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之春,行業內已經盼望了很多年,眾人拾柴火焰高,但如今26款有機奶粉,有機品類拾柴者有限,昭示著有機珍貴的同時,也表明這個品類市場聲量會受到一定限制。
從品牌方來看,在推廣宣傳上,今年乳企不斷發力,比如寶貝與我推出四段奶粉並邀請Papi醬成為品牌代言人;悠藍煥新升級並推出孕婦粉;飛鶴推出第二款有機奶粉淳芮,還邀請代言人吳京,這些品牌的加碼也為今年有機奶粉市場擴大了聲量,為產品、品類造起一定熱度。
不重陳列還是不重有機?
雖然上遊乳企不斷投入發力,但目前有機品類的消費者接受程度還待提高是行業共識,主要是因為在線下銷售過程中,消費者對配方的重視,使有機奶粉主打的天然、安全、純淨等特點在銷售時受阻。針對這種情況,更多維度增強對消費者的影響力很有必要,但在奶粉圈走訪門店過程中,從基礎的陳列安排上可以窺得,不少門店對於有機奶粉的重視度還未起來,其中不乏一些區域優勢連鎖。
在走訪時,筆者看到一些門店把有機奶粉安排得「偏居一隅」,或是「蜻蜓點水」一兩罐孤單地擠在兩旁常規奶粉中間。這樣的情況首先可能是門店對於陳列本身就不重視,對陳列沒有規劃;其次,在於對有機奶粉不夠重視、推動意願較低。問及原因店員的回答往往是「價格貴」、「消費者沒認知」、「不好推」、「配方簡單」,也就很難受到重視。
但對於有機奶粉來說,這樣散亂、沒有特點的陳列,只會顯得有機奶粉平淡無奇,消費者進店後並不能從視覺上吸引消費者的關注,更難讓消費者形成對有機奶粉的初步認知。缺乏第一步的吸引,後期僅靠店員的言語推銷,很難扭轉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就更不可能促成有機奶粉的成交。因此,無論是從門店長期發展還是有機奶粉的發展來看,筆者認為陳列助力不可或缺。
先到先得,貨架之上有機大潮正醞釀
有人不做,自然也有人重視,我們能注意到一些實力連鎖如孕嬰世界、登康貝比、眉山奈特天使、邛崍愛兒健等對有機越來越重視,在陳列上根據門店定位各做安排、規劃。
而陳列之重要,就如「人靠衣裝」,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所接受的全部信息當中,有83%源於視覺,11%來自聽覺,其它佔6%。視覺感受是否舒適,影響著消費者的預期以及對門店產品水平與可信度的預估。而有機奶粉作為超高端的代表品類,高端大氣的陳列更是對高端門店自身定位的強調,這一點對於大部分連鎖而言,是更具價值的。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部分門店已經看到有機奶粉的潛力,從貨架、堆頭、櫥窗、有機奶粉場景搭建等多方面進行對該品類的賦能。
他們之中有的利用「傳統方式」——更大的貨架陳列面積,通過直觀的視覺彰顯出有機奶粉品類的力量,突出其高端地位,提升消費者第一眼的感受度和認可度。
還有的注重場景的布置,不僅用專櫃陳列,還布置奶牛玩偶、塑料綠植、草地等有機元素,甚至還配以燈光塑造溫馨感、清新感等。這樣的布置不止把貨架作為產品展示的場所,更是增強消費者體驗感受的工具,從視覺上影響消費者最後的選擇。
在筆者看來,有機奶粉品類對於門店而言,本就是品牌所打造的利潤型產品,這與90、95後新生代消費者追求的高端品質其實是非常契合的。所以,促進有機奶粉銷售,首先得從陳列開始。
雙贏之事,上下共發力
提升有機奶粉市場聲量,做大有機奶粉消費者教育,這不僅與品牌相關,也與代理商、母嬰店相關,僅靠單一力量,難以形成合力,所以三方攜手,共同造勢很重要。而更好的有機陳列,能助力提升有機品牌認可度,進而促進提升銷量。
但有機奶粉陳列需要各種物料組合打造精緻性、高端感、情景化,凸顯出有機奶粉超高端的產品價值層次,僅靠門店成本更高且更為實施更為複雜。相比之下,大連鎖凝聚資源能力更強,品牌方也會有更多資源傾斜。所以中小連鎖以及一些單店要與品牌加強陳列合作,首先自身需對顧客層次進行判斷,然後拿出推廣有機的方案與行動,才更能打動代理商、品牌方進行資源投入。
目前,我們也能看到不少品牌和渠道在門店布置上進行合作,比如飛鶴臻稚、君樂寶優萃、金領冠塞納牧、悠藍、Arla寶貝與我、合生元愛斯時光、宜品愛尼可等品牌上架率較高同時陳列都較為不錯。而這些有機奶粉品牌增速也十分可觀,比如飛鶴臻稚增速高達184%,塞納牧增速達130%,愛斯時光增速為59%。
目前有機奶粉通過眾多頭部乳企的推動已聲量漸起,消費者重視度水漲船高,近年有機奶粉增速喜人,遠超行業增速,但是在實際銷售過程中感受卻各有差異。所以品類規模做大不能只靠品牌,渠道的推動力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