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年乃堆拉白刃戰,三菱刺刀血拼廓爾喀彎刀:印軍現場領屍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今天說說發生在1967年的乃堆拉山口戰鬥,在1967年8月,我們在乃堆拉山口正常挖工事。後來印度軍隊認為有一些戰壕接近了錫金一側,就開始拉鐵絲網,在乃堆拉山口的山脊位置架設大批鐵絲網,以多佔邊境區域。

到了9月7日,印度軍隊又開始在乃堆拉南面修建鐵絲網,我們就要求對方停止這種行動,但是遭到拒絕,還用刺刀刺傷我們2個人。隨後,印軍命令在乃堆拉山口到塞布拉的通道中間段再架設一條鐵絲網。

9月11日的時候,印軍第112旅動手了,他們出動了1個連兵分兩路進攻乃堆拉山口的我方哨所,率先開槍扔手榴彈,造成我們1人陣亡,6人負傷。戰鬥立刻爆發,我們用40毫米火箭筒瞄準射擊,配合機槍手7分鐘就解決戰鬥,擊斃印軍67人,同時摧毀了印軍在前沿的工事和鐵絲網。

6個火箭筒先打掉印軍7個前沿工事,隨後機槍配合82毫米迫擊炮,一個直射一個曲射,失去了工事掩護的印軍,扛不住這樣的打擊,最終7分鐘就被打跑了。

隨後,印軍出動炮兵,要利用地形優勢摧毀我方掩體,這個時候,我方炮兵第308團等部隊組織了數十門各種火炮,包括12門122毫米榴彈炮,以及大批120毫米迫擊炮,82毫米迫擊炮等等。很快就增援到第一線,奪取了炮戰主導權,只要印軍炮兵開火,就集中炮兵群進行猛烈反擊,打癱為止。

整個炮戰持續了4天3夜,印軍10個炮兵陣地,被摧毀8個,還有2個炮兵指揮所、2個前沿觀察所、23處炮兵工事、2輛卡車被我方炮兵群摧毀。截止9月16日,印軍傷亡540多人,印軍炮兵喪失了戰鬥力。連同上一次戰鬥,印軍損失600多人。

在整個戰鬥當中,步兵發射了15000發炮彈,炮兵打掉了45000發炮彈。以猛烈的炮彈彈雨徹底打垮印軍炮兵。隨後,在卓拉山口,印軍又組織了一次進攻。在10月1日,印軍在亞東縣的卓拉山口進行了一次進攻,當時出動了精銳的廓爾喀聯隊第7營,雙方爆發激烈白刃戰,廓爾喀彎刀對56式三稜刺刀和普通刺刀的戰鬥,經過短促戰鬥,印軍慘敗。

但是在印軍逃跑的時候,1名軍官突然使用手槍射擊,隨後其他印軍也開始開槍。我方亞東獨立營也立刻開槍還擊。印軍還出動了51毫米和81毫米迫擊炮。而我們的步兵第31團炮兵連也出動了無後坐力炮和40毫米火箭筒,瞄準印軍前沿摧毀9個前沿工事。印軍死亡37人,負傷157人。

在1967年的乃堆拉山口三次戰鬥,印軍傷亡800多人,還有人被俘。隨後我們向印方移方移交的印軍屍體和軍用物資清單。印方代表錢克拉在清單上簽名認領。清單用中印兩國文字註明:「在1967年,印度軍隊越入我方境內進行軍事挑釁時,遺棄在我方境內的屍體及軍用物資」。

相關焦點

  • 被譽為戰神,卻屢敗於我軍的廓爾喀僱傭軍的前世今生
    在朝鮮雪馬裡戰鬥中,志願軍第63軍殲滅了以廓爾喀僱傭軍為主的英軍第29旅「格洛斯特營」和一個炮兵隊、一個重坦克連,斃敵中校營長以下官兵129名,俘敵副營長以下459名。廓爾喀僱傭軍所擅長的彎刀,在志願軍的刺刀下也甘拜下風。在多次白刃戰中廓爾喀僱傭軍被我志願軍殺的丟盔卸甲,魂飛膽破。
  • 世界最兇猛強悍的廓爾喀僱傭兵,一直是中國軍隊的手下敗將
    圖片:小帥哥很帥氣吧,這就是當年被我軍砍瓜切菜一樣數次打垮的廓爾喀僱傭軍。廊爾喀士兵最耀眼的武器,就是聞名於世的廊爾喀彎刀了。這種軍刀是尼泊爾的國刀,也是廊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英軍廊爾喀兵團也因此被譽為彎刀勇士。
  • 港鐵計劃聘請的前廓爾喀僱傭兵,居然曾經是解放軍的手下敗將
    關於廓爾喀廓爾喀是尼泊爾的一個重要部族,廓爾喀即是「牛的保護者」之意,他們信仰印度教。近代廓爾喀人英勇善戰的形象,主要來自英軍的廓爾喀部隊。這支部隊在十九世紀初,是受聘於東印度公司的傭兵,而後成為被英國徵召加入駐印、緬的英軍,之後逐漸演變為英軍的一支常備部隊。
  • 【揭秘特殊保鏢】光輝背後—廓爾喀僱傭兵
    廓爾喀僱傭兵,以戰鬥力強悍聞名於世,一把彎刀讓人聞風喪膽。但其實他們並不是新加坡特意找來護航「金特會」的,而是長期以來,他們就在為新加坡服務。根據資料,現在大約有1800名廓爾喀僱傭軍受僱於新加坡警察部門,負責重要事件的處理和新馬邊境地帶的安全。與所有的僱傭兵一樣,廓爾喀僱傭兵也是一個歷史的產物,他們可不是新加坡隨隨便便找來的。
  • KHAI——一個能夠顛覆您對尼泊爾廓爾喀彎刀認知的高端品牌
    4年獲得國家獎勵的刀匠(國家獎勵:因為廓爾喀彎刀是尼泊爾的國刀,代表著尼泊爾的傳統文化,所以當地政府每年都會對一些在制刀領域有所創新和擁有較高造詣的刀匠進行一些物質和榮譽的獎勵)。廓爾喀彎刀是尼泊爾的國刀,代表著尼泊爾的傳統文化與廓爾喀士兵勇猛無畏的精神,作為世界名刀中知名度較高且較有特點的一款反曲刃狗腿刀,它的文化背景才是其真正的魅力所在。在大多數沒有接觸過廓爾喀彎刀的刀友心目中,它是那麼的神聖和值得期待,但大多數刀友首次接觸它之後,又表示比較失望,這主要原因在於,其完工度實在太差。如果用褒義詞來形容,可以說它粗獷,如果貶義的話,那就是粗製濫造了。
  • 在白刃戰中,刺刀磨得越亮,士兵死得越快,這是為什麼呢?
    不過,其實熱兵器時代也有冷兵器,比如刺刀。刺刀又叫槍刺,它是裝在單兵步槍、衝鋒鎗前面的刺殺冷兵器,比如大名鼎鼎的三稜軍刺。刺刀一般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套在槍膛前面,一種是卡扣式,它曾經在戰場上發揮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近戰、夜戰中大放異彩。
  • 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
    中印戰爭印軍陣亡最高級別軍官,被白刃戰嚇跑路上斃命。早在1944年軍校畢業的霍希爾便已投身英屬印度軍隊,服役於英印第7步兵師,以少尉軍銜作為一名見習軍官走向了緬甸戰場。歷經輾轉與戰火,這名後起之秀成為了印軍第62旅旅長,並在後來參加了中印戰爭。1962年11月霍希爾率領印軍第62旅,駐紮於西山口負責一應防禦工作。
  • 被國際禁用的最毒刺刀——三菱軍刺
    三菱軍刺刀用合金鋼鍛壓打造而成,刀身呈稜型,三面血槽。整刀經過熱處理,硬度極高,可穿透普通的防刺服。刀身熱處理時加有毒素,一旦刺破人體皮膚則傷口很難癒合。刀身帶有槍環和底座,可上56式步槍。  三菱軍刺本是用來戰後清理戰場、處死未死敵軍和清理戰俘的,《日內瓦公約》禁止屠殺戰俘,所以「戰俘刀」也就不用作清理戰俘了。
  • 東南亞小國總兵力六千,三軍都有元帥軍銜,編有廓爾喀僱傭軍
    眾所周知,汶萊達魯薩蘭國是位於婆羅洲北岸的東南亞小國,這個王國2019年人口45.95萬,其中還有10.2%的華人。汶萊從16世紀中期被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等相繼入侵,1888年淪為英國保護國,直到1984年1月1日才完全獨立。從中可以看出,汶萊的軍力並不強。
  • 廓爾喀人向印度政府發出「獨立建邦」最後通牒
    直到今天,英軍中仍然留有這支世界聞名的外籍僱傭兵團——廓爾喀兵團。英國的王儲哈裡王子參軍期間,也接受過廓爾喀部隊的訓練,還對他們的一身本領讚不絕口。1997年香港回歸前,廓爾喀兵也曾長期駐紮香港,號稱是駐港英軍的「拳頭部隊」。如果是軍刀愛好者,提到廓爾喀,你一定會熟悉他們引以為傲的特有武器——廓爾喀彎刀。雖然這種刀的俗稱並不怎麼好聽,叫「狗腿刀」。
  • 拉達克下雪了,印度的麻煩來了:邊境印軍吃什麼?
    現在,當冬季慢慢到來,印軍的麻煩正在進一步顯現出來。據英國路透社15日報導,印度為了保障這些前線部隊供給,已經連續運送了2個多月物資,其中包括彈藥、裝備、燃料、方便麵、咖喱、取暖器、冬衣、高原裝備等等。
  • 全球最毒軍刀:最後一把被禁用,比赫赫有名的中國56式刺刀還「變態」
    排名第三:廓爾喀彎刀。這款來自尼泊爾的軍刀因為外觀而被人們稱作「狗腿刀」。在當時的一戰和二戰之中,被數十個國家所使用,並且還屬於尼泊爾的國刀。 排名第二:中國56式刺刀。
  • 全球最毒三大軍刀,美國的過於「變態」,比中國56式三稜刺刀還狠
    全球最毒的三大軍刀,其中美國的軍刀比中國56式三稜刺刀還狠,讓人不寒而慄。 第一把刀是廓爾喀軍刀。因為是一把反曲刀,刀肚較寬,刀身向前彎曲,像一條狗腿,也被人形象地稱為狗腿刀。在刀身與刀柄的連接處有一個V型凹槽,實戰中用來導流鮮血,以免玷汙刀柄。
  • 【獨家】中日士兵拼刺刀技術哪家強?
    1877年2月,舊薩摩藩士族推舉西鄉隆盛為首領,發動了針對明治政府的武裝叛亂。在西南戰爭中,由於軍隊缺乏白刃戰訓練,在面對精於白刃戰的叛亂的舊武士時,吃虧很大,因此不得不從警察中招募舊武士組成拔刀隊對抗。
  • 拉達克印軍進行人海衝鋒:印軍軍官拿棍子抽打士兵,驅使士兵衝鋒
    近期,印度精銳的山地師和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在拉達克山區,進行了一次奪取山頭演練。但是,整個演練,技戰術水平都有很多問題。從整個演練來看,印軍發動衝擊的時候,竟然沒有迫擊炮,重機槍等等步兵支援火力進行掩護,也缺乏伴隨式輕機槍跳躍式前進火力掩護。
  • 這支令人聞風喪膽的「彎刀部隊」,出現在了「金特會」現場
    與現代化士兵略有不同的是,他們執行任務時不僅會配備突擊步槍、手槍,還會佩有一把傳統的彎刀用於近身格鬥,規矩是「彎刀出鞘必見血」。1815年,英軍編制中有了第一支由廓爾喀兵組成的戰鬥營。英尼戰爭結束後,因為欽佩於廓爾喀人的驍勇善戰,同時也為了守衛戰後大大增加的地盤,英國與尼泊爾籤訂條約,設法享有了招募廓爾喀兵的特權。
  • 清朝遠徵軍狠狠教訓廓爾喀,換來西藏50年和平
    為什麼廓爾喀人會打起了西藏的主意呢?這其中自然是有原因的:第一個原因,當時的廓爾喀擁有軍隊不下數萬人,而且廓爾喀人非常善於肉搏作戰,鋒利的廓爾喀彎刀更是名揚天下。而清朝在西藏的駐軍只有一千多人,由藏族組成的藏軍也只有三四千人,兵力對比上廓爾喀明顯佔優。另一方面,西藏兩大活佛之一的六世班禪去世之後,留下了巨額的遺產,引起了他的哥哥和弟弟的瘋狂爭奪。
  •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跨越喜馬拉雅山的神奇「天路」 ——乃堆拉山口新朝聖路線開通紀行 駐印度大使樂玉成 2014年9月,習近平主席對印度進行國事訪問期間,同印領導人就增開經乃堆拉山口的印官方香客朝聖新路線達成重要共識。
  • 彎刀是怎麼收進刀鞘的?不用高科技,只需要一點小智慧
    匠人工坊·廓爾喀彎刀如果是弧度較小的彎刀,如清代的牛尾刀,收到還相對容易,只要將刀鞘加寬到和和刀頭一樣就可以了。匠人工坊·廓爾喀彎刀如果是弧度較大的彎刀,如尼泊爾狗腿彎刀,蒙古彎刀,就很難通過加寬刀鞘來解決問題了。遇到這種情況,工匠一般會在刀鞘的背部開一個口子,以方便彎刀入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