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想當然的認為,結繩記事,就是記錄生活中的日常瑣事。比如我今天早上起床了,起床後刷牙了,然後吃了早飯,吃完飯去上班了。上了一天的班,下班後去圖書館看書了。或者我昨天去打獵了,捕獲了五隻野豬和八隻羊。
結繩記事,根本不是記這些無聊瑣碎的流水帳。
結繩記事,記錄的是天文曆法的變化。結繩,也不是打個結,把繩子弄個疙瘩來記錄一件事。而是我們遠古的先人,他們用繩子和木棍為為材料,製作出來了最原初的宇宙全模擬全信息鐘錶。
這個最初的鐘表,是後來所有曆法和計時工具的總源頭。雖然結繩記事作為一種計時記事的工具,已經消失在了歷史的煙塵之中,但是,結繩記事到現在,依然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只是大家日用而不知。
古人用繩子做了個全信息鐘錶,把整個宇宙都百分百模擬了出來,這太神奇了。
它具體是怎麼實現的呢?我們來看一個字,中國的「中」字,在這個字上面,我們能揭秘出來結繩記事的核心奧義。
中國的中字,其實就是結繩記事時期的鐘表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國家叫中國,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這個民族叫做中華民族。中這個字,源自結繩記事。本義是指鐘錶。
為什麼鐘錶的鐘字,是金字旁一個中呢?因為所謂的鐘,其實就是金屬製作的中而已。遠古的人用繩子製作的中,稱之為中。後來的人用金屬製作的中,則稱之為鍾。
下面我們來進行具體的講解。
中的古體字形
對於中這個字,許慎的解讀是,四方的中央,就是中。中的字形為什麼是這樣的,許慎完全不知道。
後世解字的人,對中這個字,也是完全無法下手,根本不知道,這個字為什麼要造成這樣的形狀。有的說是這個,有的說是那個。後來大家商議了一下,接受大多數的猜法,認為中的一豎是個木桿,中間的圈是個圓,上下兩端的飄帶一樣的形狀,是旌旗。
這不是解字,就是在猜字。
我們的文字工作者,從建國後忙到現在,連個中國的中,都解不出來。
中國的中,正確的解法是,中間的一豎是中表的中心軸。中間的圓,是中表的錶盤,也就是宇宙周天圖,錶盤的中心是北極星,錶盤的刻度是五行八卦天幹地支四象二十八星宿等。
上下兩端的飄帶一樣的東西,實際上並不是旌旗,而是中表的指針。上面的指針,用來紀日,下面的指針,用來紀月。
史的古體字
中表製造好了之後,因為它極其精密和複雜,需要專業的官員才能使用和操作。這個專業負責操作中表的人,就是史官。
史的古體字,就是史官用手在操作中表。可見,只有能通透天道的史官,才可以談史。
老子之後的史官,根本不能稱之為史官。比如孔子作春秋,司馬遷作史記,他們並不是專業的史官,只能算是業餘客串。司馬遷實際上完全不懂史,是個徹頭徹尾的門外漢。更可怕的是,司馬遷之後的史學,更加每況愈下,後來的歷史工作者,越來越不懂史。
現在的人,把歷史弄成了故事會,隨便什麼阿貓阿狗都可以上來談經論史,這是非常滑稽的事。
帝的古字體
帝這個字,許慎是這麼解的:「帝,王天下之號也。」這顯然沒有理解帝這個字的本義。把帝解成是王天下之號,跟把父解成一個人的男性上代祖先,又有什麼區別呢?更有甚者,很多古代和當代學者,把帝解釋成是花蒂。
帝的本意就是帝星北極星。
這個字為什麼造成這樣呢?因為一橫一豎是東西南北春夏秋冬四時。四個對角線,則是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四個方位。加起來,就是八極。上帝居住在紫微宮,揮斥八極,統治天上。
許慎不光是對中,對帝,這兩個字亂解,對其他的字,他大多數也都是亂解字。由此可知,許慎根本不識字。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意思?
我們現在的鐘表,是錶盤平面與地面垂直,豎著掛在牆上的。這顯然和真實的宇宙運轉不相符。因為天球是平著運行的。
為了百分百模擬宇宙這個大鐘表,結繩記事時期的中表,它的錶盤也是平著運行的,所以它的表軸,則要豎著垂直安裝在地平面上。
安裝中表,需要專業的天文臺。這個天文臺,古人稱之為墳,有時候也稱之為墟。
而且,安裝的地方也要百分百模擬天上。天上的鐘表的軸心是安裝在紫微宮的北極星,天下的中表,也要安裝在地球的中心。
這個中心,不是在北極點和南極點,而是關中盆地,也就是現在的西安。
為什麼關中盆地是地球的中心呢?因為,首先只有西安所處的這個緯度,才能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北鬥星,才能辨別四季,才能從事農業生產。
也就是現在人所謂的北緯30°現象。在這個維度之外的地區,無法辨別四季,無法進行農業生產,更無法產生文明。可見,所謂的很多世界古文明,都是杜撰出來的。他們連季節都辨別不了,怎麼可能產生文明。他們所謂的出土文字肯定也都是杜撰出來的。
緯度定下來了,接著再定經度,古人經過觀測,發現關中盆地所處的經線和天球的經線,在周期性的節點上是重疊的。這樣一來,經線也定下來了。
緯線和經線都定了下來,兩者相交的點,就處在關中平原,所以古人認為關中盆地對應的就是天上的紫微宮。天上的上帝居住在紫微宮,天下的天子就要居住在天下的中央之地。
所以說,人類的文明就是起源於關中盆地。這不是偶然的事件,而是必然的事件,天下對應天上,文明只能起源於這個地方。
地方選好了,中國的天子在這裡建造了一個天文臺,用來安裝中表,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崑崙墟。
崑崙墟並不在現在的崑崙山,而是在關中盆地。伏羲定都關中之後,歷任的三皇,伏羲女媧和神農,都是把王都定在關中。
關於中表的製作和使用的道術,就是三墳。三墳的墳,既用來指天文臺,也用來指三皇所傳的道術。
整理自白雲先生文集,請關注下一講《中國的由來》
更多好文:
文學、藝術可以不講政治嗎?
讀書:為自己的人生裝上北鬥導航系統
提醒孩子要有技巧
為什麼網課之後,跳樓的孩子越來越多?
周公篇第4集 屯卦與益卦
有群請拉我,謝謝同道們、老鐵們!我的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