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庚子年的春天註定將以它的不平凡載入史冊,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擋住了遊子歸鄉的腳步,使團圓成為了夢想。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分離了闔家歡樂的家庭,使相見成為了奢望。面對疫情,每個人都在調整著自己的心態和生活節奏,在煩躁和焦慮的疊加下,此時的防疫一線人員需要親情和關懷,他們的家人更需要溫暖和承諾。2月14日,在這特殊的日子裡,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城市管理人,主動給親人打電話,發視頻,報一聲平安,送上寒風裡最溫暖的告白。
保護好自己,好好工作!
「等疫情結束,咱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頓團圓飯,領著你和孩子出去轉轉。」望著視頻裡的丈夫,聽著他質樸的承諾,城市管理局執法大隊隊員李俊芳眼眶微紅,叮囑道:「保護好自己,好好工作!讓疫情快點過去。」李俊芳的丈夫梁永亮是一名內科醫生,疫情防控工作展開後就一直在鄭開大道卡點值守。李俊芳本人也在新縣城區域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在市場周邊進行活禽排查等市容整治工作。進入疫情期後,他們更是早出晚歸、聚少離多,把年僅2歲的孩子託付給長輩,一心撲到工作崗位上。由於害怕把病菌帶給家人,他們每天下班進家門前都要換洗消殺衣物,不敢有任何疏漏,但這些絲毫沒有阻礙他們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決心。
家裡有我呢!
廣惠街執法中隊的杜季剛從除夕開始已經22天沒有和家人團聚過了。春節假期的應急值班、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命令。帝華宏府小區和東方潤景小區的值守工作讓他像一個高速旋轉的陀螺一樣無法停歇。在這兩個外來人員較多的居民小區入戶摸排後,他為了家人的安危著想,選擇了獨自一人回到老房子居住。在與妻子劉娜芳的視頻聯線時,原本雷厲風行的男子漢卻扭捏起來,東拉西扯了半天卻一句話也沒說到「道」上,倒是身為小學教師的妻子先開了口:「你注意安全,自己多操點心吧!老人給你照顧好、孩子給你輔導好,家裡有我呢,你就放心的在外面工作吧!」
工作再危險,也總得有人做不是。
環衛大隊廢棄口罩收集車司機蔡國政是垃圾清運車隊的前任隊長,和他搭檔的司機張瑞傑是現任隊長。從廢棄口罩統一集中處理工作開始以來,他們2人就承擔起了全縣廢棄口罩收集、運輸的重擔,這些特殊的垃圾裡面還包括了醫學觀察隔離人員的廢棄口罩,病毒隱藏的機率很大。面對比其他崗位感染風險更大的工作,他們沒有退縮,而是主動承擔起了這份危險的職責。蔡國政說:「工作再危險,也總得有人做不是。」面對疫情,親人們沒有抱怨和不解,對他們說的最多的也只是保護好自己!蔡國政跟他老伴劉彥琴通話時,他老伴的叮囑我們不得而知,但我們聽到的則是他對同樣在環衛一線工作的老伴說的話:「勤洗手、多消毒,保護好自己!」
保護好自己、為國家做貢獻!
看了兒子的朋友圈後,環衛大隊的職工劉偉才知道兒子劉濤已經在疫情防控一線奮戰多日了。他和老伴王淑香都是環衛大隊的職工,現都在遠離縣城12公裡的垃圾處理場工作。兒子劉濤是大孟衛生院主抓臨床工作的業務副院長,兒媳婦則是該衛生院的一名護士。疫情阻擊戰打響後,兒子、兒媳義無反顧的衝到了抗疫一線,早出晚歸是常態,多日不歸也不稀奇,但他卻從來沒有聽兒子提起過這段時間在忙啥。得知兒子、兒媳在抗疫一線奮戰的情況後,曾經在衛校學過醫的劉偉除了擔心更多的是自豪,他說:「我知道這意味著啥,但關鍵時刻我們就是要為國家做貢獻!」
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吃頓你做的飯。
晚上7點多鐘,早已過了下班時間,偉民熱力的路亞周還堅守在供熱機房埋頭工作。因為工作的特殊性,他每天晚上8點後才能回家。他的崗位雖然不在疫情防控的一線,但他始終關注著局防控工作。得知帝華宏府小區卡點防疫物資吃緊,他立刻發動自己的一切社會關係想辦法,動員開牙科診所的妹妹路亞芳把診所裡僅剩的百餘個醫用口罩一掃而空,全部捐給了卡點的防控人員。路亞周在與妻子段丹丹視頻的時候,妻子還在永福街優詩美地小區卡點值班,當他詢問妻子有什麼願望時,生性樂觀的妻子段丹丹在視頻中說道:「我的願望就是等疫情結束了,你能早點回家給我做頓好吃的飯,你的廚藝那麼好,不展示一下就浪費啦。」
疫情隔閡了交往,卻隔閡不住愛意;病毒封鎖了門院,但封鎖不了真情。「保護好自己,為國家做貢獻!」這句簡單的話語成為了今天最深情的告白。言短情長、片語亦能達意,謹愿君安、君安即是我安。他們都很平凡,卻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上從事著不平凡的事業。守護著中牟50萬人,守衛著中牟這座城。打贏疫情阻擊戰,我們職責所在!(通訊員:郝曉剛 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