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世界上有三種人,好人、壞人和小丑

2021-02-22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小丑》一經上映,就成為現象級的電影,影評人,媒體,觀眾紛紛加入討論。有人批評它充滿了反社會的基調,而更多人卻被這個反派人物所打動。

其實這不是美國第一個塑造成功的反派角色。《計程車司機》中刻畫過一個成為殺人兇手的越南退役老兵的故事;《絕命毒師》則講述了一個患上癌症的中學老師最終成為一方毒梟的故事。

這些角色都深入人心,他們的成功在於,導演刻畫不是一個無惡不赦的惡魔,而是一個平凡人面對生活矛盾的無奈選擇。他們不是為了金錢和野心,只是為了活下去。這也是小丑這個角色充滿矛盾卻又令人同情的地方。

在DC宇宙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世界上有三種人,好人、壞人和小丑,足以看出小丑在美國劇中的地位。

而男演員傑昆·菲尼克斯精湛的演技,更是將小丑內心的痛苦、掙扎和瘋狂的心理層次表現得淋漓盡致。他為了塑造匹配的外形,專門瘦身25斤,最終斬獲了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

在《小丑》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人性的矛盾,社會的殘酷,更重要是我們看到了自己是誰。

1.

攻擊力是生命力的載體

電影的一開始,阿瑟戴著小丑妝容,舉著廣告牌站在樂器行前。他隨著鋼琴聲跳舞,腳步歡快,嘗試用快樂吸引路過的人群。而這一切隨即被一群街頭混混打破。他們搶走阿瑟的廣告牌,還在髒亂的後巷痛扁他。

阿瑟一直是一個靦腆,膽小的人,他會在公交車上逗小孩子,也會貼心照顧自己的母親。他患有癲笑症,需要靠藥物來緩解。但是他一直在努力工作,並夢想有一天能夠成為一名脫口秀演員。

但是生活給了他一系列的重擊。他被同事冷嘲熱諷,還丟了工作。在他失去工作回家的地鐵上,三個韋恩公司的員工嘲笑和辱罵他,他無法再控制自己的憤怒,開槍打死了他們。之後他一路狂奔,逃進了一個陰暗的衛生間。

綠色幽暗的燈光之下,他卻仿佛經歷了重生,他抬起手臂,翩翩起舞。鏡子中落幕的他,不再唯唯諾諾,卻昂首挺胸,仿佛這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下。

這是阿瑟的新生之舞,他從一個自我壓抑卻努力想帶給別人歡樂的職業小丑,蛻變成了充滿力量卻帶來毀滅的悲劇人物。

他酣暢淋漓的表達了自己積壓已久的攻擊性,成為了他自己內心的英雄。

說到攻擊性,我們大多數人常常視它為不好的東西,因為它會帶來傷害。但是攻擊性被心理學家認為是人類的本性,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提出,攻擊性等同於活力。每個人的自我都是一個能量球,當能量球伸展時,就會有攻擊性產生。

當一個人的攻擊性被完全抽離,他就會變得沉悶和乏味,老好人就是如此。而當一個人能夠在不刻意傷害任何人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憤怒,維護自己的界限,他的生命反而有了力量和顏色。

我們大多數人常常無法毫無顧忌地活出自我,是因為我們需要遵循規則和道德。而文學或戲劇中總會刻畫這樣的角色,他們挑戰既定的規則和主流價值觀,活出我們無法活出的一部分,卻充滿力量。

這些角色常常會打動我們,正如蔣勳曾表達過的觀點,人們被壓抑的部分需要通過文字或電影角色來釋放,回歸現實後,才可以疏解壓力和痛苦的感受。

小丑就是這樣的角色。我們每個人都是阿瑟和小丑的結合體。小丑是我們內心黑暗情緒的承載體,而觀眾們能通過小丑看到自己情緒宣洩的出口。

影片中阿瑟在參加脫口秀節目之前,在長長的階梯上跳起了一支舞。他自信,快樂,有力,瀟灑,邪惡卻充滿了張力。在這一刻,他是自由的,他的生命力在極致地綻放。

而我們也應該明白,壓抑憤怒,失去界限,就是在磨滅自己的生命力。只有學會通過適當的方式合理表達,才不會讓積聚的黑暗情緒像小丑一般,淹沒自己。

3.

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

影片中觀眾看著阿瑟一步步走向墮落,看到他無法在任何方面得到認同,在一個沒有人理解他的世界受盡欺凌和嘲笑,不由會充滿同情。

他的老闆不體諒他。他的廣告牌被搶,老闆讓他還回去,甚至以為他說被搶是在開玩笑。

 

他因演出時槍掉出口袋而失去了工作,但是這個意外換來的卻只有同事的嘲笑。甚至連給他槍的同事也沒有出面為他解釋。

 

他的心理社工也從未認真聽他說過話,只是循例詢問和記錄問題,對於他的困擾毫不關心。

 

他曾參加脫口秀表演,但是表演之前的一段癲笑,卻被他最喜歡的脫口秀主持人在節目中播放,還嘲笑他的自不量力。

 

背叛並沒有停止。他以為自己是韋恩的兒子,於是跑去見父親,換來的卻只有冷酷的事實,他是被領養的。溫恩看他像是在看一個天大的笑話。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善待過他,維繫他生活下去的工作,親情,夢想,被接憧而至的打擊,破碎然後破滅。

他的需求和情緒從未被別人看見過,他從未被真正的接納,連他自己都在懷疑自己的存在。他是個被社會邊緣化的弱者,世界送給他的卻只有冷笑。

有一句話說,無回應之地,即是絕境。沒有人喜歡孤獨,每個人都需要認同感,每個人都需要被看見。

心理學家維尼科特說,只有當負面情緒被看見和接納的時候,它們才有可能轉換成白色能量。如果他們沒有被看見,積壓已久的黑色能量被釋放,要麼向內攻擊自己,要麼向外報復這個世界。

阿瑟內心那個壓抑已久的惡魔,正是被這個冷漠的世界逼進絕境。黑暗和邪惡露出它的牙齒,帶著阿瑟墮落進無盡的深淵。

但其實阿瑟要的並不多,他想要一份可以謀生的工作,要一對愛他的父母,要一個肯聽他傾訴的社工,要尊重他的同事。這麼簡單的想法卻無法被滿足,這個世界竟然沒有他的立足之地。

阿瑟在地鐵上第一次殺了人之後,社會上那些和他一樣沒有存在感的人們開始突起,他們帶著小丑面具上街,甚至參加聚會。

小丑,成了社會反抗力量的一種標識。

電影的結尾,他站在警車上起舞,就如站在聚光燈下,觀眾在為他歡呼。他終於看見了自己,而世界卻看見了一個殘忍,無情,冷血的惡魔。如果他曾經被任何人關心過,他就不會再黑暗中墜落。

3.

英雄和惡魔只是一線之隔

在影片快結束的時候,阿瑟作為嘉賓被邀請上脫口秀。他問主持人「當你惹惱了一個被社會鄙視拋棄的社會遺孤,會怎麼樣?」。而他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 「你會自食其果」。

《小丑》這部劇正是在證明這個問題。

小丑之所以被同情,是因為導演將這個悲劇角色設定在一個比他本身更悲劇的大環境之中。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也許就是我們身邊的一員。生活艱難,默默掙扎,與周圍人格格不入。他陷入困境,卻沒有人伸出援手。

這個世界將聚光燈照在那些光鮮亮麗的成功人士身上,卻沒有一束光留給那些蜷縮在角落努力活下去的底層人物。

1988年的漫畫作品《蝙蝠俠:致命玩笑》中有一句著名的臺詞,「只需要糟糕的一天,最理性的人也會變成瘋子」。


其實每個人都會遇到生活不公平的待遇,也會激起每個人心中的惡。英雄和惡魔只有一線之隔,善與惡也只有一念之差。英雄拯救世界,惡魔毀滅世界,但是界限從來都沒有那麼分明。加繆曾說「無論是心靈或肉體上的迷醉,皆非瘋狂,而是一種安逸和麻木。真正的瘋狂在於某種無止境的清醒到頂了,才會引燃。」小丑也許就是清醒到頂了,他堅持用自己的邏輯來對抗不公平,相比那些選擇隨波逐流,麻木不仁的普通人,他們是勇者。而當一個無助的人被生活的希望所拋棄,只能變成惡魔來完成對自己的拯救,用和世界抗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無奈,究竟他是惡魔,還是這個冷漠的世界充滿惡魔?

人性本善還是本惡,其實根本沒有答案。當你在凝望深淵之時,深淵也在凝望著你。

最終成就你的並不是你善或惡的本性,而是在善事和惡事之間,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我希望《小丑》能成為每個人照見自己的電影。

相關焦點

  • 從小丑和蝙蝠俠的對決,談好人與壞人的「本性掙扎」
    而在電影中,諾蘭卻深入的探討了關於英雄和反派,好人與壞人的「本性掙扎」。在很小的時候,超級富二代布魯斯韋恩因為親眼目睹了父母被殺,而決定走上一條和他預設人生完全迥異的道路。在這裡值得注意的是,男主角是一位超級富豪,但是在幼小的年紀,經歷了人生慘境。從此他決定做一個親手除暴安良的英雄。他有錢,有能力,本可以通過其他的路徑來實現他的人生願望,但是他卻採取了一種更為直截了當的方式。
  • 【旁白•影評】《小丑》:國王亦有沉默之時,而小丑始終喧譁
    不久前,DC宇宙新作《小丑》正式公映。此前《小丑》已經在威尼斯斬獲金獅獎,因此質量自不必說,上映即獲如潮好評:IMDb8.8分,殺入歷史前十,亦是近十年唯一上榜的新作;而在以內地觀眾為主的豆瓣上,評分更是高達9.2。看過《小丑》之後,我有許多想要一吐為快的話。奈何它並未在內地公映,而只剖析影片本身必然會極大損害讀者的觀影體驗——所以,我在這裡只打算聊一聊「小丑」本身。
  • 豌豆公主和小丑
    小丑感到公主對他是不一樣的,他和別人是不一樣的。小丑很焦慮,想盡力留住這不一樣,又無法走進公主的內心。公主是高貴的公主,時不時要耍些脾氣的。小丑起先是不解,後來便忍了,他不需要她理解他,這種不需要理解卻還會選擇的愛才是真的愛。公主時不時參加宮廷裡的宴會,小丑見不到她,卻又被留在宮裡。
  • 國王亦有沉默之時,而小丑始終喧譁
    不久前,DC宇宙新作《小丑》正式公映。此前《小丑》已經在威尼斯斬獲金獅獎,因此質量自不必說,上映即獲如潮好評:IMDb8.8分,殺入歷史前十,亦是近十年唯一上榜的新作;而在以內地觀眾為主的豆瓣上,評分更是高達9.2。看過《小丑》之後,我有許多想要一吐為快的話。奈何它並未在內地公映,而只剖析影片本身必然會極大損害讀者的觀影體驗——所以,我在這裡只打算聊一聊「小丑」本身。
  • 小丑笑臉的傳遞,以及蝙蝠俠小丑的對立統一
    但卻因為蝙蝠俠的個人選擇,從而使蝙蝠俠和小丑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很多人看《小丑》覺得不適,這個恰恰是影片的成功之處。因為這部片子是以小丑視角來出發的,就是他做的一切都有合理性。你覺得難受的原因是,你本身認為殺人無論怎麼樣也不合理,但看完影片會覺得似乎還是有點合理,所以產生自我動搖。覺得這部電影的三觀不正。
  • 《小丑2019》的壓抑,看了讓人再次想起那句:我不能呼吸了!
    今天說一下《小丑2019》,看完這個電影以後覺得很壓抑,心裡很堵得慌。這很現實,換做任何一個人經歷了小丑經歷的事情都會瘋了吧?小丑的扮演者演技了得,一個笑就夠小鮮肉學一輩子了,人傷心到極致時,那種絕望已經不是在他接受的範圍內了,所以才笑得出來。
  • 《寄生上流》分析影評:「有小丑的喜劇,沒有壞人的悲劇」
    奉俊昊導演巔峰新作《寄生上流》在今年坎城影展獲得最大獎「金棕櫚獎」獲得所有人關注,挾著韓國影史第一座坎城金棕櫚獎的氣勢,電影在臺灣上映後三天就飆出近千萬票房,許多影評更給出「到目前為止今年最好看的電影」的高評價!但當大家都說好看的時候,你是不是其實默默一頭霧水,覺得「我有看懂,電影也的確有讓人驚豔/嚇的地方,但有到『今年最好看』的地步嗎?」
  • 影評:自殺突擊隊好人使壞、壞人行善,負負得正的英雄世界
    《自殺突擊隊》像是十個死侍打團體戰、又像是反派的復仇者聯盟,總之這部電影是一股腦兒地,把極有代表性的反派角色:小丑、小丑女、死射…等人端上桌,新鮮精彩之餘,卻忘了問觀眾會否吃不消?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如同《死侍》一樣,這種將壞蛋撥亂反正的超級英雄電影對當今觀眾而言根本具有致命吸引力,在《自殺突擊隊》中,每個角色都非常有趣令人著迷,從死射(威爾史密斯飾演)、小丑女(瑪格羅比飾演)、小丑(傑瑞德雷託飾演),到焰魔、魅惑女巫與瑞克弗萊格(自殺突擊隊指揮官)…這些人個個有個性、人人有執念,他們為何為惡?如何為惡?是因為家庭、因為感情,抑或是一種黑暗使命?
  • 成也小丑,敗也小丑——《小丑》
    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表演是最精彩的,其飾演的小丑是已經蛻變的小丑,此時的小丑更多的是釋放本心,展現極具個性魅力的小丑對世界最直接的發洩,這種報復性的手段更加直接,殘忍,不容一絲一毫的猶豫和任性,所以看起來是一個行走的炸彈,所及之處必是災難,爆發力,衝擊力和視覺效果都堪稱極致。
  • 小丑和蝙蝠俠,本是一類人
    1小丑和蝙蝠俠,都經歷了失去,都對錢不感興趣。可以想像,在小丑的成長曆程中,一直都是缺愛的,童年有酒鬼父親,長大後又有賭鬼老婆。小丑的世界,是哥譚市最見不得人的那一面,是哥譚市的膿瘡。蝙蝠俠的世界,是哥譚市光鮮亮麗的那一面,酒會、慈善、遊艇、美女,是人人嚮往的上層社會。蝙蝠俠希望自己童年的悲劇別再重演,小丑希望自己的人生悲劇應當不斷重演。於是,小丑製造犯罪;蝙蝠俠打擊犯罪。蝙蝠俠和小丑,是人性的兩種極端,一面向陽,一面向陰。
  • 影視賞析 | 成也小丑,敗也小丑——《小丑》
    希斯·萊傑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表演是最精彩的,其飾演的小丑是已經蛻變的小丑,此時的小丑更多的是釋放本心,展現極具個性魅力的小丑對世界最直接的發洩,這種報復性的手段更加直接,殘忍,不容一絲一毫的猶豫和人性,所以看起來是一個行走的炸彈,所及之處必是災難,爆發力,衝擊力和視覺效果都堪稱極致
  • 《動物世界》:是做隨波逐流的動物,還是堅守初心的小丑?
    好吧,其實身處人類社會,人也可能活成動物世界……大概劇情是這樣,一群人因為各種不同原因但歸根結底為了要賺錢上了一艘叫命運號的船玩遊戲,遊戲規則也很簡單,每人發錘子剪刀布的卡片,三種卡片的總數會時時公布,和別人比賽一次消耗使用的卡,贏則贏取對手的一顆星星,最後在比賽時間內需要消耗掉所有卡片,並且星星不少於三顆才能存活,否則被抓去小黑屋。
  • 先不說《小丑》影帝,就演員能減47斤,就可以給這部電影打9分了
    這部小丑,更像是一個符號。小丑是整個電影的主角,也是時代命運背景下的配角。當他想成為一個主角的時候,始終是一個底層配角;當小丑沉淪甘願當一個配角的時候,命運詭異的讓他當了一個主角。這是很諷刺的小丑世界:「我想做一個好人的同時,別人都以為你是個壞人,而我做了壞人以後,有人認為我是個好人。」
  • 《小丑2019》:一個人的瘋狂
    《小丑2019》於2019年10月在北美上映,未在大陸上映。據說,此電影上映期間,電影院旁邊加強安保措施,以防止意外的事情發生。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讓某些意志不堅定的人有犯罪的衝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 《小丑 Joker》|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丑
    和他相依為命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亞瑟深深地記得她母親的教誨。不他遭受什麼挫折,都是笑對生活。然而,他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處於崩潰的邊緣。他夢想成為脫口秀演員,但生活一次又一次地讓他失望。不僅如此,他還意外地失去了工作,偶然瞥見了母親的秘密,激起了他對父親的強烈渴望,儘管他們從未謀面,地位卻有很大不同。命運往往適得其反。在空蕩蕩的地鐵裡,悲傷的小丑在無法控制的笑聲中死去。
  • 小丑回魂裡小丑身份的真實是什麼?小丑回魂的結局是好是壞
    喜歡看恐怖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小丑回魂這部電影。到現在還有很多警匪片中,一些壞人還以小丑的形象出現,就是因為瘦了小丑回魂這部電影的影響。
  • 《小丑》:小丑不是一個人,是一個靈魂
    主人公亞瑟是一個職業小丑演員,電影開始時,他找了份工作:幫助一家樂器店促銷,舉著廣告牌,用誇張的服裝和舞蹈吸引路人的注意。他的職業生涯與我們國內的一些婚禮表演嘉賓相似,任何人家有喜事慶典都會為好玩而表演。這份工作收入微薄,而且經常需要日曬雨淋,這不是一份好工作。就這樣,他被一群小混混搶走了廣告牌,並對他進行了毆打。
  • Joker小丑
    這和蝙蝠俠有什麼關係?!喔,一個不是前傳的前傳。電影小丑裡沒有人有超能力……嗯,蝙蝠俠裡的人,對,有的是有超能力的!託馬斯·韋恩真的是壞人嗎?!我不知道,但是,當著自己的孩子,父母被謀殺,這…… 也不能說是正義吧!孩子是無辜的呀!蝙蝠俠爸爸我以為是權遊裡的奈德·史塔克演的,結果看錯了。他演過的我只看過體操公主,但是也記不清他演的誰……一開始我就看得很懵逼~ 到底要講什麼?!
  • 在希斯萊傑之前,他就是小丑的代名詞——傑克·尼科爾森
    一個是獲得奧斯卡提名最多卻幾乎從未演過好人的老戲骨;一個是天賦非凡所演角色個個超超神的青年才俊。科爾森是美國影壇上最富有個性的演員,他飾演的角色總顯得那麼疲倦、邪惡,甚至叛逆不羈,但又是那麼凝重、豐滿和耐人尋味。憑著其老辣的演技,在好萊塢引領風騷近 30 年。
  • 首部票房過10億的驚悚片《小丑》有哪些地方讓人感動?
    作為驚悚片的《小丑》卻看得讓人潸然淚下,刨去驚悚的成分,這部影片有哪些地方讓觀眾那麼感動?亞瑟是一名精神病人,內向,不善言談,有時更是很古怪,怪到讓人感覺毛骨悚然。但即使工作不順利,貧困潦倒,他依然謹記媽媽的教誨,要用微笑來面對這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