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最需要的人是媽媽。這個階段父親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任務:從物質上、精神上支持關愛自己的妻子,給妻子安全穩定的環境,配合妻子共同養育孩子。
孩子3歲以後,逐漸開始探索外部世界,這個時候,媽媽要逐漸退位,留更多空間給爸爸和孩子相處。
爸爸會更多的影響到兒子對自己男性身份的認同和將來成為一個什麼樣的男人;影響到女兒的安全感及將來如何選擇伴侶。
好爸爸的六個身份
⚽ 支持者
爸爸一方面要更多的承擔起對家庭物質條件、生存環境的 支持;另一方面要從精神上給與家庭穩定與安全,成為孩子內心力量的支持。
⚽ 陪伴者
爸爸要更多的陪伴孩子在遊戲和運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以及面對挫敗的自我調節。幫助孩子更好學會享受成功,接受失敗。
⚽ 承受者
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大於一切,當孩子感受到對媽媽的失望,這個階段的孩子可能無法將不良情緒指向媽媽,因為很難接受「媽媽不好」這樣的評價。這個時候爸爸就可能成為孩子不良情緒的出口。成熟的爸爸可以承受這些不良情緒而不與孩子較真。
⚽ 榜樣與標杆
在我們的文化中,爸爸在家庭文化的傳承與締造中佔比更大。孩子會將爸爸的一部分思維和行為模式通過模仿,逐漸認同,最終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
⚽ 競爭者
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對於男孩子來說,從俄狄浦斯期開始,就會把爸爸當作一個競爭者。孩子從和爸爸競爭媽媽的愛開始,逐漸對自己的男性力量確認,最終發展成一個具有力量的成熟男性。爸爸要做好一個競爭者,把握好度,不打壓不羞辱也不縱容不溺愛。做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陪練。
⚽ 擺渡人
爸爸對孩子的愛沒有終結,但是爸爸卻應該成為將孩子送向遠方的擺渡者。到地方了就應該送孩子離開,並幫助妻子和自己一起克服分離焦慮。祝福孩子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不要過多的幹預,有需要時適當幫助。
當前社會還有很多家庭面臨著父親的缺位的問題,但是無法留在孩子身邊的爸爸也未必不能成為好爸爸。我們可以通過視頻、信件等方式更多的與孩子交流,在精神上讓孩子感到爸爸始終在身邊關心自己。
(聲明:文中插圖來自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1
好書推薦:
《讀懂孩子的心:陪伴0-6歲孩子成長》
作者/劉華清 楊豐 章程
有贊微小店購書:
噹噹購書:
京東購書:
《解碼青春期,養育十幾歲孩子的教育心理學》
作者/劉華清 章程
有贊微小店購書:
噹噹購書:
京東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