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六月份一次偶然的周末旅遊著實讓人歡喜,沒有用太多的時間還有金錢,也不需要繁雜的攻略與前行的準備,卻能夠暫時逃離瑣碎的日常,發現生活中那些獨道的美麗。
為什麼我會去松陽?
先看一組數據,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當中,浙江401個,僅次於雲南,浙江的分布,麗水158個一馬當先,其次就是松陽,總共有71個。
松陽那麼多的古村落,而我偏偏選擇了楊家堂,也正是因為其出名。
吃過早餐之後,就開始前往去楊家堂村的路上,大約一小時五十分鐘左右,還是盤山路開出去,這段路得提醒司機,打起十二分精神。
一進村,一條慵懶的黃狗歡迎了我,滿眼的黃瓦房,還有年代久遠卻精雕細刻的祠堂,安安靜靜過日子的人家,四處尋覓吃食的花狗陪著我穿街走巷,大廣播喇叭播放著今天的新聞,一切看起來就是那麼好的模樣。
楊家堂,建於清朝順治十二年,至今也有360多年的歷史了,楊家堂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它的美稱「金色的布達拉宮」,這也是因為其整體格局、建築風貌呈階梯式分布,才因此得名的,楊家堂也是這松陽中最為人熟知、也是整存風貌保持最好的一座。
如今,這裡的常住人口僅僅只有八十多個人,古樸且安寧,即便是在放假期間,這裡的遊客不過也才三三兩兩而已,絲毫不會打擾當地村名的起居休息,也頗有一種世外桃源的感覺。
楊家堂村最美的,就是這個祠堂了,村裡的牆體文化十分豐富,尤其是在這個祠堂的牆壁,最為突出的是「家訓上牆」,上面記載的,都是祖輩們傳承下來的家規民約,一直制約著村人的行為規範還有價值理念,這是文化傳承最好的表現。
宅邸中沒有浮華的牛腿雀替,也鮮有雕梁畫棟,但牆面都有著毛筆書寫的《宋氏宗譜家訓》、《朱子治家格言》、格言《孝經》、《詩經》、《論語》等經典詞句及古訓,字跡雋永飄逸,落筆生風,是質樸的村民所信奉的人生格言。
在村口找了一戶人家吃飯,聽村裡的人說,這裡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黃泥瓦房,要是喜歡的話,也可以去旁邊的酉田村去看看,距離這裡也不遠。還沒有看到這楊家堂最美的傍晚,我又怎可能跑掉呢?
從村子的西側稍微走一段路,你可以來到一處涼亭,這裡是村子的觀景臺,也是俯瞰整個村莊最好的地方。
楊家堂村被稱之為是金色布達拉宮是有緣由的,整個村子坐東朝西,根據根據五龍搶珠的地形設計,位於五座大山合攏形成的坡地中,所以黃昏前可以去往觀景臺拍攝村子正面全景,在這裡東望,十八棟古居民群盡收眼底。
拍攝時間最好選在傍晚的四點鐘,一定一定要挑一個好天氣過來,這時候的光線是最好的,陽光打在層層疊疊高低錯落的民居上,牆面呈現出迷人的金黃色,格外的耀眼,不知為何,我突然想起王勃的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雖然這裡沒有水也沒有孤鶩,此等美景,只應天上有啊!
看完傍晚的景色之後,我們就驅車回去了,回縣城的路上,馬路盡頭正對著的是獨山,坐落在松陰溪南岸,這也是松陽的標誌。
晚飯就在縣城路邊找了家小店,味道出奇的好。
吃完又去了老街上逛逛,傍晚夜色,兩邊的燈籠便亮起了橘紅色的溫暖光暈,從街頭一直到街尾,映著來往穿梭的小電驢和趕著來老街吃麵的人們。
歲月靜好。