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風遊戲頭部產品的《夢幻西遊》手遊,正越來越多地嘗試與傳統文化相連接。壁畫、木雕等眾多凝結著先輩智慧的傳統工藝,藉由《夢幻西遊》手遊被一個接一個地以全新的面貌展現。
從時間和影響上看,這些聯動內容,恰是近年來國風文化發端的肇因。通過形式新鮮的聯動,《夢幻西遊》手遊正讓傳統文化再次進入大眾視野,成為年輕一代熱捧的對象。
這一次,他們將地圖坐標移向東北。
2020年12月12日,《夢幻西遊》手遊與長春冰雪新天地,聯手打造的夢幻手遊主題園區正式開園。在冬季的長春,《夢幻西遊》手遊迎來與傳統冰雕文化的首次碰撞。
開園儀式領導合影
新流行卻是老傳統
每到寒冬臘月,東北居民就會在零下數十度的夜晚走上街頭,欣賞形態各異的冰雕——這一活動看似弄潮,事實上已在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
早在清末,我國北方就有「冰燈」作為冬季的消遣玩物出現。由於特殊的氣候環境,東北成為了冰雕藝術發展壯大的肥沃土壤,由此也培養了無數知名冰雕藝人,並將冰雕這一源自於中國的傳統藝術傳遞給了世界。
(《夢幻西遊》手遊冰雪新天地園區:女兒村)
時至今日,看冰雕已經成為國人冬日最受歡迎的消遣之一。冰雕的題材也從最初的神話人物、建築景觀、自然風貌,逐漸擴展到各類流行文化符號。而以冰雕的形式將遊戲中的經典場景復現,此次網易《夢幻西遊》手遊和冰雪新天地的合作卻是第一次。
在廣闊的專屬園區中,遊戲裡的七大場景女兒村、大唐官府等纖毫畢至。為了真實還原角色神韻,《夢幻西遊》手遊團隊特別選擇了透明度極高的冰塊,並邀請國內知名冰雕藝術大師進行雕琢。
《夢幻西遊》手遊冰雪新天地場景:女兒村
大型組合的冰雕更是考驗冰雕藝人的布局與手藝,既要注意平衡和塑形方向,同時還要注意操作安全,防止被凍傷砸傷。如果一個部位上稍有失誤,就有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正是有了這些辛苦,才得以讓《夢幻西遊》手遊世界的獨特風貌在長春重現,夢幻玩家們藉由這一契機,也得以領略冰雕大師們精湛的技藝。
以不同的角度,切入的是同一種精神
將遊戲文化帶出網際網路,深入玩家的生活,對《夢幻西遊》手遊團隊來說,早已輕車熟路。近年來,他們已經多次通過不同的形式,就如何傳承傳統文化、結合古今文化內涵展開探索。
2019年,《夢幻西遊》手遊就曾和陝博合作,將《夢幻西遊》手遊的玩法與陝博豐富的非遺館藏結合,帶來「國寶守護「聯動。
那次聯動以1971年出土的壁畫《闕樓儀仗圖》的修復為契機,將「國寶守護」的概念引入遊戲,通過遊戲內容,令玩家對艱苦的壁畫修復過程有了更切身的感知。與此同時,陝博的更多館藏文物也一同進入遊戲,進一步加深玩家對陝西當地豐富歷史底蘊的印象。
這種結合線上內容與線下展示的聯動,進一步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次元壁「,讓停留於博物館的文化經典符號變得可觸、可感、可體驗,為當時的遊戲圈內容聯動形式提供了有趣的啟示。而隨後央視的報導,則進一步提升了聯動的熱度。
同為《夢幻西遊》手遊聯動內容的《指尖上的夢幻》系列紀錄片,則選擇了截然不同的切入角度。
不同於「可玩「的遊戲內活動和」親身體驗「的博物館文物,」指尖系列作品,以」紀錄片「作為核心載體,結合多種傳統技藝,將夢幻的開發、運營過程融入其中。
每一種技藝背後,都是深刻的熱愛和長久的堅持,古代技藝與今日的科技娛樂形式看似天差地別,通過《夢幻西遊》手遊團隊巧妙的結合,道出的卻是一樣的匠心。
尋求新載體的同時,遊戲也在成為新載體
在這些嘗試中,我們便可以看到一條清晰的脈絡。
無論博物館還是紀錄片,乃至今日的冰雕遊園,雖形式千差萬別,背後卻都遵循著相同的邏輯——以傳統文化為底蘊,《夢幻西遊》手遊正通過對新載體的不斷嘗試,將中國文化的多種面相,重新以年輕的表達形式,傳遞給如今的新一代。
《夢幻西遊》手遊冰雪新天地場景:大唐官府
可以說,不斷尋求新的表達,以多樣化的模式挖掘傳統文化的內涵,建立傳統與未來的連接,正是網易《夢幻西遊》手遊多年來所堅持的理念。由此而對遊戲內容的煥新,令玩家一直保持新鮮感,則是其始終維持頭部地位的原因。這個過程中,遊戲也成為了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優秀新載體。
另一方面,通過線下遊園的形式,發端於網際網路的《夢幻西遊》手遊擁有了「落地」的實體。這種將線上娛樂結合地方文旅的新模式,作為一種「讓玩家走出家門」的有效手段,對傳統文化所在地經濟的提振,也同樣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