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蝙蝠俠三部曲」被很多資深影迷稱為漫改電影的天花板,特別是其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更被奉為經典,這部在2008年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對於華人影迷而言,其中最大的噱頭莫過於陳老師出鏡了幾秒鐘。如果不是東窗事發的早,陳冠希本可以憑藉這部超級大片成功打入好萊塢,無奈天公不作美。這應該是陳冠希職業生涯中最大的遺憾。一次偶然的事件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陳冠希如此,影片中的男主角蝙蝠俠——布魯斯韋恩也是如此,甚至影片中的大反派小丑也是如此。
陳冠希事件自然說不出好壞,只能用一場風波來形容。而在電影中,諾蘭卻深入的探討了關於英雄和反派,好人與壞人的「本性掙扎」。在很小的時候,超級富二代布魯斯韋恩因為親眼目睹了父母被殺,而決定走上一條和他預設人生完全迥異的道路。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男主角是一位超級富豪,但是在幼小的年紀,經歷了人生慘境。從此他決定做一個親手除暴安良的英雄。他有錢,有能力,本可以通過其他的路徑來實現他的人生願望,但是他卻採取了一種更為直截了當的方式。
這也符合漫畫的創作風格——將人物特性塑造到極致,在影片中另一位在特性上被塑造到極致的人物則是大反派小丑。如果說布魯斯韋恩是一個地位高高在上的人物,那麼小丑的地位在現實中應該是要低到塵埃了。雖然影片中沒有明確的說明小丑的出身,但是從他神經質一樣的表現來看,從他僅有透出的信息分析,小丑在變成一個罪犯巨頭之前,他一定過著極其卑微的生活,也許正因為生活的困境,才迫使小丑走向了一條極致的犯罪道路。
布魯斯韋恩為了實現親手剷除罪惡的目的,他在夜晚會化身為哥譚市的守護者——蝙蝠俠。他利用高科技和精湛的格鬥術,將自己打造為一個無所不能的英雄。但是一個英雄單純擁有極致的武力是絕對不夠的,作為英雄,他更需要的是與之相匹配的形式法則和精神修養。蝙蝠俠便是一個這樣的英雄,他在打擊罪犯的同時,又渴望能夠遵循社會的法則,他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讓社會回到一個有秩序的狀態。他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結合社會現有的資源,讓世界上的正義力量,佔據上風。
當然蝙蝠俠所謂的正義力量,絕不是一些沽名釣譽,口是心非的小人。他要的不是英雄之名,而是用自我的奮鬥,實現一個英雄,一個好人的終極使命。然而正因為帶著這樣的一個使命,所以蝙蝠俠在努力奮鬥的過程中,他也遭遇了重重困境,他身邊的朋友,和他一起奮鬥的戰友,他的愛人,都遭遇著各種困境,甚至有幾位摯友在戰鬥的過程中相繼獻出了生命。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向來是一個難解的命題,但是在人類歷史和社會的大染缸裡,無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終究會因為歷經世事後變得不再純粹。從好人的視角出發,人們之所以選擇堅定地成為一個好人,他是為了求得道德上的心安,所以一個真正選擇成為好人的人,他顯然是不太在乎利益的,這個利益包括:名聲、權勢、財富等等。而壞人呢?他們恰恰和好人相反,他們並不在乎道德上的譴責,一個終極的壞人,往往會沉陷在欲望的訴求中不能自拔,這其中就包括壞人需要被關注,需要權勢,需要財富,需要名望。
有了以上的簡單定義,我們就能夠發現一個好人在現實社會中的掙扎。就拿布魯斯韋恩來說吧,他在現實的生活中,並沒有把自己表現為一個好人,一個英雄。他為了偽裝自己,而把自己的形象塑造為一個浮誇的富二代,對什麼事情都漫不經心,做什麼都滿不在乎。嘴裡也沒有仁義道德。這是為什麼呢?這不僅僅是布魯斯韋恩的偽裝,這更是他作為一個好人,對現實世界的感悟。因為他在歷經世事後,明白一個道理,單純的靠思想洗腦,根本無法改變「人性的弱點」。所以在這個白天富豪,晚上蝙蝠俠的人看來,想真正做點好事,除了去想、去說,更要發動力量去實現。
但是在現實的世界裡,好人的行為往往是不完全被理解的,因為好人在動用自己的力量做好事的時候,在以好人之名出現時,其實他已經違背了絕大多數人的利益。一個人能夠以英雄和好人的名義出現,就意味著在他之外的所有人,都不能算是一個好人。這就使得英雄出現後,在人群中出現最多的情緒未必是崇拜和肯定,更多的應該的嫉妒和懷疑。所以在諾蘭的《蝙蝠俠》中,除了有惡人作惡外,更有一群普通人渴望著去分享「英雄」之名。
蝙蝠俠的境遇,像極了生活中現實裡的好人。在芸芸眾生中,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好人是一個極具艱難的任務。因為這個社會不再那麼容易承認一個人是一個好人,他們需要好人證明自己是個好人,這是個比做好事本身更艱難的過程。除此之外,好人的對立面壞人們,他們想盡辦法的在誣陷好人,詆毀好人。給好人的實現製造各種麻煩,而好人為了成為一個好人,他漸漸會發現,只有一個善良的出發點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法,以及一個實現這種方法的力量。
蝙蝠俠是懂得這一點的,而且他也具備了成為好人的各種因素,他有力量,有財富,有時間,更重要的是,他有成為一個好人的堅定信念和意志。然而即便如此強大的蝙蝠俠,最終在諾蘭營造的罪惡世界裡,他也隨著愛人的離去,朋友的淪陷,而一度迷失在人性的迷宮裡。
那麼如「小丑」一般的壞人呢?和英雄們用道德來約束自己的人性弱點不同的是,壞人們最大的特徵,就是他們深喑人性的陰暗面,而且他們也總能恰到好處的利用人性的陰暗面。就拿影片中的反派小丑來說,他總能通過各種遊戲,撬動人性的弱點,他通過金錢的誘惑,生命的對賭,讓人群迷失在他的人性遊戲當中,並隨著他的價值邏輯,一步步沉淪在罪惡的深淵裡。
好人的理解裡「道德至上」,而壞人的理解裡則是「人性本惡」。諾蘭在這部超級英雄大片中,並沒有給出他關於善惡的答案,他通過開放式的結局,把思考留給了觀眾。因為在現實的社會中,關於善惡的定義,不是解讀出來的,而是行動出來的。
而無論自我標榜為好人還是壞人,其實每個人都掙扎在「人性的掙扎」當中。有趣的是,好人為了實現自己是一個好人,他不免也要陷入人性之惡的深淵,深受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經歷了萬般錘鍊之後,才懂得了做一個好人的不易。而惡人在極致之惡的時候,他又會發現,自己不得不偽裝為一個好人,以便自己能夠在更大範圍內,發揮自己的人性遊戲。所以善惡的本質,在現實的生活和人性的內在裡,總是交織纏綿的,而這也是整個社會,每一個靈魂,所面臨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