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也治心,這部醫療劇的真情和善意我get到了

2020-12-22 影視獨舌

正在熱播的《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有些與眾不同。

它在眾多醫療劇中獨表一枝,極盡溫柔地講述了一場場生與死的故事,沒有過度外化的激烈情節,一切都在潤物細無聲地鋪墊;

它採取群像結構,細緻地將一個常常被忽視的醫生門類展示在觀眾眼前。他們一同生活、一同戰鬥,一同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它傳遞的主題沉重卻又治癒,關於愛、溝通、成長、希望,不同的患者和家屬,總能延展出共通之處。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兒科這個少有文藝作品書寫的領域做文章,在獨特的診療過程中傳遞一以貫之的醫者仁心。在治病和治心兩個方面發力,這部劇頗有所成。

從真實起筆,以真情動人

在影視圈,有這樣一個共識,醫療題材不好寫,兒科醫療題材更不好寫。

一方面,不同於其他職業,醫療題材有著專業性和社會性兩大門檻,且表達空間十分有限,一不小心就會淪為「以醫生的名義談戀愛」的偶像劇。

另一方面,不同於急診、婦科等眾所周知的診室,兒科醫生是鮮少被關注的群體。拍攝這樣一部作品,就意味著創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還要擔負起科普的重任。

兩難疊加,稍有不慎,便會滑入口碑深淵。

而瞄準兒科,是片方綜合考量了市場稀缺性和題材重要性的選擇:「之前作品關注兒科比較少,很少人會把它列為重點對象去表現,但不能因為它不會哭鬧,就不去關心這樣一個孩子。」

要做,也不能盲目去做。劇本如何寫?病例從何來?如何保證專業性?又要如何打動觀眾?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他們認為,真實才是破局的那把鑰匙。

從2015年啟動劇本創作,到2018年劇本成型期間,主創人員跑遍了北京、上海、麗江、昆明的各大兒童醫院,向專家學者學習取經。創作過程中,他們曾推翻第一版劇本,從頭再來。

後續,隨著國家衛健委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中國醫師協會兒科醫師分會的加入,創作團隊又在劇情中融入了更加詳實的資料和真實案例。

經過反覆篩選後,《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一共選取了44個病例,對其中16個大病例展開描述。劇中,墜樓的爍爍、生病住院還被媽媽逼著學習的小宇、罹患白血病卻被遺棄在醫院的婷婷、被炸傷去世的飛飛……皆是由真實病例改編而來。這讓《了不起的兒科醫生》足夠真實動人。

這種真實,同樣體現在醫護人員的塑造上。

以醫護為主角的醫療劇其實很容易陷入過度歌頌的局面。但片方不希望《了不起的兒科醫生》是浮在表面的。

在前期調研時,他們和諸多醫生接觸後發現,醫生有責任心,必須站在治病救人的最前線,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但當回歸普通人的身份,他們身上也有諸多可愛的側面。

「可愛」這一特質體現在劇中人身上。比如,鄧子昂(陳曉 飾)喜歡聽八卦,總是纏著身邊的人要挖出他們的小秘密。同時他本性善良,引導著焦佳人(王子文 飾)一點點成長。他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在許秉澤(于小偉 飾)暈倒時及時頂上,出色地完成一臺手術。

這種活潑的表現方式,也是在有意識地打破一種創作慣性和信息扁平:

「我們當然不能去挑戰價值觀,不能去試探底線,但正能量不意味著只有一種表達方式,醫生也不僅僅是一種模樣,內容是可以拓展邊界的。只有走出去了,你才能看到這個世界最真實的模樣。」

細節見童心,製作顯誠意

作為一部行業劇,製作水平決定影像質感。《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在場景搭建、美術設計、道具製作等方面,傾力甚多。

不同於以往對單一科室的表現,《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以鄧子昂、焦佳人所在的普外科病例為主,但也大範圍涉及了血液、神外、急診、骨科等其他科室。兒科本身就是綜合性的,想要「建起」劇本中的「童馨醫院」,這工程量可不一般。

看看幾個重要的創作節點:2018年1月完成劇本,6月開始棚內搭景,2019年初開機拍攝。《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用了大半年時間做實拍的籌備,搭棚、選景是重頭戲。

為了讓場景原汁原味,實景加搭景成為最終方案。「門診、急診、住院部、辦公室都是在棚內拍攝,外景主要在上海市兒童醫院取景,手術室的戲在上海東方肝膽醫院拍攝,部分外景和食堂是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取景。」

因為有出動醫療救援直升機的劇情,製作團隊還去協調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停機坪。

除醫院診室的詳細展現,手術場景也是花費心血甚多的部分。細心的觀眾不難發現,儘管手術部位做了模糊處理,但道具卻沒有絲毫糊弄之意。

「我們花了財力人力物力精心準備這些道具,包括大腦、心、肝、脾、肺、腎等器官,不同期的腫瘤是什麼表徵、毛細血管在各個部位怎麼分布,這些特殊道具的製作、展現,都有醫生全程指導。」

專業性是否足夠,是觀眾關注的重點。稍有差池,就「費力不討好」。在這一點上片方很努力,「儘管合家歡的屬性決定了不能夠有太極致的內容,但我們還是決定拿出最大的誠意,把專業問題說清楚。」

為此,除了有專業醫生在場指導,片方還想以實景加動畫的方式,詳細展現病灶狀態和手術過程。這需要創作者懂醫學,也要懂動畫技術。經過努力,有部分場景實現了原本的設想。

此外,片方將CG動畫的技術應用在了本劇的片頭。片頭中,冰冷的醫療儀器變成了孩子們的樂高玩具,核磁機器是通往童話世界的列車,蝴蝶變成B超畫面中的小小生命,藥片是一個個芭蕾舞者飛舞的裙擺……

片尾也被獨具匠心地利用起來:專業演員聯合北京、上海等地的幾十位專業醫生,一同演繹了兒童健康主題的科普短片。

從兒童急救措施到重症科普,從家中常備醫藥箱到兒童的心理健康等,《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用最直觀易懂的方式,為觀眾剖析治療兒童疾病應該關注的問題。

理想與現實勾連,殘酷被溫暖溶解。如果說,真實情感、真實人物搭起了《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骨架,那這些充滿童心、匠心的細節,則彰顯了《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愛心。

職業選擇,克制之美

兒科醫生的工作,難在兒童對病情敘述不清,問診困難。表現兒科醫生,難在突破戲劇套路,又不失現實關切。

《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的創作理念是,溫暖現實主義的核心就是不狗血,不刻意激化矛盾。

劇中有一個病人叫小宇,他因為闌尾炎住院,卻還一直被媽媽逼著學習。七八歲的小男孩,剛剛出場時,總是憂鬱而沉悶的模樣。

他是焦佳人的第一個病人,她一點點打開他的心扉,陪他畫畫、吃漢堡,一起度過在醫院孤獨的時光。

但這個過程在小宇媽媽的阻止下戛然而止,焦佳人背上醫術不精的「罪名」,小宇變成了為了躲避學習而「裝」病的孩子。

這個情節蘊含著強大的「爆發力」。若是把焦點放在醫患矛盾之上,一番唇槍舌劍的較量不可避免,觀感想必更加震撼。

但《了不起的兒科醫生》並沒有這樣處理。凡是有利於治病的做法,都是醫生樂於採取的,哪怕還要為此承受指責。焦佳人極富震撼力和說服力的身世背景,也被編劇溫柔帶過,變成了她與小宇交換的秘密。

在主創團隊看來,「小宇這個病例,折射出中國家長在教育問題上的焦慮情緒。其實就想告訴大家,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家長最需要注重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除了小宇,劇中有太多飽含戲劇張力的例子。但片方並不想通過這些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孩子,去刻意製造戲劇效果。

他們總希望觀眾看到溫暖的一面。焦佳人當初在震區獲救,走上了行醫之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小超,在短暫的生命裡曾給了方蔓莫大的勇氣;被遺棄在醫院的婷婷,在醫生護士的共同養育下,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2020這一年,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經歷了災難的考驗,也寫下了一個個守望相助、溫情相哺的故事。現而今,我們在螢屏上看到了這樣一部落筆特殊醫療領域,滿含著治癒功能的電視劇。

人類的磨難不會因為年份的更迭而蒸發,但我們可以不斷調試心態來攻堅克難。這部劇寫出了杏林高手鬼斧神工的治病術,也寫出了他們春風化雨的治心術;表現了白衣天使技術含量極高的日常,也表達了主創人員企盼人間和美的良苦用心。

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裡,《了不起的兒科醫生》給觀眾以醫德的浸潤和柔情的撫慰。這份真心實意,我們get到了。

【文/石榴】

相關焦點

  • 醫療劇《到愛的距離》觀後感
    向來不太喜歡看電視劇的我,居然一氣將這部40集的電視劇看完,也算破紀錄了。說實話,最初看這部劇,是衝著山影衝著偶像靳東來的。病人送到醫院,作為醫生的你,就得救活治好他。治好了,是你的本分,你的職責;治不好,就是草菅人命。 記得是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們科收治了一位涉嫌刑事案件(入室搶劫,沒抓到兇手)的腦挫傷、顱內血腫患者。忘了是手術後第3天還是第5天上,病情趨於穩定的患者,夜間2點,在常規靜點甘露醇時,突然死亡。家屬懷疑兇手買通了我們的值班護士,殺人滅口。
  • 比「藥神」評分更高的醫療題材動畫,手塚治虫封神之作
    在很多年前,有一部醫療相關的動畫,在豆瓣的評分達到了9.2分,比《我不是藥神》還高出了0.2分。這部作品擁有精妙的敘事手法和超現實主義的幻想風格,打破了早期漫畫創作的諸多條條框框,以其獨特銳意的風格,開啟了日本漫畫新時代,推動了日本漫畫在七十年代的轉型。
  • 國產醫療劇,成功的為何只有「老中醫」?
    她說多年來只有貼身丫鬟一個病人,結果剛到京城就給徐侍郎的老母醫治中風,實在是冒著「無證行醫」的風險在救人。除了援引醫書藥典的內容,接下來本劇就開始展示一些稀奇古怪的「偏方」,比如喝粥皮治疫症、鳥糞加泥漿治腹瀉,尤其是詳細表現了如何在深牢大獄就地取材,用指甲、蚯蚓、樹葉和米粥搶救垂死的病人。
  • 談談《白色巨塔》這部醫療劇
    很久沒有更新新的文章,假期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去太遠的地方遊玩,閒暇追了一部日劇《白色巨塔》,一直有人推薦,好奇就找來看,這部劇講述了是關於醫療系統的故事,大概分為三個部分吧,分別是教授之爭,官司之爭,人性救贖,揭露醫學界爾虞我詐,也展現剖析人性黑暗和光芒,很多臺詞很經典。筆者正好也在醫療系統工作,就更加感興趣了。
  • 這部醫療劇有點意思,在你們的心裡,哪部醫療劇最深得你心呢?
    現在醫療劇很顯然已經開始崛起了,其實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好事情,畢竟我們平時接觸的醫療案例太少了,對於這方面的知識有所缺乏。雖然說也許看了學到了知識也沒有用處但是用來陶冶情操也是不錯的說。現在熱播的《良醫》就是其中的典型,大家都已經沉浸在了小可愛的迷人魅力中,可醫療劇可不光光只有這一部《實習醫生格蕾》也同樣是非常不錯的作品。
  • 從這部孫紅雷的劇,終於get到江疏影的盛世美貌和關曉彤的好演技
    最近江疏影主演的《三十而已》和關曉彤主演的《二十不惑》在各大衛視熱播,引發網友熱評。等老文仔細煲煲劇,再來說說這兩部從年齡層面探討都市女性生活現狀的作品。那說到江疏影和關曉彤,別看她倆現在的電視劇正分庭抗禮,她倆聚頭在同一部作品裡,那是2016年的事兒了。
  • 這部高分臺灣醫療劇告訴我門:rap這樣唱才算是真的酷!
    今年上半年一部《外科風雲》下半年一部《急診科醫生》都將我們的視線聚焦醫療事業,而接下來要跟大家嘮的這部劇,同樣也是醫療題材,目前已經出到第2季,而且兩季加起來也不過19集,但它所帶給我們的思考卻更加長遠。
  • 你們忙著追《鬼怪》,韓國人卻在迷這部醫療劇……
    年底事多,感覺都沒法踏實看劇了,最近社長總算跟上了「Doctor 김사부」的節奏,今天就來安利這部在國內遇冷,卻是韓國月火收視冠軍的醫療劇——《浪漫醫生金師傅》。也許因為劇名太不吸引人,2016年11月7日開播於SBS的這部電視劇在國內一直默默無聞,沒有引起太大關注,同期的《鬼怪》、《藍海》星光燦爛,一群妹子忙著換腦公,而《金師傅》在劇情設計和節奏發展上一路突飛猛進,收視打敗《雲畫的月光》,成為2016年月火劇收視冠軍,11日播出的第19集收視率達到26.7%,又一次刷新了自身紀錄~
  • 在監獄當醫生既要治病又要治心
    「你之前不是說牙疼嗎,我再給你檢查一下牙齒。」在深圳監獄七監區車間一樓的「醫生巡診室」,一位巡診醫生正在給一名服刑人員看病,他耐心地詢問病人的相關症狀,並叮囑他日常飲食注意忌口。這位年輕的醫生名叫白曉軍,現任深圳監獄醫院監區初級警員,主要負責住院部病犯的疾病診斷、治療和管理。「我是個醫生,也喜歡做教育工作。」
  • 自己治不了,還不讓轉院 醫院是治病還是掙 錢?
    可是滴到天亮,疼痛沒有減輕,腰和一條腿都不能動了。問醫生怎麼回事?醫生說:需要全面檢查,輸水觀察一星期。二嫂聽了,說:不如讓我死掉好了,這疼痛我一天也堅持不了了。還有可能就此癱瘓了。說著已淚流滿面,絕望之極。
  • 日劇│說到醫療劇,推薦三部醫療劇`
    最近國產醫療劇比較火,今天也給大家推薦三部醫療日劇。《Fragile》該劇改編於《午後》(講談社)連載中的同名漫畫醫療劇。
  • 這部醫療劇必須看!
    從被患者家屬惡意殺害的楊文醫生,到被患者砍斷手臂神經的陶勇醫生,當醫療行業中的邊邊角角都被揭出,醫鬧、醫患關係、醫療資源分配...在新聞的一隅之外,從各種醫療題材劇中
  • 治病更暖心 愛心醫療團隊為貧困戶除病痛
    紅網時刻11月23日訊(通訊員 曾帆 彭翠娥)「如果不是黨和政府,不是李主任的愛心醫療團隊,我這口腔癌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好,真的太謝謝你們了!」52歲的貧困戶周祥林家住望城縣茶亭鎮梅花嶺社區,多年前雙耳失聰,無法與人正常交談,見到湖南省腫瘤醫院愛心醫療團隊,他激動地在交流小本上寫下了這些話。
  • gakki溫柔的臉和山下智久膨脹的胸……這部燃爆的有生之年醫療劇,我追定了!
    節奏畫風走的也完全是醫療職業劇的標配,各種醫療設備,急救時的緊張感和逼真感,可以說是hin走心了。生老病死,在這部劇裡也顯得更為克制和理性。霓虹國這部醫療劇把醫療工作人員的職業日常不留餘力地呈現了出來,但同時又不只注重記錄和紀實,而是在緊湊劇情的中加入醫生的個人感情及職業成長,這是它好看又耐看的地方。
  • 不治已病,治未病!扁鵲有話說
    我的醫術後來被大家傳得怎樣神乎其技,大家大可不必全信,但我此前的一段經歷卻很想分享給大家,是關於未病先治的一段故事。那是我與魏國君主魏文侯的一次對話,我當時行醫治病已有名氣,得魏文王召見。魏文王問我:「聽說你有兄弟共三人,都是擅長醫術之人,那你們三兄弟誰的醫術更高超?」我回答:「長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 醫者仁心卻治不了人的心
    中國的醫療體制、醫療設施、醫療水平和醫患關係一直是玄乎和東西。說到我們的醫療系統,國際上的範圍內評價還是不錯的。你可能見過這種文章,我叫小虎,我在美國的另一個地方學習。身體不好,血糖還低,有一天出去玩,或者一個人,呱呱地上。
  • 這些年我看過的醫療劇
    於鶯在微博上是有名的「急診科女超人」,她最近推薦了一部美國的醫療劇《周一清晨》,不久有家醫院的負責人對她說,一口氣就把第一季看完了,他決定把這部劇掛在醫院的官網上,讓本院職工每個人都看一下,「應該會有所觸動的」。
  • 《花遊記》真是神劇啊,這部韓劇讓我get到了李勝基的帥點
    雖然它是改編自《西遊記》,但是《花遊記》又不一樣,這部披著《西遊記》外皮的現代劇很有新意,劇情設置很可愛,又甜又恐怖,符合很多人的少女心,讓人喜歡。說實話,《花遊記》是真的很好看,每個人物都好喜歡,最喜歡看到牛魔王抓狂,以及三藏(陳善美)和孫悟空對視而笑的畫面,很美好。
  • 二宮和也太帥了,演技好棒!這部日劇真是一部極好的醫療劇
    「於是,決定命運的這一天到了」醫生忠於患者,救治生命,二宮和也(nino)主演的《黑色止血鉗》這部日劇真是一部極好的醫療劇!這部《黑色止血鉗》是我今年(2018年)看過的繼石原裡美主演的這部《Unnatural》日劇之後又一部非常不錯的醫療劇。
  • 《我和我的家鄉》刺痛了太多人的心...
    國親節上演的強檔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還在持續火爆中,16天總票房破24億元。這部電影為什麼這麼火爆,原因就是很貼近生活,述說了5個「小人物」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我們大家生活的縮影。近幾年國家格外重視民生方面的問題,而健康和保障就是繞不開的大事,《我和我的家鄉》第一個故事就是關於疾病和保險的話題,可見國家的重視程度了。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葛優飾演張北京是一個北漂,好不容易存夠錢買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