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譚市,罪犯猖獗。
有一個小男孩和他的父母,看完電影從電影院出來時,遇到搶劫犯,搶劫犯持槍殺死了小男孩的父母;
小男孩長大後,變成了蝙蝠俠,利用自己的金錢武裝自己,懲惡揚善。
有一個小男孩,他的父親是個酒鬼,一次喝醉後,就拿刀在伸進他的嘴裡,給他留下了一個疤痕;
長大後,妻子因賭錢被毀容,於是他拿刀在自己臉上留下了另一道疤痕,「看啊,我和你一樣了」,但他的妻子卻因他的醜陋而離開了他。
後來,這個小男孩成了小丑,利用自己的智慧毫無目的地幹壞事,報復社會。
1
小丑和蝙蝠俠,都經歷了失去,都對錢不感興趣。
可以想像,在小丑的成長曆程中,一直都是缺愛的,童年有酒鬼父親,長大後又有賭鬼老婆。
小丑的世界,是哥譚市最見不得人的那一面,是哥譚市的膿瘡。
蝙蝠俠的世界,是哥譚市光鮮亮麗的那一面,酒會、慈善、遊艇、美女,是人人嚮往的上層社會。
蝙蝠俠希望自己童年的悲劇別再重演,小丑希望自己的人生悲劇應當不斷重演。
於是,小丑製造犯罪;蝙蝠俠打擊犯罪。
蝙蝠俠和小丑,是人性的兩種極端,一面向陽,一面向陰。
2
所有人,都希望早晨的陽光可以懶洋洋地灑進窗戶,想要自己的生命中充滿愛的溫暖,想要生活的體面,想要高尚的品格。
所有人,都討厭嫉妒、虛榮、懶惰、淫邪、貪婪,都討厭底層社會潮溼、陰冷的生活。
人們不願意相信自己其實藏著壞人的那一面,於是,小丑站了出來,伸出手,撕開人性的面具,告訴人們:看啊,其實,你是這樣的人。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進行了一個社會實驗:
有兩艘船,一艘船載滿罪犯,另一艘船載滿市民,小丑安排人在兩艘船上放滿了炸彈。
兩艘船上,各有對面那艘船的炸彈引爆器,人們得在午夜12點之前作出決策,是否把對面那艘船給炸掉以換得自己的生存;
如果在午夜12點之前還沒做出決策,小丑將把兩艘船都給炸了。
這是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遊戲。
讓我們把目光,放在載滿市民的那艘船上。
正直的市民們議論紛紛,既然這樣,那大傢伙投票吧。
投票結果是:
396票,有396個人,贊成炸死對面那艘船,以獲得自己的生存。
反正對面那艘船上的人,是罪犯,死了也沒事啊。
我有孩子,我的孩子還小,他還沒見過世面。
我就是怕死!我就是自私!
雖然最終兩艘船上都有正義的代表挺身而出,將炸彈引爆器扔出船,可是,小丑的目的卻達到了,人性經不起檢驗。
船沒有爆炸,蝙蝠俠內心歡呼雀躍:「你想證明什麼?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像你一樣醜陋?」
可那396個投贊成炸死對面那艘船的人,又是怎麼回事呢?
3
高譚市,有個陽光、帥氣的檢察官哈維。
這是高譚市正義的象徵,他渾身散發著精英的光芒。
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小丑用瑞秋(哈維深愛的女人)的死來試了他一試。
誰知一試就成,經歷過失去心愛之人的哈維,變成了雙面人。
燒傷後的哈維,拒絕做皮膚移植手術,對此,他講了本部電影的一句經典臺詞:「我為什麼要隱藏自己呢?!」
4
小丑讓蝙蝠俠抉擇,瑞秋和哈維,如果必須要死一個,他會選擇救誰。
蝙蝠俠選擇救哈維,以失去瑞秋為代價。
理由很簡單:大義高於兒女私情。
哈維對哥譚市而言,更有用,他可是正義的化身,是哥譚市人民的精神支柱。
蝙蝠俠,失去父母后,對於哥譚市的守衛,近乎執念。
他漸漸忘記了,當時的初衷,是為了不再讓悲劇重演,可悲劇卻再一次重演,他成年後,再一次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人。
當正義變成一種執念,當這種執念大到願意犧牲自己最愛的人,這和小丑的無序犯罪的執念,又有何差別?!
5
小丑在監獄裡對蝙蝠俠說:「是你讓我變得更加完整!」
經歷失去,一個向陽而偏執,一個向陰而偏執,兩個人加在一起,就是完整的、雙面的人。
我喜歡小丑(Joker),甚至給自己取了個網名叫喬克兒。
小丑這個反派,厲害之處在於洞悉人性,揭露人性。
小丑向世人展示出人真實、完整的樣子,從而讓我們可以面對它,而不是一味逃避,最終變成偽善。
我常常發現,許多人是不肯承認自己人性的陰暗面的,他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光輝的自己——一個不完整的自己。
可那不是真實的你,真實的人,往往伴隨著人性之惡。
倘若能跳出自己視野的狹隘,正視自己人性的背陰面,反而能避免做出偏執的壞事來。
我看著自己虛榮,我看著自己懶惰,我看著自己貪婪,倘若我嚮往高尚,我就該承認它們的存在。
然後在餘生,與它們做積極地搏鬥。
就像蝙蝠俠和小丑,相愛相殺的走下去~
End
人的一生很長
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長按二維碼關注喬克兒
共赴有趣和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