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的鄰居,劉曉慶的戀人,28歲就說自己是最厲害的導演

2020-08-28 溫木墀


姜文在中國電影界被視為&34;,最不迎合觀眾的他,用自己的獨特魅力徵服觀眾。無論是專業影評人,還是普羅大眾,對於他的電影都十分買帳。

姜文是反傳統電影的先鋒者,也是法國新浪潮中國化最佳的人選。在他的電影當中,傳統電影美學徹底被顛覆,&34;的概念再一次被市場肯定。

01

1969年,姜文6歲,隨父親姜洪齊的部隊駐紮貴州省,住在一個鐵路沿線的小鎮裡,在小鎮上他第一次看到電影,那是他後來人生中融入血肉的摯愛。

但此時他只是一個黑瘦寡言的小男孩,他也不叫姜文,叫姜小軍,是出生時醫生隨口起的。

1963年姜文出生在河北唐山的姥姥家,他的母親叫高陽,是位音樂老師。姜文出生的時候父親被派去外地工作,不在唐山。醫生抱著新生的嬰兒問高陽:「孩子名字取了嗎?」

高陽回答:「還沒呢。」

醫生說既然他父親是當兵的,就叫「姜小軍」吧。從此姜小軍的名字伴隨了姜文整個童年。姜紅齊回來後告訴眾人,其實他的爺爺早在孫子出生前替他取好了名字,叫「姜文」。於是家裡有人喊他「姜小軍」,有人喊他「姜文」,年幼的姜文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叫什麼。

圖丨從左到右:姜文、姜歡、姜武


姜文6歲時父親所在的部隊被派去駐紮貴州省,他也隨行。他們住的小鎮上有一條怎麼看都看不到盡頭的鐵路,從北京出發的列車經過那條鐵路,穿過山川、河流、村莊,以及一望無際的田野,到達中國的西南部。

他家住在鐵路附近一棟老的像舊倉庫的房子裡,房子外面就是鎮廣場,每周放映兩場電影,姜文躺在床上,從窗戶看出去,恰好就能看見電影。那時候,取樂的方式很少,電影幾乎成了姜文唯一的娛樂,但年紀很小的他並不懂什麼叫電影,只是覺得這玩意兒還挺讓人著迷。

此時遠方的北京胡同裡正響著高亢的喇叭廣播,一群少年從軍區大院裡魚貫而出,在風裡呼啦奔跑。他們還不知道四年後會有一個叫姜文的黑瘦小子來和他們一起爬內務街五號大院裡的煙囪。

現在的姜文還在貴州的小鎮,電影是他唯一的朋友,奇異的電影世界裡充滿未知的故事和絢爛的色彩,吸引著姜文沉醉其中。他每天一個人在房間裡樂此不疲的玩著屬於自己的遊戲——把所有喜歡的電影角色都模仿出來。

姜文註定要吃電影這碗飯的,他的天賦早已經顯露,只是此刻還無人知曉。

圖丨露天電影


02

1973年姜文的父親又從貴州調去北京,他自然也跟著搬進了北京內務府胡同的五號大院。

北京大院真的是個很特殊的存在。後來佔據中國影視圈半壁江山的人物都是從這個大院裡走出來的。有住在北影大院的葛優,空軍大院的馬未都,外交部大院的許晴,中央話劇大院的管虎。軍委訓練總監部大院更是了不得,未來的大文學家王朔,導演葉京和「華誼兄弟」王中軍、王中磊都住在那。

那時候他們最喜歡在姜文住的五號大院裡玩兒,因為那裡有個四十多米高的大煙囪,青煙扶搖直上,這群大院少年比累了誰在煙囪頂的平衡木走的最好,就在煙囪下滿嘴京片子胡謅,身上那股子逗貧、桀驁、清高而又倔強的性情像是大院窖裡燒出的特色鮮明的磚。

但有一個人是例外的,馮褲子那時不在這個圈內,雖然後來擠進去了,但他到底沒有大院青年的底氣,顯得謙卑圓滑,很識時務。有個社會學家說:出身就是胎記,一個人即使能夠改變階級,但也無法抹去出身在骨子裡刻下的痕跡。

姜文和這群大院子弟中的小胖子英達玩的最好,他倆都在北京72中念書。英達就是後來的中國喜劇掌門人,宋丹丹的第二任丈夫。英達的爸爸叫應若誠,應若誠的爸爸叫應千裡,他和錢鍾書一起給蔣介石當過翻譯官。應千裡的爸爸叫應斂之,一生就幹了三件事:創辦《大公報》、創建輔仁大學、創辦香山孤兒院。

圖丨英達和姜文


所以英達即使在學習上散漫,但出身滿清貴族的書香世家,爸爸應若誠是戲劇大師,爺爺應千裡是12歲就去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回來的高材生,家裡對他的學習成績很是重視。英達又自幼聰明,所以他上學時成績很好。姜文那會一到考試就抱英達大腿,靠抄他的卷子糊弄過關。

高考那年,英達不負眾望進了北大,姜文落榜。英達跟姜文說:「我很希望你能上大學,要不你去學演戲,就那個中戲,考它,你準過。」

但是第一次考中戲的時候,姜文還是落榜了。因為時間緊迫他又毫無準備,要不是英達告訴他有個中央戲劇學院,他壓根不知道中戲為何物。但姜文知道自己是熱愛表演的,於是他心裡考中戲的火沒有滅,回去苦學一年,姜文又再次去應考中戲。

中戲考試那天,依舊是江達騎著自行車馱著姜文,一路從內務府胡同拐進了中戲大門。前兩場考試姜文很容易過了,到第三場關鍵的面試表演環節,其他考生紛紛朗誦「幾回回夢裡回延安」。

姜文一開口卻是契訶夫的《變色龍》,不動聲色,且幽默高級,還有淡淡的反諷意味。本來形體老師和聲樂老師都不看好他,覺得他頭大眼小,兩耳外擴,外形條件十分糟糕,即便這一首詩朗誦的很是讓人眼前一亮,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泯然眾人。最後還是表演系主任張任裡慧眼識珠,破格錄取了他。

這裡說來,姜文又要感謝英達了。是英達在考試前找他爸應若誠給姜文開小灶,《變色龍》也是應若誠給姜文支的招,姜文因此順利進了中央戲劇學院。

圖丨姜文在中戲時的舊照


03

在中戲就讀期間,姜文的少年老成也是出了名的,同學都調侃他:怎麼二十歲就長了張四十歲的臉。因為長得太著急,同學還給他取了個外號叫「馬猴」。馬猴在中戲真的皮的跟猴一樣,有一次中戲表演系1980級的學生鬧騰的太厲害,被南鑼鼓巷的居民告到了街道辦事處,說他們擾民。

姜文知道後,喬裝成中年幹部,腋下夾著公文包,去隔壁胡同一家一家的敲門家訪。門一開,居民看姜文,姜文也看居民,一點都不心虛。

姜文一本正經地介紹自己是街道辦事處幹部,從公文包拿出幾張紙,讓居民把事兒寫成材料,臨走前還倍兒嚴肅地對鄰居說:「你相不相信組織?相信就別鬧了,等我們落實這事兒。」

居民們竟然都信以為真。

他不僅騙鄰居,還騙演員安振江。

平日裡下課沒事幹,英達就帶姜文去人民藝術劇院看他家老爺子演的《茶館》,後來發現看得次數多了,《茶館》的臺詞姜文居然能倒背如流。不僅如此,他還能惟妙惟肖的模仿演員的腔調,有一次姜文模仿自家老爺子,把英達都蒙住了。

他倆都喜歡北影廠的演員安振江,英達覺得姜文這麼會模仿,就攛掇他給安振江打電話,讓他當著安振江的面模仿安振江本人。

電話一接通,那頭問:「找誰呀?」

姜文回答:「找一下安振江老師。」

一會兒安振江出來接電話了,姜文在電話裡把安振江的臺詞背了一遍。

安振江說:「哎,別鬧別鬧,您哪位啊?」

姜文又把安振江的臺詞背了一遍。

安振江氣的大罵:「你他媽是中國人不是?」

姜文偶爾還要客串自己的爸爸,給弟弟姜武去開家長會。總之這個馬猴在中戲這四年,於表演這方面展現出的天賦遠超同齡人。

圖丨姜文

04

所以當時還在戲劇學院就讀的姜文就被《末代皇帝》的導演張建民看中,擬讓他演溥儀。結果合同都籤了,投資方又看上了陳道明,理由是姜文的長相不招人喜歡,陳道明更有觀眾緣兒。姜文氣的猴臉真的要變馬臉,他的皇帝夢還沒做呢怎麼就碎了。

誰想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984年,21歲的姜文從中戲畢業,分配到青年藝術劇院。9個月後,《末代皇后》的導演陳家林選中了他,跟他說:「要不你來我這裡,還演溥儀。」

姜文笑著了:「看來我就是當皇帝的料。」

命裡有時終須有,這皇帝的角色最後兜兜轉轉還是回到了他手裡。

為了一雪前恥,那時候姜文全身心的投入到溥儀的角色中,找資料,看紀錄片,還專門去找溥儀的弟弟溥傑請教,晚上回家跟自己弟弟姜武對戲。最終塑造了一個可恨可憐,可悲可笑的「末代皇帝」角色,一舉成名。

圖丨《末代皇后》劇照


拍完《末代皇后》,姜文緊接著去上海出演話劇《高加索灰闌記》,當時臺下就坐著著名導演謝晉。

後來姜文回到北京,有一天在吃飯,有人告訴他有個上海來的人想見他。那人就是武珍年,謝晉的副導演。他奉謝晉之命進京詢問姜文願不願意去拍《芙蓉鎮》。

謝晉能看上姜文,在當時來說是姜文天大的福氣。結果武珍年問姜文:「你看過謝晉導演的電影嗎?」

姜文很乾脆地回答:「沒有。」

武珍年又問他:「那你知道謝導最近要拍新電影嗎?」

姜文覺得這人有病,都說了沒看過謝晉的電影,還問他知不知道謝晉要拍什麼新戲。

武珍年也被氣的不輕,想他堂堂一個副導演千裡迢迢屈尊來見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子,結果人家還不待見自己。他回去就把這事添油加醋的給謝晉說了,謝晉一聽哈哈大笑,覺得姜文的脾氣很有他當年的風範,更是期待他能來演自己的戲。

謝晉連夜給姜文寫了封信,大致是說:我要拍《芙蓉鎮》,你來試試秦書田這個角色。我不是不相信你的演技,而是因為你太年輕,你先看看小說,抽空來趟上海。

姜文看人家挺有誠意,於是買了張火車票。再一次奔赴上海。這一去,他還不知道即將遇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紅顏知己。

圖丨導演:謝晉

05

《芙蓉鎮》的女主角是劉曉慶。上世紀八十年代,劉曉慶在影視界的地位就相當於大紅時期的範冰冰。沒有男人不喜歡她,沒有女人不羨慕她。

姜文第一天進劇組,謝晉給劉曉慶這樣介紹他:「這是戲劇學院最優秀的學生。五分中的五分。」

姜文是典型的北方爺們,霸氣豪爽,眼裡透著桀驁。劉曉慶雖然閱人無數,看到他這款也覺得稀奇、有趣。戲裡他是樸實溫和的知識分子秦書田,戲外他是一身野氣的姜文。這種強烈的反差勾起了劉曉慶的好奇,最後倆人戲裡演患難情侶,日久生情,戲外做了真情侶。

圖 丨《芙蓉鎮》劇照


八卦的事情我就不多講了,只要知道兩人相愛過又分開,是一輩子的知己就夠了。畢竟姜文說過:「人最怕的就是,跟你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天天琢磨你,那還不得痛苦死。」我天天琢磨他,已經很是冒犯了,再還天天琢磨他的八卦,更是無地自容。所以還是繼續說回他的事業。

姜文拍完《芙蓉鎮》,又接檔了張藝謀的《紅高粱》,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具有姜文辨識度的作品,骨子裡的桀驁、生猛、俠骨柔情都在於佔鰲身上找到了出口,他放開了演,摔碎酒碗,扛起鞏俐,於青紗帳中完美還原了莫言書中這個土匪。

圖丨《紅高粱》海報


姜文一直忙著挑戰不同角色,九十年代就在他演李蓮英的時候悄然而至,大院裡的少年也各成了自己人生中的主角。華誼兄弟出國淘金,王朔名聲鵲起,馬未都倒騰古董發了一筆,即將成為《編輯部故事》中李東寶的原型,來演他的人正是葛優。

1991年田壯壯帶著姜文去香港宣傳《大太監李蓮英》的時候,遇到了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

焦雄屏問姜文:「中國這麼多導演,哪個最優秀啊?」

姜文回答:「現在沒有,以後有。」

焦雄屏又問他:「誰呀?」

姜文氣吞山河地說:「我。」

那一年姜文28歲,沒導過一部電影。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姜文能當導演,王朔、劉曉慶、張藝謀一個都不能少
    他看到了5號大院兒,看到了一起拍婆子的髮小,看到了自己整個少年時光,他下決心,一定要把這個小說,拍成電影。姜文想讓王朔當編劇,把小說改成劇本,但王朔不願意,他前一年連小說帶劇本剛寫了一百多萬字,寫噁心了,不想再寫了,還有一個原因是王朔痛恨給有追求的導演寫劇本,慘痛經歷不堪回首。王朔答應姜文幫他推薦一個人來改。
  • 姜文和劉曉慶,不得不說的故事
    說到劉曉慶,很多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很熟悉,那些年她演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是萬千男人心中的大眾情人。她外形美麗,行事膽大,敢愛敢恨。那一年劉曉慶35歲,姜文剛從中戲畢業,是個毛頭小夥子,但他身上的荷爾蒙氣息和男子漢氣概打動了導演謝晉和女主演劉曉慶,初出茅廬的姜文被定為芙蓉鎮的男主角。
  • 「情聖」姜文:一個鬼才導演,讓劉曉慶心甘情願為他離婚
    但是兩人的關係也飽受爭議,劉曉慶當時已婚,丈夫是陳國軍,而且劉曉慶和姜文是姐弟戀,兩人相差了13歲。劉曉慶為了姜文離婚。後來劉曉慶放棄了演戲走上了經商的道路。而姜文是在劉曉慶的支持下選擇走上導演這條路的,拍王朔的小說時也是在劉曉慶的建議下,定名為《陽光燦爛的日子》。
  • 王朔的背後承載著半個娛樂圈的「風流史」
    打這之後,姜文一直對做導演蠢蠢欲動。當時的姜文還和劉曉慶在濃情蜜意中,就和對方表示想去國外學導演。劉曉慶頗為霸氣的說:「導演不是學出來的,是幹出來的,甭學直接幹!趁著年輕還能出點有新鮮感的作品,等老了這股勁兒就沒了。」姜文又說:「想拍電影但是我沒錢啊。」
  • 1994年,徐靜蕾在王朔家中,對王朔妻子說:你就把他讓給我吧
    1994年,20歲的徐靜蕾出演了電視劇《同桌的你》正式出道,在出道之後她認識了王朔。徐靜蕾王朔王朔是北京軍區大院子弟,後來靠著《玩的就是心跳》《看上去很美》《動物兇猛》《無知者無畏》這些小說成為知名作家,他的小說很多都被馮小剛翻拍,比如說《非誠勿擾》、《私人定製》等等。
  • 65歲劉曉慶再次否認整容!依然能演28歲的少女,自誇很年輕
    劉曉慶真的就是娛樂圈的楷模,65歲了還在拍戲,並且她這個年紀依然在演少女,不知大家看著是不是有違和感,先不提她是不是符合這個角色,她的這種敬業精神確實是很難得,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再次回應了整容爭議。,她又不是去整容或者是人工手段,她在採訪中提到,她沒有去做過這些,她之所以年輕是由內而外的,本來這張臉長得就年輕,不得不感嘆一句:自信的女人果然是最年輕,最嫩的!
  • 20年前成為"階下囚"的劉曉慶,422天後說:姜文是我最重要的男人
    最著名的還是當年58歲演16歲的少女,並且沒有什麼違和感。32歲的劉曉慶憑藉主演的電影《芙蓉鎮》獲得金雞獎最佳女主角。該片由謝晉執導,劉曉慶和姜文主演,比劉曉慶小6歲的姜文認識了這個大明星。當時,姜文並不滿足於只是個演員,他想做導演,自己拍電影。他拿到了大編劇王朔寫的劇本。
  • 這位最愛拍屁股的導演,在30年前就說自己將會是中國最優秀的導演
    這個回答真的是非常的有他的風格,讓我想起了1991年,當時,只有28歲的姜文還沒有做導演的時候,接受了臺灣著名的影評人焦雄屏的採訪,他說:「中國這麼多優秀的導演,你覺得哪個最好?」01姜文在中國的電影圈裡,一直是一個不一樣的存在,30歲之前的姜文是一名演員,演過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30歲之後的姜文轉型做了導演,拍出了很多讓我們稱讚的作品!
  • 寧靜與姜文的三角戀,「藏」著劉曉慶多少心機
    《陽光燦爛的日子》是導演姜文的第一部作品。儘管姜文當時也出演過許多電影,但老實說,您可以看到《陽光燦爛的日子》的演員表,並且您會知道當時的姜文無論多麼偉大,都很難將這麼多大碗組合在一起。坦率地說,他只是個小演員。但是他很幸運。後來,當他拍電影《芙蓉鎮》時,遇到了當時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劉曉慶。
  • 鐵打的王朔流水的男友:徐靜蕾從19歲就沒缺過男人,愛情成就了她
    鐵打的王朔流水的男友:徐靜蕾從19歲就沒缺過男人,愛情成就了她!兩人一直保持著若即若離,超出好友卻並非戀人的關係。在高曉松之後,徐靜蕾還遇到了一個人生中最重要的男人。這個男人就是徐靜蕾最硬的後臺王朔。在娛樂圈,除了王菲以外,徐靜蕾是王朔最看好的一個女演員。他曾希望70年代北京人在娛樂圈最傑出的女藝人代表是徐靜蕾。
  • 劉曉慶的5段感情:造就了兩位導演,一位是捷徑,另一位卻背叛
    那時劉曉慶才21歲,當時的她對自己的事業和人生有著更大的規劃,所以離婚是可想而知的,畢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在這段感情中陳國軍為了劉曉慶離婚,劉曉慶也將陳國軍的工作調到了北京,扶持他當導演 成為好朋友的戀人陳國軍後劉曉慶又和姜文談過戀愛,兩人結緣於《芙蓉鎮》,相差十歲,可以說姜文能走上導演之路,離不開劉曉慶當時的鼓勵。
  • 劉曉慶、寧靜都深愛著姜文,為何最後都輸給了周韻?
    那一年,劉曉慶才三十出頭,而姜文才23歲。那時候她還不知道,自己會和比自己小8歲的姜文成為戀人,更想不到會和比自己小17歲的寧靜成為「情敵」,而劉曉慶和寧靜都不曾想到的是,她們共同愛著的姜文,最終會選擇那個來自浙江富商之家的周韻。
  • 王朔這麼厲害?一本小說改3部電影,其中一部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
    當時,王朔的電影養活了不少導演,1988年,他有四部小說,一口氣被改編成電影,直到現在,還沒有人打破他的記錄。這還不算什麼,王朔有一本小說被改編了三部電影,而且都是大名鼎鼎的電影,這三部電影分別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私人訂製》、《甲方乙方》。
  • 棄劉曉慶負寧靜,卻被小15歲周韻「拿捏死死的」
    棄劉曉慶負寧靜,卻被小15歲周韻「拿捏死死的」說起姜文,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從演員轉型成導演,有許多經典的代表作,憑藉《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等片成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導演之一。姜文與現在的妻子非常幸福,2005年兩人結婚,婚後誕下兩個兒子。
  • 70歲劉曉慶不服老,新電影演28歲美女警官,自信滿滿稱無壓力
    23:57:01 來源: 隨筆小記 舉報   提起一把年紀還要在影視劇中強行演少女的演員,最有名的莫過於西門大媽和劉曉慶
  • 65歲劉曉慶:歲月可以老,我還年輕
    不久,她便隨導演至廣東漁村體驗農家生活,為期一個月,而劇組則留在北京繼續挑選演員。如果發現更合適的人選,劉曉慶連候選的機會也沒有。最後憑藉自己拼命三娘般的努力,劉曉慶終於將這個角色收入囊中。劉曉慶最終以超常發揮完成了自己的處女作,也是因為這次的出色表現,緊接著劉曉慶又被《小花》的導演看中,在影片中飾演何翠姑一角。 ▲陳衝與劉曉慶(右)那一年的《小花》劇組,囊括百花獎的其中11個獎項,領獎的人手一度不夠,只能一個人重複上臺。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劉曉慶開始在銀幕上大放光彩。
  • 30年前陳國軍與劉曉慶,姜文的情感
    提到姜文導演網友們都不陌生了,被人們稱為鬼才導演。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妄自評價姜文導演的電影。初戀情人們總說,初戀是每個人心中最美好最難忘的一段感情。姜導的初戀也很難忘,可以說刻骨銘心,但是美不美好就難說了。因為這段感情姜導遭受了一頓毒打,還被寫進書大肆傳揚,確實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這一切都要從一部電影說起。
  • 王子文與王朔、賈乃亮兩人背後不為人知的」八卦」往事
    對於兩人的傳聞,王朔做出解釋,「這事特簡單,你們別瞎寫,王子文是我們老王家的人,而且年齡還這麼小,我不允許有人欺負我們老王家的人」。之後王子文更是全權委託王朔幫著處理此事,在王朔的處理下王子文順利解約,解約金也從原來的80萬變成了10萬,而最重要的是解約後20年不能從事與此相關工作這條更是沒有了。
  • 劉嘉玲雙馬尾扮嫩,劉曉慶演28歲女警察,在逼誰?
    劉嘉玲多年混跡江湖練就的氣場,怎麼看怎麼像黑道大姐大,說是舞女都沒人信。好在劉嘉玲的雙馬尾只存在一段情節,同樣是圈內大姐大氣質的女星,劉曉慶早作為丫頭教的教主在這條路上一去不返了。劉曉慶最近接受採訪宣傳新劇,這次她又挑戰自我,65歲高齡出演28歲女警察。
  • 提到馮小剛,王朔一句話形容,崔永元僅用2個字,網友:厲害
    是內地四大導演之一,跟他搭上關係,說明就離成名之路不遠了,他捧紅了不少女星,所以很多女星也都給他面子,有的甚至會巴結他!馮小剛這一路走來也是付出了不少努力的,當年利用導演鄭曉龍進了北京電視中心,得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由於能說會道,後來鄭曉龍把他介紹給了編劇王朔!王朔你們肯定也有所耳聞吧!是著名的「流氓編劇」,可他就是拿馮小剛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