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當孔二狗遇上劉慈欣

2021-02-26 中國企業家雜誌



如果遊族影業在下一盤棋,那麼「三體」和「好萊塢」是最為關鍵的兩步。

文_本刊記者 金今 編輯_蕭三匝

孔二狗本名孔祥照,七年前,因撰寫黑道小說聞名。

那時,他一邊在上海做著管理諮詢顧問工作,一邊在論壇上碼字。在媒體報導中,他看上去有些靦腆、「一臉的書卷氣」,為了寫作,連水費、煤氣費都顧不上繳,「冰箱裡全是方便麵」。

成名後,他漸漸涉足影視圈,身邊多了一些導演朋友。在高群書執導的電影《神探亨特張》中,他客串了一回「成人用品店丟包男」,在一群人的圍觀下被女老闆指控「性騷擾」。「他們(導演們)覺得我看起來比較像流氓吧。」孔曾對媒體如是說。

高群書覺得孔二狗的本名「野心浩大」,經歷亦令其驚奇,「一個東北人,學獸醫,在上海混,寫東北小城黑幫故事,這是多麼奇妙的經歷,簡直堪稱世紀霹靂混搭風。」

孔二狗說自己不是一個特別有規劃的人,但相信「一個時間裡只能做好一件事情」。「混搭風」成了常態:上海白領、網絡寫手、暢銷書作家、編劇、演員、導演,他在這些身份中迭代,享受馬不停蹄的角色切換中的靈感迸發。


自2007年底創作《東北往事:黑道風雲20年》,孔二狗很快走紅網絡,被譽為「黑道小說第一人」

自去年與遊族網絡董事長林奇一起創立遊族影業並擔任公司CEO開始,他沒再寫一個字,「動不動幾億的盤子,以前沒操控過」。一年多的日子扛下來,他於不久前卸任CEO一職,以執行董事的身份繼續負責公司相關事務。

卸任可以規避一些瑣事,他認為自己的強項並不在管理公司。

「那你的強項是什麼?」

「對接外部資源、引進人才,這是第一。第二,我可以把局面做大……現在就是安心把重點的事情重點抓好。」

這意味著,很多時候他要主動出擊,並且是廣泛出擊。「見十幾、二十個人之後,大概有一個項目比較靠譜。」

眼前的他眉間似乎攥著太多事情。

採訪當天,他於2007年辦的護照在即將被蓋滿「勳章」的時候終於「壽終就寢」,因為實在「太破了」。很多次出國只是在別人的辦公室聊2個小時,然後回國。他在朋友圈發自拍照:不是在最早的航班上就是在最晚的航班上,或者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終於好好地睡了一覺,又或者在國慶假期的最後兩天,他坐在電影院裡百無聊賴地催促假期快點結束,因為他要工作。

結果,「尿血,呼吸系統感染。8月份的時候,眼睛壞了。8月底,耳朵壞了。國慶前,牙壞了。」他告訴《中國企業家》,總之,「身體的所有零件」輪流病了一次。

即便如此,他還是喜歡喝酒。「喜歡喝到醉的那種狀態和有人情味的氣氛」,他曾對媒體形容與高群書和原搜狐公司副總裁劉春的關係:「酒逢知己千杯少」。

高群書筆下,「孔二狗喝起酒來,基本上屬於狗飲型,咕嚕咕嚕,咕咚咕咚。大扎啤,別人只要一端,孔二狗便一飲而盡,這大概是在黑道旁門混的習慣。」

他還非常自信,他認為,到2017年或者2018年,遊族影業在中國就會成為行業前三。


2012年,孔二狗以編劇身份籤約北京小馬奔騰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李明的特別助理。李在圈內人緣頗佳,並且恰恰也被稱作「狗哥」。孔二狗曾在微博上發文:「二狗哥打工的第一家影視公司和最後一家影視公司一定是小馬奔騰,忠貞的二狗哥,值得所有人學習。」

李明於2014年1月突然病逝。在隨後的「姑嫂之爭」中,小馬奔騰的一大批骨幹選擇離職,孔二狗也離開北京。


卸任CEO一職的孔二狗並沒有卸下重擔,他還要見更多人,物色更多項目

離開小馬奔騰後不久,他認識了同齡人林奇。

初次見面,林奇問他為什麼中國沒有《雷神》這樣的片子?有沒有可能做到?孔答,就電影工業體系本身而言很難,但是學習兩三年也不是沒可能。林提議一起開家電影公司,拍類似大片,孔順口就答應了。他沒想到,林奇很快用微信約他再次見面,並在會面中談妥了所有條件。「第五天,這麼厚的一本合同就給我發過來了。」孔用手指比了個幾釐米厚度。

彼時,林奇的遊族網絡高速生長。「他已經幹成一件事了,正是殺氣蓬勃的時候。」孔說,「他是一個在商業上領先我一兩百年的人,我在這方面很迷信他。」

就在公司成立的第三天,他們決定拍攝電影《三體》。與手握《三體》改編權的導演張番番談了兩次後,這事就定了下來。

用12億投拍《三體》六部曲,儘管裹挾著質疑和非議,但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這家公司。

知乎網站上有關於電影《三體》的專題討論。比如,影評人magasa認為,「全世界有實力拍高成本科幻片的國家,只有美國……對於中國電影來說,目前能夠駕馭的宏大類型,只有歷史、戰爭這個方向,距離科幻還遠得很。」影評人張小北則說:「就算現在拍得不好,但有了開始,我們才能知道觀眾的具體需求,才能知道製作者的應有感受,才能摸索出一套具體的要求,才能在此基礎上誕生標準……對於中國電影來說,如果未來想在科幻電影類型上佔有一席之地,現在總要付出代價。」

遊族影業認定「科幻魔幻類型片」是中國電影的藍海,並將此寫進公司戰略。孔二狗認為這個方向沒錯。「雖然現在票房最好的都是喜劇片,但在好萊塢、日本、韓國、印度,科幻片和魔幻片都佔了很大份額……首先,《三體》是一部偉大的小說。其次,中國電影高速發展,並且已經有了初步的工業水平,有人已經趟了一條路出來,雖然這條路還挺崎嶇。中國缺少很好的科幻、魔幻題材……這些條件加在一起,我再不去做這個事是不是傻?」

今年10月,孔二狗宣布由《三體》作者及電影監製劉慈欣擔任三體遊戲雲端架構師。在某種意義上,《三體》就是遊族影業和遊族網絡的第一塊試金石。


即使小說《三體》得了雨果獎,劉慈欣、孔二狗、張番番有一個共識,科幻文學仍然是小眾的事。


《三體》是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曾獲雨果獎

雖然張番番早在五年前就拿到《三體》的改編權,但那時中國電影市場尚「承受不起一個國產片投資過億的概念」,而現在可能是正確的時機。

今年3月,電影《三體》正式開機。每天拍攝16個小時,7月底殺青,由曾參與製作過《阿凡達》、《哈利·波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VHQ特效團隊負責後期製作。

張番番自北京電影學院美術系畢業時,就決定拍商業片。他拍過愛情電影,拍過電視劇,也拍過系列懸疑電影。特別是小成本的系列懸疑電影都有相對不錯的票房成績。「我認為作為一個商業片、類型片的導演來說,我及格了。」

陸川拍攝《九層妖塔》前,孔二狗去了趟他的剪輯房,「剛開始對著綠幕不知如何下手,後來也做得有模有樣」。用陸川自己的話說,是「拿人民幣的預算弄出了美元的效果」。

張番番在拍攝電影《三體》時也遇到了類似問題,他說自己的工作更多時候是在「平衡」。

即便聘用國外攝影師和特效團隊,但《三體》劇組畢竟花的是人民幣。即便預算兩億元(目前已超出),對比好萊塢大片,仍難以望其項背。即便由參與過幾部大片製作的VHQ團隊負責後期製作,但在那些大片中,VHQ只是長長的名單上的成員之一,它的前面還有著名的工業光魔(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維塔數碼(Weta Digital)、數字領域(Digital Domain)……

「好萊塢的攝影組,光大大小小的攝影器材就有上千種,中國就是幾百種。沒有他們的器材就不拍電影了嗎?」張說,為了節省費用,攝製組用了很多「土辦法」。

比如為了在攝影棚裡營造多盞燈的效果,用幾根木樁子做出一個罩子,由兩個人操控,「一個燈就可以變成好幾個燈。」好萊塢攝影師看到效果後,拍著燈光師的肩膀,說了句「Nice!」

在劇本改編上,張番番的理念是「把那些拗口的、讓人費解的東西去掉」,變成「簡單易懂的」。作為電影《三體》的監製,劉慈欣主要負責改正劇本裡科技方面的問題和錯誤。張番番覺得小說《三體》已經為電影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困難的只是在「完成度」上。「怎麼能讓大家覺得不是五毛錢特效?這是關鍵。」


作家劉慈欣

將好萊塢技術和土方法搭配,在保證效果的同時,可以大大降低成本。比如營造《三體》中描述的「三個太陽」的場景,「如果單單依靠好萊塢的技術,整部片子下來要追加一兩千萬人民幣。」

在拍攝《三體》的過程中,張番番也經歷了與好萊塢攝影師的磨合。

在溝通階段,張就在FaceTime上告訴好萊塢攝影師「no sleep, bad food」。結果令攝影師沒想到的是,這邊連咖啡和下午茶都沒有。

張說了一個典型場景,「比如今天去拍外景,去了以後突然趕上雷陣雨了,好萊塢的套路就是集體上車、收隊。我們的套路是全體在那兒待著,給我二十分鐘,我改戲……中國的演員甚至都可以給你想轍,說要不這場戲改雨戲吧?」

他希望以後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自己也能下令收隊,但「這個需要資金、技術、整個團隊和演員檔期……所有一切的配合。沒有那個配合,收得了嗎?」

孔二狗認為電影《三體》上映後,要麼增加了票房,要麼就分走了原本屬於好萊塢大片的票房。總之,他們的目標是直接跟好萊塢爭搶中國市場這塊蛋糕。

「上世紀80年代,好萊塢發現,當他們的片子在其它市場佔有率達到50%的時候,只有一個地方只佔到20%-30%,甚至十幾,這個地方就是香港。香港人就看香港片……東亞有自己的文化體系,不會完全被西方擊敗,因此一定會有非常好的本土公司出現。」孔告訴《中國企業家》。

張番番亦覺得要立足於「文化的根」。他認為在「哲學」層面,「東方人怎麼理解一件事情,怎麼處理一件事情,和西方人有很大差異。」而這種差異「恰恰就是中國人拍攝《三體》的優勢所在」。

「我特別在意看完電影以後有沒有打動我心中的某一塊……哪怕看完這個電影出來,我說『媳婦兒,走,咱倆就吃電影裡面弄的那個飯去』。」張番番說。


遊族影業的管理團隊以80後為主,由7人組成,分別來自網際網路領域、投行界、電影界以及好萊塢。公司戰略裡的關鍵詞包括「大IP系列電影」、「全球化」、「網際網路+電影」以及「電影=金融」。他們希望以電影製作發行、大IP開發和藝人經紀三大核心業務為根基,打造出網際網路生態下的好萊塢式電影工業。

如果遊族影業在下一盤棋,那麼「三體」和「好萊塢」是目前為止最為關鍵的兩步。

今年6月,遊族影業設立美國分公司,除了合拍片和將中國的文化產品輸送到國際上,另一重點業務是從一開始就直接介入大片製作。

8月,遊族影業聯合CAA(Creative Artists Agency)、美國影視傳媒Bliss Media發起電影基金,主營國際影視項目的出品投資、製作與全球發行。

在孔二狗看來,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只做兩件事:合同籤署和審計,它們有世界上最牛的律師和審計師團隊。美中影視產業博覽會創始人佐虹告訴《中國企業家》,她所知道的一些中國電影公司的老闆在跟好萊塢電影公司接觸時,往往只帶助理,而好萊塢那邊從一開始就有專業的娛樂律師介入。好萊塢人習慣稱「電影」為「項目」,律師會參與投資、合同、風險防控、權益分配等各個環節。


導演張番番在電影《三體》拍攝現場給外國演員講戲

孔二狗說電影的本質是金融產品,所以,遊族影業從一開始就選擇直接對接資本市場。「幹不幹?好,幹!怎麼分帳?直接上來就是這個。」他舉了個例子,「比如我認識某家公司老闆,我說你這個項目投一點行不行?因為對方信任你這個人,OK,行。我們去學習,你給我們這個機會,我們很真誠地合作,就這樣成了朋友。換了別人就沒有這個面子。」

他將此歸結為人才密度,「我原本認為美國公司可能要到後年、甚至大後年才能建立起來。而且我們想切入的點和步驟,都是從頭開始。但是遇到了韓薇,我們直接切入了最核心的幾大公司。」

韓薇是遊族Bliss電影基金創始合伙人,不久前接任遊族影業CEO。其早年求學於美國,曾參與製作過奧斯卡最佳動畫片提名影片《鬼媽媽》和第82屆奧斯卡頒獎典禮,融資出品並監製了國際電影《情人們》。

就在採訪前一周,遊族Bliss電影基金宣布聯合派拉蒙影業、Vendian娛樂出品製作賽車傳奇電影《恩佐·法拉利》;不出幾天,又宣布成為由《黑天鵝》原班人馬打造的電影《第一夫人》的全球聯合出品方和製片方。

「你可以把美國遊族看成一個美國公司。有些公司是過去做代理銷售的,我們是直接在那邊開工廠。」孔二狗說。


劉慈欣開始科幻創作的那天起就意識到它有著商業屬性,必須考慮市場。他看到國內關於科幻電影的運作已有三四年時間,但目前仍沒有具體成果出現。

因為跟很多國內一線導演、製片人有過接觸,劉對電影市場也越發熟悉,「近年電影市場一個最大特點是什麼呢?有很多中等成本甚至低成本的電影取得了票房成功,從《泰囧》開始,到後面的《北京遇上西雅圖》、《致青春》這些電影,這就會推遲大成本科幻片的運作。因為假如說花5000萬拍一部電影就有可能取得很大成功,那麼花5個億拍一部科幻片,風險就大多了。而且花5000萬拍的那個還是以前駕輕就熟的題材,我花5個億去拍完全陌生的、根本不知道市場前景的科幻片,製片方必然會猶豫的。」

讓我們回到類型片的源頭。好萊塢早期營銷人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電影是工業產品的同時,也是心靈產品,所以不能無限複製。之後,基於「行業經驗以及觀眾的本能偏好和自然選擇」,好萊塢發現並發展出各種電影類型和次類型,「進而確立類型常規並以此來倒逼創作,使得不可複製的心靈產品具有了可複製的工業產品屬性」。(參考《銀皮書:2013中國電影國際傳播年度報告》)

對劉慈欣來說,中國的科幻電影熱潮來得太快了。他覺得中國的科幻文學還沒有為電影的改編做好準備。「首先我們沒有作品上的準備,中國的科幻文學就拿不出幾部真正有影響力的作品。第二,我們的作家也沒有做好準備,他們對IP的運作,對作品的改編,包括在工作流程上、法律上、市場方面都很陌生。」

但潮流已勢不可擋。很多業內人士認為2016年將是「國產科幻片元年」。幾年前劉慈欣賣掉《三體》和《鄉村教師》的改編權時,科幻小說還乏人問津。而今,他告訴《中國企業家》,「今年在廣電總局立項的科幻電影已有80多部,年底可能要突破100部。」

繼電影《三體》之後,遊族影業目前已籤下的項目還包括高群書的《華夏之王》、陸川的《黑貓警長》、伍仕賢的《反轉人生》、方文山的《倉頡書院》等。

按照一部電影至少十七八個月的周期計算,這些項目會在2017年或2018年見分曉。

孔二狗說自己註定成為不了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他給自己的定位是「藝術家」。他說也許以後清閒了,不需要每天在公司待著的時候,就去拍電影,「自己花錢自己拍,賺了賠了沒人管。」

採訪臨近結束時,已有人等著跟他聊新項目了。

【本文為《中國企業家》原創內容,如果您願意支持原創精品財經文章,請長按下方圖片並「識別圖中二維碼」打賞,8.8元起,謝謝~】

相關焦點

  • 《三體》劇版開拍,網友:別拍了,忘了孔二狗咋搞砸電影版了?
    文/薛丁格的猹1、2007年平安夜,上海在魔都從事市場研究工作的一位東北小夥,在天涯社區的雜談版塊敲下了連載小說《黑道風雲二十年》的第一行字,並署名「孔二狗」。這部網文很快就火了。但孔二狗卻顯得很不屑:『』《古惑仔》就是A片水平,大家看完全是暴力,沒有歷史的厚重和社會在裡面。」「我寫的只是社會大哥麼?我寫的是東北這20年的變遷!」
  • 【科幻資訊】《三體》大電影將拍6部曲 監製劉慈欣導演張番番回應質疑
    原著作者劉慈欣將擔綱影片監製,《密室之不可靠岸》導演張番番執導。時光網記者採訪幾位主創,請他們談談如何面對質疑。 時光網訊 《三體》大電影終於正式起航。11月27日下午,影片製作方遊族影業CEO孔二狗,《三體》作者劉慈欣,導演張番番等主創召開新聞發布會,直面來自媒體和讀者們質疑。
  • 獨家丨劉慈欣授權,全球頂尖漫畫家改編,中國科幻,太燃了!
    歐巴馬「走後門」找他要作品續集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評價他:「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這樣一位大作家,對自己文字的表現力卻從不滿足,一直在尋找更直觀的表現形式。(突然好勵志!)為了實現大劉的心願,也為了讓更多人感受他筆下的恢宏宇宙,代號為《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神秘行動」,誕生了!
  • 劉慈欣《末日拯救》立項,還有多少電影難產中?
    《流浪地球》爆火之後,國產科幻看到了崛起的希望,近日文投控股影視戰略發布會舉行,公布了多個影視項目,其中就有劉慈欣編劇的科幻電影《末日拯救》立項,該片由擅長重大歷史題材的導演沈悅執導,胡軍、張家輝主演,目前已經進入製作階段。
  • 劉慈欣《三體》電視劇終於開機了,光看演員陣容就有戲!
    這一消息在電視劇圈一片譁然,劉慈欣在接受採訪時說:「4年的時間內,至少有來自外國的20多位電影和電視劇大導演找過我,要求合作。國內也有十幾位導演找過我,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下面是《三體》電視劇的主創人員名單:原著:劉慈欣白一驄任編劇,楊磊執導,演員陣容:張魯一——
  • 不愧是科幻文學領軍人物,劉慈欣《瘋狂的外星人》後又有新作改編
    直到一部《流浪地球》徹底改變了很多影迷的看法,原來國產科幻影片也可以這麼過癮,原著作者劉慈欣也成為科幻電影的新希望,這一我們就來聊聊他即將改編成戲的幾部作品。劉慈欣的作品成功詮釋了科幻的真諦,站得高,看得遠,其實在電影《流浪地球》上映之前他的很多作品就已經成為影視劇們的目標,畢竟有那麼多光環在閃耀著,在這個動不動就講究「超級」的年代,劉慈欣的作品的確是最佳選擇。
  • 美國要拍中國《三體》,劉慈欣當顧問,他稱《流浪地球2》有進展
    當時,央視還對這部電影進行了採訪報導,導演張番番、製片人孔祥照(孔二狗)、特效監製楊奔都出鏡接受了採訪。2016年,原本應該是電影《三體》上映的那一年,孔二狗和導演張番番,卻在各種「闢謠」。當時,導演張番番連發兩條消息,稱「謠言自會不攻自破」,還說「一個上千人參與製作的大電影,做好點,少留遺憾,再和大家見面不遲」。
  • 看了《流浪地球》後,卡梅隆導演把劉慈欣的《三體》連續看了2遍
    隨著《流浪地球》的大爆,劉慈欣(大劉)的另一部巨作《三體》的影視化議題再次被從頭提起。相比《流浪地球》而言,《三體》是實打實的一個超級大IP。僅僅是90萬字左右的文本,就讓許多軟科幻小說黯然失色。如果把三體的國際架構單個拆開,能衍生出100多個番外故事。
  • 《三體》作者劉慈欣5部作品改編電影,1年內必上兩部,捧場嗎?
    作為第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被認為是最有號召力的中國科幻代表。中國科幻電影崛起的期待都承載在劉慈欣作品上,於是早在中影2015年電影項目投資推介會,科幻電影項目是三部劉慈欣作品:《流浪地球》《微紀元》《超新星紀元》。
  • 劉慈欣說出兩個原因
    01 《三體》和《流浪地球》一樣,都是由有名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所著,其中《三體》曾多次被評為最佳科幻小說作品,並獲得了不少獎項。其腦洞比之《流浪地球》要更加大,所以凡是看過這本小說的科幻迷都非常期待能夠看到這本小說被拍攝成電影,相信其雄偉場景絕對比《流浪地球》還要壯觀。
  • 獨家揭秘劉慈欣《球狀閃電》 這部電影之前有太多誤傳!
    繼《三體》被遊族影業翻拍電影,即將於今年7月公映之後,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和《微紀元》也被中影拿下版權,寧浩手頭也有《鄉村教師》和改編自劉慈欣小說的《瘋狂的外星人》。現在,劉慈欣早期長篇,同時也是他認為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小說《球狀閃電》,也將迎來電影化。
  • 網友看到編劇團隊鬧翻天,劉慈欣卻表示相信團隊
    劉慈欣的小說《三體》的影視化進程一直是全球科幻迷關注的焦點。今天,網飛Netflix正式宣布,將把《三體》三部曲小說拍成劇集,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聯合開發製作。原著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製作顧問。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將由大名鼎鼎的《權力的遊戲》的倆編劇David Benioff、D.B.
  • 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
    由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本人授權,北京漫傳奇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組織創作,並由中信出版集團獨家出版。《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改編自包括《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微紀元》《夢之海》《贍養人類》《吞食者》《球狀閃電》等在內的十四部中短篇小說和一部長篇小說。
  • 編劇能力被質疑,劉慈欣卻這樣說
    但在早些日子,《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卻嚴詞闢謠,否認了這一消息。今年,距離劉慈欣籤下改編合同過去了11年,遊族《三體》開機過去5年。科幻文則以劉慈欣為代表,他寫出的《三體》可以說塑造了一代人的對宇宙的認知。
  • 代號為《劉慈欣科幻漫畫系列》的「神秘行動」,誕生了!
    這也是劉慈欣作品首次被改編成系列漫畫。他與國際頂尖漫畫家攜手,讓文字的想像力在漫畫中升華。留下的不止是「劉慈欣宇宙」,更是跨越文化、民族的共同財富。為了紀念這套「處女作」,劉慈欣甚至出鏡推薦了一把。(點擊視頻可觀看)《流浪地球》、《鄉村教師》、《夢之海》、《圓圓的肥皂泡》。
  • 網飛拍《三體》,權遊編劇操刀,劉慈欣加盟,但我更期待中國版
    青年劉慈欣事實證明,劉慈欣在科幻小說領域極有創作天賦,他越寫越好,佳作頻出,短篇寫得不過癮,劉慈欣又擺弄起了長篇。 2006年,劉慈欣寫出了長篇科幻小說《三體1·地球往事》,之後幾年又陸續出版了《三體2·黑暗森林》和《三體3·死神永生》,合稱《三體》系列三部曲。這是一部長達八十八萬字的「厚重無極、氣象萬千」的科幻巨製。
  • 《東北往事》電影版,孔二狗為啥刪去了張嶽和劉海柱這兩個角色?
    可是,就這麼兩個令觀眾最喜歡的角色,卻在《東北往事》電影版中,被作者孔二狗刪除了,到底為什麼呢?《東北往事》電影版將在今年的「五一」上映,從宣傳中得知裡面保留了趙紅兵(胡軍飾演),增加了梅三(夏雨飾演)這一角色,卻缺少了劉海柱和張嶽等原著的大哥級人物,而劉海柱和張嶽又是讀者和觀眾最喜歡的,那麼,孔二狗為啥要把這兩個人物去掉呢?其實孔二狗也是無奈之舉!
  • 最強科幻小說《三體》劇版官宣,劉慈欣親自操刀編劇!你期待嗎?
    為了表現宏大的主題,劉慈欣在作品中創建了新的世界、新的文明。同時,這個理工男利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把物理、歷史、數學、哲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行整合,營造了屬於自己浪漫宇宙。在小說中,作家劉慈欣用特殊的視角和情懷,架構了一個宏大的世界。
  • 作家孔二狗追"女神"王珞丹招數曝光
    在微博上,「女神」王珞丹經常每發一條微博,孔二狗都會第一時間呼應。有傳言稱,女神對閨蜜透露一聽到孔二狗的名字就頭痛。  女神新戲殺青,他第一個喊出「恭喜」!
  • 好萊塢想要拍攝,劉慈欣說出真相讓人意外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巔峰之作,甚至有科幻迷認為這部作品是繼四大名著之後的第五大名著。誠然,這些科幻迷的想法確實有些誇張。但不得不說,劉慈欣確實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拉到了世界級的層次。早在2015年,就有報導稱"三體"被優酷影業拍成電影。2016年,影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