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笑臉的傳遞,以及蝙蝠俠小丑的對立統一

2021-02-18 澳洲李市民報導

昨天看到兩個有趣的說法。

第一個是海上鋼琴師無法下船,是因為他本身就已經成為船上的精靈,已經不是人類,只能和船共存亡。這個可以說是一種比較浪漫的解釋。

第二種則很真實了。就是在《小丑》中,其實小丑被設定為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兄弟。因為蝙蝠俠爸爸的自私和殘忍,拋棄了小丑母子。所以導致小丑最終暴走,然後引發了蝙蝠俠父母遇害事件。讓蝙蝠俠的童年和小丑的童年一樣不幸。但卻因為蝙蝠俠的個人選擇,從而使蝙蝠俠和小丑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我非常同意這個說法。

很多人看《小丑》覺得不適,這個恰恰是影片的成功之處。因為這部片子是以小丑視角來出發的,就是他做的一切都有合理性。你覺得難受的原因是,你本身認為殺人無論怎麼樣也不合理,但看完影片會覺得似乎還是有點合理,所以產生自我動搖。覺得這部電影的三觀不正。

但如果有下一步,蝙蝠俠長大成人,就會以蝙蝠俠視角出發,也就是雖然這些壞人害死了蝙蝠俠的父母,但他並沒有尋求復仇。蝙蝠俠是一個不殺的角色(只會把壞人打骨折。。。)

所以小丑和蝙蝠俠是光與影的關係,兩者其實是一體,互相矛盾而又互相統一。這也是導演加上了他們本身是血緣兄弟設定的原因。也解釋了為什麼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宿敵。

小丑一直想證明的,就是蝙蝠俠其實是和他一樣的人,要挖掘出蝙蝠俠身體裡的那個小丑,這樣他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合理性。而蝙蝠俠則特別堅守自己的道德觀,無論遭遇什麼都不殺人。這件事讓小丑特別抓狂。

小丑並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壞人,而蝙蝠俠則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好人。

關於小丑,另外一個喜歡的解釋是,小丑在最後用鮮血塗上了微笑的嘴角,其形狀正好是一個蝙蝠俠的logo。我覺得這個解釋也是成立的,就是導演有意為之的。

如果說蝙蝠俠的logo是這個蝙蝠,那小丑的logo就是他標誌性的咧嘴笑。同樣是光明與黑暗,共存但又對立的關係。

然後看到最後的原始設定是小丑用玻璃割開自己的嘴角,後來評審覺得過激,才用了現在的用鮮血畫的設定。但顯然原始設定更為合理,就是小丑要給自己留下一個永遠在笑的樣子,也就是put on a happy face,割開自己的嘴比用鮮血來塗,顯然更符合小丑當時的心境。

類似一個更合理的結局是阿仕頓褲衩在《蝴蝶效應》有個真正的結局,就是他發現只要自己出現在女主角的身邊,她就會遭遇不幸,所以褲衩穿越回嬰兒時期,用臍帶把自己勒死了。這個設定也是很能體現男主的犧牲精神和對女主的感情之深,但也是因為過於黑色被否掉了。

說實話我還是更喜歡希斯萊傑版的Joker,雖然我覺得傑昆是比希斯更優秀的演員。

希斯萊傑版的小丑身上有一種神秘而混亂的氣質,他做的一切其實什麼也不為,就是為了混亂,而混亂中是最能體現他的世界觀的,就是公平真實。所以他其實沒有什麼欲望,拿到錢就都燒了,也不在乎虛名,所謂我就是一隻追車的狗的論調,就一直在追車,追上也不知道要做什麼。

傑昆版的小丑演的真的真的好,但這個小丑定義為一個底層被壓迫被忽視的人終於爆發了,要報復社會,摧毀壓迫自己身上的體制,和高高在上的人。雖然最後被一堆暴徒擁戴成了首領,但本質還是個屌絲形象。

而希斯萊傑版的小丑,就是一個純粹作惡的魔鬼,並不是什麼暴民黑幫領導者之類。他是一個純粹的混亂,完全不分敵我的攻擊,只是因為他覺得好玩。這個才更接近小丑這個角色的設定。

但儘管如此,傑昆版演的真的真的真的好,那個眼神看得讓人不寒而慄,覺得就像一個現實生活中存在的人。

完全可以想像他接演小丑時候的壓力,因為希斯萊傑版的小丑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尊神。傑昆並沒有去顛覆這尊神,而是自己又創造了另一尊神,可以說是以另一種形式從希斯手裡接過了小丑的笑臉。

相關焦點

  • 《蝙蝠俠》中的小丑
    事實上傑克·尼科爾森只出現在1989年蒂姆·伯頓執導的蝙蝠俠系列電影中,在其他一些作品中他作為「傑克」被提到過,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小丑的名字是沒有被提及的。 ▲1989年蒂姆·伯頓執導的蝙蝠俠系列電影,由傑克·尼科爾森扮演小丑2、主創者傑瑞·羅賓遜是從撲克牌中得到的靈感嗎? 小丑眾所周知的「小丑」牌是造成該誤解的主要原因。事實上,小丑的靈感來自於康拉德·韋特於1928年電影[笑面人]中的表演。
  • 《小丑》| 不屬於蝙蝠俠的反派
    但是在看完整片之後,不得不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傑昆·菲尼克斯所扮演的小丑,是比希斯·萊傑更加完整的一位,他不需要蝙蝠俠作為二元對立的呈現,就這部電影來說,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不需要蝙蝠俠。 《黑暗騎士》中希斯·萊傑的小丑將「小丑」和「恐懼」扯到一起,應該是史蒂芬·金的功勞,除了小丑臉上濃厚的顏料之外,還有笑臉妝容背後不可探知的心理,小丑將逗樂與驚嚇兩種反差行為集於一身
  • 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看小丑如何顛覆人性
    》的獨立電影,《黑暗騎士》裡的小丑作為配角站在了蝙蝠俠的對立面,這裡的Joker更加瘋狂且張揚。一會又說他為了妻子在自己的嘴邊劃出了笑臉,他喜歡拿著刀威脅別人的時候編出這樣或者那樣關於傷疤的故事,他滿口胡言亂語,但無可厚非的是,他身世悲慘,也許小丑有一個不太好的童年,更有一個不太好的婚姻,沒有人知道他經歷過什麼,但就像我之前說的---回憶是件危險的事,他調侃自己「現在我一直在微笑」。
  • 蝙蝠俠與小丑
    蝙蝠俠有很多次都能直接殺死小丑,卻遲遲沒有動手。
  • 那些年,蝙蝠俠與小丑的「基絆」
    說完這話,蝙蝠俠便轉身去解決炸彈危機了,留下淚眼婆娑的小丑一人難過……雙雄交鋒的場面在以往的影片中已經屢見不鮮,不過這次流露出的感情更勝纏綿悱惻。  究竟誰是蝙蝠俠的一生之敵?即使老爺始終不願意承認是小丑,但到了片尾,「患難見真情」時的感情流露,卻可以把他對於小丑的表白通俗化成《七月與安生》中的那句臺詞:「我恨過你,但我也只有你。」
  • 蝙蝠俠和小丑:到底哪種人比較受歡迎?
    小丑(Joker)這個角色第一次出現在蝙蝠俠1940年4月的蝙蝠俠漫畫當中,後來慢慢的被公認為蝙蝠俠系列當中最具人氣的反派,也成長為了蝙蝠俠的宿敵最近小丑電影的大熱讓這個漫畫史上本來已經很有名氣的頭號反派,終於做了一回主角,演員傑昆菲尼克斯和導演陶德菲利普斯也因此獲贊無數當然更多的人也被這個畫著小丑裝的人圈粉了,截止目前全球累計票房已經超過了10億美元,也是歷史上第一部破十億美元的
  • 小丑:選擇的魅力以及人性的陰暗面
    小丑讓頭目手下自己做選擇接著就是小丑與蝙蝠俠的正面對決了,小丑殺死一個人將他掛在市長辦公室後面,各大媒體紛紛報導,還有一段發給媒體的視頻,內容是講述了如今的哥譚混亂不堪都是因為蝙蝠俠的出現導致的,如果想要哥譚市恢復秩序,
  • 《小丑》的一個細節告訴你:小丑為什麼不是蝙蝠俠同父異母的兄弟
    混亂無序,緊張局勢加劇,貧富差距分化的哥譚市為小丑的誕生提供了「養料」,最終亞瑟在一次次失望後,舉槍殺死了三名韋恩投資公司的員工。此後在一曲曲悲壯的舞蹈中,成為了小丑。當他站上警車的前引擎蓋,在城市的火光和眾人的歡呼中舞蹈,並用鮮血在嘴上畫了個笑臉的時候,讓人看了直起雞皮疙瘩。
  • 【攝影】小丑蝙蝠俠
    J brick的新品,小丑蝙蝠俠。出處是去年《蝙蝠俠V3》大事件「小丑戰爭」中的造型。小丑通過高明的計劃奪取了蝙蝠俠的全副身家,打造出這套藍色裝甲,然後與蝙蝠俠對決,試圖用金錢來擊敗金錢。結果可想而知,邪惡的金錢終究還是敵不過正義的金錢,最終小丑還是被蝙蝠俠幹翻在地。
  • 《蝙蝠俠:黑暗騎士》裡的蝙蝠俠和小丑在cosbaby系列又再狹路相逢!
    Hot Toys於今天重啟DC經典電影企劃,以自家創製的COSBABY模式還原《蝙蝠俠:黑暗騎士》 超級英雄的蝙蝠俠、超級反派的小丑 COSBABY是次推出的3款蝙蝠俠COSBABY (S) 迷你珍藏人偶高逾12.5cm,均為穿上整套炫酷有型的全黑色蝙蝠俠戰衣造型,細緻還原了標誌性的蝙蝠面罩、飄逸感的鬥篷和戰衣上的蝙蝠圖案與線條細節。
  • 《蝙蝠俠:三個小丑》小丑們造型曝光,小丑和蝙蝠俠的終極故事即將展開
    其實「三個小丑」這個設定從姐夫·瓊斯自己的《正義聯盟》刊時就開始在鋪墊,如今他們終於決定創作《蝙蝠俠:三個小丑》。 就在之前的紐約漫展上,姐夫和畫師傑森·法伯克為粉絲們帶來了一系列關於《蝙蝠俠:三個小丑》的情報,其中包含三個小丑的造型。
  • 蝙蝠俠與小丑 | 經典回顧
    《致命玩笑》裡面最後小丑被蝙蝠俠抓住時,蝙蝠俠曾對他伸出援手,但他對蝙蝠俠這樣說「曾經有兩個瘋子,他們中間有一座橋,一個瘋子說我把手電打開你走過來吧,而那個瘋子卻笑著說,萬一我走到一半你把手電關了怎麼辦啊」。這裡的意思顯然是小丑拒絕了蝙蝠俠的幫助,選擇最後為惡,而為什麼小丑這麼說?兩個瘋子,是誰?蝙蝠俠和小丑?為什麼是瘋子,蝙蝠俠不是正義嗎?
  • 小丑與蝙蝠俠:黑暗的兩種可能
    設置充滿張力的角色組合,最經典的莫過於小丑和蝙蝠俠。蝙蝠俠和小丑,正是這種關係的最佳詮釋。小丑有他的目標,追求混亂的世界,以及隨之而來的極端公平。在這本薄薄的漫畫裡,你能看到傑克·尼克爾森、希斯·萊傑小丑的影子,看到他們的靈感、參照,以及無與倫比的瘋狂。
  • 小丑戰爭大結局:蝙蝠俠決戰小丑,哈莉·奎因力挽狂瀾!
    2.小丑之戰的結局: 蝙蝠俠召喚了蝙蝠家族中的每一位成員,他們將會和哥譚警局的探員一起奪回這座城市,他自己決定和小丑來一場生死之戰,但是哈莉·奎因卻認為這一次小丑和蝙蝠俠之間的戰爭必須結束,如果蝙蝠俠失敗,那麼她將親手終結小丑。
  • 小丑和小丑女分手了?蝙蝠俠背了黑鍋
    這個電影中好像沒有講,電影只是說小丑和小丑女分手了,但並沒有說他們為什麼分手,想知道原因的小夥伴只能自己腦洞了。喜歡刨根問底的小夥伴也不要灰心,畢竟和小丑分手的哈莉·奎茵又不只一個,在DC無限個多重宇宙中,總有一個宇宙會詳細介紹小丑和哈莉·奎茵分手的原因,今天小編就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美劇中的哈莉·奎茵是如何甩掉小丑的。
  • DC漫畫《蝙蝠俠:三個小丑》解密:「蝙蝠俠」與「小丑們」的共生,各有特色的「小丑」由來與謎團
    ,就開始詢問「小丑」的真實身分,但結果卻讓「蝙蝠俠」產生疑惑,並說著這完全不可能,這情節使讀者們產生遐想。由於同樣是受害者,「蝙蝠女」跟「紅頭罩」在一時激情下互相親吻,但女方認為這是個錯誤,男方卻認為兩人在一起能夠互補,甚至願意捨棄「紅頭罩」身分,意指放下「小丑」的恨以及對抗犯罪者的暴力作風。但他給予的字條被「蝙蝠女」公寓的清掃員弄走,所以「蝙蝠女」並沒有看到。
  • 小丑和蝙蝠俠的糾紛起源
    他沒有任何超能力,但他擁有遠超常人的智慧以及難以捉摸的思維。他是一個天才化學家,有著最偉大的武器——笑氣,釋放這種毒氣後使人失控而大笑不止。但三人對此都有異議,直到他們都去世,小丑的創作真相成為歷史之謎。可以確定的是,小丑是DC元老蝙蝠俠的反面化身,他倆幾乎同時誕生。
  •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蝙蝠俠》裡的小丑?
    如果說蝙蝠俠行使恐懼,Bane擁抱恐懼,那麼在小丑的心中便是操縱著恐懼。哪怕知道自己的性命已在他走出阿卡漢姆的時候就已被這座城市中其他的霸者盯上,哪怕知道自己現在除了一身衣服已是失卻一切,哪怕身旁這個畏縮的小子只不過是自己舊日下屬的馬仔,小丑就是小丑,他從不懼怕失去,因為這座城市就像一個混亂到極致的受虐狂,永遠為他匍匐在骯髒的水窪裡舔著他的鞋子。如果說蝙蝠俠行使恐懼,Bane擁抱恐懼,那麼在小丑的心中便是操縱著恐懼。
  • 神作電影《小丑》影評:世界在下沉,做蝙蝠俠還是小丑
    電影《小丑》看過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的人,都不會忘記電影中萊傑飾演的小丑瘋狂的笑聲和嘴角微笑般的疤痕,人們說以及用左手手勢頂在自己的太陽穴,都在暗示小丑的精神即將崩潰。同時也是致敬1976年電影 《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裡面同樣男主角特拉維斯精神世界已然瘋狂。
  • 小丑為什麼只愛蝙蝠俠,而不愛小丑女哈莉?
    想到這裡,哈莉終於從自己的美妙幻想中回過神來,她決定拯救自己心愛的小丑先生,她從熟睡的小丑旁邊找到了一個小丑制定的絕妙計劃,這個計劃被小丑稱為「魚吃蝙蝠」,她決定用這個計劃去對付蝙蝠俠,這一刻,她終於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天夜裡,戈登警長收到了一份需要轉送給蝙蝠俠的禮物,於是蝙蝠俠趕來拆開了這份禮物,原來是哈莉送來了一卷錄像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