「儲備」。這個,不能多說了……

另外一個大家經常提出的問題,索尼E系列卡口的鏡頭還是太少。這事情索尼的工程師是這麼開導我的:

索尼現在FE卡口的鏡頭有15支(不含兩個附加鏡),情況如下:

FE卡口定焦:

16/3.5 FishEye (附加鏡),

21/2.8 (附加鏡),

蔡司25/2 Zeiss,BATIS 28/2,

蔡司35/1.4 ZA,

蔡司35/2,Loxia,MF

蔡司Sonnar T* FE 35mm F2.8 ZA

蔡司50/2,Loxia,MF

蔡司Sonnar T* FE 55mm F1.8 ZA,

蔡司85/1.8,BATIS

90/2.8 G Macro。

變焦鏡頭:

蔡司16-35/4

FE 28-70mm F3.5-5.6OSS,

蔡司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

FE 70-200mm F4 G OSS

FE 24-240mm F3.5-5.6 OSS

視頻鏡頭:

28-135/4

索尼的工程師認為這15支鏡頭(包括4支蔡司原廠的FE口鏡頭)都能支持4200萬像素的解析度(關於FE28-70我個人持保留意見啊),而仔細看看尼康、佳能的鏡頭,它們的很多便宜的鏡頭成像實際都很差(這倒是事實)。

事實上,D800/D800E發布的時候,由於D800E非常「挑」鏡頭,尼康公司在日本官網上公布了16款適用於D800E的推薦鏡頭(其中包括5款超過200毫米的長鏡頭)。而佳能5DS發布後,佳能也發布了一個類似的擔子,不過這張單子被很多行家認為「水分」蠻大的。其實不用等5DS測,直接把佳能EF系列鏡頭用Metabones接環上索尼A7R的3600萬像素,很多佳能鏡頭的解析度都不太靈。當然,目前我們自己還沒有完成5DS匹配鏡頭的測試,但我有一個比較信任的測試消息來源表明,目前佳能有18-20支鏡頭可以滿足5DS的高解析度(當然,其中也包括不少超長鏡頭)。

也就是說,如果你用的是3000萬像素以上的機器,不常用200毫米以上的長炮。索尼FE系列的好鏡頭在數量上並不少。索尼FE系列鏡頭現在缺的,是某些大家習慣、用起來早就順手、又非常需要的大光圈焦段(說的夠清楚了吧,別再問我具體是哪支了啊)。

前面說到,佳能和尼康大概各有15支左右常用焦段鏡頭能支持高像素機器,如果這麼看,現有A7系列鏡頭的數量並不太弱,而且加上未來8個月還要再發7支新鏡頭,貌似還不錯哦!

所以,從這裡也能看出,未來A7還是會走高像素高畫質路線,鐵了心會不會出太便宜的廉價FE鏡頭(類似佳能尼康的50mm/1.8之類)。

還有,很多我們愛攝影微信群裡的同學問,微單系統是追求輕便的,但A7系列很多鏡頭的體積並不小(FE35/1.4ZA的出現活脫脫印證了這個說法)。

這個事情不用問索尼,我就可以回答。總體來講,同樣成本下,鏡頭做得越小,成本越高。反過來說,索尼想做出非常非常好的鏡頭,又想賣得便宜,放開體積是最現實的選擇。所以說,徠卡M35/1.4那麼小是有代價的。如果想把廣角鏡頭做得體積小成像又好,勢必就要使用包括高折射玻璃之類的特殊材料,而這樣的鏡片通常更昂貴而且加工成本更高。當然,AF鏡頭做太小會對驅動系統有限制,這也是個問題。

所以,結果就是這樣,蔡司FE 35/1.4ZA成像質量目前公認可以說是「驚人」的好!!但是體積和重量都不小。反過來,蔡司FE 55/1.8ZA的畫質也是目前全球所有AF標頭裡最好的,但由於先期的計劃就是做一個小巧的鏡頭,所以最終體積控制的就不錯。不過,同樣的結構,如果它做成55/1.4體積就會大很多——設計師說了,他搞不定。

我因為最近忙於新書的事情,時間很有限,所以只能把重要的事情先說了,望大家諒解。

其他重要的事情還有:

1,我投訴了Mi系列閃光燈沒有原廠TTL連線的問題(要靠老TTL連線加兩個轉接器來解決)

2,確認靜音快門對畫質稍微有影響,是12比特的,平時是14比特。

3. RX系列中的全畫幅產品(RX1/RX1R)未來還會再發展!這個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我要特別提到,這次A7R MarkII的機震控制非常好,一改A7R的感覺。用高像素機器,機震和手震是非常頭疼的事情,原來的尼康D800E/D810,後來的佳能5DS沒有不是這樣的。當然,A7RMark II本身的5軸防抖也是解決手震一個非常有效的功能。

兩年前上市的A7R作為世界上最早的全畫幅AF微單相機還具有相當的實驗意味,而現在的A7R MarkII是一臺畫質非常優秀,同時在性能上足以和任何高級數碼單眼相機抗衡的成熟產品。就性能而言,它幾乎是一臺沒有缺點的相機。從器材歷史發展的角度看,它的出現可以和當年EOS-1N取代EOS-1、5DMarkII取代老5D一樣改變整個市場的格局。如果我們之前說「無反相機會取代單反」還是基於技術層面的討論,現在,我們看到了這樣的產品,它幾乎可以推薦給我周圍所有的攝影師使用了。

最後,總結一下,A7R Mark II最吸引我的是:

1, 高像素高畫質的背照式CMOS,尤其要提到像素提高了之後,高ISO還比老A7R更好;

2, 5軸防抖,已經在A7 Mark II上證明非常好用;

3, 50萬次的快門,職業攝影師的福音啊;

4, 驚人的內錄4K視頻功能(其實這機器很牛的視頻功能還有很多)

更多的測試,我們愛攝影(詳情點擊原文連結)會第一時間買到A7R Mark II,到時候會給大家提供更多的意見。

相關焦點

  • 名師趙嘉:索尼A7RII秘密還有很多!
    你都搞不清楚索尼有多強!索尼A7RII在上海P&I展會上正式與大眾見面,著名攝影師趙嘉老師也在他的博客上帶來了這款機器的深度點評和他與索尼工程師的深度溝通內容,本文轉載自他的博客,大家可點擊下方的原文連結。
  • 索尼A7RMark II的秘密還有很多!
    索尼A7RMark II的秘密還有很多!
  • 索尼A7/A7S/A7R/A7II四款全幅微單怎麼選
    應該說,索尼A7系列的成功是出人意料的,甚至超過了索尼影像部門自己的預期。在今年整個影像行業大環境不太好的前提下,A7系的超常發揮的確幫助索尼影像取得了不錯的盈利。這四款機型中,我自己擁有一臺A7,也已經用過A7S和A7R。A7II雖然還沒有用過,但至少我對於奧林巴斯E-M1的五軸防抖非常熟悉,因此稍微想像一下A7II的表現。
  • 微訪談預告|趙嘉老師探秘索尼總部
    美其名曰「探秘東京索尼總部」👇於是,本周三在愛攝影-星球漫遊交流群中,趙老師將針對此次探訪交流中的見聞與心得同大家分享,敬請關注喲。相關閱讀趙嘉老師在日本採訪時的睡前日記時間2016.04.20(本周三)22:00 與以往不同喲👆全程時長約為1~1.5h嘉賓:趙嘉
  • 索尼A7R II 和A7S II都低有什麼不同?測評
    A7R II 和索尼A7S II 有些相同的特點,例如,在價位幾乎相同的情況下,有4k的內部錄像系統,5-axis影像穩定器和高速的自動聚焦,但是,這兩款機型還是有點區別的。例如,A7R II 擁有一個巨大的42.4MP全幀(的感光元件/式CMOS)傳感器,而新的索尼A7S II使用的是也可以在它的前身索尼A7S中找到的12.2MP傳感器的改進版本。
  • 索尼準備了一場A7RⅢ的盛宴,成功地撩了全球影像人的心(附各種實測素材下載)
    索尼A7RⅢ的發布主會場是紐約,發布會時間正好是紐約的PhotoPlusExpo展會第一天,而且從出席紐約發布會高層的級別可以看出,索尼還是最為重視北美市場。畢竟,美國是世界影像行業的中心,西有以好萊塢為中心的電影工業,東有以紐約為中心的全球廣告中心,知名的奧斯卡獎,艾美獎以及很多攝影行業的獎項都在美國,更不要提全球知名的電影學院以及攝影學院。
  • ——佳能EOS 5D Mark IV 對比 索尼A7S Mark II
    痛定思痛,通過學習對手的優勢,並不斷突破自身的桎梏,索尼推出更具性價比及更為強大的的無反產品,以應對視頻製作市場的變化,通過其多年來對傳統攝錄產品的理解及無法撼動的市場地位,將傳統專業攝像機領域的S-LOG、峰值對焦、自動對焦、超強的高感、4K內錄等,以前只在專業攝像機出現的功能,融入到A7S系列中,隨後的幾年索尼的全畫幅微單異軍突起,佔據了相機視頻製作市場的半壁江山,銷量永遠是考核一切產品成功與否的標準
  • 索尼a9帶來的驚喜,a9&a7r2使用感受對比
    a9的視頻錄製按鍵終於和a99系列機型上的位置一樣了,要知道有很多人吐槽a7上這個視頻錄製的鍵位,實際操作中很難按到那個位置。常見提問給出的建議:Q1我現在想要入一臺索尼微單,a7ii、a7r2、a9該如何選擇呢?什麼內容都拍的普通攝影愛好者,選a7ii一般職業攝影師、對畫質和寬容度有需求的選a7r2專業體育、自然、人像、紀實、記者類題材的攝影師當然選擇a9Q2我現在用的a7r2,有必要換a9麼?
  • 佳能1D X Mark II vs. 佳能1D C:誰拍視頻更牛?
    本文由影像麥客VideoMaker.cn翻譯組原創翻譯外文來自cinema5d網站,原作者SebastianWöber需要轉載請聯繫佳能1D X mark II是佳能第一款可拍攝4K視頻的相機,而且全解析度下拍攝幀率達60p。自從佳能幾年前將專業電影視頻拍攝從其照相機裡面「分離」以後,佳能就很少有能拍高畫質視頻的攝影機了。也就是說從那時起,佳能的專業攝像機如雨後春筍出現,但價格不菲,以至於在視頻拍攝這塊,不少入門級用戶轉而投向索尼產品。
  • 由Xperia 1mark II說開去 想起索愛的walkman&Cyber-shot時代
    日索尼Xperia 1mark II問世。如之前看到ET的一篇《聊一下索尼新發布的拍照設備》說的那樣Xperia 1mark II其實應該算是一個拍照設備,無論是20張/秒的連續AF·AE連拍以及實時眼部AF對焦以及可識別人物、動物(貓/狗)的眼睛這些與rx100m7甚至高一級的α9。
  • 【轉載】凱音n6ii 體驗
    前言        說實話,當我第一次聽到n6ii和A01的搭配的時候,我對這臺機器的印象並不怎麼好,聲音平平無奇,外觀也比霸氣外露的N8收斂了許多,操作上還有些小
  • 原來西藏就是我的旅行毒藥——攝影師趙嘉
    見到趙嘉時,北京漸入炎熱的夏季,這個時候往往最令人想念西藏風的乾燥與雪山的涼意。趙嘉正忙著他的新書《上帝之眼》之二與之三的出版,這兩本書如《上帝之眼》第一卷一樣,著眼於旅遊攝影方面。趙嘉是一位高產的攝影師和作家,他的許多作品平分了兩個主題詞:攝影、西藏。
  • 路邊藝人 趙嘉
    需轉載原創文章的可申請授權。本平臺投稿郵箱:923887813@qq.com授權首發原創作者:趙嘉柔軟的腰肢不斷扭動那充滿誘惑與寂寞的舞姿像那致命的毒藥見血封喉面紗後若隱若現的唇角揚起迷人的弧度一個淺淺的酒窩卻像深不見底的水窪讓匆忙的行人停下腳步帶著他們目光跳入其中無法自拔 地上的帽子裡落滿了黃沙與泥土還有幾枚蒼老的錢幣
  • 傳聞再起 - 索尼A99 Mark II要來了?以及一些閒聊
    回到今天的話題,據說索尼A99 MarkII要來了,秉承我一貫傳聞說一句,我要聊半天的風格,下邊是傳說中可能有的規格和我的看法:4200萬像素感光元件很合理,我知道很多人都說索尼下一代感光元件時7000萬8000萬9000萬等等,但是我感覺如果其他廠商不努力推進像素大戰的話,索尼會在4200萬這款感光元件上停留比較長的時間。
  • 颶風資訊 | 期待已久的Vlog相機佳能G7X Mark III與佳能G5X Mark II真的好嗎?
    前幾天新發布的佳能G7X Mark III與G5X MarkII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兩臺機子都具有3英寸上翻式的高清觸控螢幕幕,這一點對於Vlog來說基本是剛需,有了翻轉屏用戶才能清楚的看到自己,並且進行構圖與曝光。
  • 奧林巴斯EM1 Mark II新品發布會歸來
    下面我以個人用戶的角度來聊聊EM1 ii,我個人關心的三點:傳感器,對焦和防抖。到了現場,我就直奔EM1 ii,咱們看看真機,先上個對比圖,分別是:EM1 ii + 25 1.2EM1 + 42.5 1.2EM5 ii + 75  1.8EM1 ii握持的手感非常好,尤其是在手柄處的握持感
  • 秦國滅趙國後,公子趙嘉建立的代國,是如何滅亡的?
    秦國攻破趙國邯鄲,趙王遷被虜,公子趙嘉逃到代郡和上谷郡,重新集結為數不多的殘兵。
  • 拍攝體驗|索尼A7R3耍起來
    我也早已按捺不住我狂熱的內心……懷著十分期待的心情,我拿著最近大熱的索尼微單A7R3在影棚裡拍了一組片子,因為我平時的工作場地就是攝影棚,所以A7R3在影棚環境下的表現是我最期待的! 實際上索尼A7R3的表現確實讓我放心,操作感相比上一代實在進步的太大啦!!和同樣像素的A7R2相比,A7R3的對焦性能也大大提升。
  • 學徒探店:多倫多|Bymark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徒食客吃喝報告,ID:xmjxtsk18970886148】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金融區的高樓冰冷且壓抑,而我已拿著google map在TD塔周圍轉悠了十多分鐘,鑽進來鑽出去,還是沒找到餐廳在哪——都快找到同在TD塔的名店Canoe去了。
  • 著名攝影師眼中的索尼微單A7R3
    索尼微單™A7R3;SEL100400GM;1/5s;F13;ISO 50索尼微單™A7R3在不同的環境的不同拍攝條件下,完全可以勝任。索尼微單™A7R3;SEL2470GM;1/80s;F8.0;ISO 100索尼微單™A7R3的對焦系統還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功能,就是眼部對焦,可以直接對焦在人的眼睛上,讓我在拍攝人文作品時更加方便,這是一臺能夠陪我走的更遠的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