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結親故事

2021-02-16 石河子日報


 12月2日,李豔(左)和烏龍拜克老兩口一起喝著奶茶,聊著家常。

「老媽媽,我來看您了。最近,您和爸爸身體還好吧?」「好著呢,我的丫頭來了,我的丫頭又來看我們了……」  11月22日,李豔進了加那生的家門後,剛放下隨身帶來的一大袋水果,還沒來得及換鞋子,加那生便迎上來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這時,加那生的老伴烏龍拜克也迎了上來,笑眯眯地對李豔說:「丫頭來了啊。」  李豔是天富易通公司黨群部負責人,烏龍拜克是東城街道馬家坪社區居民。2016年,兩人在自治區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中結為親戚。  今年77歲的烏龍拜克和老伴都是哈薩克族。烏龍拜克是石河子本地人,加那生是瑪納斯人。兩人育有5個子女,家庭團結和睦。  2019年3月,烏龍拜克和老伴、小兒子一家、女兒一家,一起從平房搬進了馬家坪社區14號樓120多平方米的新樓房裡。老人與小兒子一家門挨門,與女兒一家住樓上樓下。告別了燒煤做飯、取暖的日子,家裡24小時有熱水,烏龍拜克與老伴別提有多高興了。  與烏龍拜克結為親戚後,李豔與烏龍拜克一大家子幾十口人都相處得十分愉快,只要家裡有啥事,老人總會給李豔打電話。加那生還給李豔起了一個名字——哈裡哈西,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燕子」。老人還根據年齡把李豔排在自己的5個子女中,稱李豔是「二女兒」,是自己的第六個孩子。  入住烏龍拜克家時,李豔把烏龍拜克一家人當成自己的親人,每天為家裡買菜、做飯、收拾房子,就像女兒對待父母一樣。  烏龍拜克與老伴都患有高血壓。為了讓老兩口及時監測血壓,按時吃藥,李豔為他們買來了電子血壓儀,並教他們如何使用。老兩口的手機壞了,李豔又從朋友處找來他們不用的手機給老人換上。加那生腿腳不方便,每次下樓時走不了幾步就要休息,李豔又給她買了一個結實的馬扎凳,讓老人出門的時候帶上。烏龍拜克住院時,李豔忙前忙後幫著老人聯繫醫生,還經常去探望。每次入住老人家裡,李豔總要給他們帶來降壓藥和感冒藥。老人搬新樓房時,李豔不但給老人家裡送了兩大盆花,還送來新鍋……只要看到老人家裡缺點啥,李豔總是想辦法解決。  烏龍拜克與老伴的日常起居由小兒子賽力克和兒媳婦達麗哈照顧。  賽力克是名共產黨員,李豔經常給他講黨的知識,還幫他下載了「學習強國」APP,教他學習方法。達麗哈是一名環衛工人。為了方便她每天上下班,李豔把家裡的電動自行車送給了達麗哈。達麗哈的女兒熱孜亞·古麗在石河子第一中學就讀,學習成績很好。李豔給熱孜亞買了書包,還經常給她買課外輔導書和學習用品。  每次入住老人家中,李豔最重要的任務是向老人一家宣傳黨的方針政策,與老人一起學習進步。  烏龍拜克十分關心國家大事,每天都看新聞聯播,最喜歡看的是中央電視臺的新聞頻道。李豔每次來家裡時,他最喜歡和李豔一起談論時政,還讓李豔給他解讀最新的國家政策。所以,老人的思想覺悟一直很高。  馬家坪社區由村改為社區拆遷時,老人一家是最先帶頭籤字同意拆遷補償的那批人。他還給其他村民做思想工作:「黨的政策那麼好,我們不花錢就能住上帶電梯的新樓房,我們沒有理由不支持拆遷工作呀!」  當天,李豔去老人家中走訪時,還帶了一本民法典。在一個多小時的學習中,烏龍拜克不停地向李豔問這問那,還說:「這部法典關係到每個人,出得好。」  李豔要走時,像往常一樣,加那生又給李豔裝了一大袋哈薩克族美食包爾薩克和兩個自己做的大餅子。

馬姐拿退休金了

融媒體中心記者 董泰蓉


11月8日,我和親戚馬金祥(右)一同學習《石河子日報》刊登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內容。馬燕攝「你馬姐今年8月正式退休了,現在拿上退休金了。」11月23日,坐在馬金祥大哥溫暖的房子裡,聽著他樂呵呵地告訴我這個消息,我也滿心歡喜。

  馬金祥是我的回族親戚,結親4年多來,大哥妻子馬燕的工作一直是我們的心病。

  馬金祥原在石總場一家企業上班,因為單位經營困難,他開始四處打工,妻子沒有工作,家裡的經濟難免緊張。女兒馬璐從事護士工作,幹得很出色,但是因剛剛入職,收入也不算高。所以,和大哥結親以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怎麼樣幫馬姐找份合適的工作。

  馬姐心裡也著急,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她最後找到了一份在醫院食堂做早餐的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得出門。辛苦歸辛苦,馬姐倒是沒有一句抱怨,只是沒做多久,她不小心把腳扭傷了,加上腰椎間盤突出發作,一下臥床不起。那時馬哥在外面跑運輸,每天早出晚歸的很辛苦,家裡也就顧不上。「馬哥,別著急,我負責送馬姐去看病,你安心工作吧。」得知情況後,我在電話裡安慰馬哥。那段時間,我住在馬姐家裡,陪她外出治療,趁她看病的功夫,去市場把菜買回來,等治療結束,再接馬姐回家,把我們的午飯做好。就是這樣的朝夕相處,讓我們一點點親近起來。

  馬姐的身體好起來以後,因為家裡各種各樣的原因,一直沒有機會再外出工作,她就把心思全放在了照顧家庭上。每次我們去,馬姐就會準備好吃的飯食,直吃得我們讚不絕口,她還總擔心我們吃得不合口。我們兩家人也走動來往,孩子們都彼此熟悉,大哥家的女兒也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

  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收穫。和馬哥結親的幾年,我看著馬哥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去年,馬哥原來的單位宣布破產清算,馬哥作為分流的職工,在六師新湖農場分了50畝身份地。馬哥不擅長種地,他把土地流轉出去後,利用自己手中的大貨駕照,找到了一份跑長途的工作,收入讓他很滿意。馬哥的女兒也像她的父母一樣努力,認真鑽研業務,在護士崗位上勤奮學習,最終考入石總場醫院工作。我看著她快樂地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看著她和心儀的男朋友拍下甜蜜的婚紗照,看著她搬入新居過得幸福快樂。仿佛這一切美好還不夠,馬姐也於今年到了退休年齡,正式拿上了退休工資,為這個家庭的幸福生活寫下一個滿意的註腳。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外出跑車也遇到不少困難。現在土地流轉出去,我的社保繳納有了保障,你馬姐又有了退休金,這個冬天我不打算跑車了,在家吃你馬姐的就夠了。」馬哥打趣地說,逗得我們全都哈哈大笑。

湯建輝(左)和丁德友老人一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丁大爺,最近您身體還好吧?天冷路滑,您接送孫女上下學時要注意安全。過些天,我休息了就去看您。」11月23日,天業集團的湯建輝給他的回族親戚丁德友打去電話。丁德友聽後笑著說:「小湯啊,你可比我的兒子還關心我。」
丁德友今年69歲,是石河子鎮馬家坪村的農民,有四兒一女,老伴去世後,他就住在小兒子家。說起湯建輝和丁德友的結親故事,還要從2016年10月自治區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說起。動員會召開後,天業集團積極響應自治區的號召,在第一時間召開了會議並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隨後,天域新實PVC分廠黨支部書記湯建輝就與丁德友結為了親戚。湯建輝深知「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重要性,作為黨支部書記,他發揮示範作用,帶頭聯繫走訪。趁著雙休日,他帶上妻子、孩子,拎著麵粉、清油來到丁德友老人家中走訪慰問。湯建輝比丁德友小20歲,為了表示尊重,他稱丁德友為丁大爺;而丁德友有時候叫湯建輝為湯書記,有時候叫小湯。每次湯建輝到親戚家走訪,他都不忘記宣傳黨的各項政策、講解最近國內外發生的重大新聞,進行民族團結內容的宣講,還主動了解老人及家人生活、工作中有無困難,並儘自己最大能力解決。隨著湯建輝走訪次數的增多,他對丁德友和他的家人也逐漸了解。因為大兒子、女兒在外地工作,老人平日裡多是接送孫女上下學,如果小兒子、兒媳上班,不會做飯的他常常湊合著吃。湯建輝到老人家入住時,為了不麻煩他,就天天帶著他下飯館。「丁大爺愛吃肉,他的身體好,飯量比我都大,他吃拌麵還要加面。」湯建輝眼中身體一向很好的老人,在2017年突然生病了。原來,丁德友得了急性膽囊炎,醫生檢查後要求立即手術治療。丁德友做手術後需要家人陪護,兒女們就在家族微信群裡商量著晚上排班看護的事。湯建輝看到老人的兩個兒子排在手術後的第一天和第二天,他也在群裡主動報了名。「我也算老人半個兒子,就排在第三天吧。」他的微信留言,著實讓老人一家人很感動。那天晚上,湯建輝早早來到老人病床前端飯送藥,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體貼入微,同病房不知情的病友都誇老人「有個好兒子」。因為是小手術,加上家人的細心照看,丁德友沒幾天就出院了。自從老人出院,湯建輝就更加關心丁德友了,經常買來營養品,提醒他記得吃;為了讓他散心,湯建輝就開著車帶著老人四處轉轉。「小湯帶我到沙灣美食城吃了大盤雞,去肯斯瓦特水庫的路上去了農家樂,看葡萄樹、摘葡萄,還去瑪納斯縣轉。」丁德友樂呵呵地說。「湯哥對我爸那是真不錯,主動跟我爸聊天,哪裡有好吃的都帶我爸去吃。有些事我都做不到,他做到了,讓我這個當兒子的都感到不好意思。」丁德友的二兒子丁學峰在石河子市開翻鬥車。他說:「我在外面打工沒有雙休日,老爸想出去玩都是給湯哥打電話,多虧了湯哥。」「小湯看我感冒了,就給我買感冒藥;知道我腿疼,就給我送來保健品、營養品和鈣片;過年過節來家裡,不僅拿著禮品還要給小孫女壓歲錢。他對我這個老頭子很關心,常常給我打電話問我的身體情況、家裡需要啥。」丁德友老人說,「湯書記是黨培養的好幹部,處處事事關心我,他讓我感覺到晚年生活很幸福。」

    許登彥(右)去看望住院的巴合提哈孜•斯馬胡力,與他開心地聊著天。(圖片由許登彥提供)距離150團往返行程400餘公裡的北天山南部山區毗鄰瑪納斯河上遊東岸的山坳裡有一座偏僻、安靜的小山村——蘆草溝村。從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的兩年多的時間裡,我作為一名「訪惠聚」駐村幹部,按照「民族團結一家親」和「兩個全覆蓋」結聯住戶活動安排,與村裡的哈薩克族農牧民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一家結親。790個日日夜夜,我與親戚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一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共同感受著民族大家庭的溫暖。
巴提哈•葉爾葉加肯今年61歲,是村裡的低保戶。她的丈夫2013年因病去世,他們育有三個兒子,小兒子巴合提哈孜•斯馬胡力是精神智障患者。巴提哈•葉爾葉加肯家離工作隊很近,我每天都要抽空到老人家走一走、看一看、坐一坐,幫她做飯、打掃室內外衛生。巴提哈•葉爾葉加肯家庭經濟條件拮据,只餵養著兩頭牛。為了改善巴提哈•葉爾葉加肯家的生活,2018年5月9日,我帶著菜苗和種子,在院子裡種上了菜。在我的現場指導下,我們分別種上了油白菜、茄子、西紅柿、辣椒和豆角等蔬菜。那年的4月21日和7月7日,我先後兩次利用到石河子和瑪納斯縣開會的機會,提著水果和營養品來到石河子綠洲醫院探望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住院治療的小兒子巴哈提哈孜•斯馬胡力,並與院方主治醫生進行溝通和交流,詳細詢問了解和掌握巴哈提哈孜•斯馬胡力的治療情況。回到工作隊後,我將巴哈提哈孜•斯馬胡力的病情及治療情況告知巴提哈•葉爾葉加肯。2019年10月17日,我和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的大兒子巴合提別克•斯馬胡力冒雨到石河子綠洲醫院把病癒康復的巴哈提哈孜•斯馬胡力接回了家。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握著我的手連聲說:「中國闊木尼斯帕爾提亞佳克斯(哈薩克語,意即中國共產黨好),民族團結一家親佳克斯!」巴提哈•葉爾葉加肯動情地說:「我的親戚真心實意為我家解決實際困難,就像我的巴郎子(哈薩克語,意即親生兒子)一樣!」巴提哈•葉爾葉加肯老人淳樸的話語是一種發自肺腑的信任,是對「民族團結一家親」的無比信任和認同。


編輯:周麗    責編:王海珊    編審:焦亞峰

相關焦點

  • 新疆各族人民「結親」互助 暖心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
    新疆各族人民「結親」互助 暖心故事一千零一夜也講不完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8年07月07日 12:04 A-A+   生殖醫學中心工作人員胡泊說:「那天我和丈夫一行六人一起去的,剛進家門,大家就各司其職,洗菜、切菜、剁肉、拌餡……一點也不生分。我拉著麥麥提敏妻子的手教她做餃子,一遍兩遍,終於學會了。大嬸樂得哈哈大笑,忙著去給大叔當師傅,不一會兒400個餃子就包好了。」  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桌後,結親幹部和「親戚」們圍坐在一起吃著餃子看春晚重播。
  • 這場「光彩慈善結親」讓這個冬天不再寒冷~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1月26日下午,伴隨著《愛的奉獻》歌聲唱響,由蘇州市光彩事業促進會、姑蘇晚報、蘇州市餐飲業商會、蘇州新一代企業家商會聯合主辦的「光彩慈善結親」活動如約舉行。
  • 「顯應兩岸·緣締一家」魯臺媽祖宮廟結親暨祈福活動在長島舉辦
    「顯應兩岸·緣締一家」魯臺媽祖宮廟結親暨祈福活動在長島舉辦 2020年12月23日 15:00:00來源:中國臺灣網 「顯應兩岸·緣締一家」魯臺媽祖宮廟結親暨祈福活動在長島舉辦。(中國臺灣網發)  中國臺灣網12月23日長島訊 12月19日,凜凜寒冬裡,一場跨越魯臺兩地、突破空間地域限制的「顯應兩岸·緣締一家」魯臺媽祖宮廟結親暨祈福活動在長島成功舉辦,進一步密切了魯臺兩地媽祖宮廟情誼,加深了媽祖文化交流交融。
  • 民族團結一家親:一次結親 一輩子姐妹
    原標題:一次結親 一輩子姐妹 「我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認識了何榮,是她開導我,幫我解決了就業等難題,讓我走出了人生低谷,她就是我的親人。」10月12日,40歲的瑪力亞·霍加感慨地說。 瑪力亞口中的何榮是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榆樹溝片區管委會學府社區黨委書記,今年36歲。
  • 【結親周】孟愛雲打開尼沙汗姐姐的心結
    孟愛雲摟著尼沙汗·蘇裡旦的肩,用維吾爾語說:「姐姐,我回去換了一下衣服,就知道你想我了。」「就是想你了,你不能再走了。」尼沙汗·蘇裡旦小聲對著孟愛雲撒嬌,笑了起來,臉上還掛著淚珠。「孟媽媽,我媽媽晚上做夢都在喊你『妹妹』呢。」尼沙汗·蘇裡旦的女兒阿依賢木·依明說,有了孟愛雲媽媽的陪伴,母親度過了兩年來最開心的兩周。
  • 鴛鴦祠結姻緣,夢幻西遊2019嘉年華大唐結親體驗
    作為此次主會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鴛鴦祠活動區域也將為玩家送上諸多互動福利,並以還原盛唐結親的方式,讓現場玩家結下一段段美好緣分。【巡遊長安,見證你我甜蜜時光】在浪漫的鴛鴦祠,夢幻西遊還為有緣的玩家準備了一份特別的彩蛋。玩家可以以新婚夫妻的名義設宴款待自己的親友,並且接受他們的祝福。在吉時到來之際,他們更能攜手登上花轎,在長安城中巡遊,與其他玩家分享這份幸福時光,感受大唐傳統婚宴的別樣浪漫。
  • 我會76對結親對子榮獲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
    我會76對結親對子榮獲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二)2020年自治區工會系統民族團結一家親「最親幫扶對子」(烏魯木齊市)評選活動,經網投網評12月15日圓滿結束,經我會推薦上報的76對「最親對子」全部達到規定的票數並順利入選。
  • 孫正義欲打造日本「阿里巴巴」 給雅虎日本張羅「結親」
    來源:觀察者網原標題:給雅虎日本「結親」,孫正義要打造日本「阿里巴巴」 據路透社11月14日報導,軟銀(Softbank)旗下的雅虎日本周四證實,正與通訊應用開發商Line Corp進行併購談判,合併後的企業市值將達到270億美元(約1894億元人民幣)。
  • 當我依依不捨離開家,車窗外的葉爾肯老伯轉身眼淚就落下……
    「當你依依不捨離開了家,車窗外她轉身眼淚落下……」當車緩緩的駛出親戚家門外,腦海裡不斷迴響著這首歌,是的,雖然只在一起生活了一周,但我卻滿心湧動難捨難離之情。借「結親周」機會去親戚家小住,體驗「鄉村」生活,一想到這些我就感到無比的激動。回想溫馨的「結親周」,始終難忘在親戚家那震撼我心靈的一幕幕.
  • 神州紀英雄故事:關鳳
    隨著關鳳的年齡漸長,談婚論嫁的問題就逐漸在她的人生中佔據起的分量,江東的神族提出了結親的請求,對方是神皇孫權的長子---孫登,關鳳本能的抗拒著這份莫名其妙的結親請求,關羽青龍血裔的驕傲同樣也不會允許龍之血脈外流,於是關羽嚴辭拒絕了東吳使者的請求。
  • 我在烏爾禾有了一個家——我與查漢阿姨的那些事
    想到此處,我顧不得嚴寒,馬上拿上清掃工具,趕去查漢阿姨家。到了門前,發現院子裡堆了厚厚一層積雪,擔心中午氣溫上升雪融化了,結成冰就不好清理了,我立刻忙活了起來,小鐵鍬、推雪板、大掃帚齊上陣,一個小時後,阿姨的院子又整潔如初。雖然外面嚴寒難忍、身上大汗淋漓,但我的心裡特別開心。回想我與查漢阿姨結為親戚這一年來,有太多太多的故事讓我感動。
  • 百忍堂來歷 張百忍的故事
    他聽了笑笑說: 「他又沒提我的名字,你怎麼知道是罵我呢?」又一回有人告訴他「有人提著名字罵你。」他聽了笑笑說: 「我倆向來沒有惡意,他不會罵我的。雖然提了我的名子,恐怕天下同名的多了。」  又一次,有人給他家點了一把火,被他看見,他競裝作視而不見,並暗暗衷告放火人:我有何做得不當之處,請你直言,你千萬不要做損人不利己的事情,這事我替你保密。以後有什麼難處,請你開誠說話,有求必應。
  • 【民族團結一家親】我喊她「阿恰」,她叫我「糖親戚」
    講述人:黨根武    整理:古力米熱還記得一個月前,我初次到阿扎克鄉布亞買特村與親戚熱孜古麗·吾斯曼結親戚時,一進門,我看到的是一位端莊大方、笑臉相迎的維吾爾族大姐。我永遠都忘不了她看到我是她結親的親戚後的反應,對我像是好久沒見的親人一樣熱情,一點也不陌生。「冷了吧?
  • 「你們家女兒太高貴,我娶不起」新郎放棄接親,卻贏得一片掌聲
    我是東林夕亭,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擊上方『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我講#情感故事我們到達女方家的時候,他們家大門緊閉,不管我同學怎麼敲門,裡面始終不開門,即便給了紅包也不行,因為女方父親發話了,說紅包太小,必須100打底,沒有現成的紅包,用手機發紅包也可以。其實這時候我同學已經混亂了,他一直在咬緊牙關堅持,為了順利結親,他用手機發了很多紅包,才被放進去接親。
  • 有的人是花瓶,有的人是妖精,而我不一樣,我是女魔王
    題:有的人是花瓶,有的人是妖精,而我不一樣,我是女魔王!
  • 千裡我獨行,不必相送
    6.你要問我具體有什麼煩惱,我真的不知道,但就是無法開心起來,每天醒來情緒都是低落的,伴隨著深深的無力感,一天又一天,不斷的重複著。 8.你在婚禮上 使用紅筷子;我在向陽坡 栽下兩行竹。
  • 「我的扶貧故事」3年4本民情日記10本會議記錄|務川自治縣石朝鄉杉...
    我叫趙寧,2017年4月,我被遵義市委選派到務川自治縣石朝鄉杉板村開展駐村工作,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以來,我嚴格按照駐村工作相關要求,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廉潔奉公、攻堅克難,盡力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工作無論大小,我都嚴格按要求去執行、去落實,大力發揚黨辦人「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工作作風,用心去學、努力去做、力求做好。2017年8月的一天,我與村幹部到何家組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貧困戶李承貴的大女兒讀大學沒有享受到教育扶貧政策。進一步核實得知,李旭蓮2016年就讀於北方民族大學,由於家裡父母文化水平較低,不了解教育扶貧政策,也沒有去辦理相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