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辛德勒名單》中的人性

2020-09-09 知命之年搏一搏


人類作為高級動物,和其他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有「人性」。但戰爭往往泯滅、扭曲人性,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西斯德國對猶太人實行的種族滅絕,導致600多萬猶太人死亡,堪稱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悲劇。而美國猶太籍導演史匹柏導演的《辛德勒名單》就是對這場慘絕人寰的屠殺事件的真實寫照,但在這部影片中巧妙的融入了德國商人辛德勒通過救助猶太人的行動,從另一個側面開展反法西斯活動。

影片剛開始,辛德勒作為一名商人,表現出唯利是圖的一面,他通過與德國軍官搞好關係(用金錢鋪路)、僱傭廉價猶太籍人當工人,製造鍋碗瓢盆供應德國軍隊發戰爭財。因猶太人進工廠可以免遭屠殺,因此他的工廠間接成為猶太人的「庇護所」。後來一幕幕的血腥屠殺,震撼著辛德勒的心靈。儘管從表面根本看不來辛德勒的變化:他每天仍是花天酒地,出入交際場所,周旋在德國軍官中。但從一些小事件也看出他厭惡戰爭、厭惡屠殺、喜歡平等博愛:他冒著風險收留一對老年猶太夫妻、巧妙攔住火車解救了自己的猶太合伙人、為了減少擠滿人的悶罐子車廂中猶太人的痛苦,自己親自用水槍向車廂內噴水、自己過生日親吻被德國法西斯視為劣等民族的猶太人的姑娘。最後為了救助即將被送入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人,他竟傾家蕩產購買了一千多猶太工人,費盡周折的將他們轉移到自己家鄉。讓他們生產不合格的炮彈,自己不惜花錢購買彈藥向法西斯交差。辛德勒這種做法與我們經常看到的搖旗吶喊、真槍實彈的反法西斯大相逕庭,因為當時法西斯力量特別強大,擁有裝備精良的武器,而老百姓卻手無寸鐵。在這種力量懸殊的較量中,辛德勒巧妙的運用自己是德國納粹黨的成員,自己財大氣粗、社交面廣的、德國軍官貪財等特點,採取「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救助猶太人,當然最後他傾家蕩產救助猶太人的義舉,可以說是驚天動地,因為常人尤其商人根本做不到。這實際完成了從「小我」到「大我」的轉變,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因為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邪惡的戰爭是法西斯戰士變成殺人如麻的劊子手、成為吞齧生命的怪獸。那麼拯救生命的辛德勒肯定就成了「救世主」。

總之,史匹柏在影片中主要想揭示在特定的環境下人性的善惡,告誡世人平等、博愛、互助應該是人類的本性。

相關焦點

  • 史匹柏的《辛德勒的名單》,殘酷的戰爭中人性的光輝
    除此之外,史匹柏老師最善於以個體來突顯整體,就像《拯救大兵瑞恩》中的「八個人救一個人」那樣,這部《辛德勒的名單》也沒有例外,以「一個人盡力解救一個種族」來突顯二戰的殘酷以及戰爭中人性光輝的一面。這類戰爭題材電影最偉大的地方莫過於不僅能讓我們看到戰爭的殘酷,還能讓我們感受到和平年代的美好以及在那樣戰火連天的情況下一部分人高尚的品格和人性的光輝,就像這部《辛德勒的名單》當中的主人公辛德勒,他從一個納粹中堅分子、攫取最大利益的投機商人到解救猶太人的「救世主」,這其中的轉變無疑是作為人來說的良知被一點點喚醒的過程。
  • 從二戰系列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中主人公心理變化看人性的善與惡
    在這場混亂的屠殺中她與父母走散,試圖通過自己的努力躲過槍殺,從混亂中逃走,她倉皇地躲進一棟建築裡。小女孩求生的本能觸動著觀眾,在那雙透著恐懼的美麗的眸子裡,藏著人性最純真的美。與此同時電影中響起了一段童聲合唱的猶太民謠。
  • 《辛德勒的名單》:人命的救,人性的贖
    說實話曾經的我認為其早已過去了,我們不應該拘泥於過去,直到《辛德勒的名單》進入了我的視野。每次寫東西永遠都是這樣,未寫時思緒萬千,可是最終流露到指尖的表達情感不及內心所想的十分之一。辛德勒的名單》是由史蒂文·史匹柏執導,連姆·尼森、本·金斯利、拉爾夫·費因斯、艾伯絲·戴維茲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
  • 豆瓣9.5,《辛德勒的名單》中戰爭、生命與人性的碰撞
    一部好的電影,很難達到像《辛德勒的名單》這樣簡直令人無法挑剔的完美。應該這樣說,它的存在是電影的一種永恆。奧斯卡金像獎,只是作為它的一個褪色的陪襯。一個男人推開了俱樂部的大門,俱樂部的侍者並不認識他,更不用說那些正在喝酒說笑的軍官。
  • 必看電影之二十八——辛德勒的名單:人性的救贖
    辛德勒的名單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1993年出品  導 演:史蒂芬•史匹柏  主 演:利亞姆
  • 《辛德勒的名單》深度解讀辛德勒背後的人性——用邪惡來捍衛正義
    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名單就是生命,名單以外是死亡《辛德勒的名單》是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肯尼利在1982年出版的一部長篇紀實小說。小說以主角辛德勒的視角,來記錄了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再現了那段真實的歷史事件,有著史詩般的格局,給人巨大的震撼。
  • 人生必看的一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看完短片帶你了解人性的世界
    電影關鍵詞:二戰、人性、營救本片《辛德勒的名單》根據奧斯卡·辛德勒真實故事拍攝焦點: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整個世界小語:原本想剪輯成一段3分鐘的短片,以應和為二戰中被迫害的猶太人默哀3分鐘的想法,但還是超過了1分鐘,希望大家能看完這4分鐘的短片,點讚並留下你的評論,謝謝!
  • 《辛德勒的名單》:救一個人就是救了全世界的人性之美
    「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這份名單就是生命,名單的外圍是一片可怕的深淵」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是世界影壇史上經典的電影,出自大導演史匹柏。感動了無數人的辛德勒,拯救了1100猶太人的辛德勒將被我們永遠銘記。《辛德勒的名單》講述的就是二戰期間德國人奧斯卡.德勒在二戰中拯救猶太人的故事。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僅僅用了2周就攻破了。
  • 成為基督徒,再看《辛德勒名單》
    看過《辛德勒名單》,當時看完覺得非常感動——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辛德勒廠長保護猶太工人們死裡逃生的故事。當時的我,未經世事。10年後的今天,即將奔30歲。目前的身份是文化公司小老闆、受洗1年半的基督徒、剛剛扛過疫情的打擊(詳情參見《疫情年間,我們是跪著走完的》)。因此,今日再看《辛德勒名單》,擁有與未經世事時完全不同的感受。
  • 《辛德勒的名單》:地獄中綻放的希望之花
    辛德勒和阿蒙哥特談條件要猶太人,這位軍官認為辛德勒要建立自己的次級勞工營,同樣並要求辛德勒掏出腰包裡的錢。當猶太人被送往奧斯維辛集中營時,他用錢財交換猶太人的姓名,將這一千一百個人的名字打到一個名單上,這份名單代表著至善,這份名單就是生命,這份名單的外圍是一片美麗的海灣。他開設工廠讓他們工作,給德國生產沒用的武器,直到德國戰敗戰爭結束,他努力的保護力所能及的人。
  • 【由影入道】用影視解讀人性——《辛德勒的名單》
    ——楊敏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根據對嬰兒反覆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人性中與生俱來即存在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及由於史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還有對同類幫助的衝動。
  •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根據澳大利亞小說家託馬斯·肯尼利所著的《辛德勒名單》改編而成。是1993年由史蒂文·史匹柏導演的一部電影。但當他重新思考人類存在的意義,而不僅僅是個人的財富之後,他開始用戰爭期間賺來的金錢買下一個個必遭集中營厄運的猶太人......最後,倖存的猶太人用自己保存下的一顆金牙,也是他們戰後僅存的財富,為辛德勒鑄成了一枚戒指,並在上面刻了一句猶太法典上的希伯萊經文:「Whoever saves one life,saves the world entire.(救一條命等於救全世界)。」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在那個時代無疑有著許多故事,令人感動或令人憤慨……這周讓我們走進二戰時期的故事《辛德勒的名單》。電影簡介:《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List)影片再現了德國企業家奧斯卡·辛德勒與其夫人埃米莉·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傾家蕩產保護了1200餘名猶太人免遭法西斯殺害的真實歷史事件。德國商人,剛開始以花花公子的形象混跡上流社會。後來成長為猶太人的保護神,也成為了一位時代英雄。
  •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一.凝重平穩的敘事結構《辛德勒的名單》對重大事件紀實過程中,選擇個人命運為縮影,將歷史事件作為故事情節發展的背景,導演以辛德勒個人的所見所聞拍攝了一部以線性敘事結構為主的大作。影片以倒敘開場,兩根蠟燭象徵著生命的希望,導演使用平行蒙太奇將蠟燭熄滅與集中營的煙囪對接,暗喻生命的消亡,同時也代表沉重歷史的展開。
  • 心靈的救贖——《辛德勒的名單》
    心靈的救贖 評——辛德勒的名單《辛德勒的名單》導演從拍攝方式上鏡頭及色彩的運用,以一位事德勒商人,從一開始只為利益,到心靈上變動,拋開利益去救那些在納碎黨魔爪下無辜的猶太人。更加以影片還原歷史,和戰爭的殘酷。
  • 從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看納粹權力運作的荒誕
    看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感覺到納粹權力運作的荒誕,以及在納粹年輕軍官身上偶爾閃現出的人性的光輝。辛德勒安慰她說,他從階梯射殺那女人,因為她對他無關痛癢,無恩無怨,就像許多其他的人。
  • 《辛德勒的名單》:在戰爭中救贖希望之光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保存了一個辛德勒的形象,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經常去考慮想著去幫助一些生活在困難環境下的人。電影《辛德勒的名單》告訴我們關於生命和人性,今天給大家講講這部電影。這部影片告訴你,改變人的本性是歷史賦予你生命中的第二選擇。1943年,猶太人在克拉科夫血腥殘暴中被打壓,這一切打破了辛德勒對納粹的最終幻想。
  • 辛德勒的名單:真實的力量
    這不是一篇影評,更多的是對辛德勒其人,以及那段歷史的思考。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根據澳大利亞作家託馬斯·基尼利的紀實小說改編。所謂紀實小說,就是人物事件都是真實的,只不過用了小說的敘事方法來寫。看完電影之後,我又找了原著小說,目前看完了後面的部分。讓我印象深刻的,不只是電影中的經典畫面,更在於辛德勒,這個複雜卻又真實、偉大的人物。
  • 《辛德勒的名單》:那段悲慘的歷史
    《辛德勒的名單》終於說到這個電影。電影講的就是在二戰時期,辛德勒這個人是納粹黨員,後臺很硬,開始經商,為了賺錢多就僱傭猶太人當做勞動力,後來漸漸發現納粹軍官殺人如麻,根本不拿猶太人當人看待,辛德勒良心發現,儘可能的讓更多的猶太人來自己的工廠工作,因為來工廠工作就有勞動力這個理由不殺他們。辛德勒為了拯救他們,用自己的錢把他們從納粹那裡買過來,拯救了1000多名猶太人。
  • 一生要看的50部電影之二十八——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的名單  探尋和謳歌在特殊環境中的人性發展軌跡  具有巨大影響的震撼力和深沉而令人痛苦的藝術魅力  深具史詩的格局和撼人心魄的情緒力量  1993年出品  導 演:史蒂芬•史匹柏  主 演:利亞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