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 羋米 法務 | 徐律
更多被斃文章,盡在羋米朋友圈
丐幫是個很有意思的幫派。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他們戲份很多:
從《天龍八部》到《射鵰三部曲》;
從《笑傲江湖》到《鹿鼎記》……
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陣勢不可謂不大,影響不可謂不廣。
如此規模龐大且影響深遠的幫派,應該可以生生不息千秋萬代下去的對不對?
No,Too young,Too simple。
如果夠細心,我們就會發現:
這個幫派從宋朝到清朝,從威震江湖到聲名狼藉到泯然眾人……不過數百年。
這百年,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一路都是「平沙落雁式」下滑模式?
今天,羋米就來聊聊丐幫和它的七任幫主:
①喬峰 ②洪七公 ③黃蓉
④魯有腳 ⑤史火龍 ⑥解風 ⑦範幫主
先說北宋,也就是《天龍八部》時期。
彼時的丐幫可以說是威名赫赫,風頭正勁。
雖然他們有時也幫朝廷做點事,但不吃朝廷的飯,也沒有淪為朝廷鷹犬……
他們幹的,都是為國為民的俠義之舉。
在《天龍八部》杏子林那段,喬峰就提及吳長風曾獲得過楊元帥金牌一事:
「吳長老,當年你獨守鷹愁峽,力抗西夏一品堂高手,使其行刺楊家將的陰謀無法得逞。」
「單憑楊元帥贈給你的那面記功金牌,便可免你今日之罪。你取出來給大家瞧瞧罷!」
西夏一品堂由江湖人士組成,丐幫裡也都是江湖人士……江湖對江湖,挺好。
北宋,在我國封建時期算是一個比較寬鬆的年代,百姓物質生活相對富足。
當時社會的自油度也相對較高,言官也不怕,也沒有什麼蚊子浴之類的東西。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就曾約法三章: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
(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自盡)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三.子孫有逾此誓者,天必伐之。
受這個寬鬆體質的影響,丐幫在行俠仗義保家衛國的同時,其內部組織架構為:
幫主+副幫主+六大長老。
這種管理是比較科學和皿煮的。
比如喬峰幫主,那是經過嚴格考核和選拔後才上位的,大家都是心悅誠服的。
更重要的是,身為一群叫花子的頭頭,喬峰並不擁有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力。
副幫主和六大長老威望極高,他們聯合起來的力量,足以和喬幫主抗衡。
如斯,丐幫內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以討論的形式進行,絕非幫主一人說了算。
沒人把喬河心寫入幫規,相反,前任幫主還留下一封信用於制衡幫主權力。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樣一套制度,丐幫也不可能對全冠清和遊坦之進行撥亂反正……
由於方方面面的制衡,使得北宋時期的丐幫威震天下,隱隱有領袖群雄之勢。
到了南宋,情況不同了。
隨著大宋的沒落,朝廷的日漸腐朽,丐幫聲勢不及從前,內部也出現了分裂。
在《射鵰英雄傳》時代,丐幫內部形成了「汙衣派」和「淨衣派」兩個階層。
幫主洪七公無力解決兩股勢力之間的矛盾。
他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他的繼任者:黃蓉。
到了這裡,問題來了:
黃蓉當幫主,竟然是洪七公直接任命的!
雖說當時事態確實有些緊急,洪七公正深受重傷……但眾丐對洪七公如此「任性」的任命居然沒表現出任何不滿,也沒提皿煮選櫸。
甚至,他們一度對假扮幫主繼承人的楊康也是恭恭敬敬言聽計從,明知他武功低微。
除了黎生和餘兆興這兩個「不識時務」的刺兒頭,再無其他人敢質疑……
這是丐幫下滑的開始。
當真正的繼承人黃蓉浮出水面……
總算有個別不服氣的長老出來冒泡了。
然並卵!被黃蓉一頓胖揍,立刻就乖了。
說好的九九八十一難呢?
說好的幫主大考呢?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連副幫主一職都沒有了。
(其實洪七公時代就已經沒有副幫主了)
黃蓉自然也不會多此一舉,巴巴的去設立一個什麼副幫主來制衡自己……沒毛病。
論聰明,黃蓉天下無敵。
按理說這麼聰明的人當了幫主,丐幫應該會有更先進的管理和制度才對啊?
恰恰相反。
憑黃蓉的智慧和才能,再加上前幫主洪七公的餘威,丐幫聲望確實得到了提升。
但很明顯的,權力更集中了。
四大長老如提線木偶,陪黃蓉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毫無怨言,無人表示不滿。
到了《神鵰俠侶》時期,黃蓉退出。
魯有腳當了幫主。
這個幫主,當得十分窩囊。
書中有這麼一段:
楊過和小龍女有段時間曾住在一個山谷小屋裡,當時有兩名叛幫的乞丐跑了進來。
其中一名瘦丐是這麼說的:
「我敢怎樣?只是我武功低膽子小,沒一項絕技傍身,卻跟著你去幹這種欺騙眾兄弟的勾當,日後黃幫主魯幫主追究起來,我想想就嚇得渾身發抖,那還是趁早洗手不幹的好。」
納尼?已退休的黃幫主名字排在前面?
尚在任上的魯幫主名字排在後面?
誰是丐幫真正的話事人?不言而喻。
這話說完沒多久,魯有腳就死了。
魯有腳怎麼死的且不去管他,我們來看看他的繼任者,也就是黃蓉的女婿耶律齊。
耶律齊的武功,明顯夠不上一流高手。
不說別人,單說史家兄弟,西山一窟鬼裡的佼佼者,耶律齊就未必打的贏。
(人家懶得爭而已)
天下英雄也不是瞎子,明眼人都看得出:
黃蓉這是要把丐幫變成自己家的呀?!
只不過,郭家勢力太大,沒人願意也沒人敢得罪,何況這是人家內部的事情。
郭家壟斷了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桃花島武功等一系列武林絕學,並直接控制了丐幫,成為中原武林一流世家。
丐幫長老已經沒有任何話語權。
這是一次明顯的倒退。
再來看《倚天屠龍記》時代。
主角張無忌的故事就不說了,直奔主題說這個時期的丐幫幫主史火龍。
縱觀金書,你會發現,史火龍是唯一一個練降龍十八掌練到下肢癱瘓的人,而且他還只學會了十二掌哦……這就很稀奇了。
要知道,降龍十八掌是一門外功,主要是招式上如何使力,並不涉及內功心法。
像郭靖、耶律齊練的都是九陰真經或全真心法,運使降龍十八掌的時候也沒出現內力走岔氣啊,史火龍這都能練到走火入魔?
只能說明:
一.丐幫已經沒有人材了,以致於資質中等的史火龍都能脫穎而出成為幫主;
二.降龍十八掌的練習法門已經失傳了一部分導致後面出現缺漏,只能修補……但修補掌法的人武功修為有限,因此不對路;
三.史火龍能當幫主,可能並非完全憑自身能力而是有助力。從他認識楊過的後人「黃衫女子」來看,他先祖很可能是楊過的故人。
(比如史家兄弟什麼的)
至於丐幫傳統的打狗棒法,沒有提到。
這門武功對悟性的要求更高,連降龍十八掌都練不好,還指望他練打狗棒?
也就是說,到了元朝的倚天時期,丐幫在武學上已經沒落是不爭的事實。
丐幫聲勢大衰,祖上的榮光似乎也隨著那舊日的襄陽城一般,黯然隕落。
史火龍死後,第二十五任幫主之位落到了十二三歲的史紅石手裡。
沒有選櫸,沒有投漂,直接世襲。
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沒人提出異議。
要知道,神鵰時期的黃蓉雖然手握大權,也還要裝模作樣地搞一個比武大會
雖然只是走形式,搞過場,但吃相至少還不那麼難看……現在倒好,連形式都免了。
幾大長老估計連理由都想好了吧:
這是我幫幫情,我們不搞明教那一套也不搞少林寺那一套,特色道路我看行!
丐幫的管理水平再一次倒退。
接下來,就到了《笑傲江湖》時期。
(這個時期大概是明朝)
丐幫的存在感更弱了。
幫主解風,基本上就是個跑龍套打醬油的。
既沒寫他武功如何,連臺詞也沒得幾句。
不過是從向問天的口中,了解些丐幫現狀:
「聽說丐幫中的青蓮使者、白蓮使者兩位,雖然不姓解,卻都是解幫主的私生兒子。」
從古自今,丐幫就沒有「青蓮使者」和「白蓮使者」這兩個職位,很明顯這是後加上去的。
要知道,在金庸小說中,但凡帶「使者」稱號的,通常於所在門派之中的地位都很高。
像明教的光明左右使。
那是僅次於教主的人物。
原本以叫花子形象出現的丐幫,都有了私生子了,你讓前輩們怎麼想?
不僅如此,還特地加設了兩個地位很高的位置,讓自己的私生子去擔任……
這在以前的丐幫是不可想像的事。
若是天龍八部時代,哪位幫主敢這麼胡來?
長老們早就一擁而上,把他拿下了!
但明朝的丐幫,已不是宋朝的丐幫。
連向問天都知道了這個所謂丐幫隱私。
丐幫高層自然也早就心知肚明。
數百年前威震江湖的天下第一大幫,而今聲勢衰微,淪為了二流都算不上的幫派。
內部管理亦混亂不堪,當真是可悲可嘆……
但這,還遠遠不是最糟的。
到了《鹿鼎記》,也就是康熙時期。
丐幫似乎又恢復了幾分昨日的風採,雪中奇丐「吳六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雖然此人脾氣暴躁,但英雄豪情,武功高強,敢作敢當……實在是響噹噹的好漢。
(歷史上真實的吳六奇為清廷鷹犬,這裡不做討論,以書中形象為準)
鹿鼎記開始於清初,其時,漢人已淪為了亡國奴,丐幫為了生存,不得不振作起來。
這時候強化改革和管理,比較合理。
只是這樣的局面並沒能維持多久,到了康熙的孫子這一代,丐幫就徹底淪落了。
這就是《雪山飛狐》時期,範幫主成了唯一一個連名字都沒有卻出場了的丐幫幫主。
原本範幫主還有幾根硬骨頭,跟朝廷作對被關入天牢,面對嚴刑拷打,毫不畏懼。
這是他唯一的高光時刻。。
接下來的情節,則讓人大跌眼鏡。
原書中寫道:
賽總管當下親自迎接他進總管府居住,命手下最會諂諛拍馬之人,每日裡」幫主英雄無敵」,「幫主威震江湖」等等言語,流水價灌進他爾中。範幫主初時還兀自生氣,但過得數日,甜言蜜語聽多了竟然有說有笑起來。
於是賽總管親自出馬,給他戴的帽子越來越高。後來論到當世英雄,範幫主固然自負卻仍推苗人鳳天下第一。賽總管說道:「範幫主這話太謙,想那金面佛雖然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依兄弟之見,不見得就能勝過幫主。」
範幫主給他一捧,舒服無比,心想苗人鳳名氣自然極大,武功也是真高——但自己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那這位「英雄無敵」「威震江湖」的範幫主,他最得意最能拿得出手的武功是什麼呢?
「九九八十一路五虎刀」和「二十三路擒拿手」。
一聽這兩門武功的名字,就屬於「低端小氣沒檔次」的那種,昔日丐幫可不是這樣的。
幸虧範幫主晚生了幾百年,若生在射鵰時代,怕是活不過一集就被柯瞎子給打死了;
若生在天龍時代,更是活不過一個時辰,就會被靈鷲宮的某個小姑娘一劍秒殺。
降龍十八掌呢?打狗棒法呢?
不存在滴。
當然,武功不高,還不是最致命的問題。
最要命的是:
這位範幫主最終投靠了朝廷。
開始幫著賽總管擒拿苗人鳳。
我們都知道,過往的丐幫再如何不堪,總是要標榜自己一貫的政確和憲進性的……
這是丐幫數百年來引以為傲的底褲。
可如今,這底褲連同降龍十八掌,連同打狗棒和打狗棒法……通通沒有了。
範幫主所表現出來的,除了不擇手段。
更多的是前後矛盾,無所適從:
一會兒裝英雄,一會兒變孫子,一會兒幫著擒拿苗人鳳,一會兒又不讓賽總管傷害他……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
他神經兮兮,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他領著千瘡百孔的丐幫,以為憑藉這數百年的老字號還能贏得其他門派的尊重;
他以為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丐幫還是那個丐幫……殊不知,江湖規矩早就變了。
新江湖,得憑真本事,真功夫的。
最後一任範幫主,連史火龍都比不上……
還妄想著比肩喬峰?!
所以,他和他的丐幫只能自取其辱。
好啦,本期「羋米聊金庸」就到這裡吧。
再見丐幫,再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