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幫:丐幫和它的七任幫主

2021-02-13 羋米好乖


原創 | 羋米  法務 | 徐律

更多被斃文章,盡在羋米朋友圈

丐幫是個很有意思的幫派。

在金庸先生的小說裡,他們戲份很多:

從《天龍八部》到《射鵰三部曲》;

從《笑傲江湖》到《鹿鼎記》……

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

陣勢不可謂不大,影響不可謂不廣。

如此規模龐大且影響深遠的幫派,應該可以生生不息千秋萬代下去的對不對?

No,Too young,Too simple。 

如果夠細心,我們就會發現:

這個幫派從宋朝到清朝,從威震江湖到聲名狼藉到泯然眾人……不過數百年。

這百年,它到底經歷了些什麼?

為什麼一路都是「平沙落雁式」下滑模式?

今天,羋米就來聊聊丐幫和它的七任幫主:


①喬峰  ②洪七公  ③黃蓉


④魯有腳  ⑤史火龍  ⑥解風  ⑦範幫主

先說北宋,也就是《天龍八部》時期。

彼時的丐幫可以說是威名赫赫,風頭正勁。

雖然他們有時也幫朝廷做點事,但不吃朝廷的飯,也沒有淪為朝廷鷹犬……

他們幹的,都是為國為民的俠義之舉。

在《天龍八部》杏子林那段,喬峰就提及吳長風曾獲得過楊元帥金牌一事:

「吳長老,當年你獨守鷹愁峽,力抗西夏一品堂高手,使其行刺楊家將的陰謀無法得逞。」

「單憑楊元帥贈給你的那面記功金牌,便可免你今日之罪。你取出來給大家瞧瞧罷!」

西夏一品堂由江湖人士組成,丐幫裡也都是江湖人士……江湖對江湖,挺好。

北宋,在我國封建時期算是一個比較寬鬆的年代,百姓物質生活相對富足。

當時社會的自油度也相對較高,言官也不怕,也沒有什麼蚊子浴之類的東西。

宋太祖趙匡胤立國之初,就曾約法三章: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

(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自盡)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三.子孫有逾此誓者,天必伐之。

受這個寬鬆體質的影響,丐幫在行俠仗義保家衛國的同時,其內部組織架構為:


幫主+副幫主+六大長老。

這種管理是比較科學和皿煮的。

比如喬峰幫主,那是經過嚴格考核和選拔後才上位的,大家都是心悅誠服的。

更重要的是,身為一群叫花子的頭頭,喬峰並不擁有說一不二的絕對權力。

副幫主和六大長老威望極高,他們聯合起來的力量,足以和喬幫主抗衡。

如斯,丐幫內部的問題基本上都是以討論的形式進行,絕非幫主一人說了算。

沒人把喬河心寫入幫規,相反,前任幫主還留下一封信用於制衡幫主權力。

如果不是因為有這樣一套制度,丐幫也不可能對全冠清和遊坦之進行撥亂反正……

由於方方面面的制衡,使得北宋時期的丐幫威震天下,隱隱有領袖群雄之勢。

到了南宋,情況不同了。

隨著大宋的沒落,朝廷的日漸腐朽,丐幫聲勢不及從前,內部也出現了分裂。

在《射鵰英雄傳》時代,丐幫內部形成了「汙衣派」和「淨衣派」兩個階層。

幫主洪七公無力解決兩股勢力之間的矛盾。

他將這個問題拋給了他的繼任者:黃蓉。

到了這裡,問題來了:

黃蓉當幫主,竟然是洪七公直接任命的!

雖說當時事態確實有些緊急,洪七公正深受重傷……但眾丐對洪七公如此「任性」的任命居然沒表現出任何不滿,也沒提皿煮選櫸。

甚至,他們一度對假扮幫主繼承人的楊康也是恭恭敬敬言聽計從,明知他武功低微。

除了黎生和餘兆興這兩個「不識時務」的刺兒頭,再無其他人敢質疑……

這是丐幫下滑的開始。

當真正的繼承人黃蓉浮出水面……

總算有個別不服氣的長老出來冒泡了。

然並卵!被黃蓉一頓胖揍,立刻就乖了。

說好的九九八十一難呢?

說好的幫主大考呢?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連副幫主一職都沒有了。

(其實洪七公時代就已經沒有副幫主了)

黃蓉自然也不會多此一舉,巴巴的去設立一個什麼副幫主來制衡自己……沒毛病。

論聰明,黃蓉天下無敵。

按理說這麼聰明的人當了幫主,丐幫應該會有更先進的管理和制度才對啊?

恰恰相反。

憑黃蓉的智慧和才能,再加上前幫主洪七公的餘威,丐幫聲望確實得到了提升。

但很明顯的,權力更集中了。

四大長老如提線木偶,陪黃蓉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毫無怨言,無人表示不滿。

到了《神鵰俠侶》時期,黃蓉退出。

魯有腳當了幫主。

這個幫主,當得十分窩囊。

書中有這麼一段:

楊過和小龍女有段時間曾住在一個山谷小屋裡,當時有兩名叛幫的乞丐跑了進來。

其中一名瘦丐是這麼說的:

「我敢怎樣?只是我武功低膽子小,沒一項絕技傍身,卻跟著你去幹這種欺騙眾兄弟的勾當,日後黃幫主魯幫主追究起來,我想想就嚇得渾身發抖,那還是趁早洗手不幹的好。」

納尼?已退休的黃幫主名字排在前面?

尚在任上的魯幫主名字排在後面?

誰是丐幫真正的話事人?不言而喻。

這話說完沒多久,魯有腳就死了。

魯有腳怎麼死的且不去管他,我們來看看他的繼任者,也就是黃蓉的女婿耶律齊。

耶律齊的武功,明顯夠不上一流高手。

不說別人,單說史家兄弟,西山一窟鬼裡的佼佼者,耶律齊就未必打的贏。

(人家懶得爭而已)

天下英雄也不是瞎子,明眼人都看得出:

黃蓉這是要把丐幫變成自己家的呀?!

只不過,郭家勢力太大,沒人願意也沒人敢得罪,何況這是人家內部的事情。

郭家壟斷了九陰真經、降龍十八掌、打狗棒法、桃花島武功等一系列武林絕學,並直接控制了丐幫,成為中原武林一流世家。

丐幫長老已經沒有任何話語權。

這是一次明顯的倒退。

再來看《倚天屠龍記》時代。

主角張無忌的故事就不說了,直奔主題說這個時期的丐幫幫主史火龍。

縱觀金書,你會發現,史火龍是唯一一個練降龍十八掌練到下肢癱瘓的人,而且他還只學會了十二掌哦……這就很稀奇了。

要知道,降龍十八掌是一門外功,主要是招式上如何使力,並不涉及內功心法。

像郭靖、耶律齊練的都是九陰真經或全真心法,運使降龍十八掌的時候也沒出現內力走岔氣啊,史火龍這都能練到走火入魔?

只能說明:

一.丐幫已經沒有人材了,以致於資質中等的史火龍都能脫穎而出成為幫主;

二.降龍十八掌的練習法門已經失傳了一部分導致後面出現缺漏,只能修補……但修補掌法的人武功修為有限,因此不對路;

三.史火龍能當幫主,可能並非完全憑自身能力而是有助力。從他認識楊過的後人「黃衫女子」來看,他先祖很可能是楊過的故人。

(比如史家兄弟什麼的)

至於丐幫傳統的打狗棒法,沒有提到。

這門武功對悟性的要求更高,連降龍十八掌都練不好,還指望他練打狗棒?

也就是說,到了元朝的倚天時期,丐幫在武學上已經沒落是不爭的事實。

丐幫聲勢大衰,祖上的榮光似乎也隨著那舊日的襄陽城一般,黯然隕落。

史火龍死後,第二十五任幫主之位落到了十二三歲的史紅石手裡。

沒有選櫸,沒有投漂,直接世襲。

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沒人提出異議。

要知道,神鵰時期的黃蓉雖然手握大權,也還要裝模作樣地搞一個比武大會

雖然只是走形式,搞過場,但吃相至少還不那麼難看……現在倒好,連形式都免了。

幾大長老估計連理由都想好了吧:

這是我幫幫情,我們不搞明教那一套也不搞少林寺那一套,特色道路我看行!

丐幫的管理水平再一次倒退。

接下來,就到了《笑傲江湖》時期。

(這個時期大概是明朝)

丐幫的存在感更弱了。

幫主解風,基本上就是個跑龍套打醬油的。

既沒寫他武功如何,連臺詞也沒得幾句。

不過是從向問天的口中,了解些丐幫現狀:

「聽說丐幫中的青蓮使者、白蓮使者兩位,雖然不姓解,卻都是解幫主的私生兒子。」

從古自今,丐幫就沒有「青蓮使者」和「白蓮使者」這兩個職位,很明顯這是後加上去的。

要知道,在金庸小說中,但凡帶「使者」稱號的,通常於所在門派之中的地位都很高。

像明教的光明左右使。

那是僅次於教主的人物。

原本以叫花子形象出現的丐幫,都有了私生子了,你讓前輩們怎麼想?

不僅如此,還特地加設了兩個地位很高的位置,讓自己的私生子去擔任……

這在以前的丐幫是不可想像的事。

若是天龍八部時代,哪位幫主敢這麼胡來?

長老們早就一擁而上,把他拿下了!

但明朝的丐幫,已不是宋朝的丐幫。

連向問天都知道了這個所謂丐幫隱私。

丐幫高層自然也早就心知肚明。

數百年前威震江湖的天下第一大幫,而今聲勢衰微,淪為了二流都算不上的幫派。

內部管理亦混亂不堪,當真是可悲可嘆……

但這,還遠遠不是最糟的。

到了《鹿鼎記》,也就是康熙時期。

丐幫似乎又恢復了幾分昨日的風採,雪中奇丐「吳六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雖然此人脾氣暴躁,但英雄豪情,武功高強,敢作敢當……實在是響噹噹的好漢。

(歷史上真實的吳六奇為清廷鷹犬,這裡不做討論,以書中形象為準)

鹿鼎記開始於清初,其時,漢人已淪為了亡國奴,丐幫為了生存,不得不振作起來。

這時候強化改革和管理,比較合理。

只是這樣的局面並沒能維持多久,到了康熙的孫子這一代,丐幫就徹底淪落了。

這就是《雪山飛狐》時期,範幫主成了唯一一個連名字都沒有卻出場了的丐幫幫主。

原本範幫主還有幾根硬骨頭,跟朝廷作對被關入天牢,面對嚴刑拷打,毫不畏懼。

這是他唯一的高光時刻。。

接下來的情節,則讓人大跌眼鏡。

原書中寫道:

賽總管當下親自迎接他進總管府居住,命手下最會諂諛拍馬之人,每日裡」幫主英雄無敵」,「幫主威震江湖」等等言語,流水價灌進他爾中。範幫主初時還兀自生氣,但過得數日,甜言蜜語聽多了竟然有說有笑起來。

於是賽總管親自出馬,給他戴的帽子越來越高。後來論到當世英雄,範幫主固然自負卻仍推苗人鳳天下第一。賽總管說道:「範幫主這話太謙,想那金面佛雖然號稱打遍天下無敵手,依兄弟之見,不見得就能勝過幫主。」

範幫主給他一捧,舒服無比,心想苗人鳳名氣自然極大,武功也是真高——但自己也未必就差了多少。

那這位「英雄無敵」「威震江湖」的範幫主,他最得意最能拿得出手的武功是什麼呢?

「九九八十一路五虎刀」和「二十三路擒拿手」。

一聽這兩門武功的名字,就屬於「低端小氣沒檔次」的那種,昔日丐幫可不是這樣的。

幸虧範幫主晚生了幾百年,若生在射鵰時代,怕是活不過一集就被柯瞎子給打死了;

若生在天龍時代,更是活不過一個時辰,就會被靈鷲宮的某個小姑娘一劍秒殺。

降龍十八掌呢?打狗棒法呢?

不存在滴。

當然,武功不高,還不是最致命的問題。

最要命的是:

這位範幫主最終投靠了朝廷。

開始幫著賽總管擒拿苗人鳳。

我們都知道,過往的丐幫再如何不堪,總是要標榜自己一貫的政確和憲進性的……

這是丐幫數百年來引以為傲的底褲。

可如今,這底褲連同降龍十八掌,連同打狗棒和打狗棒法……通通沒有了。

範幫主所表現出來的,除了不擇手段。

更多的是前後矛盾,無所適從:

一會兒裝英雄,一會兒變孫子,一會兒幫著擒拿苗人鳳,一會兒又不讓賽總管傷害他……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

他神經兮兮,分不清誰是敵人誰是朋友;

他領著千瘡百孔的丐幫,以為憑藉這數百年的老字號還能贏得其他門派的尊重;

他以為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丐幫還是那個丐幫……殊不知,江湖規矩早就變了。

新江湖,得憑真本事,真功夫的。

最後一任範幫主,連史火龍都比不上……

還妄想著比肩喬峰?!

所以,他和他的丐幫只能自取其辱。

好啦,本期「羋米聊金庸」就到這裡吧。

再見丐幫,再見江湖。

相關焦點

  • 《射鵰英雄傳》:洪七公為何讓黃蓉做丐幫幫主?
    為了丐幫的千秋基業,他有足夠的機會修正自己的決定。很多讀者也存此疑惑,當時郭靖和黃蓉在一起,與其傳位給黃蓉,何如傳給學會了降龍十八掌的郭靖?畢竟,丐幫幫主這差事,還是男人合適一些。那麼,郭靖適合做丐幫幫主嗎?也許初出茅廬的郭靖不太合適,但是到第二次華山論劍時,郭靖的能力足堪此任了。
  • 《天龍八部》汪幫主為什麼讓喬峰擔任幫主?丐幫實在沒有人才了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天龍八部》汪幫主為什麼讓喬峰擔任幫主?丐幫實在沒有人才了薩沙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211期其實這是小說的一個構思。正常來說,喬峰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丐幫幫主的,因為他是契丹人。當時中國屬於民族戰爭,漢人、契丹人、党項人、女真人、蒙古人互相殺得死去活來。只要你是敵對民族,不管你是好是壞,都是敵人。當時大宋漢人和遼國契丹人,有深刻的民族仇恨和偏見。
  • 襄陽東津 新中國成立前的丐幫及幫主
    看過《射鵰英雄傳》的人,無不對丐幫幫主洪七公和黃蓉記憶頗深。江湖上人稱九幫十八派,丐幫獨樹一幟,無人不曉。襄陽東津乃襄東重鎮,自然也有丐幫一派。幫主是本地兼賣蛇藥的張回國。張回國一張麻臉,更有治療毒蛇咬傷的靈丹妙藥,在東津也算得上是有名氣。
  • 《金庸小說》丐幫十大幫主武功排名∶黃蓉第五,魯有腳第八
    耶律齊是丐幫第二十一任幫主,他的條件可是得天獨厚,不僅學了部分降龍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還被周伯通收為徒弟,傳了空明拳。但是耶律齊高開低走,資質太差,在神鵰中連霍都也打不過,老頑童都不願意承認是他師父。史火龍即便如此依然能和成昆連對十二掌,成昆被打吐血之後落荒而逃。當時成昆可是巔峰時期,巔峰謝遜都不是他對手,可見史火龍功力不差,只是缺少名師指導而已。黃蓉是丐幫第十九代幫主,精通打狗棒法和家傳武學,黃蓉在神鵰時期武功很高,霍都可以打敗一般江湖高手,但是被黃蓉幾招搞定。李莫愁也屬於一流高手,但是她自認武功智謀皆不如黃蓉,兩人在野外對敵時也證明了,黃蓉沒用全力就打平了李莫愁。
  • 襄陽城破,郭靖和黃蓉戰死,當時的丐幫幫主耶律齊是不是投敵了?
    其後黃幫主、耶律幫主等也均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數十年來主持非人,丐幫聲望大非昔比。」這說明後世讀耶律齊的評價還是很正面,很高的,可見耶律齊肯定沒有背叛丐幫,要不然張三丰豈會不知,他又怎麼會把耶律齊和黃蓉、洪七公放在一起和倚天的丐幫對比?
  • 丐幫史上最強幫主之一,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是何人所授?不是虛竹
    喬峰在臨終前,想將丐幫的兩門絕學,「降龍二十八掌」和「打狗棒法」傳給了義弟虛竹,讓他代替自己,日後將這兩門絕學傳給丐幫的繼任幫主。虛竹不一定能活那麼久,丐幫更不可能那麼長時間沒有幫主,而且在洪七公之前,丐幫已經出現了一些幫主,小說中便提到了第十七代石幫主(錢幫主)。
  • 金庸筆下的十位丐幫幫主武功排名——前兩名存爭議
    金庸的很多作品中都有丐幫的事跡,可以說丐幫在金庸的江湖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幫派。金庸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丐幫幫主一共有十位,那麼這十位幫主的武功該如何排名呢?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只說有名有姓的幫主,類似丐幫創始人這樣的虛無縹緲的高手不在討論之列。
  • 他是金庸小說丐幫最強幫主,隱姓埋名了18年,後期實力堪稱天下第一
    ——雅各布 在金庸武俠世界裡有一個屹立不倒的幫會,無論天下發生了何等大事,遼國侵犯北宋也好,蒙古侵犯南宋也罷,所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在金庸書裡但叫中華人士有一口氣在,這個幫會就不會滅亡,它便是金庸武俠勢力最大的「丐幫」!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講一講金庸筆下一位武功絕頂的丐幫幫主,根據書中暗示,此人可以算作丐幫第一高手!
  • 神奇的丐幫
    黃蓉的聰敏與威權,是不容挑戰的,而且,黃蓉很快再次帶領丐幫們去幹大事了,無暇考慮丐幫的福利問題。這是因為黃蓉有一個和喬幫主一樣充滿革命理想主義的丈夫:郭靖郭大俠。郭靖本來是在宋國出生,但他是在蒙古人的養育下長大而且充分享受了蒙古人的福利,還被聘為成吉思汗的女婿。但郭靖受其母親的愛國主義教育相當深刻,長大後覺得自己是宋國人,要去保衛宋國,於是和黃蓉私奔到江南,守衛宋國的襄陽城了。
  • 丐幫的總舵在哪裡?
    01丐幫是金庸武俠小說裡非常重要的一個幫派,除非有一個類似於明教、日月神教這樣特別龐大的巨無霸組織出現,丐幫的位置是可以排在少林派之後的。除了人數多、分布廣之外,丐幫的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也是名動天下。因此,丐幫是不是天下第二大幫雖然不好說,但是排進前三名的實力還是具備。
  • 全冠清和「他的」丐幫
    杏子林巧舌如簧,慷慨激昂的發表討喬檄文,與喬峰當面對峙幾無懼色,巧妙利用康敏達到驅逐喬峰的目的;丐幫大會,扶持遊坦之,挾天子以令諸侯,幾乎獨掌丐幫大權。     可話說回來,這號稱中原第一大幫的丐幫,到底是如何被全冠清這麼個武功一般、身份不高(政變發動前為大智分舵舵主)、沒有什麼靠山的書生就搞得天翻地覆的呢?     一、前幫主汪劍通犯用人大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每一個領導者應該具備的最基礎的素質。
  • 清末的丐幫
    文學虛構的丐幫裡面乞丐通常都很有正義感,多少都會一點拳腳功夫。他們往往協助幫主除暴安良、匡扶正義、抵禦外寇、保家衛國。而丐幫幫主一般都是傑出的武俠英雄,他們多半武功精湛,行俠仗義,致力於剷除朝廷奸佞和武林敗類,打造和諧的世界和太平的江湖。清末的丐幫跟上述武俠文學中丐幫,完全不一樣。
  • 星宿派與丐幫的區別
    於是,胡幫主一番豪飲之後,借著酒勁出手了。 效果很贊吶。幫中弟兄,無論身負幾隻布袋,絕大部分都發自內心的感嘆一聲:好!  三倒退一千年,蕭峰那會兒的丐幫,跟眼前這個丐幫,可不太一樣。 那一年六月十五,丐幫新任幫主莊聚賢上少林寺找玄慈方丈打架,準備當武林盟主。
  • 天津丐幫「幫主」李明山
    由此可知以乞討為生的職業乞丐,可能最早出現在六朝而最早提到我們理解範圍內的丐幫的則是《東京夢華錄》,他形容開封城「諸行百戶,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穿著特定的衣服有所目的的行乞,並且要受到社團的約束履行義務。
  • 《我的俠客》丐幫洪七公在哪裡 丐幫洪七公位置分享
    導 讀 作為丐幫的幫主之一,洪七公在江湖中的名號可以算得上是非常響亮,作為一個充滿義氣的人物,很多人都非常喜歡這個角色
  • 丐幫在古代有多牛?
    丐幫在宋代時期就已經出現,在當時的城市尤其是通都大邑當中,作為丐幫首領與標誌的幫主--"團頭"或"丐頭"之名即已出現。如《今古奇觀》當中"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節就記載了南宋初年的杭州城中,有一位世襲了七代的丐幫幫主--"團頭金老大"。中國丐幫大致形成兩宋時期,然後發展於元、明時期,大盛於清代及清末民初之際。但無論如何壯大都不會成為一個全國性的組織,地域性極強,且較為鬆散。二、丐幫真的有淨衣、汙衣兩派嗎?丐幫的沒落就是因為兩派相爭嗎?
  • 幫主夫人管不得
    可耶律燕最牛逼的是,理性思維永遠大於情感傾向,老公還沒上場呢,她就找準了自己的定位: 你是誰,你在遊戲中扮演哪個角色,你該怎樣盡職盡責,隊友又該怎樣配合,最後要實現什麼目標,這個目標是不是整個團隊的目標…… 拎得清清楚楚。
  • 曾經牛逼沖天的丐幫是怎麼玩崩的?
    毫無疑問是丐幫。要問,「曾經牛逼」的丐幫曾經在哪個時期最牛逼?毫無疑問是天龍八部時代,準確說就是在北宋元祐年間,具體在宋元祐八年—九年。這是丐幫的巔峰期。那時候,丐幫集體高光,人才濟濟,建制龐大,雄居中原,睥睨江湖。那時候,它不僅在江湖上是老大哥,在朝廷之中也有地位。
  • 溫州蒼南「龍港丐幫」覆滅記
    隨著任國明落網,「龍港丐幫」覆滅的消息被當地媒體報導,幫主「任我行」浮出水面。蒼南縣法院告訴重案組37號,「龍港丐幫」成立於2011年前後,以任國明為首,有固定成員11人。一審法官許明舉透露,「龍港丐幫」成員分為職業乞討和兼職乞討,這些成員中,有的年齡偏大、缺乏職業技能或身有疾病、殘疾,這類成員往往會成為職業乞討人員。
  • 與星宿派相比,丐幫弟子更可憐
    一方是臭名昭著的星宿老怪丁春秋,一方是號稱武林俠義道的丐幫新任幫主莊聚賢。    丁春秋抓起一名門人弟子向對方擲去,莊聚賢也是反手抓到一名丐幫三袋弟子,運勁推出。   二人一撞之下,只聽得嗤嗤聲響,跟著各人鼻中聞到一股焦臭,真是令人慾嘔,群雄有的閉氣,有的後退,有的伸手掩鼻,有的立服解藥,均知丁春秋和莊聚賢都是以陰毒內勁使在弟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