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2021-03-01 女法官

叔惠和世鈞是最要好的同學,兩人同是學工程的,叔惠先畢了業出來就事,等世鈞畢了業,叔惠又把他介紹到同一個廠裡來實習。曼楨也在這廠裡做事,她的寫字檯就在叔惠隔壁。還未畢業的世鈞看見女生很不好意思多看,即使幾次跑去找叔惠也沒有看見曼楨,有一次無意間在一家小餐館遇見她三個人一起吃飯,慢慢的熟絡起來。後來他們去田野裡拍照片時曼楨把手套弄丟了,世鈞冒著雨把它找回來。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當張愛玲在《天才夢》裡寫下這句話時,還只是一個小女孩。那時有人說張愛玲果然是個天才,小小的年紀就能發出這樣看破紅塵般的感嘆,豁達又悲愴。

然而當你了解她的家庭之後,才能明白她寫下這句話是因為多大的無奈和絕望。

與張愛玲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祖父張佩綸,光緒年間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是「清流黨」的主要人物;祖母李菊耦是李鴻章的女兒。張愛玲生母又名黃逸梵則是首任長江水師提督黃翼升的孫女,後母孫用蕃是曾任北洋政府國務總理的孫寶琦之女。

清末顯赫的幾大姓氏都與張愛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在這個大家族中,卻上演了一幕幕活生生的世事變遷、聚散離合。不幸的童年給張愛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所以,對於張愛玲來說,「華美」是給別人看的,「蝨子」只有自己道知。

被誤解的小資情懷

在我的印象裡,不管是張愛玲本人還是她的作品,都曾一度的被人們認為是上海小資的代表。由於輿論的渲染,很多人認為她的作品會有些腐朽的小資情調而偏離人生的真實。

看了她的一些作品後才發現,外界對她的種種評價,是基於她跳脫人生之外的的冷靜筆調,而這種筆調恰恰是因為她將人生看得太透徹。她的文風一貫的陰冷哀傷,早期的作品中處處透出世故老辣,冷靜得不近人情,給人希望卻又一次次陷入更大的絕望之中。

《金瑣記》裡的親情是冰冷壓抑的,《紅玫瑰與白玫瑰》裡的愛情是轉瞬即逝的,《半生緣》裡的愛情是讓人心生悽涼的,唯一有完美結局的《傾城之戀》卻更讓人悲涼感傷,如果沒有戰爭,香港沒有被毀滅,他們還是不會在一起。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張愛玲的作品開始被搬上銀幕,導演們都急著捕捉或者複製潛藏在文字之間的意象,千言萬語都想要轉化成影像,卻又跳脫不了張愛玲的文字魔障,完全演繹不出來文字中味道。

初次見面,情竇初開

叔惠和世鈞是最要好的同學,兩人同是學工程的,叔惠先畢了業出來就事,等世鈞畢了業,叔惠又把他介紹到同一個廠裡來實習。曼楨也在這廠裡做事,她的寫字檯就在叔惠隔壁。

還未畢業的世鈞看見女生很不好意思多看,即使幾次跑去找叔惠也沒有看見曼楨,有一次無意間在一家小餐館遇見她三個人一起吃飯,慢慢的熟絡起來。後來他們去田野裡拍照片時曼楨把手套弄丟了,世鈞冒著雨把它找回來。

初中時期和媽媽一起看電視劇版的《半生緣》那時記憶最深的就是那隻紅手套和曼楨的壞姐姐,因為她才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長大之後再看卻又有了另外一種感覺,愛過了,錯過了,待到重逢時,已經回不去了,縱然一往情深又如何,敵得過命運的捉弄嗎?或許只能怨命運弄人,怪不得她的姐姐。

《半生緣》最後的一個鏡頭,是多年之後的他和她相見,在飯桌上寒暄多年的際遇和往事,為當年的錯過而唏噓感嘆。然後曼楨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鏡頭慢慢地移動,周圍是人群的熱鬧,反襯出他和她內心的落寞,只是那些介意,在漫長的漂泊和歲月之中,又能算些什麼。

說好永遠的,不知怎麼就散了。最後自己想來想去,竟然也搞不清楚當初是什麼原因把彼此分開的。然後,你忽然醒悟,感情原來是這麼脆弱的。

投稿郵箱:17784773@qq.com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 一起關注女法官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回聲
    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齧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張愛玲自小到大都在寫她的高門巨宅。三歲背唐詩,七歲寫小說,這樣的她被視為天才也不足為怪。一如熟悉她的出身,讀者們更熟悉張愛玲的一句名言,「出名要趁早呀!」《天才夢》發表後不久,為了「趁早出名」,張愛玲四處自薦,兩年間發表近20篇作品,一時在上海名聲大噪,少女的天才夢自此不再是夢。很多人對「出名要趁早」懷有偏見,以為張愛玲重名利。但在這句話背後,有張愛玲的坎坷成長作底色。
  • 張愛玲忌辰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張愛玲原名張瑛,1921年生於上海一個沒落的官宦世家。祖父張佩綸,是清末鋒頭極勁的清流人物,其祖母則是洋務重臣李鴻章的女兒。顯赫但又日顯頹勢的家境,讓張愛玲自幼就飽嘗人間冷暖。張愛玲一生作品頗豐,小說、散文、評論,乃至文學研究,不同體裁,多有所獵。她的幾部成名小說尤其呈現出張愛玲所特有的優雅、矜持、執著與敏感。
  • 張愛玲誕辰100周年 |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蚤子
    1920年的今天,張愛玲生於上海她的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然而她與家人的關係卻疏遠冷漠從60多年前在淪陷區「孤島寫作」在上海灘聲名鵲起到遠走香港、美國事業遇阻再到港臺、大陸的重新出版引發閱讀熱潮最終客死他鄉,張愛玲的一生可謂真正的「傳奇」張愛玲留下幾首小詩
  • 《我失去了身體》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於千均一發之際逃到了窗外,差點就被人發現……這隻斷手能攀爬會跳躍,會輕輕地挪著步子,也會急速狂奔,累了會坐在窗臺邊,絕望了還會沮喪地跪在地上……這隻斷手曾死死抓住驅逐他的鴿子的脖子,用打火機同一群老鼠殊死博鬥,從一隻大狗的嘴裡悄悄逃生……這隻斷手曾從垃圾車裡奮勇一躍,在湍急的水底掙扎浮沉,在黑暗的鐵軌下敏捷地攀上奔馳的地鐵,從雨夜的高樓縱身跳下……這隻斷手曾深情眺望著遠處主人所在的高樓,無限謄戀地凝視著一雙彈鋼琴的手
  • 重溫時代的經典|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張愛玲祖母李菊藕與一雙兒女張愛玲的家世很顯赫,這一點毋庸置疑祖父張佩綸是晚清名臣祖母李菊藕的父親是晚清肱骨之臣李鴻章母親黃逸梵的祖父是長江七省水師提督黃翼升,素來不見生人的張愛玲鬼使神差的去見他了談作品、談文學、談人生一聊居然就是五個小時
  •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如果說蕭紅是文學洛神,那張愛玲確是天才作家。這個天才作家說,出名要趁早,她也確實做到了。只是讀她的文字總是透著一種悲涼。《傾城之戀》中範柳原曾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如果了解了張愛玲的生活也許會理解為什麼她的文字總是透著悲傷和悽涼。她沒有蕭紅的幸運,有個愛她的祖父,有個幸福的後花園。她的童年是不幸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吸食鴉片,還有一個可惡的繼母。
  • 張愛玲最精闢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4個字,卻一針見血,很刺耳!
    而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句子,也是張愛玲最精闢的一句經典語錄,僅14個字,卻讓很多人喜歡上了她,這句話說的真是一針見血,很刺耳!而且這句話是她十九歲的時候寫的,19歲啊,卻能寫出這般蒼涼的文字。這句如下: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張愛玲《天才夢》華美是什麼?多少人羨慕的。可背後卻被張愛玲說成了爬滿了蚤子。蚤子是什麼?
  • 張愛玲作品 | 蒼涼寫就的華美
    ——張愛玲《有些人,我們一直在錯過》張愛玲是中國20世紀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作家,張愛玲小說有著鮮明而獨特的語言風格,細膩深刻的心理描寫,豐富奇特的意象,其小說《色·戒》《金鎖記》《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等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在這些作品中,張愛玲營造了一幅幅華美的影像,展現了人生的孤獨無力,渲染了生命的荒涼與無奈。
  • 開卷有益|張愛玲:我的天才夢
    【編者按】張愛玲有句名言:出名要趁早。
  • 張愛玲:生命是一襲華美的長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作者:瓊笛01葉兆言說:"張愛玲的一生,就像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想了很久,要以怎樣的方式去寫張愛玲這個我所敬佩的作家。她出生在上個世紀,幾乎可以這樣說,那是一個屬於張愛玲的年代。在次年,張愛玲結識了自己生命當中的第一個愛人,胡蘭成,然而不幸的是,這段感情只維持了短短兩年,兩個人最終以分手而收場。36歲時,她和美國劇作家賴雅走到了一起,在張愛玲人生當中的這兩段感情,都不可避免地對她的寫作風格產生深厚的影響。
  • 《家政夫三田園》:一襲華美的袍,裡面藏滿了蝨子
    日本電視劇除了那幾位有名且個人風格鮮明的編劇,比如中國觀眾十分喜愛的宮藤官九郎呀、坂元裕二呀、新晉的野木亞紀子呀,喜歡劍走偏鋒、變換風格,大部分受日本觀眾歡迎的電視劇都是「套路劇」,大門未知子永遠不會失敗、杉下右京永遠洞悉人性,家政夫和家政婦也都永遠能看見不該看見的。
  • 《天才夢》 張愛玲
  • 張愛玲經典名言20句:人生很短,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張愛玲,近代才女之一,一生中創作過許多作品,以小說、散文見長。
  • 《第一爐香》影視化了,原來這麼多導演都拍過張愛玲丨夜問
    2019年,電影《第一爐香》舉行了開機儀式,該片改編自張愛玲的成名作《沉香屑·第一爐香》,這是許鞍華第三次拍攝張愛玲的作品。她還導演過話劇《金鎖記》。李安拍攝過張愛玲《色·戒》的同名電影,關錦鵬拍過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同名電影,侯孝賢改編了張愛玲的翻譯作品《海上花》,拍出了同名電影。2020年9月,許鞍華執導的《第一爐香》首曝預告,主角的造型引發大眾議論,是胖是瘦,是不是適合角色都成為討論內容,一時間對張愛玲的討論似乎又回來了。
  • 張愛玲經典語錄,告訴你人生和愛情的真諦!
    ——張愛玲 02 人總是在接近幸福時倍感幸福,在幸福進行時卻患得患失。 ——張愛玲 05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張愛玲最扎心的17句話:笑,全世界與你同笑;哭,你便獨自哭
    貴族的出身、非凡的才華、怪癖的性情,以及一段很快夭折的戀情,構成了世人心中的張愛玲傳奇。記憶裡,她似乎永遠是著一襲華美的旗袍,微仰著頭,眉眼間疏離清冷而高傲的模樣。從《沉香屑:第一爐香》到《琉璃瓦》、《傾城之戀》;從《茉莉香片》、《十八春》到《金鎖記》;從《色戒》、《惘然記》到《紅樓夢魘》、《流言》……張愛玲的文字永遠是那樣的,冷靜、挑剔,筆調由俏皮而入深刻,內裡是無限的蒼涼。「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 張愛玲語錄16句,告訴你什麼是愛情!
    ——張愛玲2/16  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張愛玲《十八春》4/16  我以為愛情可以填滿人生的遺憾。然而,製造更多遺憾的,卻偏偏是愛情。——張愛玲
  • 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生命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
    「生命像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蝨子」——張愛玲張愛玲,作為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她的一生僅靠手中的一支筆讓更多人記住了這個名字。她的一生為我們帶來了無數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正是這樣一個在文學上造詣匪淺的傑出女性,到頭來終究還是沒有能夠擁有一段完美人生。
  • 進念新作《說唱張愛玲》直播,林嘉欣、陳綺貞演「天才夢」
    海報2020年是張愛玲誕辰百周年,為紀念這位文學傳奇,香港著名的實驗表演團體進念二十面體特此製作了一部全新的《說唱張愛玲》。受疫情影響,劇場仍未全面開放,《說唱張愛玲》因此將於5月30日和6月6日20:00在YouTube網上直播。
  • 張愛玲遷居美國後為何精神失常?死後一周被發現的她經歷了什麼?
    1943年,23歲的張愛玲寫出了代表作《傾城之戀》,塑造了經典形象白流蘇。她說,一個城市的淪陷,成就了白流蘇的一段虐戀。豈不知,她自己就是現實中的白流蘇,只是那個為了成全她傾覆的城市,由小說中的香港變為了現實中的上海。1944年,24歲的張愛玲在汪偽統治下的上海與有婦之夫胡蘭成相愛,由此上演了一出持續三年的傾城之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