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地區:四川甘孜州
適合人群:所有人
出遊難度:中難
適合天數:3天
花費預算:700元
適合時間:9月10月11月
貢嘎,我來了攝影:兔子193
貢嘎攝影:墨汁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曾這樣形容貢嘎:美麗得讓人感覺到空氣都凝固了。這是什麼概念,我無法想像。而真正迷戀上貢嘎山,則源自多年前墨汁的那張經典照片。當看到藍天下那矗立雲間的雪峰直刺蒼穹,那峭壁小徑上背著大包的旅者站在雲海之上眺望山尖,頓時,我被折服了,從此一心只想會一會那令世人興嘆的貢嘎神山,親身體驗站在雲端的感覺。都說願望與現實只有一步之遙,我跨出了這一步,終於達成所願。
前往子梅埡口的山路攝影:兔子193
走向貢嘎
那個寒風凜冽的下午,我站在了蜀山之王的面前。
這是一個花未開,雪未化的季節,並非來貢嘎的最佳時機,卻與當年墨汁前往貢嘎屬同一時段。這也許是一個小小的心理暗示,期待著在同樣一個季節,來到同樣一個地方,有同樣難忘的回憶。
貢嘎主峰前攝影:兔子193
據說欣賞貢嘎主峰的最佳位置是鼎鼎有名的子梅埡口,從上木居村到子梅埡口還有20公裡的路程。儘管仍是土路,也已經修整得相對平整,也許路邊偶爾有點小滑坡,卻無大礙。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高山反應,不少人選擇徒步上山。還有人更選擇全程穿越貢嘎,作為對自己的一種挑戰,那種成功的喜悅與自豪,沒有親身體驗過的人恐怕體會不到。而在此過程中所經歷的種種艱辛與美景,更是值得一輩子感懷的記憶。
地上的雪堆積得很厚,我小心翼翼踩下去,"嘎吱嘎吱"的響聲在空曠的山野間清晰而響亮。有些地方混著泥土的冰雪已經融化,溼漉漉的泥水很容易打滑,路邊的坡上也偶爾有些許小石子滾下。我朝著埡口勻速前進,一路都是雪山,滿眼都是白色,陽光照在雪地上很刺眼,戴著墨鏡依舊有些眼花繚亂。長時間的行走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到胸口那一陣接一陣的乾澀發緊,可一旦到達目的地,就會發現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終於抵達子梅埡口,傳說這裡到了10月就像插麥杆兒一樣,密密麻麻扎滿了五顏六色的帳篷,世界各地的旅遊愛好者會不約而同聚集到此,白皮膚藍眼睛的人尤為集中,儼然成為濃縮的世界之窗。而此時,這裡卻是寂靜的,除了我之外幾乎再沒有別的活物,甚至一隻飛鳥。
貢嘎主峰前攝影:兔子193
連綿的雪峰在面前一字排開,那座最高的主峰猶如王者一般,傲視群峰,那就是夢中的貢嘎神山。此時,沒有看到想像中令人窒息的雲海,沒有日照金山的奇觀。天是靜的,雲是靜的,眼前那座雄偉的雪山也是靜靜地站著,站在天地之間,靜靜地俯視我這個不速之客。在他面前,我是那麼的渺小,越發象只跳蚤一般。我很驚奇為什麼突然一點別的想法都沒有了,只想安靜地坐在他的面前,聆聽耳畔忽而颳起的風聲,看眼前忽而揚起的雪霧,似乎這就是我們之間的交流。還有多少人會在這樣的季節來到這裡呢?恍然會生出一種天地歸我獨有的妄想,包括眼前這座神一樣的雪山。許久許久之後,慢慢靠近懸崖邊,低頭看一眼腳下望不見底的深淵,再抬首望著那雄偉豪邁的雪山,終於驚醒過來,忍不住對著貢嘎高呼:貢嘎,我來了!
人間瑤池泉華臺
泉華臺攝影:兔子193
來到貢嘎有許多種玩法,我沒有像勇士一樣穿越這塊聖地,而選擇了去親近另外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泉華臺,當地人說那是另一個黃龍!
在嚮導多吉的指引下,我將在海拔4000餘米的位置,爬上垂直高度300米的坡頂。此時的貢嘎西坡沒有鮮花,甚少綠草,我順著斜坡在一片白色的鈣化物上小心翼翼地行走,四處是泉水留下的痕跡。在高海拔的地方爬山真的很辛苦,可想到近在咫尺的美景,看看身後忽隱忽現的貢嘎雪峰,就有一股無窮的動力汩汩升騰。
泉華臺上攝影:兔子193
爬至半山腰,眼前忽然一片五彩繽紛。毫無防備的,我被那突然闖入的色彩驚呆了。瑤池!腦子裡突然蹦出這個詞。真的,這就是瑤池。一個原生態的未經開發的鈣化池,一個一個池子延山勢向下,層疊相連。清澈見底的池水在陽光下閃著粼粼波光,遠處的雪山倒影在池間。因鈣化程度不同,池水呈現出金黃、雪白、碧綠、翠蘭、淡藍……等各種顏色,繽紛而晶瑩,如流動的美玉一般。我延著池邊繞著每一個池子慢慢走著,捨不得離去。多吉告訴我,再往上還有一個鈣化池,爬上山頂能看到一個很大的噴泉,那就是泉華臺的源頭。我決定再累也要上去看一看。
越來越接近山頂了,忽然一股濃濃的硫磺味傳來,泉眼近了。又翻過一個小山坡,隨著譁譁的水聲,忽見一股白色的泉柱衝向天空,約有1米多高。不斷湧出的泉水漸漸積成一汪水潭,映出幽幽的玉色。伸手捧了一捧水,冰冷刺骨。這汪泉眼在藏民心中的地位恐怕也不一般,水潭四周用瑪尼石和經板築成一圈圍牆,一塊突起的巖石頂部堆著瑪尼堆,一隻巨大羊頭骨日夜守護著這處神泉。站在泉眼上方,我看到了對面的貢嘎主峰。
泉華臺大池攝影:兔子193
這泉眼真的就是整個泉華臺的源頭。噴泉從這裡噴出後,以近百米的寬度,向山下流出近千米,自上而下形成多個泉華灘階地,每個階地又形成多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五色彩池,成為貢嘎腳下這一令人驚豔之地,與貢嘎雪峰遙相呼應,讓人如何能不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呢?
貢嘎山景點介紹
泉華臺源頭泉眼攝影:兔子193
貢嘎山是橫斷山最高峰,西南第一峰,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高峰之一。貢嘎山,原名木雅貢嘎,意為"白色的冰山"。貢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1996年經國務院批建立,保護區位於四川省甘孜州東部,跨及康定、瀘定、九龍三個縣,面積40萬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森林生態系統、珍稀動物及現代冰川等自然景觀。
貢嘎山是青藏高原東部最大的現代冰川分布中心,有現代冰川74條。其中海螺溝冰川中青藏高原東部海拔最低規模最大的海洋性冰川,冰川伸入原始針葉林帶可達6km,形成"綠海銀川"的奇景。海螺溝的大冰瀑布高差達1080m居世界第二。
貢嘎山是國際上享有盛名的高山探險和登山聖地,但貢嘎山也是最難以徵服的大尺度極高山,其登頂難度遠遠大於珠峰。
泉華臺★★★★★
雪山下的瑤池——泉華臺攝影:兔子193
泉華臺,也稱泉華灘,位於六巴鄉玉龍西村,與貢嘎主峰遙遙相對。全長900多米,寬100餘米,依山而下形成8個泉華階地。每個階地上有十幾個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五色彩池,水深40-70釐米,彩池裡水草相依,石花點點,疑為瑤池降臨人間。
門票:10元/人
貢嘎寺★★★★
貢嘎山冰川攝影:兔子193
貢嘎寺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教派(白教)的三大聖地之一(西藏楚布寺、德格八邦寺、木雅貢嘎寺)。在二十世紀初至五十年代,這裡曾出現一位名震康藏的大班智達(藏區對精通藏學五明大學者的稱謂)、大學者,他就是第九世貢噶活佛噶瑪協珠·卻傑生根。老貢嘎寺位於貢嘎山主峰足下,始建於公元十三世紀中葉,由第二世噶瑪巴·噶瑪巴希的親傳弟子扎白拔(第一世貢噶活佛)所建,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歷史,為歷代貢噶活佛之修行閉關聖地。
新貢嘎寺始建於公元十四世紀,由第二世貢噶活佛瑪舍登巴所倡建。因當地古稱康什扎,所以該寺最初被稱作康什扎寺(意為三界聞名寺)。寺廟建築在六巴鄉(現改稱貢嘎山鄉)後面一座山的半山腰,後經歷代貢噶活佛擴建,現在寺廟佔地約四畝多。因為比老貢嘎寺晚建約一百多年,所以人們都習慣稱六巴鄉康松扎寺為新貢嘎寺,第二世以後的貢噶活佛大多駐錫在新貢嘎寺。
貢嘎寺每年要舉行兩次法會,即冬季法會和夏季法會。夏季法會是在每年農曆六月,寺內全體僧人集中在雪山下的老貢嘎寺舉行金剛亥母大法會;冬季法會是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在六巴鄉新貢嘎寺舉行瑪哈嘎那大法會,每次法會約需要歷時15~20天左右。
當地美景攝影:兔子193
海螺溝★★★★★
海螺溝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貢嘎山東坡,以低海拔現代冰川著稱於世。晶瑩的冰川從高峻的山谷鋪瀉而下,將寂靜的山谷裝點成玉潔冰清的瓊樓玉宇;巨大的冰洞、險峻的冰橋,使人如入神話中的水晶宮。特別是舉世無雙的大冰瀑布,高達1000多米,寬約1100米,比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大出十餘倍,瑰麗非凡。在海螺溝冰川公園內二號營地及一號營地與溝口之間為貢嘎神湯處,建有大型溫泉遊泳池及各類小療養溫泉。
海螺溝門票:82元/人,執行72元/人
海螺溝觀光車票:80元/人(雙程)
海螺溝觀光索道:150元/人(雙程)
燕子溝★★★★★
燕子溝是海螺溝的姊妹溝,位於海螺溝西北10餘公裡的地方,周圍有15座5000米以上的高峰,從海拔2100米逐次向上延伸至7556米的貢嘎山主峰,目前還是一個鮮有人跡的地方。溝內的景色原始自然,特有的紅石溝和奇溝內的石頭千奇百怪,大面積的彩葉林帶更是秋天的寵兒。燕子溝也是一條著名的國際登山旅遊路線,攀登貢嘎山的運動員大多在這裡設立大本營。從這裡看冰川比海螺溝更美麗。
燕子溝門票:85元/人
燕子溝觀光車票:80元/人(雙程)
貢嘎山當地交通
貢嘎山方位示意圖
成都-海螺溝,班車,約118元/人;
成都-瀘定,班車,約97元/人;
成都-康定,班車,約117元/人;
康定-99K,班車,約57元/人,每日一班,早上6點半左右發車,約5個小時到達99K。
康定-上木居村,包車約600元;
新都橋-上木居村,包車約300元;
99K-上木居村,包車,的士約200元/輛,摩的約100元/輛,可講價。
上木居村-子梅埡口,摩的約10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